第366節
國內南北雙方除了知道北方領隊的兩人為徐世昌跟盛宣懷,盡是曾經的北洋重臣之外一無所知。護國軍這邊也是一樣,李漢將剛回到武昌的湯化龍推了出去跟張謇配合,無論他是為了拉攏海軍還是如何,湯化龍的復出并得寵負責談判,都暗示了他恐怕將重登權力高峰。 除了這場戰爭的主角之外,趕到漢口各國租界領事均有前來,報館派來的記者,作為此次和平談判“公正與公平”的象征。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主持會議的列強代表,由尋常慣例的英國變成了英德兩國漢口領事聯手。這叫尋常外人旁議李漢之余,也開始暗猜這種轉變是不是代表著英國在遠東話語權的旁落以及德國的崛起。 因為此次和談將事關未來誰署國家政權,因此雙方之間你來我往的談判倒也精彩,只是軍事上北軍連連遭遇慘敗。護國軍雖說后撤出了京畿,但是距離北京最近的軍隊已經行至了距離北京只有四五百里處。軍事上的失利再加上北洋主心骨袁世凱被炸死。北軍嚴重底氣不足之下,不得不在一些關鍵問題上讓步。 “臨時約法乃是民國元年無數前輩努力的成果,雖說有些紕漏,法案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漏洞。但作為一部預備憲法,在國會制定并通過全新的‘憲法’之前,它的存在不容置疑。前總統罔顧民意,私下炮制的‘中華民國約法’置我國民、我前輩英烈于不顧,其中四章十九條都只顧自己權利。乃是一部偽憲法,理當廢除袁氏憲法,重立‘臨時約法’……” “吾等認為不然,袁總統制定的臨時約法本就是國會批準通過的法案。雖說有些不美之處,但也是列位議員投票所選,本身便是符合國民之意志!” “去年諸位議員多數都在前總統的威脅之下不得不為,甚至就連總統選舉,一群流氓之徒也敢包圍國會干涉選舉。有多少合法性尚屬未知,理應當迎回‘臨時約法’……” 孫文等黨人制定的‘臨時約法’雖然有這樣那樣的漏洞,而李漢也的確中意于袁世凱版總統權力至高無上的‘中華民國約法’。只是他當初宣布護國,也曾經拿此當做借口對袁世凱多番攻擊。所以未免落下罵名,放棄袁世凱式至高無雙上的總統特權也是應該的。 “鑒于北京政府內閣陸軍總長段祺瑞罔顧人命,倒行逆施的舉動。我們建議由他自行宣布辭去陸軍總長職務。北京政府方面可以維持現有政局大體另選杰出人才入閣作為看守內閣,等到國會重新組建完成之后,隨后重新進行正式大總統選舉。到時內閣諸位閣員一樣重新瓦選,以便再行組織新政府。我方認為這個過渡期間,非要前南疆十省總督巡閱使方才有此大威望及能力掌握國內糜爛之局勢。因此這臨時代總統還應該由其來擔當……” 雙方磨皮了兩天,基本上包括北軍將領的處置什么,都已經在不斷的妥協之中達成了共識,和談第三天……一直沉默了幾天任由新復出的湯化龍同徐世昌兩人磨皮的張謇總算有了動作,一上來便發難的目標便是段祺瑞。當然他這不過是借口罷了,因為和談中北方代表曾經要求過不得追究北軍各將領責任。李漢也同意了除了處置幾位被俘的河南幾省招降匪軍將領,其余北軍將領一概不予追究。 徐世昌等顯然明白他一開口意味著什么,這意味著和談的熱身項目已經完成,進入了雙方最在意也是‘寸土必爭’的未來所謂‘過渡政府’的高層爭奪之中。 “非也,非也。段芝泉雖說有些反應不及,但要說罔顧人命、倒行逆施卻還未至。且其參軍多年熟知戰法,一生經歷大小戰役不下數百,乃是陸軍部的最佳領導者?!?/br> “當前國內局勢混亂,還需要有杰出人才為國效力,方才不叫有才之人寒心。比如這陸軍總長段芝泉、海軍總長海軍總長劉子英、外交總長孫寶琦、內務總長朱啟鈐、財政總長周自齊、交通總長梁敦彥。當然,北京政府也有一些能力稍微欠佳者,司法總長章仲和曾多次有隱退之提議,他認為自己尚且年輕能力不足服眾,或許需要另換杰出之才。另外財政周總長也表示,他本人兼職農商總長卻有些心力交瘁,如果可以季老其實才是最佳人選。除此外教育總長汪大燮也因為身體的關系希望能有更年輕者替代與他……” 這北洋集團終究還有些看不清楚,只愿意讓出手里拿捏的幾個內閣次要部門,將最主要的部門握在手里,這如何能夠令軍事上獲得大勝的勝利者滿意。 自然又是一番唇槍舌戰。 第五卷 大炮主義 第五百三十章 始料不及(二合一) 旅順,新市街關東廳民事署。 民事署的一間小會客室里,幾個頭上扎著豬尾巴辮子,身上穿著前朝官服的男人正等候在這里,為首的是清朝的末代和碩肅親王——愛新覺羅·善耆,與他坐在一起的另外幾人也都是旗人。 他們在這里已經呆了差不多一個半小時了,耐性已經消磨得差不多了。 “王爺,那日本浪人頭山滿一去不復返。把王爺您跟諸位大臣晾在這里,實在是太不給您面子了!” 一個只穿了件單薄馬褂的健壯漢子站在善耆背后,瞧見自己主子面上不愉,他趕忙上前一步,壓低了聲音道。 “閉上你的臭嘴,你不說話,沒人當你是啞巴!”善耆怒斥了他的包衣奴保爾扎布一句,這個莽撞的蒙古漢子急躁的性子以前不知道給他惹了多少麻煩。若不是保爾扎布祖上世代都是他家的包衣奴才,對他也十分忠心,外加有一手百步穿楊的出色槍法,這么重要的事情,他是不會帶他一同過來的… “王爺,保爾扎布說得不錯……那頭山滿一去就是半個多鐘點,這眼看著就快到晌午了,咱們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時候?!必估史畔铝瞬璞?,面上已是十分不耐了。雖說他現在落魄了,但看他一身朝服就知道了,嶄新的正一品大臣官袍,擱幾年前他毓朗可是響當當的一品軍諮大臣。頭山滿這種‘小人物’便是遞了拜帖送了厚禮要見他,也要看他心情好壞才決定見不見。給頭山滿晾在這里這么久,腹中饑餓之下,他說話的語氣也跟著沖了起來。 “要我說這頭山滿就是沒安好心,哪里有川島先生一心為我朝復出奔走……” 這話可真是說到了善耆心眼里去了,想當初川島浪速尚在的時候,此人一直奔走于南北,為他到處聯絡各路英雄豪杰、遺老遺少,不但為他解決了大半的經費問題,甚至還一度為他張羅組建了一直數千人的武裝隊伍。雖然都是些馬賊之流,可也讓他瞧見了愛新覺羅氏重新崛起的希望。為了拉攏川島浪速,子嗣眾多的他甚至不惜將自己的一個女兒過繼給了他,便是希望能夠一直將他拴在自己中興愛新覺羅的大船上。 只可惜,一年前川島浪速主動要求前往青島去聯絡躲進了德租界里不愿出來的宗社黨另一員大將,同時也是與他十分不對路的恭親王。這一去不要緊,一場莫名巧妙的暗殺,不但恭親王溥偉慘死,就連川島浪速也一同倒在血泊中,一夜之間損失了兩位宗社黨干將,這兩年來他的日子別提有多苦了。許是逐漸適應了如今的生活,那些個在前朝撈飽喝足了的前朝遺老重臣們紛紛隱居各地租界之中。有些過起了閑云野鶴的日子,有些干脆自稱山人閉起了世。好吧,一個個吃得腦滿腸肥、撈了個萬貫家產,現在都忘恩負義的忘了愛新覺羅氏對他們的好了。善耆除了一邊大罵奴才沒一個有良心之外,只能私底下偷抹眼淚,含辛茹苦的一點一點經營宗社黨。 這頭山滿他其實很早以前就見過面了,當初還是川島浪速引薦他見過一次。只不過那時候他是高高在上的肅親王,如何能夠瞧得起一個日本浪人,自然是鼻孔高高抬起?,F在倒好,風水輪流轉,人家又找上了門來,說可以幫助自己引薦給日本關東總督。他心想這日本素來都對祖宗的龍興之地滿蒙有興趣,只不過那窮鄉僻壤的地方自然比不得京城、比不得中原萬里更吸引他。當下也不管那頭山滿打得什么主意,已是下定了決心無論如何都要攀上‘日本關東總督’這條線,哪怕把祖宗的龍興之地割一些給日本人也沒關系。西太后老佛爺當年不也說過嗎,寧與友邦不與家奴。這江山現在都給一幫奴才占去了,東西再好他現在也是奴才的了。 所以,他今天也是發了狠心了。只要日本人答應出錢出力幫他奪回愛新覺羅的江山,再大的代價他也愿意付。 這么一想心里的一點火氣也壓了下來,日本自打占了遼東半島弄出了個什么關東州之后,這關東州一般民事都是關東廳在管理,軍事則是總督府在問。經過了明治維新幾十年之后,在瘋狂的擴張跟殖民吞并中,日本國內文人的權力已經沒有武士大了。頭山滿之前已經告訴他們了,他有幾位熟人在關東廳里辦事,若他拜托一下,也許能為他們牽針引線見到那關東州總督。 他話也沒說的太肯定,料來花費一些時間也是應該的。 善耆正要出言安撫毓朗,突然外面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未幾,一日本浪人著裝的中年人身影出現在了會客室的門口處,正是將他們晾在這里許久的頭山滿。 “諸位王爺、大人,在下實在是有些對不住。方才前往總督府求見關東總督大島義昌大將,正逢總督大人正在處理公務,于是耽擱了一段時間。還請諸位可千萬別見怪!” 頭山滿臉上堆滿笑容走進屋來,在他身后還跟著一個身穿日本軍服的中年男子跟兩個、中國尋常行商裝扮的年輕漢子,看兩人彪悍的兇厲眼神,倒是像草莽之流多過行商。 “諸位,我來為大家引薦一下。這位是森田中佐,大島義昌大將的書記官。這兩位是何氏兄弟,乃是奉天省內的綠林好漢!” 森田中佐冷面看向善耆幾人一眼,面無表情的點了點頭,道:“見過諸位王爺、大人,敝下森田有信……” 他的中文說得并不是很好,聽起來舌頭都像是打起了卷。 善耆幾人連忙回禮,這森田中佐跟其他的日本軍人一樣,對待他們這些中國人表現的態度十分傲慢且冷淡,這兩年來他們經常出入旅順,已是勉強習慣了。誰讓他們現在就如喪家之犬一樣呢。 森田中佐表現的傲慢,那旁邊何氏兄弟卻表現的十分客氣。只見年長一些的絡腮胡子向善耆等人抱了抱拳,“見過諸位大人,我兄弟二人一叫何仁、一叫何義,道上的弟兄都管咱們叫‘仁義兄弟’!” 他嗡著聲見了一禮,旁邊似乎是他兄弟的另一人也跟著一抱拳,卻沒有再開口說話。 善耆近些年來在關外一直搗鼓他的關外八旗,東北、蒙古草原上不知道跟多少土匪、馬賊之流打過交道,一聽‘仁義兄弟’的語氣,立刻坐實了自己的心中猜測,知道他二人八成又是兩個嘯聚山林、縱橫白山黑水的土匪頭子。 善耆琢磨著這仁義兄弟能給頭山滿帶來,而且跟關東總督的人站在一起想必有過人之處,當下他的態度也好了許多,也學著他一抱拳,“原來是仁義兄弟,久仰大名!” 這自然是客套話了,今天之前仁義兄弟他可是聽都沒聽過。諸位又如何聽不出來,均是會心一笑。 至于那森田中佐,善耆卻沒有主動跟他套近,日本人除了包藏禍心與他接近的川島浪速、頭山滿之流對他表現得比較客氣之外,其余個個傲慢無禮,眼睛長到了腦門子上,你越是客氣他便越是認為你這人低賤不配交往。 這是善耆在關外這么久摸索出來的經驗。 頭山滿看向森田中佐,給他使了一個眼神。森田中佐會意,他這才道:“方才我去見總督,總督大人對諸位王爺、大人的用苦良心十分欽佩,特別跟森田中佐交代了一些話,希望跟諸位交流一下。何氏兄弟乃是我之新友,在奉天省內有些勢力,方才繞道多走了一段路,請他二人一并前來,為諸位的大業添一把火!” 森田中佐點頭應和,用他那生硬且不熟練的中文接道:“總督大人對諸位的復國決心十分欽佩,倘若列位真有心要復建滿洲國,我國必將鼎力相助!” 他話一開口,屋內兩人臉色齊齊有變,善耆那是臉上一暗,而那毓朗卻是完完全全的驚怒了。 “滿洲國?” 毓朗臉垮了下來,看了善耆一眼強壓著憤怒,道:“森田中佐說錯了吧,咱們愛新覺羅的子孫們要復的是我愛新覺羅氏的大清國,可不是什么滿洲國?!?/br> 見善耆沒有理會他的話,他心中沒有來的一陣慌亂。 森田中佐話被打斷,似乎微微有些不悅。他的官架子很大,料來應該是日本國內的華族子弟,只聽他道:“這位大人沒聽錯,總督大人原話的確是倘若諸位要復建滿洲國,他必將鼎力相助,而不是什么大清國。有關這一點,肅王爺難道沒跟諸位提過嗎?” 他意有所指,卻直接將這毓朗等人的怒火引向了善耆身上,明擺著告訴他們,善耆已經跟日本方面做過一些交流了。 毓朗大怒,他跟鐵良等人乃是一派,都是堅定的復國派??伤麄円獜偷膰耸谴笄鍑?,可不是什么滿洲國。這一群人中不少都是他從天津帶來的心腹,均是關內宗社黨的成員,一見他起了怒火頓時涇渭分明的全都站到了他身邊。 頭山滿一見不好,又看到善耆也是一臉的委屈不愿開口承擔罪名,趕忙裝出一副無可奈何的表情,搖著頭說道:“毓朗大人,很遺憾,作為曾經的大清國,它已經無可挽回的失去了民心,也失去了各國的承認。諸位如果想恢復旗人的國家的話。那么,只能換一個國號了。因為我大日本帝國已經在米國、獨國等國的外交壓力下正式承認了中華民國。加上各國都已經在國際社會上承認了中華民國的合法地位,等同于承認了大清國的滅亡。所以如果諸位想要重新復國,最好還是選在民國政府控制力最弱的關外地區,也換一個國名,以便獲得我國支持。這是必須的手段~~~” “照你的意思,咱們如果在關外復國的話,那就得叫“滿州國”了?你們日本人一邊承認那幫奴才們從愛新覺羅氏手上搶到的江山,一邊又承認咱們旗人的滿洲國,這么說來,這不就是兩個國家了么?” 毓朗怒急,他立刻便反應過來,日本這是打算在外交上把中國分成兩部分。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作為閣下等復國事業的同情者,我們對此只能表示遺憾。不過在我看來,目前的當務之急,并不是國號問題。而是迅速在關外三省發動起義,趁貴國如今幾個實力派正陷入對最高權力爭奪中,無力顧及關外的時候先動手,造成既定事實之后,我們大日本帝國政府才能擁有足夠的理由介入,不然的話,不僅日本政府不會有所行動,就連露國政府也不會采取任何行動。畢竟,對于歐洲列強和米國來說,他們絕不會允許日本單方面采取軍事行動,尤其是獨國跟米國,他們跟中國南方那位即將登上大總統寶座的年輕人之間有著剪不斷的關系!” 森田中佐面上依舊沒有感情波動,只是眼睛卻緊盯著毓朗,令他感覺壓力倍增。 毓朗臉上一陣陰沉不定,最后猛然起身,道:“這江山雖說給一幫漢人奴才搶去了,但到底還是我愛新覺羅家的東西。讓我們跑到關外成立什么滿洲國,請肅王爺勿怪,咱們天津宗社黨里只有幾位老大人、王爺才能決定。毓朗沒有那個資格,在下還要回去請示一番,告辭!” 他雖然沒有撕破臉,但是卻立刻帶著自己的心腹離開,絲毫不給善耆、頭山滿等人勸說的機會,可見比起善耆等所謂的關外新八旗,毓朗、鐵良等人雖說也一心復辟,但現階段還是注意維護河山完整的。 毓朗等人的過激反應明顯令頭山滿、森田有信反應不及,瞧見森田有信的詢問眼神,頭山滿雖然心中不快,不過沉吟了一陣覺得僅靠善耆的關外宗社黨到底不占大勢。畢竟現在的一幫遺老遺臣多數都躲進了天津跟山東租界,宗社黨的主要勢力還在鐵良等幾人的手中握著。他們手里保守估計只在匯豐等幾個銀行便有過億的存款,其余金銀珠寶、珍奇字畫等更是無價,這些可都是大日本帝國眼饞的資本。所以只要這宗社黨還存在一天,旗人還想著奪回他們滿人的天下,他們就只能對他們以拉攏為主,不宜使用過激的手段以免被宗社黨疏遠了。 所以,頭山滿等放任毓朗離開。沒有日本的支持,僅靠毓朗等在關內的勢力,別說十年內不可能成事了,僅僅李漢手上的近三十萬獨國支持下建成的三十萬新式軍隊便不是關內宗社黨所能抵擋的。曾經在武昌的情報機構手中吃了大虧的頭山滿可不相信,日后一旦武昌那位登上了民國最高權利舞臺,他會放任著一幫旗人折騰不成。 反正等毓朗吃了虧,少不了還要主動過來找他。到時候才是真正能夠痛宰他們的機會。而且現在,他還有重要的事情要做。 毓朗一走,善耆臉上一陣黯淡,但總算沒有出口留他,他心中其實算盤珠子早就打得啪啪響了。頭山滿說得未嘗沒有道理,若不趁現在關內一幫實力派們正在爭奪國家最高權利時趁機發難,恐怕真就沒有一點點的機會了。那李漢能夠在短短半月內便擊潰北軍主力不但震驚了北京、震驚了全國甚至震驚了在華所有列強。袁世凱掌權的時候,他憑借著北洋軍就能將旗人死死的鎮壓不能作亂,若換上了一位比他更強勢而且對旗人也更加敵視的年輕人存在,只怕復國這輩子就真沒指望了。 正是這種擔心,讓他明知道日本人包藏禍心的情況下,還是在頭山滿的多次暗示中來了…… “頭山先生,我們同意在關外起事,只是不知道咱們的滿洲國什么之后建立,日本能給我們多少援助……還有,貴國什么時候營救皇帝陛下!” 善耆將“滿州國”的事情暫時扔到了一邊,開始關心最緊迫的幾件事情。 頭山滿看了一眼森田中佐,森田替他開口道:“關于營救貴國宣統皇帝陛下的事情,我們需要暫緩一些。因為我們收到的最新消息,護國軍已經跟二十師有了接觸,已經基本上完成了對貴國都城的半包圍。且段祺瑞政府在貴國皇城附近駐有重兵,雖說名義上是保護貴國皇室的安全,但也增加了我們的營救難度。如果在行動中皇帝陛下被看守傷害,那么,我國跟貴方都會對此感到內疚。所以,我們建議此時不妨緩一緩,等到貴方在關外舉事之后,或者有了更好的機會再行動也不遲?!?/br> 日本人對善耆的小心思很清楚,他未必就是真要一心營救宣統小皇帝。只不過成立滿洲國這事可以說是賣國,善耆自然不愿背這罵名,當然要將代表大意的宣統抓在手里。有宣統在他手里,他善耆就是復國功臣。而且皇帝尚年幼,隆裕太后死后沒了太后的庇護,他完全可以把小皇帝抓在手里,做他的攝政王。 所以,日本人一開了口宣統暫時不能救,他也跟著假裝抹了幾滴眼淚,做足了忠心模樣。 “肅王爺莫要傷心,當前咱們還要商議,該當如何在關外起事才是!”頭山滿勸了幾句,他心里也明白善耆打的什么注意。只不過比起愛新覺羅家的其他王爺之流,年幼不知事的宣統小皇帝加較為開明知變通的善耆絕對要比其他王爺之流好控制。 “對對對……待我等在關外成了氣候,再去營救皇上也不遲,還請諸位教我,該如何在關外舉事?”頭山滿給了他臺階下,善耆當然順勢就下了臺階,絕口不再提營救宣統的事。 “王爺莫急,這事我們已經有了萬全之策了!” 頭山滿成竹在胸,他從護國戰爭開始之后便奔走在日本、朝鮮跟遼東之間,大半個月的時間,早就已經有了腹案了。 “這也是我們今天請了兩位義士來的原因!” 他一指何氏兄弟,方才站在一旁看了幾處好戲的何氏兄弟抱拳又見了一禮,“好說好說,咱們兩兄弟說來也是半個京片子,庚子年跟父母來的關外討飯吃,倒也沒忘記皇上的皇恩浩蕩!” 善耆還不清楚他的計劃,但是料來這何氏兄弟當在其中發揮大作用。只是他思來想去很久,關外稍微大一點的馬賊之流的勢力,他心中都是有數的,卻始終想不起有何氏兄弟這號人,只好客氣道:“皇上若是知道關外還有二位這樣的義士,定然也是高興。二位義士高節,待事成之后,在下一定上奏皇上,為兩位求個威武將軍!” 何氏兄弟客氣,“不敢不敢,王爺高抬我等了!” 頭山滿道:“幾位先別急著客氣,可先聽聽我之計劃?!?/br> 他醞釀了一下,才道:“目前貴國在關外尚有三師四旅近五萬軍隊,因為現在這關外的督軍大臣們都是漢人,將軍之流也多是漢人出身,恐怕將會成為貴方在關外起事的大敵。我們認為,這一次要起事,要么不做,要么就要趁機成事。所以,我們設定了兩步走,第一步,由肅王爺回去聯系各路豪杰,做好配合舉事的準備,如果能夠拉攏奉天三省的一些地方武裝更好;第二步則由兩位義士負責,我聽說安東縣知事姜大衛乃是土匪出身為人欺橫霸市、又在安東縣內強賣強占百姓良田,私自制定各種苛捐雜稅,百姓早就對他十分不滿了。兩位義士在安東縣附近有些勢力,不如趁機慫恿百姓起來鬧事。只要安東一亂,我關東州駐軍便可以借口保護南滿鐵路的安全從國內增兵,幫助貴方牽制關外駐軍,甚至直接出兵幫助閣下也不是不可能……” “這……” 善耆傻了眼了,第一步倒也罷了。但是第二步他可是看出了日本人擴張的野心了,安東縣不在日本割占的關東州勢力范圍內。安東一旦有亂日本多半會如同頭山滿所講的那樣,趁機增加在遼東半島的駐軍,甚至吞并了安東縣等地也不是不可能。只是,他會不會出兵幫助自己在關外成事卻完全是個未知數。就如同日本之前所說的,英國、美國、德國都不會同意日本出兵東北,俄國人絕對會是反對日本在東北繼續擴張的急先鋒。 一瞬間,善耆心里已經明白了,日本人這是設了個套子,讓他往那里面鉆那。聽說日本人在關外多有拉攏跟收買馬賊之流給他們當漢jian、提供情報、倒賣軍火、毒品、販賣人口,看來那何家兄弟八成也是被日本情報機構收買的漢jian了。 他陰沉著臉,不知道該如何作出決定了。 頭山滿見他一直不開口,知道他心里有顧忌,只好扔出肥rou誘惑,“當然,肅王爺要在關外成事,少不了要武器也要人。在東北,我知道的跟肅王爺一樣渴望復國的仁人志士還有許多,比如農安馬郢、白城阿姆扎、綏化王廣龍、通遠馬大帥等……王爺真要成事,我可為王爺奔走一番,一定說服他們加入王爺的復國軍中效力!至于武器嗎,森田中佐可以為貴方提供三千桿日露戰爭時繳獲的露國武器,當然子彈是需要購買的。而我通過國內的一些關系,若是貴方有需要,我可為王爺聯系幾位能人,能在一個月內為王爺張羅數萬桿槍,甚至火炮、機槍的什么都有!” 這可是赤果果的誘惑了,農安馬郢、白城阿姆扎、綏化王廣龍、通遠馬大帥等善耆都聽說過,能在關外闖出名頭來的馬賊自然勢力不弱,最差的通遠馬大帥手上都有上千人,白城阿姆扎更是號稱擁兵過萬,雖然是道上夸張的謠傳,但手上有了兩三千的馬賊是肯定的。還有武器跟軍火,日本人這一次可真是費了不少心思,十分舍得割rou! 見善耆還在猶豫。 森田中佐的聲音響起,“肅王爺,貴國這么好的機會,閣下現在若是放棄了,日后等到南疆巡閱使登上了貴國大總統的位子上,以他的手段跟能耐,閣下還有成功的機會嗎?要知道袁總統進了東交民巷他都敢派人架著炮給炸死了,還有什么不敢做的……您可要想清楚啊……” 這話總算是令善耆拿定了主意了,他沉著臉點下了頭,“就依貴國說的算,現在南方正在和談,恐怕很快就會有了結果。這事事不宜遲,我這就回去聯絡舊部,還希望貴國立刻有所行動,一旦安東縣有了動作,我們這邊即刻響應!” 他到底還是耍了一點心思……要日本先有動作才肯有所行動! 頭山滿、森田有信點頭應了下來,一樁陰謀就此達成。 1914年4月20日,就在南北和談雙方為未來過渡政府內的總統、副總統、內閣總理、陸軍部總長、財政部長等五大最高權力爭個面紅耳赤、反復引詞考究的時候。東北奉天省,一樁農民起義震驚了全國。 4月20日,奉天安東縣農民不滿土匪出身被招安的安東縣知事姜大衛的高壓統治,舉起榔頭、鏟子反對姜大衛的數百條私設稅種,起義軍很快占領了縣衙打死了知事姜大衛全家。第二日中午,日本關東州總督府以安東縣民禍擾亂南滿鐵路沿線安全為借口,下令出動兩個鐵道守備大隊(約一千八百人)強行驅散安東縣亂民,趁勢接管復州、安東縣等地,將日軍占領的關東州幾乎擴大了一半。 第二日,關東總督大島義昌向國內發電,借口中國局勢反復無常,恐關內之內亂綿延至東北,影響滿鐵沿線安全。向國內請求增兵關東州。 又一日,朝鮮總督寺內正毅同樣通電國內,借口滿洲利益關乎國體,增兵宜快不宜緩。不等國內回復來到立刻下令朝鮮駐軍第十九師團調撥一個旅團立刻在釜山軍港坐船前往旅順。地方駐軍再一次越過國內,炮制增兵遼東半島的鬧??! 消息傳出,舉國震驚。 第五卷 大炮主義 第五百三十一章 應對(上) 關外局勢變化的情報可以說是第一時間送到了李漢的手上。 那時的他已經根據行程到了山西太原,尋常剛剛并入自己統治之下的山西省。山西是人口大省,雖然總人口在李漢的控制省份內談不上高,但是在李漢心中已經規劃好的中國版圖之中地位很高,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山西省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其中以煤、鋁土、鐵等為最。煤炭資源得天獨厚,分布在全省多個縣內。在后世山西經過共和國半個世紀的精英,工業以能源、冶金為主,已經勉強算是一座工業強省,只可惜輕工業太差。加上歷史遺留問題跟后世的一些政府官員只看重眼前的利益以換取自己的仕途,根本并不在乎合理規劃山西省的工業發展前景。結果導致一個本該成為亞洲魯爾區的工業強省變成了純能源跟初級礦產出口基地,在國家經濟體系中的地位遠遠不如它的潛在底蘊。 當然,未來的山西前景都還在他的設想之中,目前也只存在他的大腦中。畢竟現在的山西地少人多,工業不發達,很多人只能靠幾畝薄田維持生計。而且山西土地也不很肥沃,故而雖說承澤黃河水系的澆灌糧食生產成本過去一直要高于南方一些農業大省。去年李漢控制下的省份尤其是湖北、四川倆大省份的雜糧經過了一年多的良種引進兼培養獲得大豐收兼西部軍政府一直都在極力推動‘雜糧代替好糧’的計劃。在高產雜糧的沖擊之下,以這個時代百姓的收入自然更愿意選擇價格低廉而且口味也不差的雜糧購買。種種措施之下導致西部的糧價大幅度下跌,使得西部地區跟全國其他省份之間的差價顯著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