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節
“走吧,克強,漢陽失陷已成定局,你已經盡力了,走吧!” 居正見他癱坐在屋內沒有動靜,臉上說不出是氣惱還是什么,直接上來拉他起來! “覺生,我愧對同志、愧對先生,漢陽、漢口皆是失陷與我手上,無顏茍活,只求一死!” 黃興慘笑道,臉上老淚縱橫! “胡說什么”,居正怒道,“漢口之失乃因jian細投敵,漢陽不利卻是軍令不得通達,快走,我方才跟大都督討來的快船,就在碼頭等著呢!” 見他還無反應,他氣得拽他就走:“先生眼看就要回國了,英士下午剛剛前任拍來的電報,說先生的船只已經要到香港了,眼看我等之夙愿,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就要成立了,莫要在此行這般小女兒之色!” “先生要回來了?” 果然一提到孫文貴國的消息之后,黃興臉上頓時來了精神了。 居正點頭,“走吧,英士還在電文之中欲要推舉你為民國大元帥呢,北方韃子還未倒下,你怎可因一城得失而如此作態,豈不讓外人看了笑話。走吧……” 居正到底文人,拉不動身體比他健壯的黃興,剛要催促蔡濟民幫他,突然又聽到屋外一陣腳步聲,抬頭看去,又進來幾人,領頭一個不是旁人,正是跟黎元洪走近的湯化龍。 “黃將軍(黃興喜歡別人稱呼他將軍),大都督派我前來接你回武昌呢!” 他一進來便直言開口道。 居正幾人疑惑,照理說,這漢陽一旦有失,肯定要影響到黎元洪的大都督地位,他怎么會這么好心派人前來迎接黃興往武昌去呢! 他們想的沒錯,黎元洪的確是老成謀國。他已經看到了漢陽之失不可挽回,索性決定干脆放棄了漢陽,將漢陽守軍全都撤回武昌守衛。之所以不讓黃興死在漢陽,一是因為這黃興乃是同盟會大佬,影響力非同小可;二來卻是為了把漢陽丟失的罪名全都推到他頭上去。 你說這漢陽失陷了,主帥卻丟棄了前線戰士,回到江南武昌去了,這天下人該如何看他?如何看待漢陽之失? 湯化龍道:“將軍,我軍政府的數萬兒郎在漢陽漢口堅守了一個多月,已是筋疲力盡。清軍歹毒、軍力又遠在我之上,會有今天之敗意料之中。將軍已經盡力了,將軍莫忘,我軍政府可不只有江北二鎮、丟了漢口、漢陽,咱們還有武昌,還有萬數士兵可戰,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快,將軍,你們幾個幫忙,請將軍上傳,咱們快快離開這危險的地方吧!” 聽他說得懇切,加上居正也的確不想黃興死在這里,所以看到他囑咐隨行的軍士過來攙扶黃興登船離開之時,他也未再多想。跟蔡濟民使了個顏色之后,兩人頓時也跟在人群之后,消失在了忠烈祠之中! 可嘆居正、黃興等直到抵達武昌之后,才頓悟黎元洪之用心。只是黃興已經離開漢陽,知道別的不說,但是主帥擅自拋棄士兵離開前線一條,這個黑鍋他就必須背下來。倔脾氣的他看到武昌局勢已經危急到了這關頭,背后還少不了有人使手段,心中一是惱怒個中齷齪,二是慚愧自己丟失陽夏二城之敗,自感無顏面對鄂省同志。于是倔脾氣又上來的他不顧居正、譚人鳳二人苦苦挽留,當夜便乘船離鄂,與他隨行的還有湯化龍等幾人,欲要趕往上海,迎接即將到來的孫文回國! 可惜,不聽幾人勸告離鄂的黃興卻未想到,在他乘船離開的當夜,漢口民軍士兵還在苦苦堅守最戶一道防線的時候,漢陽江面之上,一支規模龐大的船隊已經悄悄抵達了距離漢陽碼頭不遠的地方,而湖北之局勢,也因為這支船隊的到來,變得更加渾濁了起來! 第四卷 帝國東升 第371章 處置 潞王不用想就知道外面來了大隊人馬意味著什么,這些天他一直擔心,自以為躲了過去,沒想到是最終還是沒有躲過,他心中對夏希言大罵不已,若是夏希言在他面前的話,他恨不得親手將夏希言掐死。 潞王以為是夏希言出賣了他,這么想其實也沒錯,不過,官兵能這么快找到潞王頭上可不是夏希告密,而是夏希言在招募這些剌客時故意留下來的破綻,讓靳期昌猜到了雇傭自己的人就是潞王,靳期昌既然開了口,自然不會替潞王保密,他巴不是大明皇帝多殺幾個王爺。 那名家丁見到潞王癱在椅子上,一時也傻了眼,他并不知道潞王府已經大難臨頭,連忙按住潞王肩膀邊搖邊道:“王爺,醒醒,醒醒?!?/br> “快,快,關上大門,不準官兵進府?!甭和跬蝗话l瘋似的跳了起來,向門外跑去,一邊跑一邊大叫。 潞王的反抗注定是徒勞,潞王瘋了,其余家丁可沒有瘋,沒等潞王到達門口,官兵已經沖進府中,面對官兵手中明晃晃的刀槍,這些家丁誰也不敢反抗,乖乖的按照命令站住一邊,一動都不敢動,潞王沖出來時正好與抓他的官兵迎面撞上,帶隊的錦衣衛頭目揮了一下手,兩名錦衣衛已經將潞王雙手夾住,一人道:“王爺,我們奉命辦案,還請王爺跟我們去一場?!?/br> “放開我,我是王爺,你們不能抓我?!敝斐7即罅陝悠饋?。 兩名錦衣衛卻毫無所動,緊緊的夾住朱常芳的雙臂,一人道:“王爺,若是平時,我們當然不能抓你,可是眼下我們是奉皇上旨意來請王爺問話,若是王爺再不配合,那就休怪我們動粗了?!?/br> 也不知朱常芳是否聽了進去,整個人放松下來,臉上一片死灰色,停止了掙扎,潞王到底是王爺身份,雖然犯下大案,錦衣衛還是沒有給他太過難堪,并沒有帶枷鎖,而是由兩名錦衣衛扶上一輛四面封閉的馬車,至于潞王府的其他人自然沒有這個待遇,全被官兵五花大綁的押著。 數天之后,馮可宗、郭維經、任民育三人一起聯袂來到皇宮,通稟之后見到皇帝,三人一起行禮:“臣等參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免禮吧?!蓖醺LЯ颂?,將桌上的案卷合上,道:“潞王可交待了?!?/br> 三人相互看了一眼,馮可宗站前一步道:“回皇上,潞王已經交待,他確實是這次行剌皇上的主謀,只是他所有的謀劃都交給一名叫夏希言的人處理,此人眼下還沒有落網,這兩撥剌客是否都是夏希言所遣,臣等還無法得出結論?!?/br> 潞王被抓后,早已經沒有了王爺的氣派,將所知一五一十抖露了出來,讓馮可宗三人哭笑不得的是潞王雖然是幕后主使,對于細節卻一概不清楚,甚至到底有多少人參與,潞王都一無所知,這讓三人的調查重新陷入了僵局,不得不向皇帝作稟報。 “這么說,這個夏希言才是最關鍵之人,你們可查清夏希言的資料?” 馮可宗道:“回皇上,夏希言是江南人士,萬歷四十二年進士,曾任南京吏部侍郎,因為貪污,被朝廷革去官職,后來做了潞王的幕僚,不知為何,此人一直懷著對皇上的巨大怨恨,才會一直協助潞王策劃剌殺皇上,臣等請皇上下令發出海捕公文,全力搜捕夏希言?!?/br> “準!”王福想也不想的點頭,死了將近二十多名侍衛,如果還讓這樣一個關鍵人物逃脫的話,朝廷的臉面都要丟盡了,何況還有一波剌客的線索要從夏希言身上打開,否則留著這幫人,對于皇帝的安全總是一個威脅。 隨著皇帝的命令下達,全國的驛站都忙碌起來,根據潞王和王府仆人的描述,一張張帶著畫像的海捕公文在數天之內就貼滿了江南各地的縣城,然后開始向遠處漫延。 雖然發下海捕文書,不過海捕文書并不是馬上就能見效,誰也不知到底多久能夠找到夏希言,更讓人擔心的是夏希言被滅了口,這樣,或許剌殺之事永遠都會成為一個迷。 不過,不管有沒有第二位幕后主使,潞王是這次行剌的主謀之一是跑不了,對于潞王,馮可宗、郭維經、任民育三人自然無法處理,只得交由皇帝親自裁決,王福馬上把皮球踢給了內閣,由內閣一同協商。 誰也沒有想到,一直有賢名之稱的潞王竟然是剌殺皇帝的主謀,消息一傳出,整個朝中一片嘩然,其中不泛一些質疑聲。 五位內閣大臣有點愁眉苦臉的坐在武英殿內,潞王是皇叔,當初還差點被立為皇帝,皇上要避嫌,將皮球踢給他們,這無疑是一個燙手的山芋,行剌皇帝,按律是十惡不赦的大罪,即使潞王是王爺,牽涉不到親族,至少也要剝奪王位,本人處斬。 只是若當真如此簡單,皇帝也不會將皮球踢給內閣了,潞王在宗室中的威望很大,加上潞王又曾與皇帝爭奪過皇位,雖然這次行剌證據確鑿,不少宗室還是難免暗中嘀咕,說不定潞王是被人故意陷害。 “史大人,皇上將處置潞王之事交給我等,還是請你還說說吧?!瘪R士英將皮球踢給了史可法。 五人內閣大臣中,最為尷尬的非史可法莫屬,當初他可是力挺潞王繼位,若是潞王當真成了皇帝,憑心而論,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當今皇上這個地步,更沒想到的潞王的賢名只是一個虛幻,竟然潛伏數年后做出剌殺皇帝的舉動。 “下官以為,按律當斬!”史可法沒有遲疑,冰冷的道。 馬士英一愣,在他看來,史可法肯定會避嫌推托,這樣一來,史可法勇于任事之名在皇帝心目中就要打一個折扣,倒沒有想到史可法會說的如此干凈利落,難道史可法就不怕別人認為他是諂媚皇帝,才故意至潞王于死地。 第四卷 黑幕下的南北議和 第三百一十九章 襲擊 漢陽碼頭外幾里處,借著夜色、密密麻麻的數十艘貨船攜帶了近五千士兵,以及近百門大小火炮,悄悄的往漢陽碼頭??慷?! 李漢站在為首一艘數千噸的貨船之上,身上披著一件軍用大衣,舉起望遠鏡,眼睛一眨不眨往向漢陽港。 “先生,洋人那邊傳來消息,他們派出的船已經回來了,碼頭如今還在民軍的占領之下,不過只有不足百余士兵了。由于漢陽失陷在即,原先??吭诖a頭的船只大都離了港駛往武昌了。咱們登陸吧!” 李漢身邊,赫然還站著幾員身著鄂中革命軍新式軍裝的將軍,其中為首一人不是旁人,正是他的情報官李東來。陳天祥已被他留在應城坐鎮,考慮到武昌三鎮局勢復雜,他對于這一次要爭奪湖北的控制權又勢在必行,所以臨行便將情報官李東來一并帶來了。到時候肯定會有一些不適合自己親自動手的事情! “民軍高層呢?” 他收回望遠鏡,因為江面上起了風,所以鏡片上也被怕打在船身上濺起的水花模糊了! 李東來微微皺眉,“屬下已經排人坐快船先行上岸打探了,不過聽碼頭那邊的民軍守兵所說,武昌基本上已經對堅守漢陽不抱期望了,因此基本上民軍還有戰斗力的編制都已經完成了撤離,剩下的不過這幾天戰事之中,被擊潰了編制的一些殘余部署罷了,目前據估計,整個漢陽還留有的民軍已經不足五千人了。不過清軍還未攻進漢陽城中,正在城西忠烈附近,圍攻民軍最后一道防線!” “很好!” 他松了一口,畢竟準備了這么久,對于漢陽實際上他早已經打定了主意了。即便是付出五千人全滅,也要保住漢陽鐵廠跟漢陽兵工廠! 再同德、奧匈兩國協商之后,他才發現了,建設一處兵工廠跟鐵廠,想要達到漢陽兵工廠跟鐵廠的規模,沒有三四年的時間加上前后千萬兩白銀的投入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與其再去考慮跟洋人大費周章的訂購機械、選定廠址等,耗費幾年的時間重新建立自己的重工業基礎,還不如就近一點,在漢陽失陷之前控制漢陽兵工廠跟鐵廠呢! 所以,這一次行動的最低目標就是控制漢陽兵工廠跟鐵廠! “命令下去,第十標為先鋒,準備登陸!” “是!” 身后一位參謀軍官敬了一禮,立刻下去頒布命令了! 一刻鐘之后,數艘烏篷船載著第一批士兵開始登陸,在第十標先鋒營出示了刻有大都督印跟荊楚鎮守使印的軍令之后,碼頭處鎮守的民軍士兵興奮的讓出了守備,在得知原本負責督管碼頭的民軍管帶已經先一步乘船攜帶心腹離開了漢陽之后,李漢立刻下令第十標將碼頭處的百余民軍士兵編制打亂,重新編入第十標的各營之中!然后在留下一隊人馬看守碼頭之后,快速往漢陽城方向趕去! 約莫半個小時之后,隨后的第九標也完成登陸。在確定了忠烈祠一線附近還有整編制的民軍在與清軍交火之后,李漢立刻下令趕去第九標趕去支援。與其同行的還有一個炮兵營,共有三十六門60mm小炮,跟四門75mm口徑的重炮,此行他還從鄂中招募了近一千七百民夫,幫忙為部隊搬運物資,因此部隊的推進速度十分的快! 除此之外,他還派出一部士兵立刻趕往龜山,手持他之軍令,接管龜山炮營陣地! “快~~~快,務必要趕在清軍入城之前占領漢陽城!” “前面,就快速度,跑起來!” 為了更快進入漢陽城中,趕在前面的第十標幾乎放棄了所有輜重以及笨重的火炮,只攜帶了十幾挺機槍!他們與第九標的任務不一樣,第九標是趕往忠烈祠支援民軍,而他們卻是要忙著接管漢陽城城防,以防忠烈祠一線民軍陣地失守之后,好不至于完全無險可守! 第十標搶占漢陽城的行動十分順利,幾乎沒有接收到什么阻礙,不過等到后面的李漢等看到漢陽城的城防情況之后,頓時傻了眼。也明白了緣何黃興等不依靠漢陽城抵御清軍堅守,等待援軍到來了! 這漢陽城最早建于東漢末年,原為魯山山城。唐武德四年,漢陽城在魯山城的基礎上擴建。城周圍3.54公里。有八個城門:東名迎春,南名沙洲,西名孝感,北名漢廣,東南名朝天,西南名漢南,東北名慶賀,西北名下議此城“東南枕大江,北控月湖”,包容風棲山和龜山一部分。北宋年間漢陽城被大水沖毀。南宋嘉定初年,漢陽知軍黃干多次呈請修復漢陽城,并提出城北由大別山退至風棲山的修復方案。咸淳十年,始按黃干方案修筑城墻。元末遭兵災,成斷垣殘壁。明初,知府程瑞重修,恢復南宋基礎,“東南臨大江、西北跨鳳棲”。城墻周圍2.5公里,為單墻無里城。有4個城門:東為朝宗,南為南紀,西為鳳山,北為朝元,每個城門建有誰樓。不久,朝元門被塞。嘉靖年間,始筑里城。漢陽城在明清受戰火、風雨、水患影響,屢毀屢建。至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知府嚴防、知縣林瑞枝重修城墻及東誰樓,不過因為經年失修,加上城防款項不足,漢陽城的所謂城防只有幾堵不高的城墻,用的還是青灰土磚,以泥土居多,清軍一輪炮轟下來半堵城墻就要塌陷,根本無力抵擋。 有人說為什么不退守城中同清軍巷戰,事實上這提議確實有人提議過,不過很快就被黃興否決了。比起民軍,無論是北洋軍還是清軍其余編制,對待敵人都堪稱殘忍至極。在漢口城將失陷的時候,黃興提出據巷而守,結果清軍便移動大炮炮轟民軍可能躲藏的民巷,造成了無數殺孽!不僅如此,在隨后的漢口戰事之中,為避免巷戰出現大量的死傷,馮國璋下令清軍放火焚燒前進,幾乎焚燒光了半個漢口城,可見清軍之歹毒、兇殘! 漢口之役后,武昌上下多有借口此事問責與他之人,國人別的能力沒有,埋討別人的能力絕對世界第一。不是什么圣人言論,就是古來仁義,著實令黃興感覺戰未始自己卻先被捆縛了手腳。結果,他卻放棄了借助這漢陽城那低矮的城防跟清軍再打一場殘酷的巷戰! 不過黃興顯然錯誤的估計了形勢,他卻沒有猜到,在堅持了數天的高強度戰事之后,清軍的損耗還在民軍之上,尤其是漢口清軍。自從京漢鐵路被他拿下了之后,原本南下清軍的物資都是走得安徽境內。如今可好,連安徽也光復了,就算有英人偷偷幫忙通過海運運送一些,到底遠水解不了近火,加上這幾日的炮戰不斷,清軍短短幾日之內幾乎打光了庫存的炮彈,可嘆黃興若能狠下決心來再選擇堅守幾天,就能夠獲得同清軍在漢陽僵滯的局面了! 拜他那位喜歡近代史的父親之助,李漢的近代史所說并不是很好,不過辛亥革命這一段他卻知道不少后人的點評。比如漢陽戰役,戰后第一軍總統官段祺瑞曾經在跟故友的書信中提到過,二十七日若民軍再堅守一日,則傷亡不比民軍差多少的清軍各部將不得不選擇暫時收縮防線停止進攻。他說這話一是因為清軍連日進攻,軍中疲憊兼損失不輕,下面軍中多有怨言;二是渝口車站所存物資已經所剩無幾,武器彈藥更是消耗的厲害,民軍尚有楚望臺跟漢陽兵工廠補給,但是清軍卻是打一發少一發,至二十七日,清軍各部損耗已經到了一個臨界點了! 正是因為讀過這一段歷史,雖說如今的民國已經被他把局勢更改了個地朝天,但是也是因為他將原本這時正在鄂中、鄂西同清軍大戰的京山部分民軍、漢川梁氏兄弟、以及宜昌民軍等三部約五千多人送至了三鎮,在經過了武昌的補給之后,這三支力量雖然不比新軍,卻也在戰場上為民軍分擔了一些壓力,造成了清軍人員跟彈藥的更大消耗。于此同時,雖說黃州等地的清軍都被調集到了漢陽、漢口,但是更精銳的北洋軍幾鎮卻被擋在了北邊。此消彼長之下,清軍雖然依舊如歷史上隨上演的那般攻陷了漢陽民軍防線,卻消耗了更多的力量。 所以,在跟洋人打過交道得知自己的鐵廠跟兵工廠很難在短時間之內建成并投入使用之后,李漢便開始布局插手漢陽戰事了。如今第十標幾乎已經控制了無險可守的漢陽城,加上他也派出部隊去接管了漢陽鐵廠跟兵工廠,雖然還沒傳回來消息,不過漢陽城如今還未有失,料想應該沒有多困難! 果然,李漢等隨著后面的輜重跟炮營入了城之后不久,就傳來第十標拿著他的軍令,接管了鐵廠跟兵工廠的消息,令他松了一口氣。 很快,他便下令解散兵工廠的工人組建的防衛隊,命令工人復工繼續生產子彈跟炮彈之后,下令炮營于城墻上架設炮臺,準備炮擊忠烈祠處清軍! 沒多久之后,龜山炮營陣地也傳來好消息,傳令兵已經解除了龜山炮營守軍,不過也遇到了一點小麻煩,那就是在接管龜山炮營的時候,遭到了守軍的拒絕,他們稱必須見到來自武昌的軍令之后,否則不會移交龜山炮營的駐守。 對于這一點,李漢并沒有計較,他派人立刻從兵工廠提出了一部分的炮彈,派人送去龜山陣地之后,隨后又派遣了百余人留下龜山建設防線。得知原漢陽分軍政府的負責等人都已經隨船逃往武昌之后,他立刻下令分軍政府殘余人員于城中拿蓋有他之印章之布告于城中各處張貼。 在布告中,他夸說清軍若攻陷了漢陽城之后,則可能如漢口一般,借口瓦選隱匿于民間之民軍士兵,大肆搜刮掠奪、殺人放火。若不想妻兒子嗣遭了清軍毒手,也不想美滿家庭被敵人所破壞,必須同軍政府一道,死守漢陽城,擊退城外清軍。 他稱自己這荊楚鎮守使乃是蒙大都督號召,特別率軍自鄂中趕來支援,最遲明日之后,還有數十船士兵將趕到,只要堅守過這一晚,明日便有無數援軍趕來支援! 除此之外,他還命令漢陽分軍政府在張貼的布告中稱,軍政府只招募一些民夫負責搬運武器彈藥,幫助建設城防。一旦建設完畢之后,蒙召之人便可回家。 也是得了清軍的幫助,他們在漢口拿一把可真是嚇壞了不少人,因此不過短短半個多小時的時間,軍政府便招募了一千多的精壯民夫,在城中到處奔走搬運石料、物資,搭建防御工事! 面對著清軍極有可能還不清楚他們這一股援軍抵達的情況,李漢在派人騎馬至各處張貼布告命令潰散民軍往城中集合之外,令搭建完的炮營調集炮口對準了城外悄聲最密集的地方,同時派人前去忠烈祠跟還在堅守的民軍取得聯系,然后,命第九標跟堅守民軍為炮營提供目標坐標位置,好方便炮擊。 “近失彈!調整方位角xxx,高低角xxx!……預備,放!” “轟!” 經過了一陣耽擱之后,李漢等登陸一個半小時之后,早就按耐不住的鄂中革命軍炮營終于開始了怒吼,一發發炮彈射往城西聚集了約五千多清軍強攻的忠烈祠陣地,一個照面便令清軍損失不輕,不得不暫緩了進攻! “怎么回事,哪來的炮擊?” 黑暗之中已經殺紅了眼,正陶醉在即將第一個進入漢陽城中方才的某個清軍管帶頓時心中的大怒。方才突然打來的炮彈令他在短時間之內損失了過半的手下,這叫他如何不憤怒呢! 跟他一樣情況的還有很多,跟忠烈祠民軍回合之后,第九標帶去的數十門小炮頓時也跟著怒吼了起來。它們雖然沒有后面那些重炮的威力,但是李漢帶來的炮彈中多以開花彈為主,落在清軍人群之中,造成的威力可不比那自身后飛來的一門門炮彈威懾力差多少!加上第九標攜帶的機槍,雖然因為笨重,為了方便快速行軍它們只帶了少數,不過將機槍集中搭建了一條防線之后,短短十幾分鐘的時間,整整將正面沖擊的兩個清軍營打殘,可見這種現代大工業殺器的威力! 第九標的標統名叫段金標,也是第一批跟李漢自武昌出走的士兵之一。當時他還只是一個普通士兵,不過在進攻應城時立過功,得了枚獎章,后來更被掉入了將官團訓練新軍,然后在襄陽清軍南下之后,他就被調往剛組建的第九標任管帶。后來拿下了新堤之后,原第九標的代標統因被軍政府查出私自接受新堤富商賄賂之后,被軍政府調回了應城,便由他接管第九標。 二十七日夜,天上烏云繚繞,加上見不到月亮,地面上的環境越發顯得黯淡不輕。 此時的段金標正匍匐在前沿陣地一個剛剛開挖,還未完工的散兵坑里,觀察著遠處清軍的槍火確認還有多少的敵人。好一陣,他才放下望遠鏡,向身邊一名副官說道:“咱們對面似乎有一個精銳的清軍營,可能是北洋新軍。這可不成,他們還有幾挺機槍。傳令下去,讓炮營給我集中火力,猛轟前面的河灘不遠的小樹林方向,爭取將它的幾挺機槍完全摧毀!還有,讓旁邊的民軍配合咱們,他們那邊怎么回事,都沒指揮嗎?方才從他們那邊過來了兩批清軍,弟兄們沒注意差點吃了虧了!” “是,標下這就去傳達!” 副官快速的將命令記在筆記本上,匆匆跑去傳令,但剛直起腰,還沒跑出散兵坑,整個人一個踉蹌,向前撲倒,同時,從遠處傳來一陣“噠噠……噠噠……”的機關槍點射聲。 “快,快把人救回來!”段金標氣得眼睛通紅一片,那小樹林里絕對埋伏有敵人的機槍兵,只不過敵人太過狡詐,躲在他們的步槍子彈打不準的地方,阻擋了他們過去跟民軍合在一處設防。從點射聲來判斷,機槍手是好手,這么遠的距離能將人擊倒,肯定使用得是重彈。而且,估計也早就發現了他待得這個地方了。 趕忙矮著身子換了一處低地,他氣得連連罵娘! “啪!啪!” 第九標陣地響起零星的步槍射擊聲,試圖壓制清軍機槍火力,但距離太遠,而且準頭太差,再加上那挺機關槍上加裝了鋼板,普通子彈很難將它擊穿,這是日俄戰爭的經驗,顯然已被北洋軍學會。 第九標陣地很快又沉寂下來,子彈不足,無法長時間與清軍對射,寶貴的子彈只能用在反沖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