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節
接管了鐘祥的城防之后,馬榮成清點了一下鎮上的守軍,只有區區兩千人,其中真正的老兵沒有一個,便是那民軍鐘祥鎮守使也不過做過一段時間的武勇罷了,京山到底不比鄂中,才方大擴軍之后便著急著對外擴張,士兵根本沒接受過半點的正規訓練,也難怪昨夜區區幾百的清兵一個突襲便將城內的兩千多守軍打得潰散而逃。 從鐘祥守軍之中挑選出了一千五百人補入了自己的隊伍之中,因為馬榮成竟然意外的得到了一個消息,荊門重鎮此時城防空虛,城內只有不足一營巡防,正是拿下的最佳時機。 不想錯過這般天賜良機的他當下征召了鎮上所有的馬匹,又從攜帶的賞銀中劃出了一部分,在鎮上足了不少的驢車、騾車,留下一營狀態不佳的新兵看守鐘祥后,又將所有的中暑者全部落下,革命軍只在城中稍稍休息了兩三個鐘頭后,便帶上了幾名向導連夜摸黑往荊門方向趕去! 第三卷 波瀾壯闊的大時代 第一百六十一章 喜訊傳來 “大帥所需的軍服對于材料要求頗高……不過,我趙家做了上百年的絹布、紡織買賣,雖說現在沒落了,但是到底以前的關系還在,還請大帥放心……軍服所需采購的料子我已命令武昌那邊前去租界采購,有了大帥提供的樣件,只要兩三日第一批軍服就能趕制出來……” 剛剛用過了晚飯,李漢正待在京山城中的臨時駐地處理些縣內的政務,忙得不可開交。 卻在這時候,外面提到今天中午遇到的趙家小姐攜老奴前來拜見,他自無不可,便暫緩了手上的事件,與她閑聊了起來。 “如此甚好,有勞小姐費心了……” 李漢手上端著一杯濃茶,淺飲了一口,將那茶杯放在了桌子上。 “說來我與趙家也算有緣,之前自田姑娘處得了不少好處,否則也斷無如今軍政府這般威勢…趙家也算與我有恩,趙小姐若有麻煩事情,可隨時前來軍政府找我便是……請點好…我出來匆忙未來得及攜帶銀兩,如今先付一半共計三萬八千兩銀子還是跟京山諸位富商暫借…不過對于趙家產業…有句話李某不知當講不當講!” 眼神炯炯的盯著面前的少女,李漢卻在等她接話。 他不是本人,午時飯后不久便回過味來,才發現原來不知不覺之間,竟然落入了面前這位年芳不過與他本家meimei相仿的少女甕中…結果與了她不少便利好處。 心中暗暗有些好笑,不過到底他還有著幾分原則,拿了趙家不少好處,也就不去與她計較了。 要知道最近軍政府有大動作要上馬,到時候需要的銀子可就不是五萬、十萬那般簡單了,沒有幾百萬兩銀子根本見不到一點水漂…別看如今依附著產鹽…鄂中財政幾乎達到日進萬兩的地步,不過到底明眼人都看到了,一旦封存鹽井之中的鹵水用光了,勢必又要蓄水封井,登上一段時間才能再次開啟。如今才不過十余日,不少小些的鹽井內的鹵水已經去了一半,照這般的開采速度,最多一個月后,應城大小三百多好鹽井都要面臨蓄水重新封存的危機,到時候幾個月內可就沒有半分錢的銀子拿了! 也是如此,如今軍政府的采購多是采取的貨到付款,到底是政府采購,即便是心中不愿,也甚少有商家敢露出不滿。不過,他可不敢為此便忘乎所以了,貨到之后的所有款項該付的一筆都不能少了,這里便牽扯到了政府的信用問題,一旦透支了,無信的政府便沒有良好的統治基礎。 李漢如今有了家業,自然對此看得比較嚴格。 聞著空氣中的一絲淡淡香氣,李漢不自覺的抽了抽鼻子。因為所從事的工作的壓力,他的煙癮不小…不過到底后世的卷煙抽習慣了,還真沒嘗過土制旱煙的味道呢,這一聞到屋內一側悶聲抽著手中大煙袋的老人煙槍中散逸出來的煙草清香,似乎還有些什么其他的味道…總之十分提神,令他只是聞了一口之后頓感精神一振,眼睛不自覺的亮了起來。 喉嚨動了動,他松了松有些箍緊了的脖頸領口,從上衣口袋中摸出了一包煙,正是他從后世帶過來的一包特級軍供,一直都舍不得抽,如今卻也只剩下兩三根了。 摸了一根,掏出火機點著了,李漢猛吸了一口,臉上閃過一絲回味,然后吐出一道長煙,繼續看向端坐在他對面一側的嬌媚可人兒。 “還請大帥明示!” 李漢笑了笑,“一點私心,趙小姐不必往心里去!” 略沉吟片刻,方才接著說道:“如今省內革命之局勢大利與我革命軍政府十分有利。韃子朝廷無能,滿人將領只有鐵良、良弼有點能耐,不過到底這天下諸軍優秀將官都是出自我漢族,韃子竊我神器數百年,已是天大的福分,如今卻也到了該還的時候了!不得不說,韃子提拔袁宮保為領軍大帥卻是走了一步臭棋……” 他笑了笑,臉上說不出的自信,眼神炯炯的盯著絕美少女,“小姐可相信…李某在此放出豪言。袁宮保何許人?亂世之梟雄也!他袁宮保早年被韃子的攝政王以一個莫須有的小事,將他一身權力剝奪個七七八八,趕回了老家‘養疾’,心中不說憤恨、惱怒,這份天大的恩怨卻是接了下來了。即便他應了韃子朝廷重新出山為帥討伐我軍政府,也必然是出工不出力,心中指不定卻是已經打定了要尋那韃子宗貴了卻麻煩,因此這天下局勢,長遠點來說必是利于我革命。不過近來武漢三鎮首當其沖,免不了要擔下南下大軍主力,到時候三鎮要有段時間十分動蕩……因此,李某有心勸說小姐一句,若可以,最好還是將那省內產業轉移到我鄂中境內為好!一來我為一方領軍,可保領地內少有歹人sao擾;二來也可臨近招募工匠,造福一方;三來減少了貨運之途,成本也能減少許多?!?/br> 李漢到底是一妙人,他看到那少女臉上微微變色之后,心中暗道一聲可惜,卻也知道鄂中如今的確比不得武昌三鎮那般有影響力,因此改口岔開話題:“一點淺薄愚見罷了……小姐勿要煩惱…來來來,我于國外多年,對于我神州傳承數千年的飲茶卻是不甚了解,如今得到縣內名流送了一斤上等的越州龍井,小姐若是喜歡,等會我命人給小姐送去便是?!?/br> 他這話說得倒是不假,自己對于飲茶尤其是綠茶的確一竅不通,手下也少有懂行之人,方才警衛將那一壺濃茶端上來的時候,他便看到了少女暗皺眉頭,又見她小口細飲,舉足之間做足了動作,顯然是位懂得品茶之人,這才出口說道。 當然了,也是為了岔開話題。 “大帥說笑了…” 少女清齒明眉…丹唇之間略帶一絲淡小,小小年紀卻做足了禮數,聰明至極的接著李漢方才搭建的樓梯便下來了,顯然暫時沒有轉移產業的心思,卻是心中對于軍政府之未來不甚看好! 屋內短時間之內陷入了一陣寂靜之中,就在那少女略有些不安的微微扭動了一下嬌軀,思考是不是該起身告辭的時候,屋外傳來一聲疾呼,還略帶幾分興奮。 “大帥…好消息,大帥!” 聲音急促興奮…是陳天祥的聲音。 “進來吧!” 馬榮成下午趕到之后不久,就被他打發率領兩標趕赴重鎮鐘祥,接管至今仍駐守鐘祥的兩千民軍布防…另外他身上還有重任在身,所以,這性格略有些不拘小節的陳天祥就給他留在了身邊,暫時做他的副官了! 門吱的一聲被推開了,臉上盡是興奮之色的副官陳天祥走了進來。 “大帥既然有軍務在身,小女子就不打擾了…就此告辭……” 卻說那趙家小姐心中本就有了請辭的想法了,只是在這位掌握數萬兵馬的大帥面前到底放不開口,如今有了這么好的機會,哪里還會錯過,當下也不推辭的拿過桌上的銀票,就要呼喚跟他從不離身的老者一起離開。 “如此,請恕李某軍務在身,就不親身相送了!來人……為我親自將兩位送回住處,昨日京山生變,如今城中到底還有些不太安生……” “是…” 趙家小姐美眸生煙,與他切身行了一禮,“多謝大帥美意,如此,詩嫣告辭了…” 這才隨著警衛出去。 門才方被關上,也顧不得屋外幾人走遠了沒,那陳天祥便急不可耐的對著李漢說道:“稟大帥,方才接到張帥急電……一家嶺之戰我革命軍大勝,幾乎全殲了來犯之清軍,其中清軍統帥劉溫玉被擒,全云南也被看管了起來……” “什么?” 李漢喜得猛站了起來打斷了他的話,臉上又是激動又是欣喜,心中卻是終于松了一口氣,“那就好…那就好,拿下了劉溫玉部,可以說我省內再無可敵之兵了……好好好好好…” 他一口氣連說了五個好字,可想而知心中的興奮。 屋內兩人喜不可耐卻不知道他們屋內這么大的動靜,早就驚動了屋外的一眾還沒走遠的人,只不過大多數人聽得比較模糊,不甚清楚屋內到底說些什么。 只有那一直悶聲抽煙、隨身保護趙家小姐的老者耳朵動了動,臉上閃過一絲詫異,不過很快就隱了去。 而他這一番表情,除了對他底細知道最詳因此一直留意著他的趙家小姐外,再沒有一人發現了。 兩人隱晦的交流了一個眼神,便在警衛的帶領之下出了守備森嚴的臨時駐地,消失在了早就空寂無人的大街之上! 第三卷 波瀾壯闊的大時代 第一百六十二章 得失 “不枉我十幾日來每日苦思冥想……絞盡腦汁,如今卻是正如看到了這大好局面的到來……好…好…好…” 李漢興奮的在屋內連連走來走去,心中的喜悅卻是怎么也壓制不住。 他身上,有著旁人難以想象的巨大壓力。 對于清末民初這一段歷史已經模糊不清的他,身為先知的優勢其實并不明顯……而且這個年代的國人自強、自爭,對于面皮、尊嚴與榮譽看得遠比后世早就扔掉了幾十年的國人要重得多。只看后世的不少割據一方、手握重兵的軍閥們會在國民的聲討之下狼狽宣布下野便知道了…這個在后世看上去混亂不堪的年代,民眾的力量可想而知,遠要比幾十年之后要強得多。 李漢自然知道,這段時間來因為他的游走與革命線邊緣的策略,甚至刻意的想要淡化革命黨對于他的影響力,不想介入之后南方哄亂的爭權奪勢之中。結果便是在他麾下,也生出了不少的異議…懷疑他并不是革命者而是革命投機者的雜音有越演越大,壓制不住的勢頭。 情報司得到了不少的消息,不但他原本領掌的四營內不少老兵都在私下異議,更別提如今投效了鄂中軍政府的一幫鄂中名流私下的討論了,用暗潮涌動來形容如今的鄂中軍政府完全不為過。 前幾日李東來曾在深夜入府向他通報,言到情報司查到了一些很不好的消息。在他麾下從武昌帶來的老兵中,的確有不少一心向往革命,并且開始逐漸懷疑他的勢力…若是早前李漢或許直接便叫情報司將他們拿下來法辦了便是,可惜如今卻是不可能了。 因為鄂中革命軍軍官團的不足,他們中的不少人已經借著幾番大戰跟之后擴軍的機遇成為了軍官,甚至如今成為連長、排長的也有好幾人,班長之流的更不在少數…在他們的影響下,不少方才被招募進來的新兵也逐漸的對軍政府…不,準確說是對站在軍政府背后的李漢,產生了懷疑。 懷疑他的不作為…在武昌三鎮陷入死戰之中的時候……領軍一方,手下兵力并不下于武昌的他緣何一直都沒有動靜…… 所以,這一場戰役,李漢必須要贏…而且要贏得漂亮。 特殊出身的李漢對于政治看得遠比那些不成熟,只有一腔熱血的年輕革命者們要看的清楚的多。 革命……革命到底是什么,用政客的話來說,便是一個利益集團的存在阻礙到了其他利益集團的利益,于是大家聯合起來,將它打倒然后瓜分了原本屬于他的利益。 雖然難聽,但用來形容清末民初的辛亥革命恰到其處。 清政府的高壓與賣國統治即損害了潛力最為巨大的人民大眾的利益;宗貴權臣中逐漸興起的排漢風也將力量僅次于人民大眾的漢臣、文人、鄉紳、立憲階級推向了革命者一方;而龐大的大清帝國戰爭潛力令他野心勃勃的老鄰居——日本心中充滿了恐慌,惟恐再出現一位中興之主曾經拜訪過李蓮英…并且送出一筆厚禮。當然,袁世凱也不是一般人物,光緒帝之死他也逃不了干系??傊沃畾埧?,遠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于是便由國內的壟斷財團、極端社團黑龍會出手,扶持中國革命勢力,妄圖以暴力革命徹底粉碎中央集權統治,讓老鄰居中國陷入內斗與混亂之中……事實上,他們做的很成功。 至于革命黨,坦白的說,那時力量遠遠談不上強大的革命黨最多只能算得上是壓垮了大清帝國的最后一根關鍵稻草罷了…君未見緣何南北議和之后便是革命勢力最強的南方諸省,也大半陷落入了立憲派、漢臣集團的手中…那時的革命黨,其實真沒多少實力。 李漢到底根基太淺了……他知道若是不想像歷史上的南方革命黨一度被驅除出勝利者的行列中,打穩根基、純潔陣營才是如今他最需要做的事情。 因此如今的他才會迫切的希望一場大勝,不但能夠打破如今省內勢力的僵局,他也能趁勢將軍政府之內的異聲清理一遍……李漢斷不能允許自己卷入不久后的南方權力之中,因此,純潔軍政府內的雜音一直以來都是他努力的重心。 “好…好…好” 如此放肆了一段時間,李漢這才平靜下來自己的心情,臉上表情復又恢復了平靜,沖著陳天祥點了點頭,詢問道:“伯庸,那邊的傷亡情況如何?” 陳天祥敬了個軍禮,“回大帥,陳帥部只有十數士兵輕微燙傷…倒是第二標損失頗為嚴重,戰死士兵三百四十七人、重傷五十一人、輕傷七百多,其中戰死者多為新兵……另有十余人下落不明,懷疑在戰時逃脫!” 李漢眉頭一皺,不過很快又舒展開了。軍政府這一次的擴軍規模太大了些,出現逃兵是在所難免的…不過他高薪聘請的教官團就要到來了,到時候相信他手下的軍官們接受過一段時間的培訓之后,連帶的士兵們的訓練、士氣都要好轉不少。 “二標的損失有點大了”李漢嘆了口氣,不過卻也沒有多少難過,他也知道靠著軍政府的這點家底,能夠拿下南下的清軍已是僥幸了。 “另,張帥通報大帥,已與原京山軍政府沙洋潰軍接觸,對方統帥為‘劉氏兄弟’中的劉鐵?!?/br> “民軍現在的損失如何?還有多少可戰之兵?能不能拉攏?二標那邊沒有提到嗎?” 一提到京山,他方才舒展的眉頭又皺了起來…顯然對于劉氏兄弟極其忌憚。 到底劉家乃是鄂中望族,尤其是在京山附近的影響力太大了。 陳天祥翻了翻電報,“回大帥,民軍損失堪稱慘重,原本五千之眾如今已不足兩千,可能還不足一千五,請大帥見諒。因為民軍那邊有心遮掩,張帥得不到具體的情報,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民軍已經彈藥枯竭,基本上喪失了再戰之力了…而且連番戰敗民軍早就失了膽氣,軍政府可以嘗試拉攏,不過張帥估計只要劉鐵還在,拉攏難度可能要高一些!” 李漢點頭,剛要開口詢問清軍的損失,就看到他張了張嘴,顯然話還沒有說完,示意他接著說。 “大帥,張帥詢問民軍要求我軍政府為其補給彈藥糧草,是否答應下來?” 就聽到他冷哼一聲,“他倒是打了個好算計,也罷,劉家兄弟到底跟我軍政府不是一路人。你且告訴張炳乾,叫他直接回答對方,就說由于一直得不到武昌的軍資補給,我軍政府彈藥、槍支早就不足支出,不過糧草倒是可以與他,如果不夠,等會知會司務處,叫他們通知應城再運一批過來!” 自從離開了武昌之后,李漢也沒忘記跟武昌那邊索要軍資,不過都被武昌軍政府以同樣地理由‘朝廷封鎖、兵工廠開工不足、不足支出’打發了去,若不是他還有槍械來源,如今卻是說不得如何才好呢。 他擺了擺手,示意陳天祥結束這個話題,詢問起了清軍的損失。 “劉溫玉被抓倒是個好消息,全云南聽說洗劫了半個京山城區,老劉家百年的積攢叫他奪了個精光…你且看看,請報上可有這方面的消息,還有清軍損失多少……抓了多少降俘……” 陳天祥連忙翻了翻電報,仔細看了一番,這才回答:“大帥……清軍合計戰死兩千兩百之眾,其中過半折損在民軍手中,另民軍手上還有被俘的三百多降兵……民軍方面甚至希望我們能夠將其余降兵也移交給他們……還有,張帥發現民軍私藏了不少清軍軍械……咦,民軍至少保留了一定的戰力……我們手上還有四百多降兵,不過幾乎個個帶傷。幾乎所有的清軍將官都在我們手中……根據被俘清將交代,至少還有兩三百清軍被擊潰不知逃往了什么地方……不過,大帥想知道的全云南他們卻沒發現清軍軍營中有夾帶過多的金銀細軟,被發現的也僅有不足幾萬兩的物件,應該是自沙洋東進一路從百姓鄉紳處掠奪來的!” 第三卷 波瀾壯闊的大時代 第一百六十三章 宜昌密信 李漢聽后卻是久久不語,如今的他卻是不好明著對劉氏兄弟跟殘余的民軍動手。不過明著的手段不行,但他卻還有見不得光的手段,自然能夠收拾劉鐵。 便舒了舒眉頭叫陳天祥記錄下來,“通知第二標那邊提高對民軍的防備便可,命南下革命軍加快休整,清軍如今潰敗,不多時沙洋必然要接到消息,到時正是士氣大跌,拿下沙洋的最佳時機。聽聞宜昌起義后,劉溫玉自荊州、宜都、當陽抽調五營巡防布防于宜昌一線,更有滿洲正藍旗左翼副都統恒齡領軍兩千出錦州至宜都,協防宜昌……算來如今荊州等地只余下區區不足千余巡防,那錦州將軍連魁以及右翼副都統心性懦弱,只看劉溫玉未至之前,兩人硬是不敢派兵進攻京山、鄂中便知道了。借此良機焉有不拿三地之理…通知張、陳二人,叫他們這幾日辛苦一些,也好趁機拿下三地?!?/br> 對于宜昌,他到底之前疏忽了這方面的情報,所以如今卻是對于這鄂西重鎮并不了解多少,尤其是那民軍司令部司令長—唐犧支,他們只能從武昌那邊得到少量有關他的信息,此人出生于光緒十三年(1887年),據說乃是恩施土家人,聽說曾經在黎元洪的二十一混成協當過軍官,據說混到了排長。 相傳此人乃是為群治學社發起人,后參加振武學社和文學社等革命組織,為反清革命組織骨干,后來文學社遭到取締之后,他雖沒有加入共進會,卻跟不少的共進會大佬聯系頗為密切。京山劉氏兄弟……武昌劉公,甚至孫武都對他頗為敬服。 說起來這唐犧支心機著實了得,黎元洪素以善攻心術著稱,起義之前的整個武昌新軍之中,就數他的地二十一混成協被混入的革命黨最少,一旦被發現都被他機警的清理出去了。 而此人竟然能在黎元洪的眼皮底下發展幾年,并且相傳頗得黎元洪歡心。 兩個月前也就是宣統三年(1911年)七月,湖廣總督瑞澄特調新軍兩個營前往宜昌,防范川漢鐵路工人起事。唐犧支作為黎元洪的心腹愛將,主動請命之下隨軍被派駐宜昌。新軍駐防宜昌后,以唐犧支為首的原文學社實力和以胡云龍為首的共進會,聯合傾向革命的宜昌地方人士,時刻與武昌革命黨人保持密切聯系,積極進行響應武昌起義的準備工作,可笑宜昌一地駐扎水師、巡防合計逾兩千眾,竟然在唐等人舉義之后竟然毫無反抗之力,給他奪去了鄂西重鎮—宜昌! 不得不說,滿清韃子之腐朽從地方便可見一般。 “大帥,這里還有宜昌那邊發過來的加密電文,請過目!” 陳天祥等他話落下了之后,方才從帶來的文件之中取出一張亂碼電文,他第一眼看到的時候還以為是宜昌那邊的情報人員打錯了呢,之后電臺那邊的人才告訴他,這是軍政府的加密電文,只有李副官跟大帥兩人手上才有相對的密碼案本。 對于宜昌的消息,無疑是他現在最迫切得到的消息之一,一聽到自宜昌那邊來了加密電文,他頓時心里一驚,知道怕是情報司派過去的人員發現了什么重大秘聞了,想一想時間,確實如今所有情報人員都應該抵達了宜昌才是。當下便從他手中接過那一張上鑲滿了漢字加數字的加密電文。 “蒹葭蒼蒼!” 李漢口中輕念,到底這情報司如今使用的五版密碼,有三版都是在他的提一下做的,他如今接到的夜不例外,正是來自他親自編繪的三套密碼之一。 “詩經!” 李漢心中有數,這四個字才是整個加密電文的關鍵,尋常讀書人或許都知道它出自詩經,但肯定不知道它到底有什么引申含義。其實這四個字則隱含著這一封加密電文的初始信息,加密文字順序等等,是李漢根據后世的情報處使用的十六個范本的加密模式改編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