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節
杜大山來到一條已劃好的線上,前面一百米外插著一面旗子,他的手必須接觸到旗子后返回。 “預備!” 啪的一聲,杜大山已經躺在地上,各個士子傳來一陣嘩然。 “開始!” 沙沙的聲音響起,杜大山四肢著地,飛快的向前面爬去,一路上留下一個清晰的痕跡,士子中嘩然聲越來越大,都是怎能如此,有辱斯文這類話,四周的羽林衛一片肅立,對那些嘩然的士子并不理會。 杜大山轉身爬了回來,手指觸線時,孫克咸的聲音已經傳來:“停,報時?!?/br> “53秒” “54秒” “54秒” “成績54秒,諸位,聽到了沒有,你們同樣是匍匐前進二百米,只要進入二分鐘就算通過,用時越少越好,若是如此長的時間還沒有通過,只能說明諸位不符合要求,可以走人了?!睂O克咸望著這群士子,冷冷的道。 夏完淳、吳易等人還以為羽林衛考核會從最簡單的投擲、舉重兩項開始,沒想到卻是士子最難予接受的匍匐前進,幾人對視了一眼,頓時明白孫克咸的用意,若是這一關有人不想做,前面的做了也沒用,省得耽擱時間。 “這位將軍,我等讀書人一舉一動莫不合禮儀,此舉有辱斯文之嫌,是不是可以換一項考核?!币幻孔诱玖顺鰜淼?。 “明山先生說的對,此舉有辱斯文,換一項考核?!?/br> “對,換一項,換一項?!币姷接腥藥ь^,許多人一起大叫起來,夏完淳、吳易等人臉上掛著冷笑,這些人太天真了,羽林衛的考核若能說換就換,那羽林衛也就不成為羽林衛。 孫克咸臉上浮起了笑容:“誰要換,站到左邊,不換的原地不動?!?/br> “我來?!眲傋甙l話的那名士子大踏步走到了左邊。 “明山先生要換,我們也換?!笔嗝孔右搽S后跟了過去,剛才叫得響的一些人卻猶豫起來,在人群中嚷嚷沒事,這里可是軍營,若是得罪了眼前的這個軍頭,不知會不會發生什么不好的事。 “你們難道愿意如此有辱斯文?”見跟過來的人這么少,叫明山的士子急吼道,他連催數聲,頓時又有一些人過去,眼看過去的人多了一點,許多士子也膽大起來,最后有一百多名士子站到了左邊。 “還有沒有人過去?”連問數遍后,幾名士子大概感到不妥,又從左邊溜了回來,右邊再無人移動。 孫克咸的笑容一收,還真以為羽林衛這個光榮的團體是什么人都可以進:“來人,將這些人身上的號牌收起,叉出軍營?!?/br> “是,將軍?!睕]等這些士子反應過來,數百名羽林衛就涌了上來,將那些站在左邊的士子身上木牌收了回來,許多士子拼命掙扎,只是哪里是羽林衛的對手,不一會兒,所有士子的木牌都被收回。 搶不過羽林衛,一些士子頓時破口大罵,一些士子臉色鐵青,嘴里嚷嚷著要敲登聞鼓,向皇帝告狀。 “粗鄙之夫,你如此對待忠義報國的士子,你一定不會有好下場?!蹦俏粠ь^的明山先生跺腳大罵。 孫克咸不為所動:“叉出去!” 直到那一百多名士子的聲音再也聽不到,孫克咸才若無其事的宣布,道:“考核重新開始?!?/br> 第二卷 血戰中原 第178章 生死存亡 這些士子雖然只是被帶出軍營,并無性命之憂和皮rou之苦,只是羞辱卻難予洗掉,留下的二百多名士子中許多人不免有種兔死狐悲之感,若是太平盛世,即使只是一名童生,一般軍頭也不敢隨便得罪,這么一百多人,其中還有不少秀才,或許還有舉人,眼前只是一名參將,說叉出去就叉出去了。 只是傷感之中又有一絲慶幸,若是能成為羽林衛中的一員,就是和中舉相比也差不了多少,自己文武全才,就不信會一直屈在那些武夫之下。 接下來的考核誰也不敢大意,可惜實力不濟也無可奈何,杜大山輕輕松松不到一分鐘搞定的二百米匍匐前進,雖然給了這些人兩分鐘的時間,只是兩分鐘也是眨眼之間的事,如果能夠放下面子,拼命前進,大部分人都能過關,可是這些士子偏偏許多人放不下面子,只要稍微耽擱一下,二分鐘就超時,被無情的涮了下來,這一關,足足涮下了三分之一的人。 夏完淳、吳易、錢默、杜登春四人都輕易過關,最差的杜登春只用了一分半鐘,夏完淳更是進入了一分的大關,只比示范的杜大山慢了三秒,連孫克咸都不由多看了他幾眼。 四關下來,剩下的士子就更少了,連一百名都不到,幸好夏完淳四人都一齊過關,四人之中,夏完淳每一關都是輕輕松松,杜登春力小,差點在舉重那一關涮下來,本來夏完淳打聽到羽林衛給這些士子的標準是八十斤的重物,杜登春在住處將八十斤的石塊舉起毫無問題,軍營中卻舉得非常吃力,羽林衛不可能在考核項目上作假,只能說他們自己弄的石塊太輕了,沒有達到標準,吳易和錢默兩人過得不算勉強,卻也不輕松,只能排在通過的士子中間,聰明人永遠不少,他們中也有不少人進行了先期鍛煉。 就在夏完淳等人進行考核時。被孫克咸叉出去的那些士子中還真有人告狀告到了王福耳中,不過不是敲登聞鼓,而是通過監察御史陸朗的口傳到皇帝耳中的,陸朗前一段時間反對戶部銀行的開設雖然沒有成功,他的清名卻絲毫沒有受到影響,反而名氣越來越大,那位帶頭要孫克咸換項目考核的士子明山剛好認識陸朗,回來后到陸朗府中拜訪,將孫克咸對待士子的無禮態度添油加醋的說了一遍。 陸朗聽明山說完,頓時憤憤不平,直接求見皇帝,要彈劾孫克咸,御史可以風聞奏事,王福只得好言好語的先將陸朗勸回去,同時派人將孫克咸召回見駕。 王福要見孫克咸,當然不只是因為陸朗的彈劾,對于普通人員的招募,王福暫時不會理會,不過,對于士子的招募王福還是很關心,隨著火器漸漸變成戰爭的主角,軍隊不能再由文盲組成,不得不說,若是讀書人能在軍隊扎根,比起一般人升遷的機會要大的多。今天是第一次對士子進行考核,王福也想盡快得到考核的情況。 只是羽林衛進行考核的地方在城外,來來往往要耽擱不少時間,孫克咸見到皇帝時已經是第二天下朝之后。 “末將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孫愛卿免禮,賜坐?!?/br> “謝皇上?!?/br> 孫克咸坐下后,王福才笑問道:“昨天考核是怎么一回事,怎會有一百多士子未經考核就全部被你命令士兵將他們叉了出去?!?/br> “回皇上,確有此事?!睂O克咸將考核的經過說了一遍,才輕蔑的道:“這些人還以為戰場是什么,連在地上匍匐前進都不肯,羽林衛不需要這樣的廢物?!?/br> 孫克咸的話有失偏頗,不過也不無道理,王福聽得微微一笑,不將此事放在心上,問道:“昨天考核,剩下的士子如何?” “回皇上,昨日考核,共有九十二名士子通過初試,其中一名進士、五名舉人、十六名秀才,剩下七十名童生?!?/br> “哦,還有一名進士?!蓖醺B牭么鬄轶@訝,進士已經可以直接做官,若是外放,至少也是一方縣令,雖然武官的地位正在提升,可是大明畢竟長期還是以文官治天下,一個進士竟然自愿放棄官身投軍,傳出去恐怕會引起整個士林的震動。 “正是,此人如吳名易,崇禎十六年進士,蘇州吳江人,因為流賊在十七年三月即攻破京城,吳易來不及授官,流賊逃離京城后,吳易即從北京南下返回老家……”孫克咸對吳易的情況娓娓道來,他知道有一名進士參加考核時何嘗又不吃驚,很快派人查清了吳易的底細。 “他的成績如何?” “不算太好,最多能過第二關,臣以為,第三關他必涮下來無疑?!?/br> “不管他的成績如何,此人羽林衛都錄用了,朕要讓那些文官明白,文人的出路并不是只有科考,君子六藝,若是都能精通,入武職也能飛黃騰達?!?/br> 若沒有什么慶典,皇帝特設恩科;國家要三年才一次大考,上一次科考是崇禎十六年,明年又是大考的時間,許多士子都眼巴巴的等著朝廷再開科舉,王福卻對用八股文選出來的精英不感興趣,不過,明年的科考肯定要進行,否則絕了天下士子的希望,對大明政權的穩定不利,只是考什么卻是一個問題,王??隙ㄒ鞒龈膭?,如果能為讀書人打開另一條路,對于科考改動的影響就會小許多,不要說吳易能了初試,就是沒有通過初試,出于千金買馬骨的考慮,王福也會將吳易重新塞到羽林衛去。 “是,微臣明白了,皇上,這次考核中,還有一人非常出色,此人年僅十六歲,已中秀才,各項考核都非常優秀,已經達到了羽林衛現在人員的水平?!?/br> “這個人又是誰?” “此人姓夏,名完淳,父親夏允彝也曾中進士,皇上請看,這是夏完淳各項考核的成績?!闭f完,孫克咸將一張折成的紙遞給皇帝,上面正是夏完淳考核的資料。 “夏完淳?!蓖醺_B看連點頭,心中忽有所悟:“原來是他,自己倒是差點把這名少年英雄忘了?!?/br> “皇上以前見過夏完淳?”聽到皇帝的自言自語,孫克咸奇怪的問道。 王福搖了搖頭:“沒有,朕只不過聽過他的名聲,小小年紀,能文能武,人才難得,不這年齡太小,尚需磨練,通過選撥后,不要撥得太高?!?/br> “微臣遵旨?!?/br> 夏完淳、吳易他們通過初次考核后,暫時就失去了自由,必須吃住在軍營,接受羽林衛的訓練,對于許多士子來說,他們在南京過慣了讀書之余就到青樓酒館風花雪月一番的生活,咋一住進軍營,完全不習慣,而且每天還要訓練,更是辛苦的很,一些人不等第二次測試就自己提出放棄。 對于這樣的人,羽林衛并不留難,直接讓他們離去,等迎來下一批考核士子時,原先的九十二人只剩下了六十七人,杜登春吃不了苦,幾次想離開,只是其余三人沒有半點離開之意,他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 士子有人吃不了苦離開,那些能通過第一次選撥的普通人則人人興高彩烈,十一月南京的天氣已經很涼了,通過了第一次測試,他們就可以吃到免費的食物,住進溫曖的帳蓬,相比外面是千差萬別,何況有了羽林衛的訓練,他們在接下來的測試中會沾到很多便宜。 相對于南京熱熱鬧鬧的情景,北方的漢人百姓卻正在掙扎苦熬,旗人攜繩騎馬,大規模圈量占奪漢人土地,順天、保定、承德、永平、河間等府,旗人圈占的土地高達十九萬頃,圈地令使得大批百姓失去賴以生存的土地,他們要么流離失所,饑寒迫身,要么被迫成為旗人的包衣奴才,從此失去了自由。 不過,漢人的日子不好過,旗人的日子也不好過,京城三易其手,附近的居民已是死傷逃亡大半,圈地令又其他百姓逃亡一空,圈地令雖然讓所有的滿人在關內占據了大量的土地,可是土地卻需要人耕作,否則不會自動長出莊稼,沒有人耕作,滿人圈占的土地只得大面積的荒蕪。 滿清上層本來還指望著山西、山東兩省能向京城提供糧食,可是山西一直在與李自成交手,雙方犬牙交錯,整個山西的錢糧能維持山西的軍隊就不錯了,有時還需要京城時不時的接濟,山東也是如此,由于各地起義不斷,尤其是謝遷軍連府城都已攻下,山東兵力調動頻繁,根本就不能向京城提供糧食。 往年滿人一到過不下去的時候,各個王爺,貝勒召聚起來商量兩天,數萬軍隊就向大明境內開去,回來之后總能帶回大批戰利品,可是今年,滿人突然發現,他們就是想搶難象以前一樣可以隨便找到地方搶。 山西、山東是自己的地盤,山東過去就是南直隸,那里倒是富裕,可是多鐸栽了一個大跟斗,滿人一半精銳被葬送后,暫時沒有人敢提出過去打主意,唯一能搶的好象就只有一個河南,要想拿下河南,就必須穩住山東,多爾袞再也不能容忍山東被義軍搞得一團糟,從京城再次調集兵馬南下,謝遷軍也將迎來自己生死存亡的時刻。 第二卷 血戰中原 第179章 洪承疇 多爾袞調集南下的軍隊并不多,雖然李自成在京城勒索的金銀一大半落入了滿人手中,讓多爾袞檢了一個大便宜,可是金銀畢竟不能當飯吃,失去南方漕運,北方的糧食一直處于緊張狀態,多爾袞制定以漢制漢的戰術,想編練出大量漢人來對付南明,可是由于糧食的關系,經過一年的編練,多爾袞也只編練出了二萬人馬。 這次多爾袞出于對山東各地進剿不滿,將二萬兵馬一起派了出去,并委任洪承疇為統帥,多爾袞給洪承疇的官銜是“招撫山東及江南各省總督軍務大學士,敕賜便宜行事?!?/br> 從這個官銜上可以看出多爾袞對洪承疇的重用和期待,雖然眼下只有山東在滿人手上,可是多爾袞依然沒有掩飾他要擊敗南明,統一南方的企圖。 洪承疇雖然在皇太極手上降清,只是皇太極表面對其恩禮有加,實際上對洪承疇并不放心,終皇太極一朝,除了他本人時時向洪承疇咨詢外,皇太極并沒有給洪承疇任何官職,而且連出入家門都要受到監視,不得任意離城,以皇太極的雄才大略,自然可以看出洪承疇的價值,之所以如此,是想壓一壓洪承疇再收為己用,可惜皇太極還沒對洪承疇作出安排,自己就已經死了。 山東有二萬多滿蒙聯軍,多爾袞許洪承疇便宜行事,實際上連這兩萬多滿滿聯軍也要受到洪承疇的管轄,當然,洪承疇不會真的以為自己可以指揮得動這兩萬多滿蒙聯軍,只是攝政王的姿勢做得很足,自然讓洪承疇感激涕淋,出征前當著多爾袞的面發誓:一年內平定山東所有起事的流寇。 萊州城外官道上,一隊清兵立在凜冽的寒風中,前方是一群穿得花花綠綠的樂手,他們手中捧著嗩吶、小鼓、橫笛等樂器,這隊樂手后面,還有一抬八人抬的綠尼大轎,八名精壯的轎夫穿著單薄,不停的擦手,哈氣給自己取曖。 樂手和轎子另一側,孔有德和耿仲明兩人筆直的立著,他們的親兵牽著馬圍在四周,警惕的望著四方,盡管四周一片空曠,兩人的親兵還是一幅如臨大敵的模樣,生怕哪塊草地或者田間藏有義軍的特種兵。 孔有德明顯老了許多,剛過五十,一腦頭發幾乎全部變白,耿仲明比孔有德年輕幾歲,臉上也刻滿了皺紋,這數個月來,孔有德和耿仲明兩人由于沒能剿滅謝遷的義軍,而且長久讓義軍占據府城,兩人不知受了多爾袞多少次下詔喝斥,如今多爾袞的耐心終于耗完了,用洪承疇替換了兩人,等到洪承疇到達,他們就要乖乖交出兵權,成為洪承疇手下的一員。 對于洪承疇,兩人都沒有好感,盡管在大明時,他們與洪承疇的官職相差太大,可是到了大清,無論是資質、功勞、還有現在的地位都不是洪承疇可以比擬,他們可是堂堂王爺,大清僅有的四名漢人王爺之一,洪承疇憑什么要騎在他們頭上。 無奈他們自己不爭氣,數萬兵馬奈何不了一支起事的賊軍,以前因為這支賊軍一直逃竄,他們只能跟在后面追,沒有剿滅也能說得過去,可是這支賊軍現在大模大樣占據了府城,他們攻了數月也沒有能攻下來,反而又讓賊軍擴大了幾城,那只能說明他們無能了,如今不得不委屈的離營十里,來到官道上迎接洪承疇的到來。 山東的天氣已經非常寒冷了,前些天還下了一場雪,如今水面都已凍住,這些人等了大半個時辰,腳已經等得快僵了,兩人帶出來的都是營中精兵,尚且能維持站立的姿勢,那些轎夫和吹嗩吶、敲鼓之人卻是附近臨時請來的,開始因為害怕尚不敢說話,時間久了忍不住竊竊私語,都是怎么還不來之語。 地上一陣輕微的震動傳來,旁邊一條小河里的冰渣子也吱吱作響,所有人的精神都是一震,暗道:“終于來了?!?/br> 洪承疇騎在一匹馬上,只覺得北風吹在臉上生疼,只是望著身后的大軍,他的心里卻火熱一片,仿佛又回到以往的戎馬生涯當中。 他是文官,進士出身,卻實實在在的靠軍功起家,崇禎二年(1629年),農民軍王左掛、苗美率兵進攻韓城。陜西總督楊鶴手中無將,情急之下,令當時還是參政的洪承疇領兵出戰。洪承疇斬殺敵兵三百人,解韓城之圍,頓時名聲大噪,由于這次的勝利,洪承疇很快升任延綏巡撫,成為楊鶴手下干將。 作為陜西總督,楊鶴對陜西義軍一向主張宜撫不宜剿,洪承疇卻與楊鶴的政策相反,不但大力剿匪,而且誘降之后再殺降,三年之內,死在洪承疇手下的賊軍就達數萬人,這些人多半是受到官軍欺騙放下武器之后殺害的,這讓洪承疇得到了一個屠夫的名號,楊鶴對洪承疇由剛開始的親信變得形同陌路。 崇禎六年,陜西再次大旱,朝廷招撫的饑民無力養活自己,紛紛再次造反,因為招撫有功升為三邊總督的楊鶴為此罷官入獄,一直殺俘聞名的洪承疇進入崇禎的視線,洪承疇一下子由延綏巡撫直接坐上了楊鶴的位置,成為三邊總督。 此后洪承疇成為大明的救火隊員,哪里有流寇,洪承疇就被派到哪里,轉戰各地,一路沾滿鮮血,洪承疇沾的鮮血越大,官就做得越大,應當說洪承疇對待農民軍的圍剿是卓有成效,義軍最早的首領高迎祥被洪承疇生擒,押送到北京磔死,繼任者張獻忠被逼得投降,李自成最后只剩下十八騎遁入山中,若不是恰逢清軍南下,崇禎將洪承疇調離迎擊清軍,接任的五省總理熊文燦改剿為撫,執行錯誤政策,讓張獻忠、李自成都贏得喘息之,沒準數年后顛覆大明王朝的最大兩股義軍當真被洪承疇剿滅,即使大明最后還是會滅亡,至少可以延遲數年。 崇禎十四年時,洪承疇儼然已成為大明朝最后的擎天立柱,他的軍隊被稱為洪軍,統領著大明最精銳的八鎮總兵十三萬人,馬四萬在松錦一帶與清軍決戰,可惜洪承疇卻是一個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主。 加上崇禎多疑,一直遙控指揮,催促洪承疇快速決戰,結果被皇太極瞧準機會斷了糧,明軍崩潰,十三萬兵馬被清軍斬殺的就達五萬多人,只有少部分人逃了出來,洪承疇剩下的一萬多人馬被皇太極重重圍困,內無糧草,外無援軍,這個時候他的兵馬就是再稱為洪軍也無用了,最后只能被清軍攻破城池,做了俘虜。 經過數年蟄伏,如今洪承疇終于又統領了大軍,這兩萬兵馬的訓練,洪承疇也出力甚多,說是他的子弟兵也不為過,他要進攻的依然是由百姓聚起來的反賊,甚至官職也沒有多大改變,他以前是太子太保、兵部尚書銜,五省總督;如今是太子少保,招撫山東及江南各省總督軍務大學士,很難區分兩者誰大誰小,唯一改變的只是他的身份,由明臣變成了清臣。 “快,吹起來?!笨吹胶槌挟牼涂煲搅?,孔有德的一名親兵連忙向那隊樂手道。 “嗚,嗚,咚、咚?!币魂嚭炅恋膯顓嚷?,伴隨著鼓聲響了起來,所有等待的清軍精神一下了振作起來。 聽到嗩吶聲,洪承疇眉頭輕皺,隨即舒展開來,對于孔有德和耿仲明兩人,洪承疇很是瞧不起,在陜西時,洪承疇身邊經常帶著數千人馬就敢殺了十倍的農民軍中,在他手上,剿滅的農民軍沒有百萬也有數十萬,實在想不通兩人數萬兵馬,竟然花了一年的時間也拿不下幾萬農民軍的隊伍。 若不是這兩人投降的早,如何能當成王爺,如今他們成了自己的部下,洪承疇已經打定主意,如果兩人敢仗著王爺的身份不配合,他不介意在兩人身上立威,如今這般迎接他,也算兩人識趣。 “駕?!笨子械?、耿仲明兩人催馬上前,見到洪承疇坐在馬上,微微一愣,馬上抱拳,委屈的低下頭顱:“小王參見欽差大人?!?/br> “兩位王爺,這又是干什么,快快請起?!?/br> “謝欽差大人?!笨?、耿兩人抬起頭,三人在京城時已認識,當時洪承疇雖然身上有太子少保銜,只是只能算攝政王府中的一個幕僚,三順王卻是每人手握重兵,成為左右朝堂的一股重要力量,如今尚可喜已死,雖然尚之信繼承了王爵,可惜聲勢已大不如以前,如今他們兩人更是淪為洪承疇的下屬,只能說造化弄人了。 “欽差大人,本王已經準備了轎子,外面風冷,請欽差大人上轎?!笨子械碌?。 洪承疇望了孔有德一眼:“不必了,本官身負攝政王重托,到這里是來剿滅流賊,不是來享受的,兩位王爺只需奮勇殺敵,本官自然會如實向攝政王稟報,不必搞這些花樣?!?/br> 被洪承疇如此教訓,孔有德、耿仲明兩人臉上的青筋都要暴起,強忍著不發作,心中冷笑,你以為謝遷是普通的流賊可比,本王倒要看看,你能拿城中的賊寇如何? 第二卷 血戰中原 第180章 將帥不和 “欽差大人教訓的是,本王馬上把轎子撤了?!笨子械轮t卑的道,同時示意那些嗩吶,鼓手全部停了下來。 洪承疇本有借機向孔有德、耿仲明兩人立威之意,只是見兩人還是強忍了下來,心中暗道可惜,嘴里卻道:“如此,多謝兩位王爺迎接?!?/br> 松山之戰為什么會失敗,洪承疇總結過其中的問題,十三萬軍隊是大明從各個邊軍中調集的精銳,可正是因為精銳,才造成了驕兵悍將,指揮很難統領如意,如果十三萬人都是他的洪軍,洪承疇相信,即使糧道被斷,他也有信心帶著大軍殺出一條血路,可惜大同總兵王樸的率先逃跑引發了大軍的崩潰,即使他有再大的本事也回天無力。 如今洪承疇是山東及江南各省總督軍務大學士,手下卻有兩名王爺,若他不是有便宜行事的旨意,不可能將孔、耿兩人視為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