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節
信使的話一說完,多鐸身后所有人的將領都倒吸了一口涼氣,即使他們想過最壞的結果也沒有想到損失會有這么大,布匹,絲綢等物無所謂,燒了大不了再搶就是,火藥全毀,火炮也成了廢物,大清的勇士沒有火炮照樣可以作戰,可是糧食損了八成,那才是真正要命的東西。 糧食能保下兩成,其實多虧那些民夫肩上所挑多為糧食,戰事一起,民夫們只顧逃走,將糧食丟的四處都是,一部分自然成了漏網之魚。 多鐸仿佛胸前被人悶打了一拳,臉色瞬間蒼白一片,身體晃了晃就要向地上摔去,一名清將連忙將他扶住,嘴里大喊:“王爺鎮定,王爺鎮定,糧食燒了,大不了再搶明狗的就是?!?/br> 這名武將的話得到了其他將領的贊同,一起向多鐸安慰起來。 入主北京后,清軍糧食一直緊張,為止清軍不得不花高價從鄭芝龍等南方走私商人手中買糧,勉強渡過難關,占領山東后,清軍本以為山東可以提供不少糧食,只是山東天災不斷,人禍更是嚴重,根本提供不了多余糧食,這次出征所用的軍糧,是在山東刮地三尺才收上來的,可是在徐州城下頓軍一個多月后,糧食就快要用光了,山東再也刮不出糧食來,多鐸殺入淮安,為糧所迫也是一個原因。 果然,南直隸遠比山東富裕,雖然淮安沒有攻下,只是光搶劫下面的那些縣城就足夠數萬清軍數月之用,在這些清將簡單的腦子中,既然以前可以搶,現在沒糧了,自然也可以搶。 多鋒咬了咬牙,將扶著自己的清將推開,眼下他還是這支軍隊的統領,不能倒下:“諸位,眼下已到了我軍生死存亡的之際,本王命令,從明日起,全軍向對面發起攻擊,若有后退者,遲疑不前者,皆斬!” “王爺……” “王爺……” 各個清軍紛紛叫了起來,不是大家不盡力,可是明軍防守的如此嚴密,要多少人命過去填,即使勝了,恐怕各人的隊伍都要被打殘。 多鐸掃了各人一眼,知道各人的心思,臉上慘然的笑道:“諸位以為我們還有選擇嗎,再搶,搶哪里,淮安下面各縣已經搶過一遍了,再搶也沒有油水,要搶只有搶揚州,我軍糧食本來有三月之多,如今再省也只有二十余天,你們是愿意跋山涉水去攻揚州堅城,還是愿意攻這兩個山頭?” 聽到多鐸的反問,剛才還大聲叫嚷的各人頓時如同悶頭葫蘆,從昨天派出去的各人收獲可知,明軍明顯在揚州外圍進行了堅壁清野,想不攻大城而搶到糧食根本不可能,攻一個淮安尚且如此吃力,如今大炮又已經成為廢物,要想攻揚州,簡直是做夢,真要攻揚州,明軍甚至什么事都不用做,只需要等到他們缺糧后餓上幾日,就可以輕易將他們全部收拾掉。 又是一天過去,天色剛亮,剛剛起身的羽林衛們正在輕松的議論今天韃子會不會進攻時,山下的清軍已經動了起來,隨著嗚嗚的聲音響起,一隊手持巨盾的清軍從營中出來,邁著大步向羽林衛陣線逼來。 “媽的,這些韃子搞什么鬼,不吃飯了?”王公略嘴里罵罵咧咧起來,大聲喊道:“快,進入陣地?!?/br> 打仗是一件體力活,一般來說,交戰時雙方都要先吃飯才行,不過,進攻的一方明顯體力要消耗更多,既然對方不吃飯就進攻,王公略自然也樂得奉陪。 尚可喜神色慘然的站在士兵中間,昨晚他差點被砍了腦袋,雖然依靠眾人的求情,他的腦袋暫時保證,可是這些求情的清將卻不見得有什么好意,他堂堂一個王爺,竟然要親自參與進攻,明顯著打著讓他送死的主意。 第二卷 虎踞鄂中 第一百二十八章 落魄的騙子(上) 解決了杜家的威脅之后,李漢難得過了兩天的安生日子。 當然,今天除外。 21日下午時間才不過剛剛過了五點,李漢便早早的催促衛兵去廚房叫廚師吵了兩個小菜,又炸了一盤花生米,早早就用過晚飯。 今天騎了一天他并不熟悉的馬到天門跟仙桃兩地查看了一番,尤其是如今位于天門的另一新兵軍營,他更是認真的查探了一番,總而言之…他還是滿意的,至少應城的新兵軍營遇到的大多數問題,這里全都沒有碰到! 騎了一天的馬,此時的他明顯還沒從屁股的酸麻中脫出來,所以草草的處理了幾件張梅生已經初步作出批注的文件,剛要囑咐警衛他要休息一陣的時候,就有昨天剛從廣水、隨州回來的馬榮成拿著一封電臺剛譯出來的電報趕來,也讓他頓時精神一振,沒了休息的想法了! 宜昌起義了! 難以置信!14日襄陽劉溫玉奉旨統兵南下,16日至荊門,18日正停留在宜昌附近的當陽休整,而這時,宜昌居然在這個時間宣告起義了! 李東來坐鎮情報司,這幾日一直見不到他的人影。 不知道他究竟要使用什么手段解決京山那邊,李漢沒忍住派人叫來了剛剛收編了馬榮成從隨州廣水兩地帶來了兩營精兵,如今麾下已經擁有五營精兵的第二標標統張炳乾。 那日的三人會議之后,他不但給了李東來便宜行事的權力,末了不放心還命人去知會了他跟張炳乾,一旦有什么不好解決或者人手不足的情況,就去找他協助。 誰知道他去問了之后才知道自昨日李東來離開之后根本沒去打擾過他。 尋找失蹤李濟臣等人的任務已經被移交給了張炳坤,他現在還兼任應城鎮守使。不過歷經整整一日的找尋之后,才發現縣內根本沒有符合標準的可疑人物入境,那么,剩下的就只有一種解釋了,那就是李濟臣等人在漢川登岸之后便直接經天門至京山,根本沒有在應城縣停留半刻。 張炳乾離開之后不久,就有兩封電報被馬榮成經過電臺時順手帶了過來,其中一封乃是宜昌拍發的宣告舉義的信息,因為畏懼就在一旁的劉溫玉大軍,宜昌雖然宣布起義卻封鎖了城中消息,僅向武昌軍政府拍了一封電報告之,并請求支援。由于吳兆麟如今已經徹底失去了兵權,因此他們安插在他身邊的眼線現在也沒了多少作用,不得不重新物色眼線的情報司因此效率低了許多,晚了兩天才得到消息。 而另外一封則令他心中危機更甚,東入鄂中受阻之后劉英指揮京山起義軍西征,歷一日拿下鐘祥,兵鋒一度逼近荊門地區! 京山又壯大了! 眼中閃過一絲復雜,不過很快就隱去了,李漢抬頭與馬榮成招呼道:“辛苦了,榮成。這幾日不見,你受累了!” 這兩日,馬榮成被他派往隨州前線視察新組建的第三標戰力,隨后又趕赴廣水巡查第四標,當然還有隱藏任務在身,因此好幾日都未在他身旁! 面上略顯赤紅色,顯然這幾日馬榮成沒少站與太陽下暴曬,不過他的精神十分不錯,忙回答道:“回大帥,屬下不覺得累。第三標跟第四標戰斗力恢復的不錯,尤其是第三標,這幾日在隨州與清兵多有交火,即便軍政府調來一營老兵之后,第三標依舊壓的厲山清兵傳不過去來;第四標也遵從軍政府的命令,分兵清剿了縣內大部分的馬賊、地痞、惡霸之流,雖然還有些生澀感覺,卻也隨時可以投入戰斗了!至于大帥吩咐的事情,屬下辦事不利,沒能掌握半點情報!” 李漢點頭笑了笑,“也罷,這些就交給東來去辦吧!對了,吃過晚飯了沒?哦?用過了?那好,正巧無事,陪我出去走走吧!” 此時天已黑得差不錯了,不過這縣城之內雖然多數百姓在天剛黑下來后便紛紛安歇,縣城里也是一片漆黑,只有巡邏隊的馬燈還在街上閃爍。 不過與黑沉沉的縣城不一樣的是,縣城郊外的各處練鹽場一片燈火通明,倒是并未因為黑夜的到來而變得安靜下來,反倒是因為這天黑的時候比較涼爽,因此縣城內的大多數練鹽場都在這時進入一段成產高峰期。廠里的一些工人已經返回,并在工頭們的帶領下加班加點的趕工,修理廠房和設備,以及將剛剛熬練好的略顯暗灰色的鹽巴放在軍政府制定的馬車上。 工人們的工作熱情是高漲的,除了因為隸屬軍政府的官鹽提供能夠吃到rou的午餐、晚餐之外,那很不錯的早晚班各100文錢的待遇也是他們熱情的來源之一,加上雖然還有工頭在一旁監督,不過軍政府已經下令禁止虐待工人,統一收去了工頭們的鞭子,到叫他們心中一陣快活。 李漢他們視察的是縣城東郊最近的一處官鹽,他們到來的時候那因為數十口大鍋同時被燒得正旺熬鹽而翻騰的熱氣沖得一行人靠近不得,便離近看了一會兒,然后交談指點了一會兒之后就要離開。 旁邊自有眼色比較活絡的工頭看到了幾人這般模樣,尤其是發現附近持槍把守的革命軍士兵沒有反應之后,心中哪里還不知道這來的幾位極有可能是軍政府的大官,當下就有一剛剛剪去了半截辮子的工頭模樣的男人獻媚的圍了上來! “幾位大人好,小的陳九,這處礦井的大管家,不知幾位大人到來是為了什么?” “這里沒你的事情,去干活吧?” 見到李漢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就有警衛沖他揮了揮手。 “是是是,幾位大人走好!” 李漢幾人沒有停下,畢竟縣衙內還有不少的軍務需要他去處理,因此只能稍微停留看一看。 現在鄂中雖然大部落入了鄂中革命軍分政府手中,不過一個隱隱有些敵意的京山徹底擋住了第一鎮的進攻計劃。而且軍紀的整頓,鄂中經濟的恢復,民心的穩定,剿匪,底層政府框架的建立,對襄陽清軍的警戒,與武昌革命黨人的關系……諸多事務千頭萬絮,都要他cao心,雖然有參謀處輔佐,但有些事情還是由他親自處理為好,至少可以避免走彎路。所以,這幾天來雖有張梅生幫忙解決了大量的政務,李漢卻依舊沒有什么空閑時間,因為,袁世凱要來了! 末了,在城郊幾處官督鹽場轉了一圈,瞧見不遠處的陣陣喧嘩聲,李漢抬頭一看正是他命人在城中設置的一處軍政府采購點,見此時還人聲鼎沸,來了興趣的他便招呼了一聲馬榮成,在一隊警衛的護送下往那走去! 軍政府采購點是李漢模仿他小時候家鄉的集市,由軍政府出面撒錢收購蔬菜、豬rou、牛rou甚至布匹,并招募理發匠、木匠、行腳大夫的地點,一來應城縣城不大,但如今軍政府新招募的一萬多新兵每日消耗都不是個小數字,每日的高強度訓練不但需要攝入大量的熱量跟營養,甚至還需要很多的新軍軍服! 第二卷 血戰中原 第123章 天助軍 在隊伍的后面,數人正在嘀嘀咕咕:“老趙、老錢,等下沖鋒時你們可要注意了,一定不要太前,看準時機就躺在地上裝死?!?/br> “孫大哥,我們明白,韃子就是拿我們送死,我們才不會那么傻?!崩馅w和老錢都用力點頭道。 誰都看得出來,天助軍要被遺棄了,他們當中許多人都是炮兵,竟然讓炮兵去打前站,若是大炮還有用時,怎么也不會有這種事發生,不過,其他人可沒有老趙、老錢、孫大哥他們幾人大膽,只能硬著頭皮躲在巨盾后面,祈禱著等下明軍的炮彈不要落在自己身邊。 “殺!”尚可喜硬著頭皮下達了進攻的命令。 “殺!”天助軍將士有氣無力的應了一聲,昨天搶救完剩下的物資后,天色已經很晚了,他們又被迫強行軍趕了三十多里到達營地,清軍當然不會讓出已經完成的營地給天助軍使用,他們半夜才扎好營休息,一大早就要對明軍發起進攻,可以說無論身心都疲憊不堪到了極點。 山上一片寂靜,仿佛沒有人影,天助軍的官兵卻每走一步都膽戰心驚,不知道炮彈什么時候就落下來。 “咚!咚!咚!”身后清軍的鼓聲驟然激烈起來,天助軍不得不加快了腳步。 “轟!”就在天助軍踏入大炮射程時,山上硝煙彌漫起來,巨大的鐵彈從空中劃過,帶著呼嘯的風聲砸在天助軍沖鋒的人群中,他們手中的盾牌仿佛象紙糊一樣,被炮彈一穿而過,躲在盾牌后被擊中的士兵更是倒霉,許多人胸腔就直接出現一個大洞,鐵蛋帶著他們的血rou繼續向后飛去,撞向第二人、第三人,或砸在地上彈起,直到動能完全消失為止。 “沖??!” 天助軍的步伐陡然加快,明軍大炮一響,他們反倒消除了恐懼,在清軍中,沒有什么人比他們更了解大炮,若是躲在后面反而更加危險,只有沖過去,脫離了大炮最近的射程才會重新變得安全。 鼓聲、炮聲、天助軍的沖鋒吶喊聲交纏在一起,成為戰場的主旋律,壕溝前的羽林衛靜靜的看著越來越接近的清兵,手指已經放在了板機上,臉上的汗水流淌下來,趴嗒著掉在地上卻毫無所覺。 雖然前幾天清軍已經進攻過一次,只是大部分羽林衛只是感受了一下戰爭的氣氛,卻沒有親自參與,這次第一道壕溝前的羽林衛也是第一次親臨前線,而且他們手中的武器與第一次的羽林衛不同,手中持有的是火繩槍。 軍器局緊趕慢趕,到了皇帝出征時,生產的燧發槍也不過才剛到五千支,面對四萬人的大軍無異于杯水車薪,除了一萬長矛手,三千左右的炮兵外,使用火繩槍的士兵高達二萬多人,遠多過于使用燧發槍的人。 這些燧發槍都是寶貝,壞一支少一支,連補也無從補充,相反,火繩槍庫存卻有多余,見到清軍由騎兵改為步兵沖鋒,羽林衛自然調配持有火繩槍的士兵進入陣地,火繩槍除了裝填速度慢外,威力并不比燧發槍小。 “慢一點,靠近了打?!庇鹆中l的軍官不停囑咐,生怕有人提前開槍,壕溝里可以勉強容納兩排人馬,除了一隊開槍,還有一隊負責裝彈,他們每人手中都拿著兩支槍,可以保證連續四槍的連發,只是后面的速度就要慢下不少,不過,好在有手雷補充,如果清軍沖到近前,完全可以彌補火繩槍發射的緩慢。 最前面的清軍已經進入射程,不過,大部分人都彎著腰躲在盾牌后面,他們手中的盾牌是木盾,做的非常厚實,除了笨重外,基本沒有什么缺點,現在的火槍彈丸只能嵌在里面,很難穿透,當然,挨多了也不行,盾牌很有何能散架。 看著清軍都躲在盾牌后面,羽林衛的前線軍官遲遲沒有下達命令,這個距離手雷不頂事,投不了那么遠,只能等待。 前面就是柵欄了,可是對面的羽林衛卻象是睡著似的,根本沒有射擊,這讓天助軍非常難受,無論是對柵欄破壞還是要翻過柵欄,擋在他們前面的巨盾都是累贅,可是沒有人想離開盾牌想送死,一時竟成了詭異的一幕,最前面的天助軍躲在盾牌后來光是吶喊,不再前進,而明軍卻是毫不理會。 多鐸在后面看得清楚,臉色大怒:“傳令,若是天助軍再遲疑不前,家人全部貶為奴?!?/br> 滿清從努爾哈赤起兵開始,就完全是一個強盜集團,他們手下的奴才是從大明手中搶來的,銀子是從大明手中搶來的,布匹、絲綢、鹽鐵無一不從大明搶劫,當然,滿清也不是完全不生產,他們掠來的漢人農夫幫他們種糧食,工匠幫他們打造兵器,他們打獵剝下來的動物皮毛,采集的人參通過走私商人流入大明手里,換取他們需要的物資,不過,以滿清數十萬人口,如果不靠搶劫,無論如何也支持不起一支十萬人的大軍長期征戰。 這樣一個強盜集團,對于軍功的重視可想而知,投降滿清的漢jian軍,他們家人生活過得如何,一切取決于他們能在戰場上取得什么樣的戰功,每升一級,他們家人的待遇就會好上一份,若是戰死,他們的家人還可以保留不少權益,若是被貶為奴,馬上就要降入最低等的生活,不但吃著最粗陋的飯食,每天還要勞作不休。 這條命令一下,那些有家人的天助軍再怕死也不得不走出盾牌了,狠命的砍伐柵欄起來。 “射擊!”就要這時,明軍的命令已經下達。 “砰!砰!砰!”巨大的聲響從明軍陣地傳來,許多天助軍才剛剛揮動長刀,只覺得胸口被狠狠的撞擊了下來,低頭一看,無數的血洞在他們身上出現,他們身上的力氣就象是隨著血液流失而消失了一般,咣鐺一聲,手中長刀無力的掉在地上,身體軟綿綿的倒了下去。 更多的天助軍從盾牌后面涌了出來,按他們的經驗,明軍已經射擊過,至少有數分鐘的時間是安全的。 現實很快擊潰了他們的想法,又能是“砰!砰!砰!”的巨響聲,剛剛沖出來的天助軍倒下來去的速度更快。 天助軍頓時遲疑了,沒有射中的趕忙又躲在了盾牌后面,在軍官們的催促下,才有一些天助軍不情不愿的從盾牌后面走了出來。 第一道壕溝里的羽林衛士兵將兩支射擊完的槍支丟到后面,接過兩支已經裝好子彈的新槍,用火石極快的將火繩點燃,重新開始了瞄準。 “射擊!” “砰!砰!砰!” 明軍射擊的速度大大出乎天助軍意料,這完全違背了他們對火器的認知,所有人都躲在盾牌后不肯再出去,當然,退回去也不可能,后面不但有明軍的大炮,而且滿人也不會放過他們這些敗軍。 其實他們不知道的是,前幾天滿人用騎兵進攻時,明軍的燧發槍射擊速度更快,簡直可以不停息一樣,只是這種丟臉的事沒有人會告訴天助軍。 尚可喜不停的揮舞著手中的長刀催促著天助軍進攻,對他來說,眼下的這三千人全死光只是可惜而已,與自己的性命相比起來就不值一提,哪怕自己也戰死,兒子也可以斷承自己的爵位,讓尚家繼續富貴下去。 即使尚可喜有死的覺悟,他的位置還是站得絕妙,剛好停留在明軍大炮打不著,火槍、弓箭也射擊不到的地方,身邊還有數十名家丁團團保護。 尚可喜的動作卻引起前線指軍的王公略注意,尚可喜自持安全,頭戴金盔。全身穿著甲胄,一點也不作掩飾,王公略一眼就看出尚可喜正是這次進攻的清軍指揮官,他馬上下令:“快,把黃鳴峰叫來,這里有一條大魚?!?/br> 黃鳴峰是黃鳴崗的弟弟,黃鳴崗擅長制弩,小時候黃鳴峰就喜歡拿著哥哥所制的弩弓打各種野物,極少失手的時候,如今他的槍法更是遠勝弩箭,在上百名特種兵中可以穩進前五,手中所用,正是一支來復槍。 黃鳴峰很快帶著槍來到前面,王公略急問道:“怎么樣,有沒有問題?” 用手指比了一下距離,從這里到那名清將的距離大約只有二百五十步左右,這個距離如果是用箭或者滑膛槍當然無法射到,只是卻在來復槍的射程之內,黃鳴峰在這個距離與其余人比試槍法時,連野兔,野雞都打過,更別說人了。 “大人放心,沒問題!”話聲剛落,黃鳴峰手中的槍已經響了起來,王公略馬上看到剛才那名手舞腳蹈的清軍額頭上出現一個血洞,一頭栽倒在地。 “好小子,真有你的?!蓖豕愿吲d的重重在黃鳴峰肩膀上拍了一下,讓黃鳴峰呲牙咧嘴起來。 尚可喜的親兵目瞪可呆的看著主帥頭上突然出現的血洞,久久反應不過來,良久,一名親兵才嚷道:“王爺死了,王爺死了?!?/br> 第二卷 虎踞鄂中 第一百二十九章 落魄的騙子(中) 李漢早就對新軍的一身明顯四不像的軍服不滿意了,青灰色的軍裝總是顯得有些臟兮兮的,軍人……軍人是什么,軍人最需要的便是氣勢,因此遍觀歷史上的各大軍事強國,無論英法德美日俄等都在軍裝之上下了一番狠功夫,其中尤以二戰時期的德美兩國為最。 美國軍裝自誕生以來便是投入技術最多也是最難復制的,李漢雖然明白美國軍裝性能最好也功能最多(保溫、透氣、舒適、防磨損)的,卻不得不因為其目前基本為零的工業生產能力,轉而將注意力投向了另一個國家——德國。 說起德國這個國家,稍微熟悉歷史的都不得不豎起大拇指,一個瘋狂卻進步的國家,李漢雖然對動不動就種族屠殺的納粹主義大部分不感興趣,卻在軍中曾經系統的接受過相關教育,也對納粹主義中的一些有利因素給予了肯定。 扯遠了,對于二戰時期的德國軍服,李漢頗為熟悉,甚至不比之對共和國的各兵種的軍服差多少,尤其是黨衛軍軍裝。因此前幾天當新兵的軍服問題出現在他的辦公桌之上后,深知軍裝對于一支軍隊重要性的他立刻便叫來測繪學堂的學生兵,憑借著記憶中的幾款實用性跟威武并存的二戰德國黨衛軍軍裝將新軍軍服做出了十四處修改。 嘴角露出一絲笑意,想必到時候新軍軍服趕出來的時候,想必國內一定會引起一陣轟動的! “可惜……” 嘆了一口氣,應城雖然也有些裁縫人家,前幾日遍尋城中,他也沒有找到合適做成軍裝的布匹,只得臨時從其中挑了幾款耐磨性跟透氣性都要差上一些的替代,不過饒是如此,據接下了他手上活計的幾個德安府的大掌柜所言,要完成兩萬套他所訂制的軍服,只要需要四十多天的時間,這還是在他再三催促之下,幾位大掌柜拍著胸口表示回去后先騰開手上的其他活計的情況下,加上武裝帶、腰帶、肩章等小件設計,李漢沒想到的是,為了這兩萬套軍裝,他竟然要付出近五萬兩銀子的價格,據事后他派人打探之后才知道,那幾個掌柜也沒賺到什么錢,為了不得罪他這位手握重兵的革命軍大將,最多勉強保本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