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節
“嘩~~~~” 這等諷刺的話已經他口中說出,頓時引得場上一片嘩然,這些話中有些倒是引起了士兵們的疑惑,不過畢竟事關自己的利益,因此除了數十位拍掌叫好之人外,場中氣氛一時變得十分古怪,士兵們雖說三五交首密語,不過卻是不敢像那革命黨人一般的大聲喧嘩! “大膽……” 李漢還未生氣,那旁邊的李東來倒是怒極了,“來人,將這目無遵紀之賊子拿下……” “滾,你這為虎作倀,不顧我革命之利益,為這匹夫甘當爪牙……” …… “啪啪啪~~~~” 眼見場上就要亂起,那從屬于這王文仁的數十革命黨更是直接舉起了手上的武器對準身邊的隊友,甚至還有幾桿槍的槍口明顯是對著李漢的,李漢猛地拍了幾掌,臉上已是面寒如鐵! “說完了嗎?” “哼,標下已經說完了!” 瞧見那指揮大人‘怒視’著自己,那王文仁好似心中已將自己當成了即將就義的烈士一般,高昂著頭顱宛若雄雞,鄙視的瞧了他一眼便側過頭去了! “啪啪……好,既然你說完了,那么剩下的便讓我來說吧……” 臉上掛上了一絲淡笑,李漢心道還好自己在知道下面混入了不少革命黨人之后,便心中生了警惕,否則還要被你們這幫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家伙鬧個人心盡去不成。 第一卷 燃自武昌的革命之火 第五十九章 恩威并重(下) “第一,我部鐵一營所編之編制皆是參考歐洲陸軍強國,所選編制以此上下為‘軍、師、旅、團、營、連、排、班’,閣下口中的合理編制乃是滿族韃子所繪,不但內里編制混亂,甚至步隊中有馬隊……甚至還有炮隊之說,閣下想必未曾接受過正規的軍事教育,難道不知道世界各陸軍強國已經早將那所編之隊列整合、步兵編制只有步兵、馬隊單列騎兵部,炮兵也有炮兵編制,唯獨這滿清所編練之新軍方有如此混亂之舉。據我所知便是那新軍中的真正精銳——北洋六鎮,這些年來也多以遭那洋教官反應,提醒這混亂編制不但戰士所需補給較大,更添原本便于行軍的步隊因為內有炮隊拖累,導致新軍速度直線下降,若國內有亂,而亂處并無鐵路通運,倒是勢必剿滅叛亂遙遙無期……” 藐視的瞧了他一眼,“回去多看些兵列典籍,免得日后再出此等紕漏,白白被人罵道一句無知之舉!” 口中冷哼,“何況我在編練之前便知會了那革命軍大隊長熊秉坤,讓他在革命臨時總指揮處與我告知一番,閣下心中若有疑問,可前去楚望臺詢問一番,也好知曉李某并非某些心思頗多之人口中的無知無忌之人!” 這話倒是沒有作假,之前在那楚望臺內整編之時他便與那熊秉坤說了這編制之優,熊秉坤也是蠻好奇的與他相信詢問了一番后,便自告奮勇的言明城中革命勝利了之后,必將這編制與那新指揮說,好方便推廣到整個新軍內。 口中冷冷的諷刺道,李漢至今也沒有忘記接受培訓的時候,教官曾經說過的一句話“當你放棄了普通人的生活走上了這一條路,就注定了你的一生之中只會出現兩類人,敵人與對手!敵人是需要用盡一切之手段將之扼殺之人,而對手或許有可能成為朋友、成為盟友,但是更多的時候他更可以是你的敵人!” 對于這個時代的革命黨人,李漢一直抱著三分的敬意,因為無論他們的性格與否,一件事情必須要承認,那便是沒有這些革命黨人的努力,滿清政府什么時候被推翻還是個未知數。但是同時,他對于那源自國人內心深處的黨爭之見更是鄙視異常,從那孫黃,再到他面前的這些無名之輩,哪個不是心中存有很深的排他、黨爭之見。 為什么會有同盟會?為什么光復會與同盟會合并之后又選擇了退出?某位光復會大佬的神秘之死為什么被革命黨人廣傳為同盟會某巨頭所為?武昌起義之后為什么會有后來的三武之爭?緣何手上無兵無權的黎元洪能夠登上鄂督寶座?同盟會大佬黃興兵敗漢陽背后為何隱隱出現了共進會的影子?南京、北京之爭緣何勝利的乃是北京?為何同盟會遭到南方諸省的背棄?國民黨的出現真是因為同盟會在南方已經到了臭名昭著的地步了嗎? 李漢雖然是為陰謀論者,但是這些歷史之謎早在后世已經有了答案。因此為了不使自己像那歷史上原本有機會掌握新中華的同盟會一般陷入內訌與自己打臉之中,他決定了無論如何也要杜絕自己麾下擁有那極端排他的革命黨人。 “你……” 那王文仁被他批了一個無知,臉上原本的一副就義烈士的面容頓時變得扭曲了起來。不過既然已經撕破了臉了,李漢可是準備徹底將他那張臉打成豬頭了!不給他任何的反駁機會,他又繼續開口說道。 “至于閣下口中詢問緣何城中激戰不斷,李某卻要停下整編。這點閣下若是眼睛沒瞎,只要瞧上一眼下面便知道了。我等乃是革命之軍隊,對內指揮混亂不說,偏偏還混入了不少心懷詭異之人,不但目無遵紀不服從整編,反而張嘴便是抵抗上司,更是慫恿營內動亂,瞧瞧……瞧瞧,哼,若不整編,這里可就不是數十人拿著槍對著自己的戰友、袍澤了,而是百人甚至更多……閣下倒是好大的脾氣,李某雖然不才,但是也能勉強稱得上是城內一營革命軍的指揮官,卻被這些口中大談革命、言及革命至上,愿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之人拿著槍就差頂上腦袋了,李某試問一句,不知是不是在下是那清兵指揮呢,還是背叛了革命大業?。。?!” 眼神示意李東來將那機槍隊調了過來,這時候那下面的士兵也是反應了過來,在他聲聲奪勢的拷問之聲中,迅速的將槍口對準了那一小撮的舉槍革命黨。 “把槍放下,還要對著自己的袍澤開槍嗎?” “你……” 這一下不但王文仁臉上慘白一片說不出話來,便是那下面原本還在起哄的一隊革命黨人,也在那數十挺機槍的槍口之下惶惶的,不知是不是該放下手中的武器。 “你……那瑞澄你該怎么解釋?還有餉銀……” 瞧見有幾位革命黨承受不了這壓力放下了手中的槍,那王文仁臉上一陣陰沉不定,猛的似乎想起了什么,忙厲聲呵斥道。 不知死活,李漢搖頭,已經算是對這些黨見高于一切的革命黨人徹底失望了去了,因此口中語氣寒意更顯。 “哼,說閣下無知倒還真是高瞧了你了。之前蔡公派人前來之后,我便心感疑惑的遣人前去探問了一番,果然那蔡公那是大才之人,哪像爾等這番無知,他也知曉一個活著的被俘總督更能打擊城內的清兵士氣,反倒若殺了那瑞澄,畢竟引得城內清兵士哀、尋思被俘便是必死之理,因此必當死戰。我詢問了一番蔡公,方知他僅派出了一員斥候前來言之明白。只是李某心中奇怪的是,緣何之前來了整整一隊一十二人,口氣蠻橫無禮不說,還要強搶那被我所俘之人……這個種古怪還真有些奇怪了???難道他們乃是那張彪派來的清兵賊人,妄圖假借蔡公名義試圖截去了那瑞澄老賊……其賊心思果然可惡,若我抓到當立刻誅殺……” 說完還用那看待賊人的眼光瞧了一眼一連死灰之色的一干革命黨人,既然他們已經把自己劃入了趁亂謀利的亂賊行列,他也斷不會再興什么婦人之仁了。 “至于共和餉銀何來,便是繳獲的那清賊家私……李某便是自作主張為我手下一營弟兄補了些家私又如何?還能指望你們大發慈悲事后為那死難士兵作賠?你可知,這天下不僅你王文仁的性命是爹生娘養的,他們都是有家人、有親人的人,為我革命拋頭顱灑熱血……難道還當不得這十塊銀元的賣命錢嗎?你問問大家,當不當得?” 李漢怒聲呵斥,場上一干士兵也是連連呼應! “當得……當得!” 第一卷 燃自武昌的革命之火 第六十章 恩威并重(完) 王文仁等人臉上已是死灰一片,是了,他們的確是中了李漢的圈套了。從一開始李漢就挖好了坑了,不錯,按照軍隊的紀律的確是不能私自動用所繳獲的物資、錢財,不過這一條規矩從古至今在中國就從來沒有軍方將領真正的在意過,但是未免給人留下口實,他自己絲毫未動那筆自瑞澄處繳獲的錢財,反而打著為手下士兵著想的大旗,將那恩惠給予手下一幫士兵、軍官,不斷收獲了人心,甚至他想反駁都開不了口! “哼!” 冷哼一聲,瞧見身邊的士兵們很明顯的已經傾向于他了,李漢知道自己這次的有心算無心的算計算是成功了,為了不令自己在實力還未壯大便陷入內斗之中,早在一開始他便打定了要把手下所有的會黨成員全部清算出去的想法,畢竟雖然大多數的會黨都接受過不錯的教育,但也正是如此,令他們早就培養成了自己的世界觀,很難跟李漢走到一起去。 “說來我倒是很好奇你們,沒想到這個時候了我們的革命隊伍之中還會混入心存歹念之人……來人……” “是……” “給我將這群混入我革命軍之中的心存歹念之人全部抓起來,等舉義結束之后再送去總指揮那里,交由他們嚴審,哼,在我革命軍中搗亂,我倒要看看是誰派你們來的!” “是……” 見到軍心可用,李漢自然不會對這些公然打臉之人心存好感,直接命令身邊士兵要將那王文仁以及其一眾黨羽拿下。 “把槍放下……快放下……” “我看誰敢……” 瞧見周圍的士兵紛紛舉槍圍了上來,那幫會黨明顯心中驚慌,連連口中呵斥道。 “如有抵抗,就地格殺。我倒要看看你們這幫內里添亂,妄圖挑動我革命軍內亂的歹人到底所圖如何……” 示意旁邊的機槍上彈,旁邊的李東來也已經指揮士兵將那猶自掙扎的王文仁捆綁了起來,“放開我,快放開我……我是共進會的,我們都是革命軍……” “哼,革命軍會將槍口對準自己人,革命軍會挑唆自己的袍澤作亂,很好……來人,將他扭送到楚望臺去,李東來,你派兩個人過去把事情說清楚……” “是……” 瞧見事情似乎鬧得有些大了,很明顯如果不按照這位已經得罪了的指揮大人的話去做,他們也不敢保證對方是不是真的要開槍了……雖然其中氣憤異常,不過最終在李漢命令機槍手子彈上了膛口之后,氣氛又對峙了一陣之后,最后還是發下了手上的槍械,憤恨的瞧了他一眼,然后被一群士兵帶了下去。 “大人……您……” 人都被帶下去了之后,李東來臉上有些難看的來到了他身側?!澳氵@一下可把共進會得罪的夠嗆了……” 他倒是個聰明人,初時李漢的想法還沒瞧個明白,直到最終的結果出來了之后,他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位手段不凡的新大人是打得一舉三得的道理,即清除了會黨對于這支武裝力量的影響,又收買了人心掌握了這支力量,還隱晦的警告了一番自己的手下,千萬別與會黨走進,手段當是了得。只是他心中也有些疑惑,雖說面對這城中的亂局,掌握一支力量很重要,只是這舉義的主要力量還是那會黨跟直接或間接受他們指揮影響的新軍等武裝,大人的這一番作為,事后勢必得罪了那極端排外的會黨眾人,這舉義若真成功了以后,他若以后還想在這湖北地界上混……等等……難道這位大人…… “呵呵,東來,你是個聰明人。知道那邊若是問起來該如何說吧?去做事吧……” 瞧見身邊這位年齡只比他自己小上兩三歲的年輕人臉上閃過思考的神色,學過察顏觀色的他也是笑笑沒有回答,這個叫做李東來的后備軍官之所以能夠被他調入身邊,一是李漢之前考核的時候,聽聞他曾經東渡日本留學過四年,不過是什么專業他并沒有說,只說自己愚笨,最后是以同級倒數第二名的成績畢業的。 李漢當時聽之也沒有多在意,但是剛剛自己還是在他的似乎無意的一個提醒之下,才發現了那批打著蔡濟民旗幟前來要帶走湖廣總督瑞澄的隊伍有些不正常,這才想出了這么一個局。正是因為之前他的舉動,讓李漢對他多了幾分關心,便特別留下了他給自己做了副官,尋思終點培養下他。 其實李漢對付王文仁的這一招說是陰謀還談不上,不過以勢唬人罷了,相信那邊會黨只要不是真正無智商的腦殘,事后稍微一反思就能發現了,前面他的說辭中雖然對方大部分直接的指責都被他巧妙的避開了,不過對方時候清醒過來只要再想一下就會發現至少他的口中留下了兩個漏洞。 “是大人,標下這就去安排……” 說罷微微有些低頭避開他的目光,敬了一個軍禮之后便轉身前去安排了! 收拾完了一群鬧事的會黨,剩下的事情就簡單了,這才提醒了有些激動過來頭的士兵們,按照他的吩咐整齊、有秩序的領起了新長官為他們意外發放的餉銀! “這樣就差不多了吧,至少現在大部分的士兵都聚集到自己的身邊……相信只要不是自己做了什么傷天害理的事情,應該會有大部分的士兵原因跟著走了吧?!?/br> 望著四周在李東來的指揮下正在整齊領取餉銀的士兵們,李漢終于松了口氣,雖然得罪了共進會的一幫革命者,不過對于了解一些后代南方諸勢力之間齷齪的他可沒跟他們廝混到一起的想法,得罪了就得罪了,他不是掌握了這鐵一營了嗎? “那邊的炮臺也該準備好了吧?” 心中暗暗思量,那張彪能夠成為湖北新軍一巨,無論指揮才能還是眼光都屬國內一流,不然也不會先后被張之洞跟朝廷看中,并與瑞澄爭斗幾年之久而不落于下風,一連的炮聲漸漸息去了之后,李漢便聽到了那邊喊殺之聲更甚,顯然精于戰事的張彪準備突圍了! “領過共和餉銀的速速退去……” “謹尊指揮大人軍令!”眾人齊聲高喊。 “陳穆坤!” “標下在!” “炮一連你指揮的不錯,我便正式任命你為炮一連的連長,節制手下一連炮隊!” “遵令!” “張炳乾!” “標下在!” “二連雖然有些問題,不過我仍任命你二連連長,注意加強手下士兵管理,莫要再給別人混了進來!” “遵令!” …… “爾等皆是我革命之精英,如后自然前程無量。為革命我等當效死力,事后爾等升免之位我必報上總指揮處,大家好生去做吧……” “效死力……效死力” 一眾得了好處的革命士兵大聲歡呼,很快,這支李漢才新掌握的起義革命部隊在他稍稍調整了一些之后士氣更旺,斗志昂揚。 “正夫(陳穆坤字),一連還有多少炮彈?可夠支撐十五分鐘?!崩顫h問道,抬頭掃了眼,發現幾個一連的士兵推著一門火炮¨ ¨退了下來,顯然炮彈已經打完了。 “回大人的話,標下才將來之前炮彈還有五箱,如今恐怕已不足兩箱之數,加上各處大炮經久炮擊,炮管熾熱無比最多還能再支撐三五分鐘的光景……”陳穆坤回答道,他手下的炮一連畢竟專業的炮兵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數量,因此面對如此情況略顯慌亂。 “另外之前二十九標處派人前來知會,言到炮八標已經反正,目前已在楚望臺處架設大炮,只是夜黑沒有依照,炮兵無法協助戰斗……” 楚望臺內便于移動的小炮不多,給李漢推出了十二門之后就更少了,因此只能將那笨重的大口徑火炮架設于楚望山上。 第一卷 燃自武昌的革命之火 第六十一章 張彪逃了 “可有熟知這附近有那出售火油地方的站出來?” 知道了手下的大炮支撐不到自己計算的那段時間之后,李漢便轉了心思。張彪跟第八鎮他還有用處,不過雖然不想這時就滅掉了他,也沒有能力如此施為,但是為了以后計劃能夠實施,他也需要消耗他的一部分實力,否則以后的計劃斷難走得通了。 記得似乎原來歷史之中,天將黎明之時便是那蔡濟民想起了這般手段,用棉衣包裹著火油點燃,為那早在楚望臺上等候了大半夜的炮兵指明了方向,方才迫使張彪等人放棄了武昌出走。 只不過此時與原歷史不同的是,原本該當擔任此重任的南湖炮營此時變成了提前反正的炮八標,而那張彪也因為宗地瑞澄被抓,提前打定了注意準備放棄武昌城了…… “這……” “回大人的話,標下剛剛與附近的一處街上發現有火油鋪……” 李漢大笑,“如此甚好,二連……四連隨我前去取油,剩下人等務必守住這附近街巷,保證不讓那第八鎮的清兵自我東南方向逃走了……” “是!” 與陳穆坤、張炳乾等人又交代了一番之后,李漢快速的帶上兩連士兵分頭行動,順著街道快速撲向各自的目標,路上遇到了幾處沒有被破壞的電線桿和電線,無論是否是電報線、電話線,一律被他命人掐斷,一是斷絕清軍的指揮聯絡令城內清兵更加混亂,二是他也不想今夜便給那北京城的辮子豬們知道了,雖然知道一旦張彪逃掉,很可能起義消息便會泄露,不過他還是做了。 城內雖然火光沖天,到處都是四散交戰的清兵與革命軍士兵,不過因為他們手臂上綁著象征起義的紅布條,加上人數也不在少數,因此倒是沒有遇到什么阻力,反而又趁機的吸收了幾隊五六人、十來人的零散起義士兵。 在那個熟悉街道情況的士兵引導之下,一眾人等很快的便來到了他口中的那家洋油鋪,瞧見那鋪門緊閉,命人敲了一會還不見來人開門之后,知道此時時間寶貴的他便直接令人砸開鋪門,征用了鋪內所有的三十桶火油,又命人找了些引火的折子跟棉布等。 瞧見那油鋪的掌柜一臉死灰的擋在家人身前。其實晚飯時刻的槍響響起之后,剛剛才遭遇了昨天混亂的全城百姓幾乎都知道可能發生了兵變,家家戶戶門窗緊閉,根本就不敢出來探個究竟,當李漢領著兵闖進油鋪時,那掌柜還以為是亂兵入室胡作非為,差點逼著自己的女人和孩子上了吊,好在這群“亂兵”不殺不jian,只是提了洋油就走,因為不清楚這一桶火油的價格,李漢留下了一百銀元,打賞了士兵們之后,繳獲自那瑞澄處得銀元已經用得七七八八了,剩下的還有銀票跟成箱的小金魚,估摸約有二三十萬的樣子,不過他可不敢隨意待在身上。末了想了一下,他又命人拿來紙筆寫了一張字據,與那掌柜言道若是不夠,可在明日憑條至那城中革命軍政府去取錢,這才領兵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