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節
書迷正在閱讀:云攬明月(1V1 古風 強制愛)、夏日盛欲(親姐弟h)、租鬼公司、重生之二次包養、嬌花攻略、笨蛋美人又又被“欺負”了(1v1,高h)、權臣的自我養成、侯爺他拒絕火葬場、貧窮貴公主(傲慢與偏見同人)、病愛搖籃曲(np,現代,含父女)
這種在眾目睽睽之下進行的正式決斗,不可能像小孩子過家家那樣,不可能允許“我鞋沒穿好你先停停別打,等我穿鞋”,或者“你丫耍賴,這把不算,有本事再來一把”等等諸如此類的托詞,不管出于何種原因,敗了就是敗了,沒有第二次機會。日本軍官削斷林學義的刀后,日本刀穩穩地停在了林學義的肩膀上,離脖子也就幾厘米遠,之后日本軍官收刀入鞘,大笑著揚長而去。理論上講,不管用多好的刀砍多爛的刀,砍斷一把刀都需要很大的力量,而日本軍官的刀竟然能穩穩地停在林學義的肩膀上而未傷頸項,說明日本人揮刀的力量很是精準,目的就是砍刀而不是砍人,也就是說從戰斗一開始,日本人的目的就是砍斷林學義的刀。日本人不殺林學義,可能是因為心存仁念,但也可能是一種蓄意的侮辱。在那個年代,不管是中國還是日本,在習武的人看來,如此興師動眾的宣戰卻遭遇如此驚天動地的慘敗,茍活,絕對是比戰敗更恥辱的事。 聽著劉寶昌的分析,張毅城的心都快從胸口跳出來了,自己壓根兒沒提刀的事,只想打聽打聽林學義這個人,沒想到倒問出與刀有關的線索來了。 “小伙子,剛才有個事忘了告訴你!剛才你提到過胡萬全盜挖林學義墓葬的事,忘了告訴你,胡萬全盜走的隨葬品中有一把日本刀,據說就是那個日本人用的刀!” “嗯……”張毅城聽得津津有味,說實話,早在劉寶昌提到林學義的刀被日本人砍斷的時候,他便已經預料到了這個結果。 “你知道那把刀是怎么跑到林學義的衣冠冢里去的嗎?”劉寶昌面帶神秘。 1945年8月14日,日本裕仁天皇通過廣播發表《終戰詔書》;15日,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9月9日,侵華日軍最高指揮官岡村寧次在南京向國民黨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呈交投降書;與此同時,駐扎在中國各個占領區的日軍開始陸續向當地中國軍隊投降,瞬間由侵略者變成了戰俘。 曾經在滄縣姚官屯防御戰中浴血奮戰的國軍第49軍105師此時已駐扎在江蘇武進,日本投降后,105師626團參謀長徐長寧作為中方代表接受了武進當地日軍部隊第三師團步兵第36聯隊的繳械投降。在集中清點戰利品的時候,徐長寧驚奇地發現了一把日本刀,與當年砍斷林學義佩刀的那把日本刀無論從造型、尺寸,還是刀鞘的顏色、新舊成色上都有著驚人的相似。細一打聽,方得知這個所謂的步兵第36聯隊雖說番號上隸屬第三師團,但卻是由當年打過滄縣的第10師團第39聯隊改編而來,也許是無巧不成書,也許是歷史的小玩笑,當年在滄縣打得不可開交的兩支部隊竟然以另一種方式重逢在了武進,只不過雙方的角色此時已經發生了180度的大逆轉。 通過進一步詢問,徐長寧得知,此刀的主人,就是聯隊指揮官節骨洞三中佐,此人是日本江戶時代著名武士節骨正的后人,也是日本古劍術流派節骨風吹流的八代目傳人,在接到投降命令后便切腹自盡了,當初在滄州與林學義比武的,也正是此人。 說來也巧,當年49軍駐扎滄縣的時候,林學義曾經登門拜訪過626團團長顧惠權,當時恰逢徐長寧在場。林學義想讓兒子參軍入伍為國效力,希望兒子借此得到鍛煉,但礙于兒子年紀太小,只有16歲(那時的年齡基本上是指虛歲,虛歲16歲的話,周歲則只有15歲),便想私下請求顧惠權先給兒子安排一個后方差事,最后被顧惠權婉拒了,理由是蔣委員長有曰:“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贝丝檀髷钞斍?,年紀小,并不能成為干后方的理由。會面的結果雖說并不愉快,但卻讓徐長寧對林學義這個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后來林學義挑戰磯谷廉介的事跡也讓徐長寧深感觸動,甚至著便裝親臨比武現場,雖說最終林學義因刀不如人而遭慘敗,但徐長寧也明白林學義是輸在刀上,雖然戰敗,但作為一介平民卻敢于挑戰日本高級軍官,至少勇氣可嘉,也算是雖敗猶榮。從始至終,徐長寧都是站在“挺林”立場之上的人。 “您是說,這把刀,是徐長寧放到林學義衣冠冢里的?”張毅城一皺眉。 “不完全是……”劉寶昌道,“抗戰結束后,徐長寧特地派人將此刀送到了滄州林學義堂弟林學禮的手上。將此刀放入衣冠冢的,應該是林學禮?!?/br> 第十一章 紙頭坊 “原來是這樣……”張毅城雖說表面上大徹大悟,但內心的糾結卻絲毫沒有減少。以眼下的情況看,刀的淵源雖然折騰清楚了,但線索卻似乎離馮向京的磨刀病越來越遠了,自己此行的目的是調查馮向京的磨刀病,而并非的研究那把日本刀啊……“也難怪日本就巴掌大個國家,能侵略咱們八年,難怪堂堂一個大國,連個滄縣都保不??!”劉寶昌貌似也是個憤青,“想當年,鑄刀的技術,是從咱們中國傳到日本的,結果真到比刀的時候,人家的刀砍咱們,就跟砍燒火棍子一樣!我告訴你,就四個字,不思進??!就像現在這個社會!眼瞅都二十一世紀了,還天天念叨四大發明,一百年前就念叨四大發明,到了現在還是四大發明,這么多年,人家都發明多少東西了?這就是不思進??!”說到這兒,這劉寶昌的情緒似乎是有些激動,“不發明也便罷了,好東西還不知道愛惜,這么多年,有用的玩意沒看見有誰去發明,祖宗上留下來的東西你看看還剩下什么了?現在這社會上,有幾個會拿毛筆的?《三字經》《弟子規》,放在過去那都是托兒所的課本,現在的大學教授,有幾個會背的?”只見這劉寶昌越說越激動,把個張毅城說的渾身直打冷戰,心說這大爺可真夠能上綱上線的,自己本來就是來打聽林學義的,此刻眼看著就要發展成政治課了,媽的什么《三字經》《弟子規》那堆東西自己也不會,放任這老爺子繼續憤青下去,不會把自己也卷進去吧?“劉前輩,別著急,別著急,一切都會好的,現在有這個趨勢……”發現形勢不對,張毅城趕緊轉移話題,“對了劉前輩,按您的說法,林學義家里有錢有勢,又是武林高手,他的佩刀應該是好刀啊,怎么會如此不堪一擊?”說實話,張毅城問這個問題,也不是完全為了轉移話題,因為張毅城自己也確實有些納悶,中國傳統的單刀,尺寸都比較寬大,而日本刀的雛形是唐代傳入日本的中國苗刀,所謂苗刀并不是苗族人用的刀,而是因為刀的形狀類似秧苗而得名。苗刀的設計初衷并不是純粹的砍殺,而是集“刺”“挑”“砍”為一體的綜合型近戰兵器,此類刀刀身細長,分量也比較輕,本身并不適合純粹的砍殺。從物理學角度分析,中國單刀質量更大也就是更重,日本刀要輕一些,日本刀砍斷中國刀,是細刀砍斷寬刀,本就是一件有悖常理的事,兩把刀的質量究竟要有多大差距,才會差的如此懸殊?“這個事……一言難盡!”說到這,劉寶昌長嘆一口氣,“林學義要真是用自己的刀,沒準不會敗,那把豆腐渣刀,并不是林學義自己的刀!”“哦?”張毅城一愣,“難不成的找人借的?”“錯!”劉寶昌搖頭,“那是本地有名的刀劍坊專程為林學義打的刀!”按劉寶昌的話說,本來,林學義在決戰書上約定的比武時間就在三天之后,可日本那邊雖說答應派人應戰,卻總是借口戰事繁忙一拖再拖,到了真正比武那天,距離林學義戰書上約定的時間已經足足過了一個多月。在當時,滄州最有名的刀劍坊叫“紙頭坊”,乍一聽倒像個賣馬糞紙的,相傳前清時期,滿洲八旗老爺們最為追捧的京城鑄劍師傅楊傳良為避戰禍從京城來到滄州開設此店,取這個怪名的用意原本有二,一來在本店的刀劍之下,敵人的頭顱就如同草紙一樣不堪一擊;二來只有死人出殯陪葬時才糊紙人,也寓意用這里的刀劍去打架,敵人就得糊好紙人準備后事??箲鸪跗?,楊傳良已經不在人世,因長子楊云興早逝,傳承紙頭坊手藝的任務便落到了二兒子楊云旺身上,但楊云旺卻沒有兒子,只能把手藝傳給已逝大哥的兒子楊釗。林學義挑戰日本軍官的事轟動滄州城,也讓楊云旺熱血沸騰得不行,立志要為林學義打造一把好刀以供比武之用,但打造好刀是需要時間的,所以就在老百姓都盼著日本人早日應戰的時候,全滄州唯一盼著日本人能拖就拖的便是楊云旺。好在當時楊云旺手里已經有了一把比較靠譜的半成品,本來是應河間一位大款的高價訂單精心打造的,已經打了一半,楊云旺便準備把這把刀精心打好以贈林學義比武之用,大款的訂單那就到時候再說了。就在戰書下給日本人的第七天前后,磯谷廉介終于給出了明確的應戰時間,就在一個月之后。這個消息讓楊云旺更是心急如焚,不惜帶著侄子楊釗和一干學徒伙計三班倒徹夜打造,終于在第二十七八天頭上將刀鑄畢。學著林學義下戰書的樣子,楊云旺也找了一個鑼鼓隊,敲鑼打鼓地把刀送到了林家??粗镜氐牡秳Υ髱熑绱烁哒{的贈刀,林學義也不好意思不收,繼林學義鑼鼓下戰書之后,楊云旺鑼鼓贈寶刀再一次成為滄州城家喻戶曉的佳話。要說挑戰日本人讓林學義出了大風頭,那風頭第二大的人就是楊云旺了,用現代的眼光看,這人應該也挺會借機炒作的。不過俗話說得好,爬的越高,摔得越慘,林學義比武戰敗,反而是第二丟人,最丟人的反倒成了楊云旺。畢竟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林學義的失敗完全是因為刀不如人?!耙粋€月就把刀打好了?這也太大躍進了吧?”張毅城呵呵一笑?!肮糯切┐髱熻T刀鑄劍,哪把刀劍不得鑄個十年八年的?”“古代那是古代!十年八年也都是傳說,誰給他數著了?”劉寶昌呵呵一笑,“古代的生產力水平,能跟民國比嗎?一個月雖說的確是快了點,但鑄一把能用的刀是完全不成問題的,尤其還是集中他紙頭坊的所有人馬,歇人不歇爐的那么打,刀的質量再差,哪怕換成草臺班子唱戲使的花刀,也沒那么容易齊根斷啊,換作旁人,想把刀打成這么脆都難!我也不曉得這楊云旺到底是那副藥吃錯了,能打出這么一把破刀來……”林學義戰敗之后,整個滄州武術圈一片嘩然,一些憤怒的年輕人在第一時間便砸了紙頭坊的牌匾。在過去,被人摘牌砸匾這可是做生意死忌中的死忌,楊云旺氣的大口吐血,當天晚上就一命嗚呼了,而楊釗在巨大的輿論壓力下沒多久便成了瘋癲,紙頭坊幾十年的名號瞬間灰飛煙滅,房頂的煙囪再也沒冒過煙。按劉寶昌的話說,精神失常之后,楊釗徹夜磨刀,最后活活累死在了爐子旁邊?!澳ァサ叮??”劉寶昌最后提到的“磨刀”,差點導致張毅城也大口吐血,瞪大了眼珠子,磕巴了大半天才把磨刀兩個字蹦出來?!笆前 悄サ丁』镒?,你怎么了?”看見張毅城突然間目光呆散,劉寶昌下意識地用手在張毅城眼前晃了晃?!皼]……沒事……”張毅城定了定神,把腦袋湊近了劉寶昌,“劉前輩……我想問您個問題……您,相信這世界上有鬼嗎?”“鬼?小伙子,我是研究民俗的?!眲毑仁且话櫭?,而后又是詭異一笑,沒說信,但也沒說不信?!笆沁@樣的……”張毅城把馮向京買日本刀之后半夜磨刀的事從頭到尾說了一遍,“其實,我是受馮向京的委托,來調查這件事的,怕您不信所以事先,沒跟您細說,希望您別見怪……”“我早就看出來你小子不是單為打聽林學義的事!”劉寶昌呵呵一笑,“這些事你要是早告訴我,咱爺倆根本就不用費那么多唾沫……”“您別見怪,別見怪……”看著劉寶昌笑呵呵的似乎還有存貨,張毅城知道事情有門,趕緊賠上笑臉,“實不相瞞,我家是個道術世家。本來,馮向京以為自己是撞邪了,想找我作法驅邪,但以我的本事看,馮向京身上根本沒有任何不干凈的東西,這才來滄州追查日本刀的淵源,聽您這么一說,馮向京磨刀的毛病,似乎與那個楊釗的死有些瓜葛……”“你?懂作法?”劉寶昌眨著眼把張毅城重新打量了一下,似乎有些不大相信,“你師父是誰?”“我爸跟我大爺教的,然后我自學了一點……”張毅城道?!案覇?,你父親,師從何人?”“通天觀馬淳一真人!”張毅城道?!芭?!我說呢!”劉寶昌呵呵一笑,“你父親是不是有個師兄叫劉鳳巖?”“呃?”聽劉寶昌這么一說,張毅城眼珠子都瞪直了,心說這世界不會真這么小吧?“劉前輩,劉鳳巖就是我大爺,怎么您認識他?”“哈哈哈哈……”劉寶昌捧著肚子哈哈大笑,伸手指了指墻上掛的一幅書法作品,雖說字體是草書,以張毅城的學問還真看不出來寫的是什么內容,但一大串落款里明顯有劉鳳巖三個字…… 第十二章 猶昨癥 “走!跟我去見個人!”劉寶昌起身直奔鞋架換上了皮鞋,“你這些個事情,他一個人就能給你一勺兒燴了!”郊區農村的一個院子里,張毅城見到了一個長相十分怪異的老人,他一張螳螂般細小的臉頰上鑲著一個山楂般鮮紅耀眼的酒糟鼻子,兩只眼睛像綠豆一樣一眨一眨的,扮麥當勞叔叔簡直就不用化妝。在劉寶昌的介紹下,張毅城得知,此人叫楊慶勝,是個老中醫,楊釗養子楊力挽的養子,是楊力挽在1945年也就是日本投降那年收養的孩子,所以取了這么個名字。讓張毅城心花怒放的是,此人不但知道楊家的家室,還懂中醫會算命會看風水,眼下馮向京這個事找這個人,絕對就是一站式的解決方案?!皸顮敔?,他磨刀的時候,無論如何都叫不醒,還用刀砍我,最后還是我用一根牙簽刺穿他的心陽脈把他弄醒的!”說明來意之后,張毅城把馮向京的癥狀以及自己挨砍的事完完整整地向楊慶勝敘述了一遍?!芭欢??”聽完張毅城的敘述后,楊慶勝瞇縫著小綠豆眼琢磨了半天,“猶昨癥!”楊慶勝皺著眉搖了搖頭,“原來真有這種怪??!”“猶昨癥?”張毅城一皺眉,“請楊爺爺指教!”“小伙子,你知道古尹這個人嗎?”楊慶勝眨著小眼瞅了瞅張毅城?!岸?。。?!睆堃愠前欀碱^一通想,“好像是。。發明羅盤的?”“還算有點見識?!睏顟c勝微微一笑點了點頭。按楊慶勝的說法,“猶昨癥”是一種古老的病癥,最早關于“猶昨癥”的記載,可以追溯到東漢時期。早在兩周時期,人們對魂魄的投胎、沖身等現象的認識還只是停留在萌芽階段,因為當時還沒有“怨氣”這個概念,人們往往將魂魄作祟、沖身、不能投胎這些現象的原因歸結于死者對墓葬地點與陪葬品不滿,才會在死后興風作浪。這也直接導致了該時期陪葬、殉葬之風的盛行。自先秦伊始,“怨氣”概念誕生,這對于陰陽術數而言無異于一次歷史性的大跨越,據一本名為《封衍略》的卦書記載,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對“怨氣”進行系統研究,并將研究成果實際應用于各類祭祀與法事的人叫古尹,在古尹看來,“行愿之氣,卒不寧焉”,意思就是說對愿望的執著,讓人死都不得安寧,“行愿之氣”也便成了“怨氣”這個詞最早的起源。早在戰國時期,中國人便發明了司南,而古尹則幾乎于此同時發現了磁石對于陰陽變化的微弱反應,并根據這種微弱反應,在司南的基礎之上制成了中國最早的羅盤,名曰“司庚”在“司庚”的幫助下,古尹最先向人們揭示了怨氣與投胎之間的神秘聯系:即死法、年齡、性別不同的人,死后的怨氣也會不同,太大的怨氣不但令魂魄無法投胎,更容易興風作浪引發禍患,而一旦某個魂魄的怨氣降低到一定程度,則可以順利投胎;這個發現一舉推翻了之前“死者對墓葬或陪葬品不滿意所以才會興風作浪”的說法,同時也對日后祭祀與法事的發展方向產生了積極的指導作用,人們開始把注意力由墓葬與陪葬轉移到祭祀儀式與法事本身。在當時,雖說相對簡單經濟的超度法事尚未發明,但那些奢華龐大的祭祀儀式或法事,同樣能夠憑借復雜冗長的流程與鋪張奢侈的祭品達到削弱死者怨氣的目的。只不過礙于成本局限,此種不計工本的散怨方式只能是達官貴人的專利,普通老百姓是無論如何也折騰不起的。大漢光和二年(179年),隨著造紙術的發明與普及,五斗米道本竹治(1)道官許石遠利用造價低廉的紙發明了一種簡單經濟且行之有效的散怨方式,即傳說中的“草度”(造紙的主要原料為稻草),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紙人、紙物代替真人真物進行祭祀,之后再加以道法化解怨氣,一下子便把祭祀儀式的成本降到了尋常百姓的接受范圍之內。在后世的發展中,紙人紙物開始被符咒、扎偶(2)等法器所取代,“草度”的成本被進一步降低,而“草度”這一詞匯也逐漸演化成了如今的“超度”。在發明“草度”的同時,一種罕見的怪病也引起了許石遠的注意,最典型的病例便數本竹治所在的僰道縣縣尉呂固因為買了一匹馬而染病,只要一到半夜便站在門口鬼哭狼嚎,擾得四鄰不安,且“喚之不醒,阻之無方”。起初,許石遠也認為這是犯沖了某些惡鬼畜生所致,但以常規的方式,許石遠卻看不出呂固身上有什么東西。無奈之際,許石遠干脆放棄了傳統道術方案,改用先天六十四卦推衍呂固的前世,結果卻得到了一個“善樂通律、卒于驚蹄”的結果,意思就是說此人前世“很可能從事與樂律有關的行當,其死亡很可能與奔波馳騁的驚馬有關”,以此掛相結合一些古籍文獻,許石遠大膽推測呂固的前世乃是秦國著名樂師薛譚。在文獻記載中,薛譚在應召入宮為秦景公歌樂的途中墜馬而死,得知“一代名嗓”薛譚墜馬身亡的消息,秦景公也是大為哀嘆,雖說其死因是自己墜馬,但畢竟也是“工傷”,遂下令厚葬,既然是厚葬,其中自然也包括規模龐大的祭祀法事。雖然當時古尹已經提出了“怨氣”的概念,且祭祀方式已經有所改變,但礙于法術的發展程度有限,祭祀法事雖說龐大奢華,但散怨作用卻遠不如許石遠發明的“草度”,從而導致薛譚的怨氣并沒有完全散盡。在研究呂固病例的過程中,許石遠通過對其他魂魄的觀察發現,任何一個可以現金投胎的魂魄,都不是百分之百的沒有怨氣,正所謂金無足赤,再先進冶煉技術也不能練出純度百分之百的黃金,魂魄也是一樣,在龐大的法事也不能讓魂魄完全沒有怨氣,之所以能投胎,只是怨氣小到了一定程度不至于影響投胎而已,而呂固的癥狀,便很有可能是因為前世魂魄怨氣過大,而祭祀儀式的散怨效果又相對有限,從而導致其怨氣恰巧散到了能投胎與不能投胎的臨界點,雖說順利投胎了,但胎氣里帶的怨氣卻容易引發一些匪夷所思的看似“怨胎”的癥狀。在許石遠看來,如果“呂固前世是薛譚”這個推測成立,那么呂固的癥狀便應歸于前世的殘留怨氣所致,而按照古籍的記載,薛譚墜亡馬下,最大的怨氣很可能來源于沒能為秦景公歌唱所產生的哀婉之氣,按著這種推斷,許石遠干脆用紙與生符仿造了一個秦景公的假身,讓呂固在半夜犯病的時候對著這個假身嚷嚷,結果果然是“身到病除”,由此,許石遠干脆又得出了一個大膽的推論:不但呂固是薛譚的轉世,甚至他新買的馬都是當初摔死他的那匹馬的轉世,不過因為馬沒有生辰八字也沒法用先天六十四卦推衍,這個推論也便無從驗證了。在當時,類似于呂固的病例并不多見,更沒有行之有效的治療手段,甚至連個病名都沒有。經歷過呂固的病例后,許石遠干脆對此類癥狀進行了相對深入的研究,并得出了“怨根”的結論,所謂的“怨根”,指的就是出發前世殘留怨氣的一種介質,雖說在沒有“草度”的年代,那些像呂固一樣怨氣沒散干凈的魂魄比比皆是,但卻不是每個都會顯現出癥狀,之所以呂固會犯病,原因是買馬,這其中,馬的角色便是呂固犯病的“怨根”。最后,許石遠還為此類癥狀起了個籠統的名字叫“猶昨癥”,正所謂“愿若猶昨,須以昨解”。意思就是說如果怨氣是前世帶來的,便要針對前世的淵源進行破解,這里的“昨”比不是指“昨天”,而是“昨世”?!安⒉皇敲科ヱR都是‘怨根’,呂固身為縣丞,家里自然不止一匹馬,之所以新買的馬能成為‘怨根’,很可能是這匹馬與其前世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楊慶勝道,“而事實很可能與許石遠推斷的一樣,那匹馬,就是摔死呂固的前世薛譚的那匹馬轉世!”“您的意思是,馮向京和那呂固一樣是害了‘猶昨癥’,而那把日本刀,就是馮向京的‘怨根’?”張毅城問道?!耙袁F在的情況看,便是如此!”楊慶勝道,“此癥全因機緣巧合,自古罕見,許石遠的處理手段是先天六十四卦結合史書古籍加以推斷,我可不會先天卦,也沒有古書,我能給他馮向京確診,就是因為那段孽債就是我老楊家的家事!”按楊慶勝的看法,馮向京跟漢朝的呂固一樣,也是因為在機緣巧合的情況下遭遇了“怨根”從而觸發了“猶昨癥”,而馮向京本人,有九成九的可能性就是自己養父的養父楊釗的“轉世靈童”。 第十三章 斷刀 “如果真是那樣,馮向京的癥狀如何解決?”張毅城冷不丁想起了馮向京揮刀砍自己的舉動,心說難不成我是那個跟林學義比武的日本鬼子轉世?我嘞個去,不會那么背吧?“您知不知道當時楊前輩磨刀,究竟是想砍誰?” “來,跟我來!”楊慶勝并未回答張毅城的問題,而是拉著張毅城進了里屋,繼而打開了一個大躺柜。一通翻箱倒柜之后,只見楊慶勝從躺柜最底層拿出了一個紅布包,打開布包,里邊竟然是半截斷刀,想都不用想,肯定是當初被日本刀砍斷的那把。 “小伙子,你來看!”楊慶勝指著斷刀的茬口,“這茬口很糙,不是被砍斷的,而是它自己斷的!是小鬼子的刀砍上去之后,被震斷的!” “哦?”張毅城走上前,用手摸了摸茬口,確實麻麻扎扎的,“怎么會脆到這種地步?都快趕上裁紙刀了!” 以張毅城所掌握的知識而言,在戰國時期,冶鐵與鍛造技術曾經十分發達,但因為一些傳統觀念的桎梏導致這些高超的技藝漸漸失傳,到了宋元時期,大部分民間匠人便只剩下打菜刀的手藝了。宋元后期的民間工藝打出來的刀劍,鮮有精品問世,尤其是對兵器刀鋒刃口的處理工藝更是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倒退,一把刀在戰場上砍不了幾下便會因為卷刃甚至斷裂而失去殺傷力,以至于后來干脆出現了“錘”“锏”這類完全靠力量砸人的近戰兵器,砍不死你,爺砸死你。不過話雖如此,一些較為高超的冶煉及鍛造工藝在民間還是多多少少有些零星傳承的,紙頭坊的創始人楊傳良號稱是被八旗老爺們追捧過的匠人,追了半天就這水平? “我爹一直在懷疑一個人!”放下斷刀,楊慶勝長出一口氣,“老爺子、我爺爺,都是遠近聞名的刀匠,不可能是這種水平,況且之前用的也是上等的刀坯,即使趕工也不可能趕成這樣!當時老爺子曾懷疑有人在刀上動了手腳,但根本就沒來得及查證,鋪子就讓人給砸了!后來我爹曾經也想調查這個事,但當時兵荒馬亂的根本就沒法查?!?/br> 按楊慶勝的回憶,自己的養父楊力挽是楊釗撿來的養子,之后跟隨楊釗在紙頭坊做起了學徒,出事那年16歲。但是滄州有個挺有名的老道姓周,外號小周公,可以說是全滄州唯一一個不看好這場比武的人,比武前,楊力挽曾經找過這個周道長算過一卦,結果算出一個“火相湮”的結果,卦象主飛衛視,兇中的大兇。得出這么個結果,楊力挽肯定是不服氣,便跟周老道打賭,要真輸了就拜周老道為師,結果沒想到還真就輸了。 紙頭坊被砸之后,楊云旺氣死,楊釗瘋癲累死,楊力挽走投無路之際想起曾經跟周老道打過賭,就真的拜師出家當了老道,直到解放后鬧運動的時候才被迫還俗。入道之后,楊力挽也曾為養父楊釗做過超度法事,說實在的,楊力挽入道,是地地道道的半路出家,從鐵匠到道士。也算是歷史性的大跨界,道術水平二五眼也在所難免,由他主持超度楊釗,怨氣散不干凈也情有可原,按楊慶勝的猜測,這也是馮向京“猶昨癥”的病因所在——前世由一位二把刀老道主持超度而散怨不凈。 出事前幾年,紙頭坊曾經瘦了個伙計叫陳兵,聽懶散那么個人,楊云旺念其父母雙亡無依無靠,所以縱使此人很懶,也并沒將其趕出紙頭坊。趕工為林學義打刀的時候,這個陳兵一反常態忽然變得很積極,讓楊云旺還挺高興,認為他雖然懶點,但卻也懂得民族大義。當時為了趕工,大伙是三班倒地拼命干活,只有吃晚飯的時候所有人才一起去廚房吃飯,順便聽老爺子訓訓話鼓鼓勁,爐子邊上也只有這個時候沒人,但這陳兵每次總是第一個吃晚飯搶著去拉風箱。然而有一次楊力挽卻親眼看見這陳兵往淬刀用的水里放了什么東西,但因為當時累得昏天黑地,也沒多想,以為是老爺子讓放的,知道后來出事,才又想起這些事,不過此時店已被人砸人也死了,說什么都沒用了,況且別人也不會信。 紙頭坊關張之后,伙計學徒們各奔出路,因為在本地名聲臭了沒法混了,除了楊力挽隨周老道出家以外,大部分人都去外地謀生了。讓楊力挽沒想到的是,自己出家后不久,滄州城里忽然間蹦出了一個陳三爺,還是偽軍治安團的小頭目,徹頭徹尾的漢jian。有幸見到這個陳三爺之后,楊力挽氣得差點吧肝噴出來,這是哪門子陳三爺啊,這他媽的就是當年店里的懶蛋陳兵??!陳兵啊陳兵,你的名字就陳兵想必是你爹媽希望你當兵報國,結果你小子倒好,當兵不假,卻當了個漢jian兵!氣憤之余,楊力挽不進想到了陳兵往淬刀的水里加料的事,便進一步肯定了自己的猜想,所有一切就是這個陳兵搞的鬼!這小子肯定是早就被日本人買通了,不定往淬刀水里加了什么破壞性的化學原料,日本鬼子之所以要把比武的日期一而再,再而三地往后推,為的就是留時間給紙頭坊打這把不合格的刀!怪不得那個比武的鬼子不砍人??车?,這一切的一切,就是一個里應外合投敵叛國的大陰謀! “后來這個陳兵,被支隊抓住,讓馬爺(指馬本齋)親手槍斃了,也算為滄州除了一害,為紙頭坊,為我爺爺額老爺子他們的在天之靈出了口惡氣。。?!睏顟c勝搖頭道,“小伙子,你不是說他自己也架過爐子打過刀嗎?”張毅城點頭。 “讓他將此斷刀溶為鐵汁再鑄寶刀!”楊慶勝吧斷刀用紅布包好遞給了張毅城,“林學義,不是敗給了日本人,而是敗給了中國的畜生!楊家的名聲,也不是毀在刀上,而是毀在有眼無珠收留了陳兵這個小人,毀在了這小子的一顆黑心上!”此時此刻,就連劉寶昌也是面露驚愕,但楊慶勝卻顯得如釋重負,只是對劉寶昌無奈的聳了聳肩,言外之意:別埋怨我為什么以前沒向你透露過這些事,原因很簡單,你丫根本沒問過我。。。 “把這個熔掉再打把刀?”接過斷刀,張毅城也是一陣頭大,心說那個馮向京就算是楊釗轉世,磨刀的毛病是帶過來了,鑄刀的本事可沒帶過來啊,還“再鑄寶刀”呢,他鑄出來那玩意能稱之為“刀”嗎? “還有,寶刀鑄畢,讓他砍斷一把東洋刀,其癥自愈!在他晚上磨刀的時候,拿出日本刀,他自然會砍!”楊慶勝道。 “你是說,讓他用鑄好的寶刀,在晚上犯病的時候砍日本刀???”張毅城瞪大了眼珠子,猛然間想起了自己挨砍的事,看來這馮向京砍得并不是自己,而是自己腋下夾著的那把日本刀,看來自己并不是小鬼子轉世,挨砍只不過是因為胳肢窩夾了把日本刀而已,哎,一顆心可算是放下了。。。 “楊先生!”正在這時候,劉寶昌忽然開口,“就算那馮向京是楊釗轉世,但未必有楊釗的手藝啊。當初那日本刀十有八九是寶刀,讓一個業余鐵匠鑄刀去砍寶刀,未免有些牽強吧?倘若寶刀沒砍斷,他自己新鑄的刀卻又斷了,豈不是會加重病情?”說實話,劉寶昌的話雖說聽起來像是抬杠,卻也是張毅城最關心的事,好不容易撈了把寶刀,卻又要當道具讓馮向京砍,自己撕心裂肺地熬夜起早還差點兒被砍死,折騰了半天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哈哈哈。。。劉老弟,我可沒說必須是當初那把日本刀!”楊慶勝笑道,“許石遠也只是用紙糊了一個秦景公的假身而已,只要是普通的日本刀就可以!怨氣不是電腦,記不得那么清楚,只要是日本刀,消散怨氣即可!況且,當初日本人往咱們的刀上動手腳,你們不會往日本刀上也動點兒手腳?” “原來這么簡單!”張毅城長出了一口氣,寶刀算是保住了。。。 第十四章 卯術 “對了,楊爺爺,我有個同學癥狀跟馮向京類似,但不是半夜磨刀,而是寫字,羅盤測不出東西,房子也沒什么異常,您能不能順便幫忙看看?”說著半截,張毅城猛然間想起了姜俊的事,干脆把姜俊亂寫亂畫的練習本拿了出來。 “這是啥玩意?”接過練習本,楊慶勝眉頭緊皺,腦袋搖得像撥浪鼓,“你那個同學,具體啥癥狀。。。?” “就是寫字啊。。?!睆堃愠堑?,“就是半夜三更地從被窩里爬起來寫字,叫也叫不醒,這個本上的東西就是他寫的?!?/br> “這個!這個也是他寫的???”楊慶勝大概翻了一下練習本,忽然在本子背面看見了張毅城描畫的廢陣,眉毛頓時就豎了起來。 “這個是我畫的,我在他染病那間房子的屋頂上發現的,據他講,他看見這個東西的時候好像有點頭暈。。?!币姉顟c勝表情瞬變,張毅城也開始緊張,“我懷疑這是個廢陣,但用盤子測不出什么不對勁,好像是個廢陣!剛才您聽說‘猶昨癥’需要一個‘怨根’才能出發癥狀,我懷疑這東西就是他犯病的怨根!” “那玩意有多大?”楊慶勝眨著小眼異常認真。 “還不如我的手大。。?!睆堃愠巧斐鍪只瘟嘶?,“另外,這個陣下面裝了一個大吊燈,那房子的原主人,好像故意想用吊燈把這玩意擋上!”張毅城伸手指了指廢陣中間的黑疙瘩,“中間這團黑的,是個凹下去的槽,里有些干了的萬能膠,貌似里面鑲過東西?!?/br> “那就沒錯了。。。是不是怨根,不好說,但依我看,這東西本身,應該是個‘卯陣’!”楊慶勝深深地呼了一口氣,“告訴你那個同學,趕緊搬家!” “他已經搬家啦。。?!睆堃愠且汇?,心說這個楊慶勝到底他娘的啥來頭???怎么什么都知道?按理說他養父楊力挽還是個二把刀老道,怎么本事傳到他這輩,變成這么nb了?“楊爺爺,什么是‘卯陣’?” “‘卯陣’,是施‘卯術’所用的陣法,而‘卯術’為上古六術之一,應該早就失傳了。。?!睏顟c勝皺眉道,“不過現在看來,似乎還沒絕戶。。?!?/br> 按楊慶勝的說法,在道術一統五行之前,民間實際上是處在一個各類巫法異術百家爭鳴的局面之中,這些巫法異術在當時統稱為“五行六術”,其中的“六術”又稱“上古六術”分別是指“占”“相”“卯”“卦”“蠱”“鑲”六類自夏商時期便已產生并具備一定影響力的早期巫術。這其中,卯術原本是一種專注于護身、驅邪的法術,卯師最擅長于“附靈于器,以祛疾邪”,說白了就是個做護身符的,乍一聽挺陽光那個個職業,但卻在王莽改制時期被朝廷嚴令廢止了,這是六術中第一種也是唯一一種被官方命令禁止的巫術。 后來綠林軍攻入長安推翻了王莽政權,在這一時期,借著天下大亂的機會,尚未“死透”的卯術也曾短暫復興過一陣,時至魏晉時期,天下政局趨于穩定,這一巫術便再一次遭遇了朝廷的禁令,自此以后,正史之中便再也沒見過有關卯術的記載。 關于此術被禁止的原因,江湖上眾說紛紜,但按掛術圈子里的傳說,便是此術能“養煞”。 “煞”字,在道術中有很多含義,最通常的一種含義便是形容寶器兵刃所帶的鋒芒之氣,當然,在有些教派中,一些厲害的“角色”也被稱之為“煞”,在正一道中就有“十厲若真,十真若煞”的說法,字面意思是,說十個惡鬼的能力可以抵得上一個(修成)真身(的惡鬼),十個(修成)真身(的惡鬼)才能抵得上一個“惡煞”,足以見得,什么東西要厲害得不得不以“煞”字稱謂論文,將是多么難纏。民間俗語中的“兇神惡煞”一詞也便是起源于此。 “煞。。怎么養?”張毅城一愣,似乎有些不信,要說養鬼,那不是什么新鮮事,中原道術與泰國都有養鬼的法術,其中泰國的古曼、派燙等,茅山術則有“五鬼術”,按茅山派的理論講,鬼可以養,因為鬼可以超度且有智商,只要養鬼的不怕惡鬼,你供養他,給他點好處,把它放出來他能幫你辦事,實在安撫不住了,超度一下也能解決問題,甚至說劉老頭曾經三番五次在危機關頭使用的“夙印”也可以歸為養鬼術的一種。 但煞就不一樣了,因為惡煞普遍沒有智商且已經不大可能被超度了,體力猛加沒智商,就連最基本的抓捕都成問題,即使本事大“活捉”了一個,你供養他,給它好處,把它放出來,它第一個把你搞死,這種東西怎么養?養起來除了自虐還能做什么? “天曉得他怎么養。。?!睏顟c勝神色凝重道,“不過。。。如果你這個同學害的真是‘猶昨癥’,且這個‘卯陣’真的是他害病的‘怨根’的話。。。那只能證明一點。。?!?/br> “證明什么?”張毅城一愣。 “此人前世養過煞!”楊慶勝眨著綠豆眼一本正經道,“卯術早已銷聲匿跡多年,這個‘卯陣’最多是印于古籍之上,以文字敘之,我也只是對照著古書上的描述與你畫的這東西對號入座,真正的‘卯陣’誰都沒見過,能讓這東西把‘猶昨癥’勾出來,只能證明他前世擺弄過這東西,而且很可能。。。是死在了這種邪陣之上而余怨未消!” “?。??”聽楊慶勝這么一說,張毅城差點把苦膽噴出來,心想搞定馮云京的猶昨癥倒是簡單得很,弄把日本刀讓他砍砍就ok了,倘若這姜俊前世要真是因為擺弄“卯陣”養煞,不小心走火把自己搞死了,難不成要重新讓他再養一次惡煞?這不是開國際玩笑嗎? 。。。 因為張國義喝了不少酒,回天津時張毅城自然成了司機。一路上張國義坐在副駕駛位睡得東倒西歪,而張毅城雖說是頭天晚上熬夜看磨刀,第二天一早又被周韻然早早地叫醒,此刻卻沒有絲毫的困意。姜俊的事到底管不管?要是不管的話,一來柳萌萌那邊沒準就誤會到底了,二來周韻然那邊也有點不好意思,但要是管吧,怎么管?按楊慶勝的猜測,姜俊前世死于卯陣養煞,雖說只是猜測,但目前看來似乎是沒有更合理的解釋了,這猶昨癥雖說名字一樣,但病因確實千奇百怪,這“卯陣”雖說疑似是姜俊犯“猶昨癥”的“怨根”,但誰知道這孫子上輩子到底跟“卯陣”發生過什么淵源呢? 第十五章 冤沉海底 雖說學習不好,但課該上還是要上的,連續曠課兩天,就算學習再不好,畢竟身處重點中學,總不去也不太合適。死睡了一夜之后,張毅城一大早便帶著一堆古書來到學校,在教室后排找了個隱蔽的座位準備好好研究一下這個所謂的‘卯術’,結果沒翻幾頁,便被人叫出了教室。 “張毅城,你跟我來一下!”站在教室門口的不是別人,正是姜俊。 “呃?啥事?”走出教室門,張毅城也是一愣。只見這姜俊眉頭緊皺目露兇光,看表情三分像逼債七分似尋仇,莫不是真讓惡煞給沖了?“來一下!”沒等張毅城開口,姜俊便轉過了身子,一路疾行直奔樓梯,直接把張毅城帶到了教室后身的一個墻角。 “大哥,沒必要這么保密吧?”說實話,這個墻角平時是學校煙民們課間聚抽的地方幾乎是學校最偏僻的角落,四面視線基本上都有所遮擋,有時校外的地痞流氓到學校找碴揍人,一般也是選在這個地方。其實對于這么一個煙民圣地,老師們大多也有所耳聞,只不過是睜一眼閉一眼懶得管而已,倘若哪位主任校長忽然抽風在大課間活放學后來這轉一圈逮抽煙的,想必能逮住一個加強連。被姜俊帶來這里,張毅城也有點意外,這姜俊貌似是好學生不抽煙啊,有多保密的事不能在樓道里說? “你!你到底把我表妹怎么了?”走到墻角,姜俊猛地一回頭,伸手便揪住了張毅城的脖領。 “???”張毅城剛把煙叼在嘴里,還沒等點上便被扯住了衣服,“怎么了???你扯我衣服干嘛?給我松開!”對于姜俊的舉動,張毅城幾乎沒有一絲防備,雙手掏兜正找打火機準備點煙,誰能想到這孫子會忽然動手? “你還裝!”姜俊騰出一只手猛地照著張毅城的腮幫子就是一拳。 “你等等!”張毅城猛地一閃身,伸出手“啪”的一聲便攥住了姜俊的拳頭,“你有病???你要干嘛?” “你這個衣冠禽獸!”此時的姜俊就跟瘋了一樣,見拳頭被張毅城攥住了,另一只手干脆松開了張毅城的脖領,掄起胳膊就是一耳光。張毅城也被搞糊涂了,心說這他娘的不是道了馬景濤版的《倚天屠龍記》的拍攝現場了吧?怎么連“衣冠禽獸”這么高雅的詞都蹦出來了?他娘的這小子前天見面還客客氣氣的,怎么一天沒見就動起手來了?眼瞅著姜俊的巴掌沖著自己掄過來了,張毅城攥著姜俊的拳頭一轉身便挪到了他身后,繼而伸出左胳膊卡住了姜俊的脖子,“你冷靜點!到底怎么回事?” “你放開我!”要說這姜俊聽話主要靠的是讀唇,此時人在身后還讀個屁?見自己的身子被張毅城制住動彈不得,干脆張開嘴照著張毅城的胳膊就是一口。 “啊。。?!闭f實話,張毅城也沒料到這姜俊能有這么一招,只感覺胳膊上的rou似乎快被咬下來了,“我cao你丫屬狗的吧???”劇痛中,張毅城也顧不得克制了,右手攥著姜俊的拳頭叫著勁向后猛地一擰,只聽姜俊“哇呀”一聲慘叫便松開了嘴。借著這個機會,張毅城干脆一步上前又跨到了姜俊的正對面,拽著姜俊的胳膊就是一招背口袋,普通一下把個姜俊四仰八叉地按在了水泥地上。 說實在的,對于那些諸如什么氣貫丹田之類的內家功夫,張毅城是二五眼了點兒,但拳腳上的功夫還是說得過去的,雖說不像打手劉那么猛能把鬼壓在身子底下揍,但揍個正常的活人還是綽綽有余的。剛才掰姜俊的手腕子,實際上也只使出了三四成的力道,見姜俊慘叫松嘴也變沒再加力,倘若真下死手,不管換做是誰,手腕子十有八九也就廢了。 “你瘋了嗎???我招你惹你了???”張毅城惡狠狠地道,“為了你那點屁事,我曠課去滄州,你他媽的這是什么意思???” “我不用你幫!”掙扎間,姜俊似乎根本就沒心思去讀唇,“我跟你拼了!” “跟我拼?就憑你???”張毅城也懶得擺口型讓他慢慢讀唇了,心想反正這孫子手舞足蹈地也沒心思讀老子的口型,不如索性教訓教訓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就憑你這風箏身材還跟我拼?要不是爺手下留情你丫早送骨科醫院了。。。。 “你。。。你這個王八蛋。。。雜種。。。畜生。。?!北粡堃愠前丛诘厣?,雖說身子動不了,但姜俊的嘴上卻不閑著,“我表妹這么相信你,你竟然敢那種事!” “我對她干哪種事了?”張毅城抬起拳頭剛要打,一聽姜俊話鋒不對勁,舉起來的拳頭也沒往下砸,“你這話什么意思???” “你這個。。。王八蛋。。?!背弥鴱堃愠沁t疑的功夫,姜俊就跟瘋了一樣拼了命地掙脫,見張毅城死按著自己的脖子不放手,干脆又想上嘴咬,結果被張毅城拽起胳膊一擰勁又按了個狗啃屎。剛才臉朝上時,手腳還能動,而此時被張毅城擰著胳膊按了個臉貼地背朝天,反倒是一動也動不了了,“張毅城,我一定要殺了你!一定要殺了你!”半邊臉貼著滿是煙頭的水泥地,姜俊最少仍不老實。 按著姜俊,張毅城一時間也不知道怎么辦了,總不能就這么一直按著吧?真把他打一頓?明顯欺負人啊,想解釋吧,別說這孫子此時是臉朝下,剛才臉朝上的時候也沒心思讀老子的口型啊,但你要是把他放開,就沖這股子瘋勁,沒準又得沖上來玩命。眼瞅著打也不是放也不是,就在張毅城尋思著如何收場的時候,猛然間聽見背后有人叫自己的名字,“張毅城!” “嗯???”張毅城猛地一回頭,只見柳萌萌正像一頭瘋牛一樣沖向自己,“住手??!”柳萌萌抬起手一把便推在了張毅城的身上。要說放在平時,這一下不論是速度還是力道,對于張毅城而言都構不成任何威脅,但此刻架不住腳底下還橫著一個絆馬索姜俊啊,冷不丁被柳萌萌這么一推,張毅城頓時失去平衡感,撲通一聲便摔在了姜俊旁邊。 “你沒事吧?”柳萌萌扶起姜俊,一個勁地為其拍打塵土。 “不用你管!”也不知是因為柳萌萌在場,還是因為剛才動武吃了虧,爬起來后的姜俊在行動上似乎收斂了許多,但嘴上仍不閑著,“張毅城,我真的看錯你了!你這個畜生,你不得好死!” “萌萌?”張毅城慢慢站起身,冷冷地看著站在對面的姜俊和柳萌萌,“好啊。。。好。。。好。。。你們兩個。。?!?/br> “到底怎么了?”柳萌萌眼里似乎含著淚水,“有什么事不能好好說非要這樣?” “他!”別看張毅城解釋姜俊裝看不見,這柳萌萌一問,這姜俊可是一個字不差地把口型全讀出來了,伸手指著張毅城,氣得咬牙切齒,“你。。。你到底對我表妹做了什么?” “我?我能對她做什么?”張毅城莫名其妙。 “你知不知道,她昨天吃了50片安眠藥自殺???搶救了一夜才脫離危險!”姜俊怒氣沖沖道。 “她。。。她自殺了???”一聽周韻然竟然尋短見,張毅城也是一驚,“那。。。那跟我又有什么關系???我昨天一天都在滄州??!” “鬼才信你!就算昨天你去滄州了,那前天,你們倆在一塊,都沒來學校,你們干嗎去了?”雖說已經不再張羅拼命的事了,但姜俊氣喘吁吁的似乎仍是異常激動,“就過了一天,她就出事了,你到底把她怎么了?” “我。。?!睆堃愠切恼f完蛋,“我們那是想幫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