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直播預告天災后 第4節
湊巧上方原本攔著山洪的巨大橫木被沖開,山洪滾滾而下,他直接被卷得趔趄,消失在洪水里。 而如果注意看的話,就會發現,這個摔進洪水里的人,并不是第一個。 在許多個角落里,都有抱著電線桿、大樹、甚至是房屋柱子瑟瑟發抖的災民。 他們在暴雨中仿佛被泡爛的草人一般,雙手發白發抖,絕望地等著救援。 但最終等到的,只有漲得越來越高,速度越來越快的山洪。 他們最后都消失在洪水中了。 直播畫面中的那個村子——永澤聯邦青州向陽鄉的村民們都怔怔地看著天幕。 往年偶有大暴雨的時候,向陽鄉也時常會發生洪水淹沒農田的事情,不過隨著國民經濟的提高,許多農村都建起了三層小洋樓,河壩河堤也修建得越發完善了起來,洪患已經鮮少發生了。 在村民們的記憶里,至少有十幾年都沒有再發生過山洪漫出河道的事情了。 但現在抬頭看到的這離奇出現的天幕中,在這場超強/暴雨之下,即便是三層小洋樓也沒有用。 四周的山倒塌無數,露出黃橙色的泥土,暴雨一沖刷,泥土砂石樹木全都朝著盆地河道而來。 暴雨才剛下了幾個小時,他們整個向陽鄉的低洼處、下游地區、所有道路都已經都泡在洪水中了。 暴雨第三天,只有地勢高的三層小洋樓,才勉強露出一層在水面,其他的小洋樓都已經不見蹤影。 放眼望去,一片渾濁的黃水,宛若無邊無際的海洋。 幸存的村民宛若一只只瑟瑟發抖的落湯雞,蜷縮在最后的一層高樓中,一個個絕望地看著暴雨,求助無門。 暴雨第四天,向陽村最后一片房檐磚瓦也被洪水掩埋,整個村落消失在茫茫黃海之間。 伴隨著消失的,還有向陽村1723個活生生的村民。 村長家今年剛嫁過來的新媳婦手撫在隆起的小腹上,睜大了眼睛,嘴唇忍不住顫抖著,發出聲的時候已經滿帶著哭腔了:“平哥,這怎么辦,怎么辦?!?/br> 她叫的平哥是她身旁的丈夫王平,王平緊緊握著妻子的手,也顫聲道:“沒事,沒事,我們走,我們今晚就走?!?/br> 暴雨是11號臺風登陸后才到,今天才9號,他們還有時間。 不管這所謂的天災是真的假的,妻子現在已經懷孕6個月了,無論是為了妻子還是為了未出生的孩子,他都不能冒險。 幾個看著平均年齡不過七八歲的小孩子原本正在田野里撒歡烤紅薯。 天黑對他們而言并不是什么大事情,從小生活在鄉下的孩子,絲毫不畏懼這區區黑暗,拿著手電筒點燃了火,在田野里烤紅薯,圍著火堆玩游戲是他們慣常的娛樂方式。 此時幾個孩子都呆呆地看著天幕,他們中年紀最大的敏兒姐才上小學4年級,最小的臭弟才5歲多,敏兒姐認識的字不多,不過官話倒是聽得明白。 臭弟指著天幕笑嘻嘻:“大水流下來了流下來了,敏兒姐的家被淹了!” 另外一個小姑娘猛地跳起來:“臭弟!臭弟你被沖走了!” 一閃而過的畫面里,一個在山洪里浮浮沉沉的小光頭,不是眼前還在傻兮兮笑著的臭弟又是誰? “??!那是我叔叔,我叔叔也被沖走了!” 只一會兒時間,山洪就已經從沒過大腿到淹沒低矮地區的一層樓,再到二層樓…… 暴雨山洪太兇太急,很多沒來得及撤退的村民都被卷到了洪流中。 敏兒姐癡長了幾歲,比所有的小孩子都更快回過神來,驚慌失措地大聲喊道,“要發大水了,臭弟阿妹你們快回家告訴爺爺奶奶,要發大水了?!?/br> “地瓜,我們的地瓜……”不懂事的臭弟被敏兒姐扯了一把差點摔倒,卻還回過頭看著那燃燒的火堆木炭不想走。 敏兒姐一巴掌拍在他的頭上,“快點跑,快去告訴你阿奶!” 他們幾個人里,好幾個是留守兒童,經常兩三年才能見到父母一次,家中只有手腳不便的爺爺奶奶。 而他們的爺爺奶奶,幾乎都是目不識丁的老人,還大多老眼昏花的,幸好這直播視頻做得精細,就算聽不懂官話也看不懂字幕,好歹可以看得到畫面上被淹的是自己村子。 村里老人晚間娛樂少,基本都早早躺下了,被雷驚醒才下了床想看看孩子回家了沒。 看到這詭異的天幕,一個個渾身發抖,只當是老天顯靈了,有的當即拜倒在地,口中念叨著菩薩顯靈菩薩保佑,有的則又慌又亂,到處叫著喊著找自家小孩。 一旦洪水真的到來,自保能力最弱的,就是他們這些沒有青壯年依靠的老人小孩。 大半籠罩在黑暗中的整個向陽村,燈火又一家一家亮了起來。 這樣的天幕,連最信奉科學的研究院都無法解釋,一個個瑟瑟發抖的,更何況只是一個偏僻山村呢? 在這樣的村落中,絕大多數的人,還相信著神明的存在。 他們堅信不疑,這絕對是神明顯靈了。 神明在預警他們,告訴他們,災難要來了。 一時之間,本來已經安靜了的向陽村處處人聲嘈雜的,到處都是喊聲呼聲哭聲,所有人一邊緊盯著天幕,一邊開始快速收拾了起來。 他們必須盡快逃出向陽村! 第5章 連州蘇城的某個服裝工廠里,一群衣著樸素的男男女女都趴在工廠門外的廣場上,滿臉震驚地看著天上莫名出現的天幕。 待看到那熟悉的小鄉村落入眼中,好幾人驀然瞳孔一縮。 看到洪水中漂浮掙扎著的小光頭,一個扎著低馬尾的女子突然凄厲地哭嚎了起來,拔腿就往廣場外沖去:“臭弟,我的臭弟啊——” 一棟棟房子被淹沒,一個又一個的村民被沖走,越來越多的男女都腳步踉蹌地跑了起來。 他們的房子,父母,子女,一個個都消失在洪流當中,沒有人還能無動于衷地站著看下去。 回家,現在就回家。 這是老天顯靈了,老天在提前警示他們。 對,還有時間,還有2天暴雨才降臨,他們一定可以把父母孩子都救回來…… 半空中的那道輕靈女聲也悠悠嘆了口氣,繼續說道: 【幸好,警惕性高的部分村落,最后還是僥幸逃離暴雨山洪,找到高地緊急避險的?!?/br> 【像這個村落這樣全軍覆沒的村子,大概只占所有鄉村人口的十分之一吧?!?/br> 【暴雨降臨,對于城市,同樣是毀滅性的打擊?!?/br> 【首當其沖的,就是那一些還在戶外沒來得及撤回家中的人?!?/br> 【和地球一樣,瑞亞星同樣有發達的交通體系,飛機、火車、地鐵……】 隨著字幕變化,畫面也轉到了城市。 天空剛落下第一滴雨的時候,路上還有行人和車輛,大道兩側的地鐵門口,還有撐著傘說說笑笑下樓梯的乘客。 然而,狂風驟雨頃刻而至,濺起的水花足有二三十厘米高。 很快的,路上的積水就足足有行人的小腿肚高,那些低洼地區的道路兩側,積水順著地鐵口嘩啦啦往下沖,很快的,暴雨越來越大,積水越來越多,往地鐵口中灌的水也越來越兇猛。 不停有乘客尖叫著逆著水艱難地跑上來,因為太過慌亂,地鐵口的樓梯又太過狹窄坡度太高,再被往里灌的水一沖,有人沒站穩,直接重重朝后摔去滾下樓梯,地鐵口的積水瞬間變成了紅色。 僅僅半個多小時,整個地鐵口已經成了水勢磅礴的瀑布,原本明亮的地下室中電路被破壞,一閃一閃的,看著完全就是恐怖片里的情節。 所有的水順著臺階一層一層往下流,全都匯聚在最底層的地鐵行駛軌道層,很快的,五六米高的最底層積水就已經有兩三米高。 絕望的乘客在水中扒拉著,涕淚交加手腳并用地摸黑往出口爬。 而行駛在途中的地鐵因為零件被積水泡壞直接卡在中途,積水一點一點蔓延進車廂,車內絕望的乘客費力地踮起腳尖伸長了脖子,去夠那稀薄的氧氣,所有人都喃喃自語地期待著奇跡出現,但最后等來的只有積水淹沒掉整個車廂…… 物傷其類。 即便此時正在觀看著直播的這些人中,絕大多數是不會在那個時間點去乘坐地鐵的,也一個個被恐慌壓迫得喘不過氣來,有心思比較敏感脆弱的人看著地鐵中掙扎的眾生悲慘樣,忍不住崩潰痛哭出聲。 但直播并沒有給他們喘息的機會。 很快的,直播畫面從已經被積水淹沒的地鐵轉向了一棟棟居民樓。 短短幾個小時,城市積水已經有一兩米高,再加上郊外山洪沖破山脈阻隔,裹挾著大量黃沙泥水滾滾而來,城市積水還在不斷上漲。 各大街道沿街的商鋪中,尚來不及撤退的店主與顧客有的直接被洪流卷走,有的艱難地抱住綠化帶大樹或者建筑圍欄。 聯邦警署和聯邦軍隊的急救人員緊急開著一艘艘小皮艇出來救人,但洶涌猛烈的臺風卻將小皮艇吹得東倒西歪,暴雨砸得人眼睛都睜不開,小皮艇相繼被湍流裹挾沖撞到水中的障礙物,連出來救人的聯邦軍人都落水,消失在洪流暴雨當中。 【暴雨之下,幸存者都往高樓奔去?!?/br> 【確實,高樓對城市居民而言,確實是一個還不錯的庇護所,至少可以暫時躲過這不斷上漲的洪水和臺風暴雨?!?/br> 畫面中夜色漸深,但暴雨不停,一晚上的時間,城市積水就已經到了二樓中段,足足有四五米高。 那些居住在一樓二樓的人一個個渾身狼狽,顫抖不停,邁著沉重的步伐放棄家中的所有財產,絕望地往樓道上爬,躲避著越漲越高的洪水。 雖然才初秋,溫度還保持在20度出頭,但暴雨帶來低溫,他們一個個又渾身濕漉漉,只能睡在小區樓棟走廊中,除了要考慮吃住的問題,不少人開始出現了低溫感冒…… 圍觀的群眾再一次沸騰了起來。 “完了,我家就在一樓??!我爺爺奶奶還腿腳不便幾乎爬不了樓梯?!?/br> “我家的超市,我家的超市在l商城的地下二層……我爸媽都經常住在超市里,天啊,這是老天要滅我們家嗎?” “兒子,你之前看中的芳華里1號樓2809那套房,趕緊聯系中介買下來!快!” 有人手腳麻利,立刻拿起了手機開始聯系家人搬離原本的低矮樓層。 有人當機立斷,斥重金決定趕緊購入一個庇護所。 當然也有人半信半疑,始終對天空中的這個天幕存在著深深的懷疑,特別是在看到這一幕后,越發覺得是某一種高級的廣告。 “本來我都快信了真的有神明在預警天災,看到這里,我怎么感覺這更像是房地產廣告?” “我也是,斥重金做廣告來讓大家買高層樓是吧?廣告可以做,但是這樣危言聳聽是不是太缺德了?!?/br> “何止是讓大家買城市高樓,還想刺激消費,讓想讓大家多去買東西放家里吧。怎么了,我們聯邦是已經窮到這個地步,需要這樣不擇手段逼大家消費了嗎?我們平民存點錢可不容易?!?/br> 對天幕深信不疑的人與對天幕持懷疑批判態度的兩撥人互看不起對方,都覺得雙方都是傻子。 裴然看向池喻,撫著怦怦跳的心,焦急道:“小喻你爸媽是不是還在京都出差?你說過剛好是后天的航班?還有看那水勢那么高,你家就算是半山小別墅,可能也扛不住?!?/br> 池喻同樣被直播中的這些畫面嚇得渾身發抖,好一會兒才道:“不只是洪水會不會淹上來的問題,還有水境山會不會出現滑坡泥石流的問題?!?/br> 池喻的父母做的是大棚蔬果承包的工作,在多地都有投資,家境還算不錯,一家人居住在水境山腳下的小別墅里。 這次池喻父母到京都是去學習新技術的,晚飯時分池喻才剛接到他們的電話,說是11號才會回來,讓她這幾天別浪太過頭,禁止熬夜打游戲,為此裴然還笑話了她好一會兒。 “不行,我得讓爸爸mama趕緊回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