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節
642,塞外揚威(12) 借助風勢,利用三百多枚毒煙彈一起爆炸所釋放出的大量毒煙使金軍喪失戰斗力,這才是花榮的最根本目的! 眼見金軍眾騎中了招,花榮一聲令下后便一馬當先率領六千騎殺了一個回馬槍朝著已經喪失戰斗力的金軍眾騎殺了過去! 八千金騎眼不能觀,口不能喘,如何抵擋的了六千鐵騎的沖殺? 六千鐵騎沖入金騎如入無人之境,肆意砍殺,沒有中毒的金騎剛開始還想抵擋一番,但花榮與天道軍的沖殺太兇猛了,金騎瞬間被沖的七零八落,除了被當場殺死的,僅因中毒、受傷等落馬后被自己人和敵人的坐騎踏死的就有不知多少! 這一幕同時落在了正在后方觀戰的金軍與利州城上的遼軍眼中,金軍大驚失色,利州城上一片歡呼! 金騎終于潰敗了,數千騎調轉馬頭朝后逃去,花榮沒有猶豫,他下令停止屠殺那些已經喪失戰斗力的金騎,轉而去追那些逃跑的金騎,但與其說是追殺,倒不如說是保持距離的緊隨其后,一邊追還一邊不停的用弓箭射殺金騎,驅使著金騎各個都拼了命的往后逃! 金軍的主帥叫做完顏兀帶,他發覺了花榮的目的,他知道現在最好的辦法是下令自己的弓箭手不顧一切的朝他們射箭阻止他們,但他猶豫了,因為如果射箭,首先傷到的就是那些金騎,那些金騎可不是普通的金軍,乃是正兒八經的“猛安謀克”! 金人原本以部落為單位,由血緣關系分為大大小小的部落幾十上百個,完顏阿骨打在建國后打破了這種部落的血緣關系,規定以戶為計算單位,以三百戶為一“謀克”,設百夫長為首領,以十謀克為一“猛安”,設千夫長為首領,創立了“猛安謀克”這種制度。 此后隨著金國的地盤不斷擴大,人口不斷增加,猛安謀克不再只由金人組成,開始大量的吸收契丹人、奚人、渤海人乃至漢人加入,規模也不斷擴大,從剛開始時的數萬人一躍發展到了如今的幾十萬人,但猛安謀克中戰斗力最強的仍舊是由純種金人組成的主力軍。 這一次利用利州“圍點打援”至關重要,金軍主帥完顏婁室不信任由其他種族組成的猛安謀克,所以派出的正是由純種金人組成的猛安謀克,這十萬猛安謀克也不負所望,一路殺得各地遼軍哭爹喊娘。 完顏兀帶原本雄心勃勃要建功立業,卻不料昨日竟吃了一個大虧,負責守護西面糧營的四千名手下被殺得僅剩十四人,剛剛的慘敗少說又有四千人完蛋了,短短一夜又一日,自己手下就已損失了不下八千人,這是這支由純種金人組成的猛安謀克自成立以來所前所未有的事,如果再下令射殺逃回來的數千金騎,他不知道在戰后自己還能不能再背上一個射殺同胞的罪名! 結果就在完顏兀帶這一短暫的猶豫中,花榮已驅使著敗退的金騎沖到了中軍近前,位于中軍的步軍與弓軍慌忙躲避卻已為時已晚,金軍的方陣被潰軍的戰馬直接撞上,金兵或被撞飛或被撞倒,隨即又被踩在了馬蹄下,慘叫聲不絕于耳! 花榮一馬當前長槍左挑右刺,坐下戰馬橫沖直撞,六千部下緊隨其后揮舞著武器左劈右砍,一時間金軍陣內只見血雨腥風,斷肢殘臂漫天飛舞,直若阿鼻地獄! 完顏兀帶懼從心生,再想下令己方射箭已經晚了,中軍大營混亂不堪,已經分不清到底誰是敵人誰是自己人,所有人都在慌忙朝四下逃去。 不過幸好還有兩翼的金軍尚未受到牽連,完顏兀帶在驚呆片刻后隨即下令兩翼金軍往中間集結,這次他下定了決心,既然敵人已經沖進了中軍大營,那自己現在唯一的機會就是把他們徹底堵在中軍大營內,唯有殲滅了他們才能挽救自己! 不過他再次錯誤的估計了花榮的意圖,花榮在率領大軍在金軍中一路沖殺到頭后竟是一點也沒戀戰,而是直接朝著利州城的方向沖了過去,直接就讓完顏兀帶企圖將他們包圍起來的意圖落了空。 完顏兀帶這才明白敵人廢了這么多功夫,真正的目的居然是利州!只可惜眼下已無馬軍可用,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花榮沖向了利州,卻仍舊不甘心的連忙下令大軍追去。 利州城上曾明義已經完全看傻了眼,若非親眼所見,打死他也不敢相信這天下竟有人可以把不可戰勝的金人折磨成這般樣子,他不禁驚嘆大遼何時有了此等強軍?他們的主將又是誰?那主將僅指揮五六千騎就能有如此神威,倘若給他五六萬人,金軍又由誰能擋得住他! 只是曾明義雖然是這么想的,但他眼看著正朝利州沖來的花榮卻猶豫了,說到底,他還是不敢相信自己所看的一切,包括昨日金軍糧營的大火,他懷疑這一切是不是金軍故意給自己演的一場戲?如果真是這樣,那自己打開城門后豈還有活路?而且他雖然看到這支騎軍中有很多身穿遼軍軍服的人,但更多的卻是身穿自己從沒有見過的黑色軍服的人,一看這樣他是更加不敢打開城門了。 正猶豫間,花榮已率軍沖到了城門前,花榮用契丹語朝著城上大吼一聲,“快開城門!我們是自己人!” 曾明義仔細看了一眼花榮,臉上更是驚訝了,居然是個漢人?“你們是誰?” 花榮回道,“我乃耶律淳王爺所派先鋒軍副將花榮,趕來支援你們,王爺的大軍隨后就到,快開城門!” 金軍距離他們的距離已經越來越近了! 但曾明義一聽耶律淳正在率軍趕來心中先是一喜,卻還是疑道,“你說你是副將,那正將是誰?又有什么證據證明你們的身份?” 花榮氣的鼻子都歪了,但還是只能無奈回道,“正將乃黃州節度使耶律不古野!他有緊急軍情趕回去稟報耶律淳王爺了!剛剛我們與金軍的大戰難道不是證據?” 曾明義心中一動,耶律不古野他倒是知道也見過幾面的,再一抬頭看,金軍距離此處已不足五百步,他也是急的頭上冒了汗,但他還是下不了決心。 花榮心中大怒,喝道,“再不開城門我們可就走了!” 花榮身邊的蕭寧和耶律萬聽著后面傳來的金軍的喊殺聲直嚇得心底一顫,二人同時大喊道,“我乃黃州軍都指揮使蕭寧,我乃黃州軍都虞候耶律萬,快開城門!” 但很可惜,曾明義并不認得他二人,他現在已是心中亂如麻,徹底亂了陣腳。 花榮眼見如此終于放棄了,他憤怒的看了曾明義一眼隨即大聲下令道,“調轉方向,準備沖鋒!”今日自己真是失算了,沒想到利州守將竟是這樣一個睜眼瞎,金軍已到近前,再不想辦法沖殺出去就要徹底被困死在利州城下了! 天道軍眾騎毫不猶豫的就轉過了身,重新握緊了武器,蓄勢待發! 遼軍眾騎卻是慌了神,沖殺出去?這談何容易!他們有的朝著利州城上的曾明義大聲的咒罵起來,有的干脆跪在了城下不停的給曾明義磕著頭祈求打開城門,能聽從花榮命令的人并不多。 花榮見狀不禁皺了皺眉頭,說實話,他并不想管這些契丹兵,這些契丹兵壓根就是累贅,但不管又不行,以后跟耶律不古野沒法交待,只能大吼一聲,“都給我閉嘴!想活命就聽命令!否則就留下來等死!” 遼軍眾騎一聽這話才趕忙慌張的轉過身來,他們現在活命的所有指望都在這位神奇的漢人將軍身上了,唯恐被他丟下。 花榮目光如鷹,仔細的觀察著正在快速逼近的金軍,很快就發現了金軍的一個薄弱環節,他沒有猶豫,猛地舉起長槍大吼道,“全軍隨我……” 但就在這時,突然聽到城樓上傳來了一個聲音,“快開城門!快開城門……” 花榮一愣,轉身一看,只見曾明義正趴在城墻上滿臉慌張的大叫著。 很快,身后的城門果然開了! 花榮長舒一口氣大吼道,“進城!進城!” 643,塞外揚威(13) 千鈞一發之際,曾明義終于把花榮等人放進了城,而等所有人都進了城并重新關好城門,金軍也終于沖到了城前,曾明義慌忙下令守軍用弓箭對著金軍就是一陣猛射,花榮也隨即指揮著天道軍和遼軍也沖上城墻拿起弓箭射向了金軍! 曾明義一看這些人果然是在攻擊金軍,這才確定自己這個賭是押對了,同時心中也不禁感到了一絲后怕,剛才幸虧是最后時刻把他們給放進來了,否則自己可就真是犯下大錯了! 有了花榮的六千人,尤其是四千名天道軍將士的加入,金軍頓時遭遇到了自開戰以來最猛烈的一次弓箭攻擊,而金軍此來的主要目的又是以追擊為主,一點攻城的準備也沒有,更是吃了大虧,僅僅用弓箭反擊了片刻就不得不退了兵,卻不料花榮在他們退兵的過程中又追贈了一輪斷魂弩齊射,又對金軍造成了不下千人的死傷! 完顏兀帶目睹整個過程氣的差點吐血,禁不住朝天怒吼一聲,“宋賊!無恥的宋賊!” 咦?他為什么要罵“宋賊”而不是“天道賊”或者“京東賊”呢? 原來,由于天道軍的一切仍舊屬于耶律淳的絕密,除了一些高級軍官外,大多數見過花榮和天道軍的低級軍官與士兵都只知道這是一支來自宋國的軍隊,但具體是來自宋國哪里就沒人知道了。 一般情況下只要出現這種情況,各種流言就會隨之興起,遼軍中就在瘋狂的傳播著一條流言,說花榮等人其實是遼國的同盟宋國派來支援遼國的,這是一條很容易會讓人相信的流言,畢竟宋遼之間仍舊是盟友的關系,大多數遼兵都相信了這條流言,其中就包括昨日被金軍所俘虜的那十幾名遼兵。 面對金軍的審訊,十幾名遼兵全部一口同聲的咬定帶著他們襲擊了金軍糧營的就是大宋派來支援大遼的援兵! 如此一來,再加上那十幾名幸存的金兵也一口咬定那些身穿黑色軍服的人就是說著漢話的漢人,便讓完顏兀帶等人不由對宋國產生了強烈的懷疑。 而今日之戰恰恰又間接證明了這一點,那些漢人昨日用的那種可以遠程攻擊的弩極像是宋國傳說中的絕密武器神臂弓,今日所用的又是更加神秘的火器,這兩種東西可都是只有宋國才擁有的武器,遼國從不曾使用過,這分明就是證明了那些人就是宋人! 完顏兀帶等人作為金國高級將領是知道大宋派來使者尋求與金國結盟同攻遼國這件事的,他自然而然的就認為金國是被宋國給騙了,宋國表面上要聯金攻遼,實際上卻在暗中支援遼國,分明就是對金國圖謀不軌! 憤怒的完顏兀帶回到軍營后就向正在遠處指揮大軍給耶律淳設伏的完顏婁室寫了一封信,在信中他詳細的稟報了這里所發生的一切,并把所有失利的責任都推到了突然出現的那些宋軍的頭上,在信的最后他憤怒的對完顏婁室怒罵宋國的無恥,同時請求完顏婁室馬上向皇帝急報這件事,宋國欺騙了我們,他們正在增援遼國要跟遼國一起對付大金,雖然現在只發現了宋國派來的五千人,但誰知道他們暗中實際派來了多少人?是五萬人?還是十五萬人?! 僅僅半天后,完顏婁室就收到了信,他看過之后大吃一驚,在一件件“鐵一般的事實”面前,他相信了完顏兀帶的話,這對大金來說絕不是一個好消息,雖然到現在為止大金還沒有跟宋國有過什么實質性的接觸,但他們早就聽說過了宋國的“強大”,那是一個年入萬萬貫,有上百萬軍隊的龐然大物,他們的強大也從那些已經沖進利州城的幾千人身上得到了驗證,如果宋國真的決定全面增援遼國對自己開戰,那可就糟糕了!完顏兀帶的擔心絕不是危言聳聽! 完顏婁室立刻給皇帝完顏阿骨打寫了一份奏章,然后派人騎著最快的馬送出了奏折。同時,完顏婁室也不由對接下來的行動產生了懷疑,事實已經證明,自己“圍點打援”的計劃已經泄露了,此刻那耶律淳想必已經得到了消息,若放在從前,就算被耶律淳知道了也沒關系,自己已經在他來的路上設下了天羅地網,只要他敢來就是死路一條。不敢來,利州城一丟,他還是難逃一敗。但現在有了宋軍突然參戰這個意外情況,結果就很難說了,完顏婁室不得不考慮一個最壞的情況,如果耶律淳向宋國求援,然后宋國派出了甚至已經派出了足夠多的大軍怎么辦?有了大量的宋軍的援助,耶律淳就有可能化不可能為可能,甚至……將計就計把自己圍困在這里!到時候,自己這個“獵人”就會瞬間變成“獵物”! 一想到這種情況,完顏婁室不禁只覺后背一陣發涼,他隨即做出了決定,雖然他并不舍得放棄自己這些日子辛辛苦苦所布好的大局,但他必須為那種最壞的情況提前做好防范,至少在那種情況發生時,自己也能有挽回的余地。 就這樣,因為一個小小的流言和幾件巧合的誤會,卻如“蝴蝶效應”一般對金軍接下來的行動造成了巨大的改變,也直接導致了往后一系列結果的改變。 當然,這是后話,此處暫且不做詳解。 且說花榮率軍與利州軍合力擊退了金軍,利州城上頓時歡呼成了一片,曾明義和利州軍重新對未來充滿了信心,燕王并沒有放棄利州放棄他們,燕王正在率領著大軍趕來救援!這件消息也已極快的速度瞬間傳遍了利州城和利州軍! 但花榮卻將曾明義悄悄拉到了一邊對他說出了所有的實情,給自己的部下和城內的居民以希望雖然是必須的,但作為領導者,必須清醒的看到隱藏在希望背后的殘酷的真相,才能在災難來臨前提前做好準備。加之曾明義不久前的表現,花榮有理由認為應該讓他提前做好思想準備,別到時候再猶猶豫豫貽誤戰機。 曾明義聽了花榮的話后果然是如遭雷劈,呆若木雞,臉上重新寫滿了絕望,不過還好,在滿臉的驚恐中,仍舊還有一抹困獸猶斗的狠色閃過了他的眼睛,而正是這道目光讓花榮稍稍放寬了些心,眼前這個漢人雖然不是什么勇將,但好在還有那么一點的勇氣,否則也不會堅守利州這么多天了。 花榮拍了拍曾明義的肩膀,用漢語對他說道,“閣下也請放些心,至少我本人是對耶律淳王爺有信心的,他應該不會放棄利州,否則我也不敢冒著風險殺進利州來,咱們現在也算一條繩上螞蚱了,日后還請相互配合,一起并肩戰斗!” 曾明義聽了這話又稍稍恢復了些許信心,他可是看到這群人今日的表現了,實話講,有些這六千人的加入,利州城的防御力量確實大幅提高了不少! “好!”曾明義點點頭,用漢語回道,“我信你!” 花榮笑著點點頭又問道,“城內的糧草情況怎樣?我可是沒有多少糧了?!?/br> 曾明義也難得的笑了,得意的說道,“利州城是什么地方?是運糧的中樞通道,這里別的沒有,糧草可有的是!只要城不破,咱們堅守一年也綽綽有余!” 花榮長舒了一口氣,接著問出了一個自己更加關心的問題。 “對了,剛剛閣下不是不敢放我們進城嗎?那又為何……?” 卻不料,曾明義竟是臉色一紅…… 644,塞外楊威(14) 眼見曾明義面色古怪的悻悻一笑,花榮更是不解。 曾明義轉頭看了一下四周,這才湊到花榮近前小聲的說道,“是這樣的花老弟,剛剛我本是絕對不敢打開城門的,這也是出于安全考慮不得已而為之,還請老弟體諒一下老哥哥我的難處。而我之所以改變了主意,就是因為……那些契丹兵的表現,他們無論是咒罵我還是乞求我都簡直是太像真的了,尤其是在你那一聲吼后他們所表現出來的唯恐被你丟棄的驚恐,若只是幾個人是假裝的還說得過去,幾千人一起這樣,上哪去找這么多會演戲的人?所以……,實話實說,要是那些契丹兵剛剛有咱漢家兒郎的半點勇氣和膽色,這城門老哥我還真不敢開了?!?/br> 花榮恍然大悟,感情自己還得感謝那些在城門外哭爹喊娘的契丹兵,同時,曾明義的話也讓花榮心中不由一動,一句“花老弟”,又一句“咱漢家兒郎”,再加上隱隱約約對契丹人的鄙夷,曾明義的話里處處流露著拉關系套近乎的味道。 花榮快速一想就隱約猜到了曾明義的意圖,如今在金國的強勢崛起下,大遼被打的毫無還手之力,短短才三四年的時間就被金國占據了半壁江山,已建國幾百年、曾經強橫無比的大遼竟已顯露出國祚不保的跡象,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人都在為日后找尋著退路,連建立遼國的契丹人如今都在成建制的投向金國,被契丹人奴役了幾百年的漢人當然也不會傻乎乎的坐以待斃跟著大遼陪葬。只不過這些遼國漢人這幾百年來已經被異族奴役怕了,相比于由更加蠻夷的金人創建的國家,文明而富足的華夏故土才是遼地漢人最理想的歸宿。 在花榮進城后,曾明義就問過他是來自于哪里,為何沒有身穿大遼的軍服? 花榮只是模棱兩可的說自己是來自于大宋,卻并沒有詳細說是來自于大宋哪里。 曾明義作為中低級軍官根本沒有機會接觸到如今宋遼金之間的內幕關系,也根本不知道大宋如今的實際現狀,他一聽花榮是來自于大宋,雖然奇怪花榮他們所身穿的同樣不是大宋的軍服,但聽著花榮等人那一口純正的大宋國音,他立刻就相信了花榮的話,也就自然而然的把花榮的意思領悟成了他們是大宋的軍隊。于是他就不禁動了那個心思,與花榮拉拉關系套套近乎,萬一日后真要投靠大宋,也能走一走花榮這條路子,反正不管怎么說,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總沒有壞處。 花榮想通后心中一樂,暗道甭管曾明義是不是這個目的,自己目前也的確需要與他建立起良好的關系才能齊心協力保住利州,并且在接下來的行動中說不定還要借助他的力量。 “原來如此……”花榮輕輕的點了點頭同樣小聲的說道,“老哥的難處兄弟我懂,這里比不得大宋,漢家兒郎也多有身不由己的地方呀。老哥放心,兄弟我既然敢進城,就是抱著與利州城同生共死的決心來的,只要咱們兄弟攜手同心,利州城絕對固若金湯!” 一句“老哥”,一句“兄弟攜手同心”直叫得曾明義心中一喜,到底是同族同胞,胳膊肘能往里拐的總不會往外拐,頓時滿面笑容的說道,“好!有老弟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二人相視一笑。 “對了,老哥我還有一件事要向老弟你請教,”曾明義接著說道,“老弟你先是燒了金狗兩座糧營,剛剛又殺得金狗丟盔棄甲,真叫一個痛快!不是老哥我恭維你,老弟你真是用兵如神!不知老弟對接下來如何守住利州可也有良策?” 曾明義的確不是在故意恭維花榮,他作為一名漢人能在遼國做到軍都統制這個職位,除了蒙蔭祖上也是世代在遼軍效力“根正苗紅”,也跟他這個人素有自知之明有很大關系,知道自己幾斤幾兩能吃幾碗飯,而他之所以會主動放低身段跟花榮攀關系,也是通過花榮這兩日的表現對花榮產生了由衷的欽佩,他相信自己的眼睛,堅信花榮日后必定是飛黃騰達不可限量! 花榮趕忙客氣的推托,他不想表現的太強勢,以免讓曾明義覺得自己是反客為主,鳩占鵲巢。 曾明義卻一再堅持,幾番推讓后,花榮也終于明白曾明義了心意,既然如此,花榮也不再謙讓,他在詳細問清楚了曾明義如今利州城的詳細情況后僅略一思索便向曾明義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從物資的供給到兵力的分布再到四個城門的相互配合莫不是細致入微,說完這些他接著說道,“打仗并不只是打的武力,更是打的人心,看起來咱們只有一萬兩千人,而金軍有五萬人,咱們的兵力處于絕對的劣勢,但利州城內卻還有十萬百姓,若能把這些百姓都發動起來幫助咱們打金賊,哪怕只是幫助咱們搬搬武器,做做飯,運送一下傷員,也將給咱們帶來的無法想象的幫助!所以,除了我剛剛所說的戰斗部署,咱們最應該馬上做的就是發動百姓!” 曾明義趕忙問道,“那要應該怎么做?” 花榮說道,“很簡單,百姓現在最擔心的是什么?是城破后他們將會遭到金軍何等的對待,咱們現在就讓人去告訴他們,金軍是一群殺人不眨眼的惡魔,他們每攻破一個地方就會屠城,殺死男人,jianyin婦人!咱們說的越可怕,百姓就越害怕,對金軍也就越抵觸,不用咱們再發動,他們就會自發的來幫助咱們!” 一席話直聽得曾明義是茅塞頓開,他看得出,這是一個可以最大限度發揮當前利州城內一萬兩千人的最佳戰斗方案,一旦真正實施起這個方案,將給利州城的防御能力帶來巨大的提高! 曾明義心中對花榮更是欽佩,禁不住對著花榮一抱拳由衷贊道,“老弟真乃不世之才,大宋有老弟此等良將,定是不懼任何的強敵!對了,兄弟你在大宋定然是備受器重吧?不知在何處高就?” 花榮淡淡一笑搖頭道,“不,我在大宋,只是一個叫做清風寨的武知寨?!?/br> “武知寨?”曾明義一愣,他并不了解大宋的軍職制度,不解的問道,“這是什么軍職?有多大?” 花榮伸出了一根手指,“也就頂多只有曾大哥手下的一名千夫長那么大?!?/br> 曾明義驚得差點蹦起來,“什么?才這么大點官……?”話到一半曾明義自知失言,趕忙朝著花榮歉意的一笑,仍舊忍不住不解的問道,“那兄弟你怎么可以領這五千鐵騎來大遼……?” 花榮慢慢收起笑容正色道,“這要感謝一個人,是他發現了我,拯救了我,信任我,拿我當親兄弟,并給予我了我要施展才華所需要的一切條件!” 曾明義感受到了花榮口中對那個人的無限尊敬,立刻收起笑容說道,“原來如此……,常言道,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看來那個人就是兄弟你的伯樂,看來無論發生什么,兄弟你也不會背叛他吧?!?/br> 花榮用力的點點頭,無比堅定的說道,“是的,我將永遠誓死捍衛他!” “蝴蝶效應”持續產生作用,完顏婁室很快就對整個戰役的策略進行了更改,首當其沖的就是利州,第二日一早,一項相同的命令被同時下達到包圍利州的四路大軍手中,完顏婁室命令,盡快拿下利州! 包圍利州的五萬金軍早就在等待這一天了,這些日子只能假裝攻打利州,每每可以攻破城池時就不得不主動撤退,白白死傷了許多人手,五萬金軍打得那叫一個憋屈!如今終于等來了這個好消息,五萬金軍各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