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節
可就算是脫靶的箭也總得有個蹤跡吧,眾人立刻裝作尋找那脫靶的三支箭好掩飾一下鄭飛的尷尬。 還是一名小嘍啰眼尖,突然一指老槐樹后面又四十步遠的一顆樹道,“在那里有一支!” 眾人立刻望去。 果然!一支鋼箭正插在那棵樹上,尾部猶在劇烈的顫動著! 252,金錢豹湯隆獻寶,梁山泊組建新軍(4) (求收藏,求紅票,求建議) 眾人立刻簇擁著鄭飛走向那兩棵樹。 來到第一棵樹之前,就見龐萬春所射的那一支箭正牢牢地釘在樹干之上。 王寅上前拔下鋼箭,看了一眼便微微搖頭對著眾人嘆道,“入木兩寸有余,龐老弟真好臂力!” 這么遠的距離還能射進里面兩寸有余?! 可想而知這一箭如果是射在人的身上,只要部位準確,要人之命絕對不在話下!如此遠的距離龐萬春依舊可以射出力量與準確度都俱佳的一箭,這神射手的美譽果真不同凡響! 眾人當然不知龐萬春當初在少華山時便是在百步之外接連射殺了兩名官員才使得少華山在官兵的包圍下反敗為勝! 眾人上前細細一看了又是一番嘖嘖稱奇,只可惜單從這入木的力度上說,在這個距離想射穿甲胄的難度還是比較大的! 眾人又走向后面那棵槐樹,且去看看入木情況如何。 但眾人來到近前待一看清那支箭卻都齊齊倒吸了一口冷氣! 只見那支箭雖同樣釘在樹干上,卻把釘口之處兩寸有余的一片樹干都擊成了碎片脫落于地,在釘入處形成了一個碗口狀的沖擊面,而已經射進樹干里面的箭身長度也明顯要深過龐萬春那一箭許多! 王寅立刻上前去拔那箭,卻是一下子沒有拔出來。 王寅再猛地一用力,就只聽一聲清脆的響聲,竟把箭桿折斷了。 王寅愣愣的看了一眼那半截箭桿,立刻一手先將那半截箭桿暫時與沒入樹干的另半截對合在一起,又拿起龐萬春剛剛所射的那支箭與之放平做個對比。 卻見王寅的身子一震,竟愣在了那里。 鄭飛見狀奇道,“王寅,如何?!” 王寅轉過身來,臉上竟寫滿了驚訝,猶自不信的說道,“一……一半全進去了!” 眾人一聽都呆了呆,同樣滿眼驚訝的看向了那把神臂弓! 此弓射出來的箭真是好強的沖擊力! 雖然鄭飛射偏了方向,三支箭只找到了這一支,可這支箭卻在比龐萬春所射的那一支箭又遠了三四十步的情況下,所產生的破壞力竟比龐萬春那一支還要強了許多! 可想而知,這一箭要是射在人身上……豈不是只會留下一個前后貫通的血窟窿?! 傳說它有在三百步內射穿甲胄的威力果真不假! 龐萬春立刻對著鄭飛抱拳喜道,“哥哥,這神臂弓威力非比尋常!小弟恭喜哥哥得此一寶!” 其余眾頭領也都一臉興奮的朝著鄭飛抱拳道,“恭喜大頭領得此一寶!” 但鄭飛的臉上卻看不出一絲一毫的笑意,只見他突然問向正站著一旁滿臉得意的湯隆,“湯隆,大宋軍隊中的神臂弓也有如此威力嗎?”鄭飛的確很高興可以獲得這樣的武器,但卻同時又感到了一絲的不安,試想,如果大宋軍中皆用此物,自己日后興兵,只怕從此物上也占不到宋軍的什么便宜。而且既然此物威力如此大,那為何與遼夏軍隊相戰時并不曾聽此物有過什么巨大的戰果呢? 湯隆似是看出了鄭飛的疑慮,立刻回道,“大頭領不必擔心,經過我父的改進,此弩雖還叫神臂弓,卻已與大宋軍隊所用的神臂弓有了許多的不同之處,其中最大的不同有兩處,一是能同時射出三箭!另一處乃是扳機可以前后調節位置。宋軍所用神臂弓的扳機位置其實就是這改良后的神臂弓最前面的位置,雖然扳機的位置越往后威力才越大,但上弦所要用的力氣也要大上許多。您剛剛也是將弓弦拉到了最后的位置才造成了如此大的威力,只不過尋常士卒哪會有和您一樣的神力?” 鄭飛點點頭又問道,“即便大宋軍隊所用神臂弓比此弩威力要弱一些,但依舊不容小覷,卻不知為何不大力推廣此弩呢?” 魯智深搶著說道,“這個灑家知道,神臂弓雖好,卻每次只能射出一箭,再上弦頗為費勁,遼夏軍隊又以騎兵為主,在戰場上速度極快!只怕還沒上好第二箭他們就已沖到了近前。而且聽說此弩制作頗為費事,制作費用也很貴,造出一把神臂弓所用的錢和精力都可以造出五把普通的弓箭來,朝廷覺得不劃算,故一直沒有大力推廣,只給一些精銳之師配給了一些?!?/br> 湯隆點點頭,因為不知魯智深的身份便道,“這位……大師哥哥說得不錯,這的確是其中極為重要的兩點原因,但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小弟曾聽我父說過,朝廷雖給弓弩院撥付了許多銀兩用來制造弓弩,但經過層層官員的克扣與挪用,真正用在制造弓弩上的錢早已不足原本的十之二三。而且這弓弩院又是個可以撈錢的肥差,盡被一些貪官占了位置,院中的軍匠對他們稍有不從不滿便會被踢走,我父當初就是對他們所進的低劣材料有所不滿才被重新退回軍中。如此一來,制作費用原本就不夠,材料又低劣,能工巧匠皆被踢走,留下來的都是一些阿諛奉承并無多少真本事的人,這造出的弓弩如何能用?!” 湯隆越說越氣,說到最后已是怒氣連連,想來是想起了他爹曾經遭遇過的什么不公平對待。 253,金錢豹湯隆獻寶,梁山泊組建新軍(5) (求收藏,求紅票,求建議) 對于湯隆所說的弓弩院的事,鄭飛在穿越之前倒真的看過相關的記載。 據傳弓弩院等軍用武器作坊在成立之初,的確為大宋軍隊造出了許多神兵利器,使得大宋軍隊在建國之初面對外敵占了許多優勢。 比如在“檀淵之盟”簽訂前夕遼宋雙方正在武力相抗已增加本國的談判籌碼時,契丹大將蕭達覽即是在數百米外中了宋軍一種叫做三弓床弩的襲擊而突然陣亡,使得契丹士兵大駭,士氣頓時大挫!從而為宋軍爭取到了許多談判的底氣! 而像神臂弓這種武器也一直被大宋朝廷嚴格控制著,相傳手持此弩的士兵在被俘前,必須砸爛此弩才可投降。所以金遼等國一直沒掌握到其制作的核心技術,雖然用俘獲的神臂弓仿造了一些,但威力一直比不了弓弩院生產出來的原版神臂弓! 而由于朝廷過于嚴格的保密和監管,以致神臂弓、三弓弩等超時代的武器到大宋滅亡時也隨之失傳了,元朝建立后曾搜捕大宋遺留的軍匠仿造這些武器,但都沒有成功。 弓弩院中掌握的武器技術之高可見一斑! 但到了后來,因為整個朝廷從上到下的一系列腐敗問題,弓弩院等軍用作坊的產品質量直線下降,士兵在戰場上使用時經常會出現兵器突然自己損壞不能用的情況。 相傳宋神宗有一次心血來潮,突然駕臨弓弩院choucha弓弩,卻是連續抽了三把弓弩都不合格,弓弩院的嚴重問題這才被曝光。 反觀遼金兩國,他們的軍器作坊所生產出的兵器上都必須刻有監造官或制造工匠的名字,如果在戰場上兵器出現了問題,就會立刻查辦相關官員和工匠! 所以遼金的武器裝備雖不如宋軍的技術含量高和先進,但質量卻比宋軍的強上許多,這也是宋軍一直不敵遼金的原因之一。 湯隆繼續憤憤不平的說道,“所以,靠著現在的弓弩院里的那幫酒囊飯袋所制作出的神臂弓又能好到哪去?往往沒射上幾次就會出現各種問題,甚至完全損壞不再能用!久而久之,神臂弓便給了朝廷一種不經耐用的印象,再加上它制造的費用的確要高一些,所以越來越不為朝廷所喜歡。但實際情況卻是神臂弓其實是一種特別耐用的弓弩,不是小弟夸???,由我父與小弟制造出來的神臂弓射上幾百次都不會有任何的問題!而制造一把改良后的神臂弓所花費的費用,即便所用的干、角、筋、膠、絲、漆等材料都選用上乘貨色,也要比弓弩院那幫混蛋為了撈油水所虛報的價格便宜一大半!” 鄭飛聽了這話才終于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頓時有種撿到寶的感覺!如此真如湯隆所言,那朝廷的軍隊即便有神臂弓也跟沒有一樣呀。 尤其是這經過改良的神臂弓自己這里乃是獨一份!雖然上弦依舊很麻煩,如果距離對方太近或者對方都是騎兵則只能射擊一次,但一次就能射三箭也能彌補不少這方面的缺點。 鄭飛立刻笑著一拍湯隆的肩膀,“好,歡迎湯兄弟加入我們梁山泊,往日的種種不快一筆勾銷,從今往后你便是我梁山泊的好兄弟了!” 說罷,鄭飛又看了一眼眾人高聲道,“傳我命令,封湯隆為梁山泊第二十頭領,軍器監造使,全權負責山寨軍器監造事宜并直接對我負責!” 眾人聽了心中便是微微一動,暗道又多了一個直接對大頭領負責的人。 湯隆聞言頓時大喜,趕忙下跪對著鄭飛磕了三個響頭,口呼,“大頭領放心,小弟絕對忠心不二!” 王寅等人面色雖有猶豫,但眼見鄭飛已拍了板,而湯隆所獻神臂弓的威力又著實驚人,也就只好認了這事。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湯隆憑借著他那高超的軍器手藝,為王寅等人兵器著實上了一把心,這才逐漸完全的得到了王寅等人的承認,當然,這是后話。 鄭飛笑著扶起湯隆,急切的問道,“湯頭領,制造一把全新的改良后的神臂弓需要幾個人?費幾天功夫?花費多少銀兩?” 湯隆快速一想便回道,“若是材料齊全,熟練的軍器師單人只需五日便能造出一把合格的神臂弓,雙人則只需三天,每把改良后的神臂弓需要四十貫?!?/br> 什么?!居然要四十貫! 不少人聽了這個價格都是一驚!不由暗道這也太貴了!若按湯隆所說,則弓弩院采用劣等的材料,而且還是虛報給朝廷的價格就要高達七八十貫,但使用起來卻只能用幾次便可能損壞,難怪朝廷會覺得這神臂弓不劃算而不愿大范圍的配給軍隊了。 雖然鄭飛聽了這個價格也是暗暗一驚,但隨即就滿不在乎的點了點頭,對他而言,一把可以用幾百次并且威力著實巨大的神臂弓只要四十貫其實真不算貴! 因為只要有了這樣的弩弓,便等于有了超遠程打擊敵人的能力,可以做到敵人未進身前便已喪命或者損失嚴重,對保護自己的有生力量有著何等巨大的作用! 鄭飛不喜歡古代對陣時那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打法,深受穿越前時代的先進科技,尤其是一些現代戰爭的影響,如何在盡可能減小己方損失的前提下盡可能的打擊敵人的有生力量才是鄭飛的追求方向! 如今這種時代當然沒法追求什么大炮導彈,所以像龐萬春這樣的神射手,以及神臂弓這樣的超遠程武器便成了鄭飛的首選! 鄭飛唯一遺憾的是當初離開岐山時沒有把那掠自三大糧行的巨額財富帶走一些,只是隨身帶了幾萬貫的交子錢,如今到現在還剩下不到一萬貫,馬上就要成為窮光蛋了! 鄭飛只能在心底一嘆,心中不由又想了遠方那個人的身影。 “朱武……真是便宜你小子了!” 鄭飛輕輕搖搖頭驅散了那個人的影子,對著湯隆一笑道,“此弩再叫神臂弓也不好,因為它本就已是一個全新的弓弩品種,而且再叫神臂弓也容易招來官府的注意,不如取一個全新的名字,就叫做……斷魂弓吧!” 湯隆一愣,隨即喜道,“斷魂弓……?!好名字!不管誰遇到它,都叫他斷魂無生!” 254,金錢豹湯隆獻寶,梁山泊組建新軍(6) (求收藏,求紅票,求建議) 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制作斷魂弩的人手問題了。 弓弩這種東西,還是要靠大面積的齊射才能產生極大的殺傷力,只配備幾把或者十幾把的話,只能對單個敵人有威懾力,碰見成百上千人的大混戰只會是杯水車薪。 但只靠湯隆一個人,就算累死他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造出太多斷魂弩來。 鄭飛問向湯隆,“訓練一名可以制作斷魂弓的軍匠需要多久?” 湯隆沉思片刻便回道,“若是有一些鐵匠手藝基礎的,人再聰明勤快些,只會做斷魂弩的話……一個月應該就足夠了。沒有任何基礎的,就不好說了?!?/br> 鄭飛聽了沉吟道,“一個月……倒也可以,只是要到哪里去尋找這么多鐵匠呢……?” 旁邊朱貴上前道,“大頭領,咱們梁山上有不少人在上山前做過手藝活,大頭領只需下令,應該就能召集起一些人來,另外再找一些人讓他們從頭開始學,有湯頭領的用心教授,出師也是早晚的事。咱們還可以派人下山去找一些山下周邊的鐵匠,讓他們入伙咱們梁山,也能短時間內湊齊不少人?!?/br> 鄭飛聽了問向湯隆,“湯頭領,朱頭領所說可行嗎?” 湯隆想了想道,“可行倒是可行,但神臂……哦不,是斷魂弩的制作工藝非常復雜,學習如何去做很容易,但要想讓做出來的東西品質優良且經久耐用還是要靠熟手才行,小弟還有一個辦法,不知當講不當講?!?/br> 鄭飛道,“湯頭領有話便說?!?/br> 湯隆道,“制作斷魂弩的最佳的人選還是那些軍匠,只要能再找來幾個軍匠高手配合我,則不但制作出的斷魂弩品質有保障,日后若想再制造什么別的武器也就事半功倍了!” 鄭飛眼中頓時一亮!心中暗道,“對呀!只這一個湯隆就帶給自己如此大的好處,自己要是能得到更多的軍匠相助,那豈不是日后想要什么大宋的武器就能造出什么武器來?” 卻聽林沖道,“只是這軍匠不似尋常的鐵匠,皆在軍中或官府的控制之下,要找他們談何容易?!” 湯隆一笑道,“林頭領所言不假,不過這干軍匠的向來是祖傳的手藝,就像小弟這樣,從曾祖那代就開始效力軍中,若不是小弟貪賭,此刻說不定子承父業,也正在軍中效力。而有一些祖傳的軍匠家族堪稱制造軍器的大族,族內上上下下皆是制造軍器的好手,像我家祖上就是出自其中一個軍匠家族?!?/br> 林沖點頭道,“這個我也知道,汴梁禁軍軍中就有一戶軍匠家族名為公孫,世代皆為禁軍效力制造軍器,手藝著實不凡!我那鐵槍就是出自他家之手,不過這與咱們有什么關系嗎?” 湯隆不答反問道,“不知諸位頭領可曾聽說過神宗皇帝時期的‘弓弩案’?” 弓弩案? 眾人都是江湖人物,若說起什么江湖典故眾人或許還聽說過,可要問他們什么朝堂之事還真就沒幾個人知道了。 但鄭飛一聽“神宗”與“弓弩”這兩個詞心中不由一動,立刻聯想起了一件事說道,“可是神宗皇帝在位時choucha弓弩院所造軍器之事?” 湯隆頓時一愣,萬萬沒想到鄭飛居然知道這事,驚訝的看了一眼鄭飛后便道,“大頭領真是見多識廣,連‘弓弩案’都知道?!?/br> 鄭飛不置可否的一笑,他只知道宋神宗曾經choucha弓弩院制造出的弓箭,結果連抽三次都不合格,神宗大怒,只不過后來又發生了什么就不知道了,如今聽湯隆問起,他的回答也不過是瞎貓碰見死耗子罷了。 但湯隆此刻的心情卻很復雜,他數次想賣弄一下,結果先后被龐萬春和鄭飛點破,心中不由暗嘆這梁山泊上果真藏龍臥虎。 湯隆繼續道,“既然大頭領您知道那案子,我就不細說了。當日神宗皇帝大怒弓弩院貪腐,將弓弩院上上下下嚴懲一番,雖然貪官污吏被拿下不少,但也連累了不少無辜的能工巧匠。其中便有數個世代制造軍器的家族被連累治罪而獲罪遭到發配,他們那些人也就從此脫離了軍隊和弓弩院。如今的弓弩院之所以手藝底下,除了官員腐敗所致,也是那一次的‘弓弩案’著實傷了弓弩院的元氣。那些軍匠大族被發配后,有一些已經徹底失去了蹤跡,不知還有沒有留下后代。但有幾個家族還有跡可循,小弟恰巧知道其中有三家就在他們的發配之地定居了下來,繁衍生息至今,此時距離‘弓弩案’事發不過二十多年,想來他們族中的能工巧匠們還有許多幸存著,手藝也還沒失傳?!?/br> 鄭飛心中一喜,急忙問道,“他們的發配之地在哪里?” 湯隆道,“離此也不算太遠,就在那沙門島(注1)!” 沙門島?!鄭飛等人聽了皆是一驚,只因這發配沙門島可屬于發配諸地中比較嚴重的一種,他們這些普通的軍匠都會被發配那里,可想而知當初神宗皇帝是何等的暴怒了! “不過這倒是便宜了自己!“鄭飛想定立刻道,“湯頭領,你可有把握尋到他們并把他們帶上我梁山來?” 湯隆點頭道,“小弟的祖上與那兩家頗有淵源,小弟愿意去試一試!” “好!”鄭飛點點頭,接著又對湯隆道,“湯頭領,你這件事若辦成了便是我梁山一大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