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只見一名彪形大漢正坐在門口一張板凳之上,此大汗頭帶頭巾,上穿一綠色的戰袍,腰系一條烏黑的皮革敷腰,腳上一雙褐黃色的大靴。 再看面孔,生得面圓耳大,鼻直口方,腮邊一部落腮胡須,身高少說也得有一米九。 此刻這大漢正一腳擦在板凳上,斜靠著門,微微瞇著眼,一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架勢將魯家客店的門口堵了個嚴嚴實實。 “完了!”鄭飛心中一黯,根據水滸上所說,此刻應該正是魯達來到魯家客店一巴掌打跑店小二,放走翠蘭父女后,又擋在客店門口防止店小二去給鄭屠通風報信的時候了。 “難道我今天注定要被魯達三拳打死嗎?”鄭飛欲哭無淚,“不行!一定要想辦法躲過這一劫!那要怎么辦才好呢? 跑?不行!按照魯達的性格,注定跑得了初一跑不了十五,自己初來宋朝什么都不懂,就算不被他抓到又能跑到哪去? 抵抗?跟魯達抵抗?那跟被他三拳打死有什么區別?” 鄭飛心里撲騰撲騰的跳,突然計上心來。 自己從小就熟讀《水滸傳》,對水滸的情節可以說是了如指掌,并且對水滸上每個人物也都能說出個一二三來,尤其是那幾個主要人物,魯提轄林沖武松……。 那自己對他們的了解豈不就是一大優勢? 眼前的魯達,雖然脾氣暴躁,內心卻是極為的細膩敏感,你在他面前切記不可有半點的虛偽,他對人的善惡好壞似乎有一種天生的辨識能力。 這人銀子買不到,小恩小惠也沒用。 你對他真,他便對你也真。你對他假,哪怕一點點的虛偽,就別再想能得到他的半點真情。 當初三山聚義商量攻打青州,魯達便曾說過,別人都說宋江好,我沒見過,我不全信。 比起別人一聽宋江的大名就跪倒,魯達就多了很多冷靜。 鄭飛決定搏一搏,賭一賭魯達是否真如水滸上所描寫的那樣! 而且如今既然那金家父女已經走了,沒有了證人……,那豈不是可以……?! 鄭飛想定,對張安說道,“你回去吧?!?/br> 張安道了一聲是,看看坐在門口的魯達,又看了看鄭飛,轉頭就往回走去。 鄭飛轉過身來,長舒了一口氣,穩了穩心神,舉步便朝魯家客店走去。 聽到鄭飛的腳步,那魯達睜開眼看向鄭飛。 這一眼望來,鄭飛只覺得魯達的眼睛似是猛虎一般,驟然直視之下就像是被拿槍指著,心中頓時又是一顫。 接著又見一抹怒色閃過魯達的雙眼,魯達冷冷一哼站起身來道,“鄭屠,你來此作甚?” 看著眼前這小山一般的壯漢,鄭飛咽了口吐沫,趕忙抱拳施禮道,“提轄大人原來您在這里,小的來此送點東西?!?/br> 魯達眉頭一挑,“送東西?給誰?” 鄭飛裝作猶豫道,“這個……” 魯達怒道,“說!” 鄭飛這才嘆了口氣說道,“提轄大人有所不知,小的前段時間路遇一對來此逃難的東京父女,見他們可憐,便幫他們葬了剛剛亡故的母親,那女子為報答小人甘愿為妾,小的見他們父女無依無靠,便應了下來,同時許給三千貫典身錢。誰料家中賤內霸道,給小的來個一哭二鬧三上吊,小的無奈,只得先來個虛錢實契,暫時穩住家中那只母大蟲。只是委屈了那對父女。這段時間小的終于勸住賤內,今日特來此接那父女回家同時補上典身錢?!?/br> 鄭飛一口氣說罷,又沖魯達施了一禮,微微彎著腰抬頭看向魯達。 就見魯達的一臉怒色先是一頓,接著就露出滿腹狐疑的表情。 魯達想了想,瞇著眼看了看鄭飛道,“此話可當真?” 鄭飛謙恭一笑,“提轄大人,小的騙誰也不敢騙您哪。再說小的來此只是尋那父女,無故騙您有何意義?” 魯達不再說話,只是一雙虎目死死盯著鄭飛的雙眼。 鄭飛先是心下一陣慌亂,立刻在心中吶喊:“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我反正就沒怎么著他們,再有錯也是鄭屠的做的,跟我一點關系也沒有?!?/br> 想罷,鄭飛一直腰板,依舊謙恭的看著魯達,心不虛則氣不亂,目光之中一片坦誠。 一陣無言的沉默,靜的都能聽到細針落地的聲音,而周圍過路之人似乎都感覺到了此地詭異的氣氛,一個個屏住呼吸小心而快步的通過。 終于……。 “嗯……”魯達點了點頭,“灑家見你也不像撒謊的模樣,權且信你一信,只是你來晚了,金老漢和他女兒已經走了?!?/br> 鄭飛心中終于長舒了一口氣,看樣子魯達已經相信了自己,心下頓時一寬。 你還真別說,這人到了極為放松的狀態,主意接著又起。 鄭飛突然哎呀一聲,“呀!昨日真不該與王進大哥多喝幾杯,又耽誤了此事!” 果然就見魯達面色一驚,咦了一聲,急道,“誰?昨日你與誰喝酒?” 鄭飛心中一樂,知道自己又賭對了!接著道,“王進啊,怎么提轄大人與他相熟?” 魯達急道,“哪個王進?可是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 鄭飛連連點頭,“原來提轄大人真與我王大哥相熟?!?/br> 魯達又道,“他現在何處?” 鄭飛道,“昨日一別不知又去往何處了?!?/br> 魯達狐疑的看了鄭飛一眼,道,“你又如何與王進一起飲酒的?” 鄭飛連想都沒想,瞎話接口就道,“這個……我本就與王進哥哥相識的,怎么?提轄也識得我王進哥哥?” 此話一說,魯達的面色果然變了又變,愣愣的看著鄭飛。 鄭飛心中好笑,也又松了一口氣,自己一頓亂吹,魯達不如此表現才怪。 王進是誰?九紋龍史進的師父,僅僅教了史進半年,便將史進的功夫從一幫子江湖賣藝的人所教給的“花把勢”轉而教成了梁山泊三十六天罡星之一。 其功夫之高可見一斑! 水滸上說史進昨日來尋師父王進,偶遇魯達,兩人一見如故去酒樓吃酒這才引出了翠蘭一事。 只是王進自從得罪高俅逃難路過史家村,又號稱去了延安府投奔老鐘經略相公就從此再也任何消息,退出了水滸的大舞臺。 鄭飛拿這位失蹤了的王進教頭蒙一蒙魯達自不信會出什么紕漏。 只是鄭飛為何這么做? 003,崖山之后無華夏?我之今來欲改之! (求收藏,求紅票) 鄭飛為何這么做? 原來鄭飛剛剛突然心中靈光一閃打定了主意。 自己一定要想方設法結交這位魯提轄,還有不知此刻正在何處的九紋龍史進。 原因一是梁山英雄從小便是鄭飛的偶像。 二是來既然已經來了這水滸世界,鄭飛便有了一個想法。 鄭飛因何而死? 見義勇為卻飲恨寒心而亡! 鄭飛不怪那些沒有幫助自己的人,也理解那女子為何棄自己而逃。 現在的社會風氣本來就是那個樣子。 路遇不平卻無人敢見義勇為,哪怕是出聲喝止。 而往往出事之后不管是誰都會一跑了之擔心遭遇經濟負擔。 就更別說路遇摔倒老人無人敢扶之類的無奈行為。 當我們從小到大都一直信奉的“道德”,成為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禍事”! 這是何等的悲哀! 鄭飛死的寒心,死的不值! 回想過去,華夏民族本來是一個熱血的民族,雖然五胡亂華使得華夏民族不但差點絕種,更是遭受了第一次的文明大倒退! 但在最危險的時刻,華夏人站了起來,挽救了自己也挽救了華夏文明。 當經歷了隋唐的盛世,再次建立起來的華夏民族統一政權繼承者宋朝雖然是華夏歷史上最弱小的王朝,但哪怕是最孱弱的宋朝,民風也依舊繼承了許多華夏先民的偉大精神。 從民間的俠義之風到朝中的士大夫之氣莫不令人欽佩! 只可惜,因為后晉狗賊石敬瑭的賣國行徑,宋國從一開始就處在喪失抗拒北方游牧民族的天險要地燕云十六州的境地,導致宋國不但直接處于契丹人的槍口之下,更失去了戰馬等戰略物資的直接支持。 這還沒完,歷經五代十國的動亂建立起的宋國,他的統治者趙氏家族似乎是被五代十國時的大臣作亂嚇破了膽,從此開始重文抑武,更將全國兵權軍隊分割的七零八落,不但使得華夏民風開始由剛變柔,更使軍隊的戰斗力陡轉直下! 但即便如此,華夏民族依舊有著旺盛的創造力,建立了一個華夏歷史上最富有的國家! 鄭飛時常想,古中華遺風,究竟會有何等的團結與彪悍,連相對柔弱的南宋,聽聞大宋滅亡了,都能有十萬軍民自發跳海殉國,這是何等的氣節! 但當南北宋相繼亡國,蒙古鐵騎便將華夏文明拖入了苦痛的深淵,蒙古鐵騎殺了多少漢人?粗略估計至少有6700萬人! 6700萬華夏先民! 蒙古軍的屠城,幾乎殺掉了北方百分之90的漢人,誰敢反抗便是滅門乃至屠城!直接導致漢人精英殆盡。 趕走蒙古人重新建立起的華夏王朝大明其實也不過算是一次華夏文明的回光返照,整個朝代皇帝一個比一個混蛋,從上到下保守自大!喪心病狂!腐朽墮落! 南宋滅亡時,陸秀夫抱著少帝跳海,數十萬軍民也跟著跳海殉國!蒙古軍隊攻占長沙時,岳麓書院數百名文弱書生與城共存亡,全部壯烈戰死。 但當大明最后一個皇帝崇禎上吊自盡時,身邊卻只有一個太監陪著……。 接下來的滿清比那蒙古也不過是多了個心眼,一手是屠刀,屠城之舉數不勝數!一手又是恩賞,直接將華夏人徹底變成了奴才! 奴才啊奴才!華夏人給那滿清當了幾百年的奴才! 連續兩次遭受嚴重打擊的華夏文明,終于喪失了許多無比珍貴的東西……。 一句“崖山之后,再無華夏!” 道盡了后人無數的悲痛與無奈! (需要指出的是,“崖山之后,再無華夏”并不是說華夏人的人種滅絕了,而是指自夏商周開始所代代相傳的華夏精神在華夏人的民族記憶里被遺忘了許多,所以亡的不是華夏國,也不是華夏人,而是亡的華夏文明與精神) 鄭飛自認為不是一個高尚的人,但民族有難,匹夫有責!鄭飛想要努力去改變這一切! 既然這一切都是從靖康之難開始的,鄭飛便要盡快建立起自己的力量,去阻止它的發生! 而要做到這些的第一步,便是首先要在這個世界中立足。 而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的梁山英雄便成了鄭飛的首選,同時,鄭飛還有一個小小的愿望悲劇的梁山好漢們,小爺來了!你們悲劇的結局,也該得到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