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節
書迷正在閱讀:魂武雙修、大將、總有那么幾個人想弄死朕、總裁很腹黑、無心、赫氏門徒、圣獄、挖黑魔王墻腳(HP同人)、網游之屠龍牧師、異界大巫
眼見長公主旁若無人般將如此機密道出,那名年邁的宮人一怔,目光落向側座的少年將軍,滿臉古怪,卻是知道長公主在說與他聽。 看來傳言非虛,長公主殿下對安郎將著實不一般。 “安將軍,不知你如何看?” 放下奏報,璃珠轉向安伯塵,美目漣漣。 又來試探? 安伯塵苦思冥想,許久方才搖頭道:“想來殿下定有主張,末將只管上陣殺敵?!?/br> 一旁的宮人眼里閃過不屑,心中暗道,這安郎將果真像旁人說的那樣,勇武有余,智謀不足,到頂了也只是一員猛將,難有再大的作為。 便連璃珠公主也微顯失望,也只有她懷中的女童依舊笑吟吟的看向安伯塵,臉上的親近之意誰都看得出。 “那支叛軍對外宣稱有十五萬,即便是真的,可里面至少有超過十萬是未經戰陣的亂民?!?/br> 看向安伯塵,璃珠好似提點般道:“裹挾十來萬亂民看起來可以壯大聲勢,實際上卻是利弊參半。若得一員猛將領萬人軍,先破亂民,亂民四散奔逃,借勢殺向中軍,占據天時地利,若無大變,擊敗叛軍當輕而易舉?!?/br> 安伯塵一副虛心恭聽之狀,心中暗暗點頭。 璃珠此番話和他的想法不謀而合,縱有十五萬大軍,可說到底仍是一幫烏合之眾。既然是被嶺南都督逼往至此,想來沒打過幾場真正的戰仗,大多數亂民第一次碰兵器,尚無法熟練使用,更別提打仗殺敵。只需一將一軍攜雷霆之勢殺去,亂民潰不成軍,而那支叛軍也會兵敗如山倒。 “安將軍,你可想領兵出征?” 就在這時,耳邊傳來璃珠冷漠中含著一絲玩味的話音。 安伯塵一怔,難免有些心動,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他雖一心修煉,可練了三年兵,整日刀來槍往,縱然是木頭人也會有免不了有些期盼真正的廝殺疆場。 “本宮隨口一說,安將軍勿要當真。你為羽林中郎將,守護京城方才是你首要之任?!?/br> 在宮中這么多年,曾幾何時見過璃珠公主開玩笑,一旁的宮人不由愣了愣,再看向安伯塵雙目奇光連連,心中暗嘆這安郎將還真是好命,得璃珠長公主青眼,縱然做不得一方統帥,日后封侯封伯也是板上釘釘之事。 “殿下教誨末將銘記于心?!?/br> 安伯塵抱拳道,臉上無喜無惱,看得璃珠只覺一拳打在空氣上,好生難受。 “如此,你且退下吧?!?/br> “是?!?/br> 安伯塵起身行禮,又看了眼面露不舍的憶龍公主,告退而出。 打著油紙傘,從王宮深苑走出,安伯塵行于望君湖旁,看向湖中圈圈漣漪,如注的雨點,煙波浩淼間好似起了霧般,如夢如幻,看得人心情愜意。 安伯塵長舒口氣,這雨從昨夜直下到現在,久旱逢甘霖,琉京上下都透著濕潤的氣息,人也精神了許多。 “敢問小哥,如何才能見著無邪居士?” 含著笑意的聲音從身后響起,安伯塵心頭一緊,緩緩轉過身。 來人穿著一身麻布衣,不高不矮,不胖不瘦,老實人的面容,卻又有一絲闖南走北討生活之人精明狡黠,正是昨晚那個變戲法的。 雨似乎又大了幾分,望君湖邊,安伯塵平靜的看向憨笑著的中年人,心中浮起nongnong的戒備。 突破地品,魂體生變后,安伯塵無論眼力、耳力還是洞察力又強了幾分,眼前的男子看似平平無奇,可安伯塵卻隱隱嗅到一絲危險的氣息。 就仿佛藏于深山老林中的猛虎,只當風卷林葉時,才會發現在樹下石后早已匍匐著一頭張牙舞爪的大蟲。 第178章 易先生(下) “你是誰?” 安伯塵問道。 大雨如霧環繞在望君湖周遭,亦順著油紙傘沿流淌下來,仿佛縷縷清泉將兩人隔開。 “鄙人姓易?!?/br> 中年人淡淡一笑,看向不動聲色的安伯塵,嘴角微翹:“我見過你那柄槍,槍里有一羽風雷?!?/br> 聞言,安伯塵心頭一動,再看向和昨夜氣質迥異的中年人,腦中不由浮出一個模糊的人影。吃最上好的酒菜,偏偏討厭金器玉皿,喜歡美女,卻又討厭濃妝艷抹,昔日帶著司馬槿遠游東海捕捉風雷鳥的司馬家門客易先生,也只有他才會知道風雷羽之事。 面前這人也姓易…… 轉眼間安伯塵已知道了這人是誰,可早在那年的東海他便已插上風雷翅遠走高飛,眼下又為何出現在琉京,扮作一變戲法的?難不成他耍出那些神乎其神的戲法就是為了引“無邪居士”現身,如此看來,他并不知道我便是無邪。 笑了笑,安伯塵頷首道:“早先聽聞易先生大名,今日一見果真名不虛傳?!?/br> “名不虛傳?” 中年人搓了搓手,淡淡一笑:“這世上恐怕沒幾人知道我,何來名不虛傳?安將軍好會客套?!?/br> 安伯塵語塞,一臉窘迫,就聽那人又笑道:“看來你和司馬槿交情不錯,如此甚好……敢問安將軍,無邪居士何在?” 寥寥數言安伯塵便已看出,這位易先生并非毫無準備,已將自己的身份打探清楚,不過他來琉京司馬槿應當不知情,否則又怎會不知會自己。 “易先生說笑了,安某又豈會知道無邪居士的所在?!?/br> 安伯塵虛晃一招,暗暗提防。 輕嘆口氣,易先生轉眼看向望君湖,似笑非笑道:“我之前聽說過許多事,都是關于安將軍。那位神出鬼沒的無邪居士看似是一愛管閑事之人,可細細推敲,他每一次出現都和安將軍不無關系。而安將軍三年前起于草莽,成名之快放眼天下也是屈指可數,想來和那位無邪居士脫不了關系?!?/br>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琉京中人鮮有察覺,可有心人如易先生卻看得清楚。 安伯塵知道事已至此他再難脫開關系,倘若自己矢口否認,這位易先生定會探查到底,若讓他發現自己便是無邪居士可就不妙了。 臉上浮起為難之色,好半晌安伯塵苦笑道:“不知易先生找無邪前輩有何要事?” 前輩一詞自有玄妙,相熟的長輩可行,不熟的長輩亦可稱呼,安伯塵稱無邪居士為前輩,落在易先生耳中更覺安伯塵和無邪居士的關系撲朔迷離。 打量著安伯塵,易先生忽而一笑道:“既然你是司馬槿的好友,那易某稱你一聲小友也不為過。易某向來不喜歡打馬虎眼,這便實話實說了,易某欲得蛟龍內丹一枚,放眼大匡也只有無邪居士殺過二蛟??上Р赜诹饘m寶庫中的那條龍珠已被取走,想來是在無邪居士手中。昨夜易某偶遇居士,本想拿一降雨珠相換,奈何無邪居士昨夜似乎心情不太好,易某便拱手相送,到頭來卻又跟丟了無邪居士,于是乎只得找上安小友?!?/br> 聽完安伯塵已信了大半,他對易先生雖不了解,卻知易先生是一奇人,似乎有收集異寶的癖好,那年借助司馬家的海船斬獲風雷翅,今日欲得龍珠也沒什么好奇怪的。 想了想,安伯塵開口問道:“不知易先生要龍珠作何?” 安伯塵可不想從此被人纏上,還是眼前這個神秘莫測的易先生,二蛟的內丹雖是稀罕物,可落在安伯塵手中卻無大用,既不能吃又不能當兵器,送給易先生倒也無妨,只不過凡事都需有個理由。 就聽易先生笑著道:“實不相瞞,在下得一古書,其上記載一物名曰飛龍駕,也就是上古傳說中的蛟龍戰車,能上天入地,水火不侵。這些年易某奔波四方搜羅制材,十八樣珍稀材料幾乎湊齊,只差蛟丹。本以為這輩子都無法見著真龍,無法制成飛龍駕,卻聽聞無邪居士在琉國斬龍。本該早早過來,卻因瑣事纏身,到今日方才抽出空閑?!?/br> 話音落下,安伯塵不經咋舌。 一來訝于易先生毫不避諱開誠布公,二來則是驚嘆易先生口中的飛龍駕,在傳說中確曾有過仙神戰車之物,可那畢竟是神話傳說,這位易先生竟想親手打造一輛飛龍架,當真是天方夜譚。不過他也是有大本事之人,或許真能成功也說不定。 可就這樣把蛟珠給他,未免太大方了…… 安伯塵對身邊人大方,卻也不見得對誰都一樣,破銅爛鐵都是寶,何況是傳說中的蛟龍珠。 “無邪居士殺二蛟,得蛟珠兩枚,賣給易某一顆應當也沒什么大不了的?!?/br> 眼見安伯塵默不出聲,易先生笑著道:“若無邪居士肯將兩顆蛟珠都送于易某,易某三件事物交換?!?/br> 安伯塵皺了皺眉,奇聲道:“易先生且說來,是否交換還得看無邪居士的意思?!?/br> 點了點頭,易先生道:“其一,千兩黃金?!?/br> 安伯塵不動聲色。 “其二,飛龍駕副車一輛。雖沒主車那般大,可也能載六七人,無邪居士雖有飛天遁地之能,可若得飛龍駕當能省去不少腳力?!?/br> 安伯塵微微動容,就聽易先生接著道:“第三樣是一個消息,關于安小友的?!?/br> “關于我的?” 易先生神秘的一笑,端詳著安伯塵,半晌道:“安小友即將大禍臨頭,需得早做準備?!?/br> 安伯塵一愣,思索著道:“此言怎講?” 易先生笑著攤了攤手,并沒說下去的意思,只道:“等你從無邪居士手中討來龍珠,易某再將詳情告知?!?/br> 安伯塵心中生出一絲不快,易先生這番話可謂軟硬兼施,先以千兩黃巾和飛龍駕副車為甜頭,再用性命相要挾,好生狡黠。幸好安伯塵也不缺那雙蛟珠,倘若易先生真用傳說中的飛龍駕來換取對安伯塵而言可有可無蛟珠,說到底還是安伯塵賺了。 至于易先生口中的“大禍臨頭”,安伯塵頂多一笑了之。 他在琉京一不結黨,二不和人結仇,哪來的大禍,為人處事又極其低調,上有璃珠公主明里暗里護著,十有八九是這位易先生為了得到蛟珠在這虛張聲勢。 笑了笑,安伯塵抬頭道:“如此,等我回去告知無邪前輩,若前輩同意,明早便能將蛟珠送到先生住所,若不能……” “無邪居士對安小友愛護有加,定會同意?!?/br> 易先生不假思索道,朝向安伯塵拱了拱手,笑著轉身離去。 看向中年人遠去的背影,安伯塵眉頭舒展開,兩人這一席談話也算和睦融洽,或許因為司馬槿的緣故,司馬槿相識的人中只有提到這位易先生時才會露出笑容,想必兩人之間的感情極好,只可惜這位易先生喜歡嚇唬人,否則或許還能深交幾分。 搖了搖頭,安伯塵暗嘆口氣,負手向龍泉坊走去。 這場春雨除了稍解旱情外,還有一個好處,那便是不用再帶兵cao練。 昨夜突破地品,懸在安伯塵頭頂的利劍終于移開,他的經絡比尋常人粗壯四倍之多,又是同修三勢,所要花費的修煉時間自然遠超尋常修士,幸好有一神仙府供他偷天換日。修煉歲月漫漫無渡,兩年時間卻不知在神仙府中打坐修煉了多少年,此中的艱辛疲憊只有安伯塵自己知道。 今日既不用帶兵cao練,也不用拼死拼活的修煉,安伯塵只想取出龍珠,回轉墨云樓喝一壺好差看幾篇《大匡神鬼談》,然后好好睡上一覺。 打著油紙傘,行于人頭攢動的舊唐古道,安伯塵并沒察覺在身后始終有一雙淡眸在盯著他。 穿梭于人群中,大雨如霧,不多時安伯塵便不見了蹤影,少女黛眉微蹙,一身出塵的氣息在琉京市井中猶顯孑孓。 第179章 長門萬法 一朝兩分 群山之麓,大峽深處,白鵝齊飛,高塔矗立。 這座塔壁轉古舊,色澤斑駁,偶有殘缺,卻更顯古老莊重。塔沿上矗立著一只琉璃做的白鵝,琉璃往往色彩繽紛,可當夕陽掃落鵝雕,那只仰頸撥掌的鵝出奇的白,好似一抹晶瑩剔透的雪花。 夕陽下,塔外的庭院人來人往,有錦衣玉袍,穿著華麗者,也有身著襤褸,樸素無華者,臉上卻掛著莊嚴肅穆之色,不茍言笑。路過高塔時,都會站直身,朝向那塊不知有多少年歷史的牌匾躬身作拜。 牌匾上刻著兩字,萬法。 世上知道長門法會者萬中無一,就在那為數不多知道長門的上位者中,也沒幾人知道萬法宗的存在。 長門法會秉持有容乃大的宗旨,有心斬妖者只要有本事,肯遵令行事,皆可入長門。表面看來長門是一個極為松散的組織,或許連宗門也稱不上,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可多了一個萬法宗則大有不同。萬法宗是長門中唯一的宗門,長老護法執事皆出其中,而宗門領袖則是三年一次推舉而出,在任時間也只有三年,上到長老,下到尋常會眾只要夠資輩都能競爭宗主之位。 說到底,長門中沒有太多的等級差別,富貴貧賤一視同仁,卻是一游離于大匡外的存在。 此時在高塔七層,長老、護法、執事悉數落座,齊齊圍拱在一名穿著官袍的老者身前。 “那無邪居士可是神師?” 過了許久,一名白眉長垂的老者忍不住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