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
自那日在華裳閣前遇見賀蘭芝與趙長卿生了矛盾,周懷禛便派人去查了賀趙兩家的淵源,他也因此知道,一向保持中立的賀洵,也有弱點。 賀洵為人刻板,尊君愛國的思想時刻都在腦子里,他多年以來從不對朝政多加置喙,皇帝說什么,他就做什么,只要不涉及國本,他就是個老好人。 只可惜,趙家為了不讓云妃憑借壽康公主的婚事得到賀家的支持,竟然暗害了賀家小公子的性命。 賀家小公子是賀洵最小的兒子,心頭rou,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痛苦,早已經讓這位左相心中有了怨恨,他遲遲不出手,不過是因為心中那一抹□□。 賀洵有原則,從不主動招惹是非,喪子之仇,他一定要報的,可他不能臟了自己的手,他在等一個契機。 李家世子遇刺,就是最好的契機。 這事賀洵根本沒用心查過,他看出來太子殿下要整治趙家,索性順水推舟,做個人情。 周懷禛正是抓住了這一點,當初才想法子將徹查這事交給賀洵去辦,因為賀洵在朝臣眼中,最是公正無私,他給出的裁決,即便是趙黨也沒有理由反駁。 趙黨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咽下這口氣。 周懷禛與面前這位老臣對視著,兩人眼神交匯,便已經明白了對方的心思。 賀洵拱手道:“微臣明白殿下的意思了,趙家因陛下委任李翰林做漕運監而心生不滿,又恃寵生驕,作jian犯科,無所不用其極,很該整頓一番了?!?/br> 他眼中一暗,又道:“微臣會盡綿薄之力,收集趙家罪證,將其繩之以法?!?/br> 沈宰輔在一旁聽著,面上露出一抹笑容。 他的外孫可真是能耐,賀洵這老匹夫,油鹽不進,刀槍不入,當年多少人拉攏恐嚇,賀洵都未曾出手,兩位成年皇子,他誰都不站,只聽陛下的吩咐。 如今雖然也沒露出投誠太子的跡象,可總算有些搖擺的意思,最起碼,未來不是太子登基路上的絆腳石。 周懷禛與祖父對視一眼,說道:“左相與宰輔都是國之棟梁,如今父皇纏綿病榻,孤還要靠二位襄助,方可平穩時局,二位著實辛苦?!?/br> 賀洵哪里敢將這話當真,他忙道:“殿下謬贊了?!?/br> 這邊商議政事才告一段落,便聽暗三近來報道:“殿下,二皇子的隨行輦駕已經到東華門外?!?/br> 賀洵與沈重聽了,自然知道,二皇子回京,少不得要來拜見太子殿下,他們二人在此處,豈不擾了太子與二皇子寒暄,因此便十分有眼力見兒地退下了。 見兩位朝臣出了房門,暗三才低聲道:“殿下,此次二皇子回京,帶了三千精衛,停于西郊外,并未入城門?!?/br> 周懷禛面上并無意外之色,他冷笑道:“孤還以為,有了父皇的允準,他會將充州的守軍都帶來,只帶三千人,未免太小家子氣?!?/br> 話說到這,他不由站起身來,朝著暗三說道:“去奉天殿?!?/br> 他這位二弟,可一點都不愿意見他,恐怕一到皇宮便要直奔父皇的奉天殿去,生怕父皇一時不測,皇位就毫無波瀾地落到他這個太子頭上。 既然山不來就他,他只好去就山了。 暗三一愣,應了一聲是。 趙貴妃在翊坤宮聽到兒子回宮的消息,心中滿是喜悅,她甚至等不及讓下人們備儀駕,只讓身邊宮女撐了傘,便匆匆朝著奉天殿去了。 祀兒最是有孝心,定然要先去看他父皇,她此時只需去奉天殿等著與兒子團聚就行了。 她定要向祀兒好好訴苦,告訴祀兒她受了多少委屈,讓祀兒給她報仇雪恨。 自從沈皇后這個賤人去奉天殿探望了陛下,陛下對她的態度就冷漠極了。 趙貴妃心里想著這些,她一路匆匆到了奉天殿門前,卻被皇帝的親衛攔下了,她頓時拉了臉,“本宮是貴妃,你們也敢攔?” 那親衛面無表情,只說道:“皇后娘娘說了,陛下的病要靜養,若有人硬闖,便是有弒君的心思,一律杖責三百?!?/br> 第67章 奉天殿內一片肅靜,宮人們都垂著頭,噤若寒蟬。 眾人都知道,陛下不喜太子,父子倆一見面,十有八九都要起爭執。 崇元帝靠在繡著雙龍吐珠的大迎枕上,他的臉色好了許多,病了一場,再瞧面前的兒子,心中感觸頗多。 他已經老了,少年時代一去不復返,可是面前的人,他的兒子,依舊年輕著。 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縈繞在崇元帝心中。 天家的父子,生來關系便不純粹,他與先皇如此,他與太子,更是如此。 崇元帝望著眼前眉目冷清的青年,晦澀問道:“近日朝堂之上,可有棘手的事?” 此話一出,兩個人都愣住了。 崇元帝愣住,是因為這是他第一次如此心平氣和地同太子說話。 而周懷禛愣住,卻是在琢磨父皇這句話背后的意思。 他若回答沒有棘手的事情,父皇也許要疑心,如鯁在喉,他若回答有棘手的事情,可細細算來,也的確沒遇上解決不了的事。 崇元帝顯然意識到自己的話有些難以回答,他默了一瞬,又問道:“你同汝陽的婚事,朕應下了,只是趙家的二姑娘趙淑,溫順善良,朕瞧著,做太子側妃也是使得的?!?/br> 周懷禛聞言,一下冷了臉色,他一改方才的沉默,冷聲道:“父皇,兒臣不會娶趙淑?!?/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