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
頓了頓,扭頭對著上官浩宇直言“尚書令如此反駁,莫不是為了令孫才能不足,無法上榜之事?”諷刺道。 一席話一說,朝中官員紛紛大聲議論了起來,怪不得尚書令如此反駁,原來是為了上官家的榮耀。 齊寒軒看著他們一個個的樣子,未發一言,吏部尚書是他選拔出的人,本就出于寒門,自是要為寒門子弟謀福,寒門子弟日子有多艱難,他深有體會。 心里瘡疤被當眾揭開,上官浩宇頓時大怒“你不要在這里胡言亂語” “微臣豈敢”吏部尚書大哼一句便站了回去。 只剩上官浩宇在中間站著,朝中所有官員均盯著他,看著好戲。 尚書令一派也頗為失望,沒想到尚書令嫡孫竟然未上榜,這…… 上官浩宇扭過頭,看了一眼自己人的神色,心里暗生不妙,看來這制度是沒有辦法請求皇帝廢除了。 心里不由哀嘆,罷了罷了,索性上官家還有玉寒入了榜,他即使在不怨,也改變不了他留著他血脈的事實,是他上官浩宇的親骨rou,他就不信,玉寒真的對上官府的一切一點都不心動! 看著仍在上位看戲的皇帝,只得開口“鳳凌國是皇上的國”一句話,表示了皇上想怎么樣就怎么樣,他不會再過問,也不能改變制度了。 說罷,便退回了自己的位置,接著站著。 見他妥協了,朝中官員也停止了紛爭,安靜的等待著皇上說話。 下面慢慢的安靜了下來,齊寒軒掃了一眼,眼神劃過譏諷,上官浩宇你想改變選官制度,那也要看你有沒有那個能力,這就妥協了嗎? 他眼睛劃過了一道異光,抿了抿唇,看著下方群臣目光堅定,鄭重開口“眾愛卿竟然無反駁,那科舉制度自今年開始便正式繼續實行,只要朕在位,便不可更改” 上官浩宇聽到他這話,心里又是一陣惱怒,哪里是無反駁,他們都為了此事爭論了將近三年了,以前他一句實行后再看就把他們打發了,現在已經實行下來了,他們還有何辦法能逼著他更改?只得暗暗的生著悶氣 吏部尚書扭頭一瞥,看到上官浩宇那隱忍憋屈的樣子,心里一陣嗤笑,也不看看自己孫子是個什么德行!參加科舉,連個句子都不會寫,問什么什么都不知,只知道尋歡作樂,這等廢材還想著入朝為官,簡直是癡心妄想! 他們都是寒門出生,自小開始就挑燈讀書,十年寒窗苦讀,就為了一朝入朝為官,為民造福,也幸得他遇上了皇上這么英明的皇帝,才能有今日,沒有像父親當年,一生抱憾,含恨而終。 寒門子弟有多么苦,他自是知曉的,當年他就是那么過來的,如今皇上要實行科舉制度,他肯定是拼死支持,這是改革??! 寒門子弟因為出生大多數均只能一輩子都因為出身貧賤無法做官,這本就是不公平,現在有這種制度來打破這種不公平,讓他們能努力讀書參加考試,和高官子孫一樣,只要通過考試,便能入朝為官。 想到這他跪下對著皇上真誠的大聲謝道“皇上英明!” 有些他帶領,后邊大臣們也紛紛只得跪下叩首大呼“皇上英明!” 上官浩宇見此,也只得弓著身子跪下,皇上是君,他是臣,君臣之禮,就算他是三朝老臣,也不能罔顧禮法。 看著下面匍匐在地的群臣們,齊寒軒心才微微落了底,他知道,這代表著什么。 從今往后,在無人阻擋他改革之路,科舉能正常進行,而且他要不論是他在位,還是未來他的繼承人繼位,除了有更好的制度來造福百姓,否則便不能更改此制度 不過此次尚書令好像沒有盡全力去阻止,依他那老謀深算,估計是又在籌劃什么,他可不相信他會就此罷手,不為他上官家族謀福利了,有時間得讓冷一再去查探查探 收回思緒,開口“平身” “謝皇上”群臣又一陣齊聲大呼,便起了身。 第五十三章 為民謀福 齊寒軒扭頭看了一眼周福,示意他可以上前了。 周福接到皇上的暗示,邁著步子走到臺階上,開口大呼“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眾群臣紛紛對視了一眼,跪下叩首“恭送皇上!” 聽言,他便站起了身子,從龍椅上走了下來,邁著步子出了正殿。 周福趕緊跟在后邊,隨著皇上一起去了紫宸殿偏殿,那里是皇上接見群臣議事的殿閣 等會兒,此次參加科舉,上榜的秀才們便會進宮,皇上和眾大臣要親自考驗他們,這就是他們參加科舉最后一個考驗,殿試。 進了偏殿正堂,齊寒軒便邁著步子上了臺階,坐到了龍椅上,等待著大臣們和秀才們前來。 不一會兒,評準科舉考試的大臣們帶著秀才們便走了進來。 他們齊齊跪下叩首行禮“微臣參見皇上” “草民參加皇上” “平身吧” “謝皇上”眾人紛紛起身,大臣們坐到原先準備好的桌椅上,和皇上一起考驗他們 秀才們也依次坐到提前安排好的,放著他們名字的小桌前,桌上早已放好了紙墨筆硯。 這次科舉考試,上榜的名字只有五人。這五人是從那六千人中從最低級的考試憑著才能一路殺上來的。 雖今年徹底實行了科舉制度,但是若選太多人入朝為官,那么朝中肯定會有動亂,擔心自己官職被他人擔任,朝中不穩不利于百姓,所以此事要一點一點慢慢實行,不能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