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節
二人立刻閉嘴,表情嚴肅狀。 葉皓東覺著沒勁:“反正也不差這仨瓜兒倆棗兒的,這倆兒錢,留三百,一會兒吃飯,剩下的李哥你們倆分了吧?!?/br> 站在待了一會兒又罵:“狗日的,幾個棒勞力忙活一下午還得算工錢呢,這樣算虧得更多,看來咱們得琢磨個能掙大錢的道兒?!?/br> 李衛東插嘴:“釀酒能挺掙錢吧?!?/br> 葉皓東白了他一眼:“技術,場地,原料,設備,收購站改釀酒廠,你不怕串味兒,人喝酒的還怕呢,虧你想得出來?!?/br> 李衛東:“那你之前說的那個制漿機項目就不用技術和設備了?” 葉皓東:“用!不過那東西國家會有技術扶持,產品出來了國營造紙廠會優先收購,買那套設備國家還有政策可以獲得低息貸款,所以弄個紙漿作坊比起開酒廠風險要低得多?!?/br> 李衛東:“那收購站的生意不做了?” 葉皓東怒其不爭:“凈說屁話,不干的話哪來的制漿材料?再說現在鐵和銅的利潤這么大,咱把收購站開在這么個得天獨厚的地方,不繼續干下去,傻???” 幾天以后,城區郵電局門外,葉皓東把那張大一片紅出手。 那枚珍貴的大一片紅被一位cao廣東口音的南方人,以三十五萬的價格買走。中間人就是李衛東的那個叔叔,成交后,葉皓東給了他一萬塊錢的提成。老先生很高興,直夸李衛東跟了個好老板。 收購站內,唯一還算整潔的小房子里。葉皓東哥仨兒把現金擺了一桌子。 葉皓東拿起兩沓兒錢:“給,一人一萬,先拿回家給家里人,以后這一出最多三個月咱就有一回?!?/br> 李衛東和保利剛也沒推讓,他們倆家里都有難處,這筆錢很解決問題。 李衛東不無擔憂的:“那東子你不是打算上一套紙漿設備嗎?錢能夠嗎?要不我們哥倆一人五千算了,也能跟家里交代過去了?!?/br> 葉皓東嘻嘻一笑:“咱這邊到時候用的是大錢,給你們哥倆兒那幾個錢是小錢,多你們倆這一萬塊錢也起不了多大作用,我在相關的雜志上看到過關于那種機器的介紹,麻煩著呢,好幾個流程,每個環節各有一套機器,除墨的,碎漿的,分離的,反正是挺復雜的,我也弄不太明白就是了?!?/br> 李衛東:“我怎么聽著這么沒譜兒啊,你都沒弄明白,到時候咱們哥仨還不得抓瞎啊?!?/br> 葉皓東一副山人自有妙計的篤定:“這就跟李騰宇不會搓澡按摩照樣開澡堂子一個道理,哥們兒不會擺弄那些機器,可不是還有會的嗎,現在國有企業的效益普遍不咋樣,咱們沙河上游的河口造紙廠有一個技術員,我前兩天跟你們說請人吃飯,就是要請他,今兒晚上剛子不會喝酒留下看家,你跟我一起過去,如果談成了,咱們就算邁出第一步了,到時候我還指著他帶咱去買設備呢?!?/br> 李衛東恍然大悟:“感情你連設備去哪買都不知道呢,就打算開紙漿廠,那我問你,咱們東西生產出來,你打算賣給誰?” 葉皓東滿不在乎:“本來打算賣給河口造紙廠的,現在看是沒戲了,我家前院鐘大娘告訴我說造紙廠快大半年沒發工資了,產品跟不上形勢,沒人要,我跟你說的那個技術員就是那個大娘的兒子?!?/br> 李衛東擔憂的:“你說說到底打算往哪賣???” 葉皓東一拍桌子胸有成竹:“往遼城賣!那邊太子河上下游十來家造紙廠呢,現在造紙的材料基本還是以木材為主,山上的木頭越砍越少,木材價格也越來越高,咱這紙漿成本低還環保,國家針對造紙廠使用這種材料是有政策的,好處這么明顯不愁他們不搶著要?!?/br> 李衛東奇異的目光看著他,盡管已經見怪不怪,還是忍不住嘟囔一句:“真弄不明白你這腦瓜子是怎么長的,你這些都是從哪知道的?” 葉皓東得意的大笑,不無緬懷之意的:“甘羅十二歲稱相,我這么大人干這點事有什么好奇怪的,小時候,我太爺還活著的時候,每天都要逼著我們哥仨讀書練字,我當時小,坐不住,沒少挨打,不過倒是練出了個好記性和讀書的好習慣,后來,老爺子沒了,他那些書不管是讓我們看的還是不讓我們看的,我統統看了個遍,道理嘛,自然是從書里邊自己悟的,不過這制作紙漿的買賣卻是從你們收回來的那些廢舊報紙上偶爾看到的?!?/br> 李衛東驚詫的:“你偶爾看到的,就敢做這么大的決定?” 葉皓東眼睛里有一種自信的神采在流轉,語氣變得興奮充滿豪情:“所以說你們是有眼不識金鑲玉,這世界上能發財能成事兒的機會多了去了,可為啥只見那為數不多的人做成了?一句話概括:這些成事兒的人都具備成功者的特質!” 李衛東笑問:“你是不是說你就具備這樣的特質?” 葉皓東:“也還不見得,假如咱們以后干大了,自然就說明我是有這個特質地?!?/br> 李衛東苦笑:“合著說的這么熱鬧,還是那套那套勝者王侯敗者賊的理論,也就是說你也沒譜兒,對吧?!?/br> 葉皓東:“誰干任何事兒以前也不敢說有百分百的把握,我說的意思是,當年王永慶即便是米鋪沒弄過小鬼子,但他去干別的照樣也能有今天,這不僅是一句命運使然能概括的,還跟他身上的一些特質有關,是那些特質決定了他早晚能成事兒?!?/br> 保利剛:“說的這么神秘,到底什么特質???” 葉皓東:“目光獨到,堅忍不拔,誠信可靠,聰明絕頂,歷經困苦而不改其志!” 李衛東面露失望之色:“有點普通,這些我也知道,還以為是什么神秘的事物呢?!?/br> 葉皓東有些氣人的:“這些品質只有你把事情做成了,才說明你身上是具備這種特質的,否則就說明你不具備?!?/br> 晚宴在老城區的獨一處餃子館。 八個硬菜四個涼拌擺了一桌子,葉皓東誠意十足的點了一瓶五糧液。 鐘志敏今年三十二歲,參加工作九年,一直是河口造紙廠的技術員,只有六十多人的小廠子里,他一直是技術大拿,廠子效益還好的時候也沒短了跟著廠長在外面吃喝,看得出來葉皓東今天表現出來的誠意。 葉皓東:“我就攀個近,叫你聲鐘哥了,這位是李衛東,是我的合伙人,我們倆打算合伙開一個制漿廠,可是技術實力不夠,咱就直來直去,我今兒請你過來,到我們這邊來干?!?/br> 李衛東很老成的:“李衛東,沒少聽東子提起你,沒說的,先敬鐘哥一杯?!?/br> 鐘志敏酒量不錯,李衛東這話說得有些假客氣,但出于禮貌,鐘志敏仍隨著他酒到杯干。 李衛東又給他滿上,還要說話,鐘志敏卻站起身一擺手打斷他的話:“我明白二位的意思了,但我是真沒打算離開河口造紙廠,畢竟那還是國營的企業,我在那大小也是國家干部,企業效益不行,我們這些干部就要站出來想辦法,如果一走了之,那就未免太對不起國家和廠子里的那些工人了?!?/br> 第二十章 拍扁鐵飯碗,給你個金飯碗 葉皓東早料到他會拒絕。 那年月的人‘鐵飯碗’觀念極重,對于國企工人這個身份看的格外重。鐵飯碗沒被朱總拍扁以前,不管企業效益多差,也不管日子多難,他們當中的大部份人都寧愿選擇守候在半死不活的國企里。在浴池打工那會兒,葉皓東沒少接觸這些人,對于他們這種舍不得國企員工身份的心思很了解。 “沒要求你辭職,就是先來我們這幫幫忙,反正你們廠暫時停產,你與其閑在家里吃老本,還不如到我們這邊幫幫忙,我每個月給你開一千五,先付你三個月工資,如果三個月以后我這邊還不能上軌道,你隨時回河口廠上班?!?/br> 葉皓東的話大大出乎了鐘志敏的預料,給出的的條件之優厚,讓他無法拒絕。 “如果在這三個月里,我們廠復產需要我回去,我隨時可以離開,行不行?” 葉皓東:“沒問題?!?/br> 鐘志敏:“如果三個月以內我必須離開,我會把多出的部分工資還給你們?!?/br> 葉皓東哈哈一笑,很有幾分豪邁之意:“千萬別,到時候你非走不可的話,抬腳你就走,咱們交個朋友也好,我有了困難沒準兒還要麻煩你?!?/br> 鐘志敏舉杯:“好了,你們哥倆痛快,我鐘志敏也不是那磨嘰人,我答應過去了,為你們能瞧得起我,這杯酒我敬你們倆?!?/br> 三人干杯。 三天以后,葉皓東與保利剛由鐘志敏帶路,坐上奉城直達泉城的火車。此行的目的地正是泉城紙漿設備廠。 有了鐘志敏這個識途老馬,機器購置合同得以很快敲定。價格比葉皓東預想的要便宜很多,全套設備購下來用了十八萬。大大低于葉皓東的預算。 三人回到鋼城一星期后,新設備和廠家上門安裝人員也隨即到位。廠址就選在葉皓東買下的大院后邊,緊挨著沙河,附近還有高壓線,是個建廠的好地方。 眼瞅著前面收購站里堆積的廢紙已經有上百噸,葉皓東急于把這些垃圾變成錢的想法越來越迫切。 設備安裝調試一共用了半個月。確定運轉正常后,廠家的人才離去。鐘志敏參加了從安裝到調試的整個過程,連續每天工作十小時以上,鐘志敏這位養尊處優慣了的國家干部累瘦了一圈兒??吹睦钚l東直覺得那一千五月薪給的值。 葉皓東對于設備這一塊完全外行,但鐘志敏帶著廠家這伙人每天工作的辛苦,他是看在眼中的,他所能做的就是盡量保證后勤供給,讓這些人吃得好,睡得好。 這些人來了以后,葉皓東特意把他們安排在附近條件最好的選礦廠招待所住宿。吃的也是招待所規格最高的飯菜。每天晚上收工后更是好煙好酒的招待。這件事讓李衛東既心疼又不解。 “咱買他們的設備,他們上門來安裝是應該應分的,這幾個人出來干活,食宿方面他們廠子肯定是有安排的,咱們何苦多花這份冤枉錢?!?/br> 葉皓東:“眼光要放遠點,我聽鐘志敏跟我說起,這些設備以后運轉的好壞、故障率高低,跟這次調試會有很大關系,而這些咱們哥們是不懂的,咱們在食宿上給他們提供點便利,這些人安裝的時候就會給咱們細心點,各部位的零部件都能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安裝,調試的時候,他們也會格外認真,等咱們正是投產了,設備少出點故障,多產點紙漿,今天花這倆錢還叫錢?” 制漿機廠來安裝調試的工人走后,由鐘志敏介紹來的四個技術工人也隨即到位,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兩天后,由李衛東出面,將當地的環保衛生部門,供電供水部門以及工商管理部門的頭頭腦腦請了幾大桌。熱熱鬧鬧的喝了一頓開業酒。 葉皓東開辦的第一家實業,新綠制漿廠終于正式運營了。廠名取自葉皓東在少管所,從窗外東山上看到的那抹新綠,寓意著蓬勃向上。 制漿機終于可以開足馬力生產了,眼瞅著一堆堆的廢紙被這套大家伙吃肚子里,最后變成一桶桶雪白的紙漿,葉皓東等人心情都很激動。 萬里長征的第一步總算邁的挺順,然而各種各樣的困難卻遠未結束。首先是銷路問題,投產還不到一個月小廠子不大的院子里已經擺滿了存放紙漿的大桶;廢紙化為紙漿還只是變廢為寶的第一步,接下來葉皓東還要想辦法把它們推銷出去,把花出去的資金迅速回籠,好行成個良性循環。這件事已經迫在眉睫,葉皓東必須盡快解決。 另一個困難卻與當地的供電部門有關。這套設備雖然是以水力為主的,但其中有兩個程序的耗電量卻很大,于是當地的供電部門就找上門來,表示廠子里用電量較大,增加了線路的載荷,由于擔心會影響到選礦廠的正常生產,于是決定停止供電。 第三個困難是原材料短缺造成的。一個多月以前還堆積如山的成百噸的廢紙,這會早變成了相當于原質量百分之七八十的紙漿。并且,這個月里,盡管李衛東提高了廢紙的價格并且加大了收購力度,但原材料不足,產能無法完全釋放的供求矛盾,已日漸明顯。 活動板房充當的會議室里,葉皓東手下主要人物齊聚,負責廢金屬回收的保利剛,負責紙漿原料回收的李衛東和制漿廠的臨時廠長鐘志敏都坐在那一言不發。神情中有著幾許擔憂。 葉皓東連日來也是愁眉不展。連續思考了幾天,今天總算給他想出個章程。 葉皓東:“我知道你們最近很替我著急,咱們的事業現在遇上困難了,哪方面弄不好都有可能早早卷簾子收工,但我要說的是,這些困難算不得什么,只要籌劃的好,困難也許還能變成好事!” 這句話說完,話音未落,三人的反應各異,李衛東是有些難以置信,保利剛卻是深以為然石頭落地很篤定的樣子,鐘志敏卻是直接的不信任:“皓東,這幾天我也一直琢磨這幾件事,卻一直沒什么好辦法,首先紙漿銷路這一塊我是毫無辦法,供電部門那邊我倒是可以找找老廠長,去給說說情,至于原材料的難處,衛東熟悉,你看看他有什么好辦法沒?” 李衛東一臉無奈:“我能有什么好辦法,咱的收購價已經比別的地方每斤貴了三分,現在選礦廠地區所有的廢紙都被咱一家收了,可還是不夠廠子里那幾臺大機器吃的?!?/br> 保利剛也要說話,葉皓東卻對他一擺手,笑道:“你那邊的情況很好,我知道,這個月掙了八千多是吧,高興的事兒就不必說了,咱今天重點就是解決困難,我有一個想法,你們聽聽可行不?!?/br> 三人點頭。 葉皓東:“我認為首要解決的就是產品積壓的問題,咱們現在主要的困難,其實說到底還是現金的問題,供電部門那邊需要用錢來打通關節,原材料這一塊每天都需要錢,并且在這方面我已經有了一個大計劃,徹底解決原材料的問題,而這個計劃同樣離不開錢,所以我認為當前最迫在眉睫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把院子里的那些大桶里的東西變成現金?!?/br> 李衛東點頭:“那你有什么好辦法可以找到銷路?” 葉皓東:“兩天前我給遼城新豐造紙廠的采購科去了個電話,對方聽了很高興,態度很積極,明天那邊的王副科長會過來一趟,主要是看一看咱們的紙漿是不是合乎他們的要求,如果合格的話他們有多少要多少?!?/br> 鐘志敏有些吃驚的:“新豐廠我知道,那是個上千人的大廠子啊,你怎么聯系到他們的,他們又怎么會在乎咱們這點紙漿?” 葉皓東:“還記得我跟你們說起過的少管所里的宋朝度嗎?他爸爸就是宋豪,他爸的企業跟新豐廠每年都有很大采購合同,我幫過宋朝度,他去看兒子的時候正好遇上,于是就認識了,他一直認為欠我個人情,我一找到他,就立刻答應幫忙,親自聯系了新豐廠的廠長,我就是通過那位劉廠長,聯系到的新豐廠采購科?!?/br> 鐘志敏聽了很高興:“劉廠長在業界有名的說一不二,他親自發話了,咱們的產品又都是優質的原材料,這事兒有九成把握能成,想不到皓東你不聲不響的,早尋到了解決的辦法?!?/br> 葉皓東自信的一笑:“我不僅要聯系他們買咱們的紙漿,而且我還打算借雞生蛋,跟他們合作,把咱們的紙漿產業做大呢?!?/br> 三人聽了,深以為然,就連一向對葉皓東一伙不屑的鐘志敏,都忍不住贊了句:“你可真不像個十七歲的?!?、 葉皓東:“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馬怕騎,人怕逼嘛,巴菲特十歲就玩股票了,我這算啥?!?/br> 次日,在新光區最大的飯店,富余樓內。 王科長拖著喝大了的舌頭,拍著胸脯做出保證:“紙漿全部按優質紙漿的市場價收購,明天拉貨的車就到,順便就把貨款結了,并且以后新綠制漿廠所有的產品,新豐廠全包圓了?!?/br>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賓主盡歡。葉皓東結了賬,從柜臺處拿了兩條紅塔山放進王科長的包里。 葉皓東明白這位王科長能這么爽快是宋朝度他爸的面子起的作用,估計這位王科長臨來時,他們那位強勢的廠長早都交代好了。即便如此,葉皓東對這個王科長也不敢怠慢,吃的喝的拿的一樣都不拉,還安排他去李騰宇的按摩保健藥浴中心好好的享受了一把。 第二天,王科長言而有信,新豐廠專用的大罐車來了六臺,裝完車一過磅,竟然足有一百二十多噸,按照市場價每噸四百八十美元計算,換算成人民幣就是四千多一噸,跟拉貨的大車同來的那位財務科長,很痛快的將有劉廠長親筆簽字的支票添了個五十二萬,交給了葉皓東。 拿到錢的剎那,不止葉皓東感到興奮,鐘、保、李、三人均雀躍不已。 葉皓東拿著支票,坐在那犯傻似地瞎琢磨,想著下一步打算,自言自語:“買賣干大了,得需要尋一個財務了?!?/br> 李衛東走進來,有些敬畏的:“皓東,他們倆想來問問你,原材料這邊你是怎么打算的?“ 葉皓東:“cao,你咋了,說話拿腔拿調的,聽著這么別扭?!?/br> 李衛東尷尬的一笑,摸摸腦瓜。 剛認識葉皓東那會兒,雖然看好他,但畢竟沒見到實際成果。第一次看葉皓東賺錢是賣藥浴方子,然后是上次賣郵票,前者靠的是努力后者則是運氣成分居多,還看不出葉皓東有大能。之前跟著葉皓東干,還有些哥們兒湊一起互相幫襯共同發展的意思。就在剛才,李衛東親眼見證了葉皓東淘到了第三桶金,這一次卻不是單單運氣和努力了,葉皓東做生意獨到的眼光和膽略都在這次的生意上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