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節
容妃之事,就這么無果而終,好在冊封大典只是推后而不是取消,太后對此,也沒有多大的意見,除了常去看看容妃的現況,她就是一個人去御花園賞賞菊。 納蘭青捷認義女的事,她也是聽連公公說起,而就在她御花園賞花的下午,她就收到了納蘭青捷命人送來的請帖。 醉客樓?大擺一百席?納蘭青捷啊,你這是下血本了??!太后看著鎏金請帖上寫著的地址,想著方才連公公說起的事,心中又是感慨又是鄙夷。并不是真正的鄙夷,而是向一個老友對另一個老友所做之事的無奈可笑之舉。 “連喜,回宮吧,你與哀家仔細說說這件事?!焙仙险執?,太后頓覺滿園的香氣有些寂寥,她站起了身,將請帖交給了連喜,慢步走出了涼亭。 “太后,納蘭大將軍認義女這件事實屬突然,聽聞是蔻貴妃一手促成,即將成為納蘭大將軍義女的這個姑娘,就是她自小一起長大的丫鬟青兒,此事的起因,就是因為這個青兒與寧家少主的一段感情,蔻貴妃是打算將青兒許配給寧家少主,為了讓這個丫鬟嫁過去不被寧家家主嫌棄身份低微,她就想了這個主意,納蘭大將軍對這個青兒,一直也是疼愛有加,蔻貴妃一提議,大將軍就欣然答應了?!?/br> 連公公走在太后身側,回稟著自己今天中午聽到的各種小道消息。 “一個丫鬟,想當寧家的少奶奶,這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啊,還是她腦子生銹了啊,不過有了大將軍之女這個身份,也算得上門當戶對,蔻貴妃能為了一個丫鬟做到這樣,也算是難能可貴了。只是寧家家主那個老頭的臭脾氣,可不是這么好說通的,哀家倒要看看,納蘭青捷跟寧家家主,該怎樣子在醉客樓里針鋒相對的鬧?!?/br> 太后笑著邁進了微塵宮,讓宮女找出了一件她以前的舊衣裳。 很多人知道她與納蘭青捷曾是青梅竹馬,但現在一件幾乎沒人知道她與納蘭青捷之間,那些曾經朦朧的情愫,只可惜,單相思注定是無果。他娶了妻室,自己進了宮,一步步的歷盡艱辛,當上了皇后,現在他的妻子已死,女兒也算得上是自己的媳婦,自己也成了太后。那段被自己一直藏在心里的感情,也是該釋然的時候了。 “太后……這……這不是您進宮前的衣裳嗎?怎的……”連公公看著太后抖開了折疊已久的衣裳,心中疑惑。 “怎么,這件衣服,哀家穿不得?”太后嬉皮的反問了一句,讓彎著腰立在一旁的連公公一愕,不知該如何回答。 這件衣服,可是哀家十六歲時穿的,以她現在的年紀………… 200:往事已不堪回首 不顧連公公的驚愕,太后讓宮婢替她換了裝。 太后現在雖然已是中年之齡,但皮膚保養得極好,臉上絲毫不顯歲月痕跡,若不是久在后宮中工于算計眉眼身段多了一股成熟穩重霸氣,乍一看,也就是一個成熟的妙齡女子。 有一句話叫徐娘半老風韻猶存。 這句話用在太后身上,有過之而無不及。伊人還未老,風韻已入骨。 一身翠煙衫,散花水霧綠草百褶裙,身披淡藍色的翠水薄煙紗,肩若削成腰若約素,肌若凝脂氣若幽蘭。折纖腰以微步,呈皓腕于輕紗。眸含春水清波流盼,頭上倭墮髻斜插一根鏤空金簪,綴著點點紫玉,流蘇灑在青絲上。香嬌玉嫩秀靨艷比花嬌,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一顰一笑動人心魂。寐含春水臉如凝脂,白色茉莉煙羅軟紗,逶迤白色拖地煙籠梅花百水裙,身系軟煙羅,還真有點粉膩酥融嬌欲滴的味道。 “連喜,你說明日哀家穿這一身去,好看嗎?” 連公公又是一愕,但這次,他反應快了許久?!疤笄啻撼qv,這一身,很適合?!?/br> “連喜,你這張嘴就是會說話,雖然知道你說的是假話,但哀家聽了就是高興?!碧髲堥_雙臂,讓宮婢替她折好了寬大的衣袖,時隔二十年再穿上這身衣裳,太后的心里,也是五味雜陳。 “怎么會呢,奴才說的,可全是真話,太后,您看看鏡子里的自己,就是與十八芳齡的女子比起來,也是不差啊?!?/br> 記得當年,自己也是穿著這身衣裳進宮,然后開始了自己十多年的爭斗。依稀記得當年自己入宮時,是懷著怎樣的心情,還記得那一日,正是納蘭青捷成親的日子,當年他無故消失,再次出現,卻帶回來了一個來歷不明卻處處比自己出色的女子。 看著兩人的你儂我儂,一怒之下,自己進了宮。當年自己進宮前,也曾與自己說,愛情這種東西,這輩子都不要碰,既然進了宮,那就讓自己做個一個可以名留青史的女人,自己無法在自己心愛之人身旁綻放光彩,就在史書中,畫上濃厚的一筆。 她,劉漪暨,總要完成自己的一樁心愿。 十多年的爭斗,她終于當上了皇后,為了守護這個位置,她更是狠了心腸,清理掉了那些礙事之人,十多年,納蘭青捷有了女兒,她也有了兩個兒子,為了讓自己的兒子,成功的當上太子,她的手上,不知沾了多少云家血脈的鮮血,但后來先皇的突然駕崩,讓一切都變了…… 為了讓自己孤兒寡母的活得更好,她第一次偷偷給納蘭青捷寫了一封信,獲得納蘭青捷的支持后,她開始去爭取丞相趙之霖的支持,有了這兩方的支持,她與大國舅,硬是憑著自己的雙手,撐起了大靖國的半邊天,讓云氏宗親的想法沒有得逞。 現在她的兒子都已經長大成人,納蘭青捷的女兒,也已經出落得亭亭玉立,納蘭蔻的進宮,她并沒有阻止,她也想看看,讓納蘭青捷最愛的女兒死去的人,到底被納蘭青捷培養成了什么模樣。 納蘭蔻,出乎她意料的倔強堅強,這讓她很厭惡,極為厭惡,怎么連他的女兒,性格也會跟他心愛的女兒性格如此相像?有些時候,一顆嫉妒的心,甚至起了殺意。 但想著許多年前那場由自己一手造成的意外,她不忍了。 當年她已經對著那個女人下了手,難道現在,她的女兒,自己也要毀掉嗎?若是如此,納蘭青捷,該怎么恨自己。 還記得自己當年,也算得上國色天香,與納蘭青捷,更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一起長大,曾經自己最大的夢想就是可以嫁一個這樣的男人,但黃夜陌的出現,直接毀掉了自己一切的夢想。 那時,自己不過是一個商賈人家的小姐,他也只是一個2剛有些軍功在身的先鋒官,每年納蘭青捷呆在京城的日子,她用一雙手可以數的清。但能與納蘭青捷相見的日子,是她生命中最幸福的時候,就算自己現在手握大權,也找不到了當年的感情。 納蘭青捷遠赴邊關的日子,她就是靠著對納蘭青捷的思念度過。聽到他失蹤的消息,她難過得好多天吃不下飯,要不是父親的阻止與邊關的動亂,她一定會前往邊關去尋他…… 但納蘭青捷的再出現,卻讓等得日漸憔悴的她難以接受,一個比仙子還漂亮的女子,與他攜手歸京…… 本以為自己的相貌,就已經是人中少有,但黃夜陌,卻是瞬間就奪去了她的光彩,擊碎了她所有的自信。黃夜陌的身上,有一種她這個養在深閨的小姐沒有的魅力…… 每次看到納蘭青捷看黃夜陌時的眼神,她的心,就揪了起來,見自己日漸消瘦,父親與納蘭青捷說起了自己的婚事,但納蘭青捷卻當面拒絕了父親,為了避開自己,還帶著黃夜陌去了邊關,自己傷心欲絕,正逢皇上在全國選美人,自己就在父親面前跪了半天,讓父親答應了送自己進宮,而也就是自己進宮的那天,他們兩個在邊關舉行了婚禮。 兩日后聽到了他們成婚的消息,她哭了一天,才下定了決心,要做人上人,要忘了他,要讓自己的名字,與他一同寫在史書上…… 他是大將軍,自己現在也已經是太后,大靖國的史書,總算容下了他與自己的名字…… 劉漪暨、納蘭青捷…… 而那個女人,卻會慢慢的被人遺忘,百年后,不會再有人提起。他是自己的驕傲,是自己所守護的,終究,還是自己離他更近一些。 納蘭蔻……是他與黃夜陌的女兒……有著他的名字,有著黃夜陌的性格,有時候見到納蘭蔻的時候她就會想,自己與她,算不算得上仇人?黃夜陌要是知道自己的女兒,成了自己的媳婦進了宮,不知道會作何感想? 當年為了納蘭蔻難產而死,黃夜陌啊黃夜陌,你的命,還真是不值,哀家就要讓納蘭蔻在宮里過不上好日子每日擔驚受怕。 往事不堪回首,太后看著鏡中的自己,已經是歷經患難,雖然容貌較入宮時,只是多了份成熟韻味,但心靈上的成長,卻已經讓她有了兩世為人的恍惚。 連公公看太后神情恍惚,已經自覺的退到了一旁,他服侍太后,也是許多年頭了,以往太后并不像現在這般親信自己,自從那個李公公被太后發到了疏勞房之后,自己就盯上了李公公的位置,每日陪在太后身旁,也算得上是太后的心腹了。 而李公公,卻是太后初進宮時,就分在太后宮里當值的公公,對于那些往事,連公公始終無法向李公公了解得那般清楚,在很多太后神情恍惚的時候,他也總是插不上嘴。 “連喜,你去疏勞房一趟,把李進帶來吧?!?/br> 李進,就是李公公的名字。 “是,太后?!边B公公偷偷的看了一眼太后,見她依舊是恍惚著,也猜不透到底拿的什么主意。 太后這個意思,是想再次重用李公公?若是李公公回了微塵宮,那自己呢?好不容易得到了太后的信任,就這么化為了泡沫虛影了嗎? 在連公公到疏勞房的時候,李公公正在掃著枯葉,秋天一到,后宮里的花草樹木,就開始落葉了,因李公公年歲偏大,又有麗妃身邊的紅人胡公公照拂著,所以得了一個相對輕松的差事。但這與微塵宮的差事相比,已是天差地別,才不過幾個月不見,李公公似乎蒼老了許多。 “李公公,太后有請?!?/br> 誰也不知道當初那封信上寫了什么,以至于太后會勃然大怒的將李公公打了幾十板子發到了疏勞房,以李公公往日在太后身邊的地位,現在太后似乎又念起了舊情,縱然是連公公,也不敢再李公公面前指手畫腳。 李公公拿著掃把的手一僵,堪堪回頭。 太后?已經快半年沒見到太后了…… “連公公,不知太后有何事???” “李公公,太后的心思,誰猜得透,你現在就過去一趟吧,我幫你去跟鐘總管說說,讓他準你一天的假?!?/br> “那可就謝謝連公公了,我這就過去,我這就去?!?/br> 李公公緊張的拿出了一塊手帕,仔細的將手上的灰塵擦了個干凈,一溜小跑的向著去微塵宮的那條路跑去。 半年沒見太后,李公公的心情,跟連公公一樣忐忑,也不知道太后要召見自己做什么?半年前的那件事,不是已經過去了么?難道太后,還打算舊事重提算老賬? 等他到了微塵宮見到了太后,他才知道,太后之所以召見自己,是又寬仁大量了一次。 “李進,明日哀家要去赴宴,現在哀家將你調回微塵宮,明日就陪著哀家一同出宮吧?!?/br> 原來為的是這般……李公公的心里總算是松了口氣,現在宮里的人都知道,明日在京城最大的酒樓,納蘭大將軍會在那里大擺筵席收義女,難道太后說的……是這件事? 201:人死賤如深沼泥 一想到這里,李公公皺紋滿布的老臉,又是一僵,太后在這個關頭將自己調回微塵宮,打的是什么主意,難道說……她是想借此來告訴大將軍,她已經放下了當年的事嗎? 當年納蘭大將軍夫人難產而死,只有幾個人知道背后的真相,但這幾個,已經全都死于非命,這件事納蘭青捷一直埋在心里,就連納蘭蔻也沒有說起,而自己卻在一個午后,知道了這件事的真相。 納蘭大將軍的夫人,并非簡單的難產而死,而是有人,在她生產之前,下了催生與微量的毒藥。胎兒不足月就生,對生產之人的身體影響極大,更會出現大血崩的緊急情況,而就是這時,那些微量的毒藥,會進入產婦的體內,快速的破壞產婦的五臟六腑,一般看來,就與難產而死一樣。 納蘭大將軍原也不知真相,只以為是夫人命中有此一劫,但這一切的轉變,恰恰就是因為自己。 自己在太后進宮之時,就在她宮中服侍,那時候微塵宮還不叫微塵宮,叫慈景宮。與太后日漸的相處,自己盡心盡力的為她做事,終于贏得了太后的信任,但除了這個身份,自己還有一個身份——納蘭大將軍的眼線。 自己在凈身入宮之前,就受過納蘭大將軍的救命之恩,為了報答,已經發誓為大將軍賣命,自愿成為他在后宮中的眼線,那時大將軍與太后,還是好友,為了讓太后在后宮里不受人陷害受到傷害,大將軍命自己盡心盡力為太后辦事,遇到了大事自己解決不了,就告訴他,那時大將軍也還不是大將軍,只是一個小將。 所幸的是太后是一個聰明的人,進宮后左右逢源,借著自己的手與謀劃,一步步的登上了皇后的寶座,而大將軍,也比太后早兩年,當上了大將軍。 大將軍夫人有孕,因此大將軍在那一年,有足足五個月是呆在京城。太后對大將軍的情意,自己這個她最信任的人,最是清楚,但神女有心襄王無夢,又能奈何,看著大將軍夫婦幸福美滿,在感情面前,縱然是太后這般心胸非一般的女人,也忍不住的嫉妒。 嫉妒之下,難免就會做出一些瘋狂的事,只是不知道當時,那件事太后為什么會瞞著自己,找了別人去做。 自己知道這個消息后,想了許久,還是決意告訴大將軍,大將軍夫人死的那晚,大將軍一夜黑發半百,而現在大將軍夫人已經死了四年,大將軍還是一蹶不振,苦思成疾,甚至這一年,他都沒踏進過京城一步。 知道了大將軍夫人之死的真相,大將軍再次踏進了京城,怒氣沖沖的找到了當時還是皇后的太后。 兩人的談話,沒人知道,但大將軍之后,就很少回京城,也不再過問皇后的事,一心一意的守著邊關,當時納蘭蔻還年幼,就被他帶到了邊關。大將軍走后,太后一怒之下,命人摘掉了慈景宮的匾額,掛上了她親筆書寫的‘微塵宮’。 自此,慈景宮變名微塵宮。 太后與大將軍反目。 四年前,先皇突然利疾駕崩,太子未立,太后一人,收到了云氏宗親的逼迫,離一名三歲小皇子為新皇,為了讓自己的兒子登上皇位,太后親自寫了封信,聯系上了大將軍。 出人意料的,大將軍估計,沒有發怒將送信之人暴打一頓,而是跟著他回了京城,站到了太后身后。 幫得皇上登上皇位之后,大將軍又二話不說,離開了京城,也未與太后冰釋前嫌。其中的細節,沒人知道。 但太后在自己的勢力慢慢壯大后,也知道了自己的身份,更知道了那件讓她與大將軍反目的事,是誰通風報信。太后終究是不忍心,沒有將自己千刀萬剮,而是打了幾十板子,發到了疏勞房。 太后的心地,其實很好,只是身在后宮,身不由己,太后曾說過,她只對對她好的人好,也許是念著自己這些年對她的好,也免了自己一死。 這段往事,一直藏在李公公的心里,太后與大將軍的過往,他也從未向人提起,好在知道太后對大將軍有情的人,其實并不多,在太后刻意的掩飾下,更是除去了不少?,F在想想,自己也應該是除了太后與大將軍之外,唯一一個知道當年那件往事的人了吧。 “太后,您這?”李公公還記得,當時自己在慈景宮第一眼看到太后,她就是這一身的裝扮。 “李進,那些往事,哀家已然放心,這么多年了,哀家也累了,你也一把年紀了,還是回微塵宮吧,疏勞房那個地方,你就不要去了?!?/br> 太后之意,就是已經接受了李公公的身份,放下了當年的那段感情了。 李公公皺紋縱橫的眼角已經濕潤,都只說太后是蛇蝎心腸,誰又知道太后心里的苦,在他眼里,就算全天下的都覺得太后是惡婦,他也覺得太后是一個好人。 “謝太后?!?/br> 相伴了十多年的主仆,b半年未見,李公公的心里,其實還是覺得對不住太后,要不是自己,太后與大將軍,何至于到了這個地步。要說罪孽,自己才是罪孽深重。 心里多年的陰霾一掃而空,太后換下了那身衣裳,又著回了自己華貴的服飾,在李公公連公公的陪同下,頂著溫暖的太陽,去了御花園賞菊。 太后還帶去了鳳舞,自容妃出事后,她就好幾日沒看鳳舞的舞了,想到了劉卿憐現在是一個人在并肩王府養胎,太后也命連公公去傳了劉卿憐進宮,一同賞菊。 幾日不見,劉卿憐又消瘦了許久,在她日漸隆起的小腹相襯之下,更顯清瘦。 太后責問了幾聲她派去的宮婢,要劉卿憐留在了宮中養胎,但劉卿憐卻拒絕了,太后見她面色不佳,精神也不是很好,很是擔憂。 許是澈兒在炎日國玩得太久了,卿憐想他了。在妻子懷孕之時將她一個人丟在王府,也確實是不知輕重了一點,太后當即寫了道旨意,命人送出了宮,讓云軒澈見到了信之后就趕回京城。 這是自己的第一個孫子,太后對這件事,可比云軒澈這個當爹的要緊張。 問起劉卿憐,她也不說自己到底是為何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只是太后一問起,她就暗自垂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