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節
“說!” “王爺……你心真毒?!?/br> “趙大?你想過自己會怎么死嗎?” “沒有!” “要不要我告訴你?” “屬下還是吃飯吧?!?/br> 吃飽了飯從趙大的軍帳里出來,劉凌也算了了一樁心事。趙大掌控著監察院,不是劉凌懷疑他有異心,只是擔心他心里那點陰影會越來越大,早晚有一天會成為遮住陽光的陰霾。劉凌不希望自己麾下的將軍們猜忌自己,那樣的話,會是一件很無奈很苦楚的事。劉凌的確往后拖延了進攻的時間,但是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合格的領袖在戰場上下達的最正確的命令。所以,正因為這一點羅旭和朱三七對劉凌更加的心生尊重也心生忌憚。 在他們看來,劉凌的確都冷酷無情。 從這一點來看,劉凌就有成為一個君王的潛質。自古為帝王者若想有所大成大就必須要做無情之人,一個好的帝王,對自己會狠,對手下的臣子更狠。劉凌寧愿將自己麾下的滄州守軍拼光也沒有提前發動攻勢,這一點,并不是每一個為將者都能做得出來的。并不是劉凌不仁義不道德,他只是在最正確的時間做出了最正確的決定而已。當劉凌從太原南下的時候,他就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大將軍王了。 羅旭和朱三七的軍隊都不在滄州城內,他們兩個人一左一右如同兩尊門神一樣拱衛著滄州城。有這兩個當世虎將做門神,滄州就算說不上固若金湯也不是那么容易被人打疼了的。倒是契丹人不敢隨意出來晃蕩了,畢竟羅旭麾下那一萬多人的虎賁精騎不是吃素的。朱三七麾下那兩萬人馬也都是百戰余生的老兵,殺起人來比切菜要熟練的多。 耶律極現在有點騎虎難下的感覺了,現在的滄州從一塊隨意揉捏的豆腐變成了一塊大石頭,用拳頭砸用牙咬傷了的都是自己。耶律極現在要面對的困難絕對不僅僅是滄州不再好攻下這么簡單,他還需要向他的父親,那個契丹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皇帝耶律雄機陛下解釋一下關于一戰損失十萬大軍的事。 無論如何,戰敗是事實,就算想掩蓋也掩蓋不住,雙方戰場上幾十萬張嘴,而這世界上最不牢靠的恰恰正是嘴巴。所以耶律極根本就沒打算把這次慘白瞞下去,如果他那樣做的話不是聰明,而是愚笨的就好像一個掩耳盜鈴的小丑。他知道自己那個偉大的父親對于國家和軍隊的控制力,沒有什么事能瞞得住他父親的眼睛和耳朵。 老老實實規規矩矩原原本本的寫了一份請罪的折子,派親兵一路快馬加鞭送到上京城去,耶律極卻沒有松一口氣的感覺,而是從這一刻開始等待父親雷霆一怒帶來的可怕后果。他了解他的父親,那是個殺人不眨眼的人,無論是對敵還是對自己人。 其實這份折子是韓知古口述的,耶律極不過是個動筆的人罷了。 他知道,若是想平息父親的怒火,最好的辦法就是將敵人擊潰后屠殺干凈,最好也將滄州城給屠了,那樣陛下或許會氣笑一些。有一個絕代的君王做老子其實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因為他知道自己再如何奮力掙扎,在他父親眼里自己不過都是個幼稚的有些可笑的小男孩兒而已。 現在硬撼滄州守軍算是最直接的辦法,也是他最不愿意動用的手段,因為他可不想為了拿下一個小小的滄州城就把手里好不容易得來的力量拼光,那樣的話,他的一切圖謀就都付之東流了。 所以,跟怪異的,滄州敵我雙方自前幾日傍晚一次激戰之后就都偃旗息鼓,哪里像是來開戰的,倒更像是來度假的。 第四百三十五章 賭氣非不忠 就這么又過了五日,契丹人忽然一反常態,開始大規模的集結隊伍,看樣子是準備要與滄州的漢人聯軍決一死戰了。之所以契丹人會擺出這樣一個姿態來,又或者說耶律極不得不這樣做,其原因劉凌能猜得到。 契丹人的糧草不多了。 獨孤銳志繞了上千里小路,用了二十多天的時間,終于抄到了契丹大軍的身后,然后在契丹人的糧道上玩的不亦樂乎。契丹人的護糧兵來了獨孤銳志就帶著人撲上去狠狠的咬幾口,就算不能將整支護糧軍都吃掉,也要把車上的糧食草料都燒掉。若是契丹狼騎來尋找他們試圖殲滅他們,那他們就會變身為讓狼等著瞧的那只兔子,跑的特別……應該說是跑的相當的快。 獨孤銳志只有六千騎兵,規模小不是劣勢而是優勢,他們屬于那種小身材大味道的類型,來得快去得也快,如風如電??匆娂Z車就燒,看見狼騎就逃,一點軍人應有的決一死戰的良好品德都不具備,讓契丹人對其極為的鄙視也極為的頭疼。糧食需要從幽州千里迢迢的運過來,要供給這樣一支龐大的軍隊即便是幽州這樣的大城也是有些困難的。幸好劉凌在滄州城南城北的兩把火替耶律極解決了十萬人的吃飯問題,否則契丹人現在更頭疼。 如果說每個將軍都有自己指揮隊伍作戰的風格,那么簡單歸結來說,獨孤銳志的作戰風格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冷血,無恥。沒錯,不是冷血無情,而是無恥。要做到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怕這十個字的金科玉律并不容易,也不是隨便薅出來一個將軍就能做到的。一直以來,軍人們最尊崇的戰爭精神就是戰至最后一兵一卒也不投降不低頭的軍人血性,而獨孤銳志這種近乎于無賴無恥的打法確實讓耶律極很頭疼。 還有一件事耶律極很頭疼,前幾天漢人軍隊在契丹大營里放了一把火,將一片連綿數十里的營地燒成了滋養大地的有機肥。同時燒掉的,還有他專門帶來的半馬車的西域美酒。耶律極喜歡喝酒,但不喜歡草原人最愛喝的馬奶酒,而是喜歡那種產自西域的琥珀色的醇香葡萄酒。正如他的相貌一樣,看上去沒有一根毛長得像草原人,他斯文俊美身材瘦削,性格陰柔,真不知道耶律雄機費了多大的勁兒才改良了契丹人的品種。 這不僅僅是一件體力活兒,也是需要技巧的。 當然,肯定沒有人敢說耶律極不是耶律雄機的親生兒子。一來,他們怕陛下將他們舌頭割了,二來,他們怕蕭皇后把他們的弟弟割了。 而往往,當一個性格陰柔的人決心做一件事的時候,他會做的更徹底,更投入。 耶律極想跟漢軍決戰了,就算再損失十萬人馬,但只要能將劉凌給割了,那他這次南下的目的就算達成一半。中原那些孱弱綿軟的漢人,若是沒有一個強有力的頭羊領著,他們立刻就會變得慌亂而膽小。 花重金聘請來的波斯人在那一夜的大火中不知道被燒死了幾個,也不知道還活下來幾個。因為自那夜大火燒了大營之后,耶律極已經好幾天沒有看到那些卷發碧眼的波斯人出現在自己面前。由此可見,波斯人要么就是都在那夜嗝屁了,要么就是趁亂逃走了。沒有了那些拋石機炮做支撐著,契丹人的攻勢再想加強就很難了。 當耶律極決定跟劉凌決戰生死之后,他鄭重其事的肅穆的給劉凌寫了一封信。信上表達了自己對漢王的贊賞和推崇,然后在最后提出雙方這樣耗下去對誰都不利,不如趁著天氣晴朗選一個好地方雙方一決勝負算了。他表示愿意公平的一戰,雙方可以出動相同數量的人馬決戰,若是他率領的契丹狼騎輸了,他立刻就會掉頭回幽州去,終老一生也不會再踏足中原一步,若是劉凌輸了,就將滄州讓出來交給草原人牧馬放羊。 信上最后一句話是:“請漢王殿下斟酌,表現出一個男兒應有的勇氣,與我在平原上一決高低?!?/br> 劉凌給耶律極的回信簡單至極,只有七個字。 卿之所奏,孤,不準! 這七個字,險些氣炸了耶律極的肺。 耶律極大怒,命令耶律真率軍十萬進攻滄州??墒敲鎸α_旭,楊業,朱三七三個人在滄州城外構建的防線,契丹狼騎也找不到什么破敵制勝的好辦法。這三個人互相依靠,互相支援,硬生生的擋著契丹人的鐵騎一步也不能往前走。 而獨孤銳志在契丹人的后方折騰的更歡了,用獨孤銳志自己的話說就是如魚得水。而劉凌對他的評價是,獨孤銳志同志是一個好同志,是一個合格的游擊隊長。 開戰敵后運動這樣的小事,劉凌很熟悉。 在你身后,能打你一拳就打你一拳,能踢你一腳就踢你一腳,你想打我我轉身就跑,你打不著。你若是轉過身子來防著我,我也打不著你的時候,那么我就往你臉上吐口水,往你家門口撒黃黃的帶泡泡的小便,偷你家女人的女衣或者看你家女人洗澡。這是一種相當有效的戰術,游擊戰這三個字實在很有愛。 正面有劉凌,羅旭,朱三七的七八萬軍隊,后面有獨孤銳志麾下那六千個比契丹人更像狼的騎兵,耶律極一天比一天郁悶。沒奈何,他調集三萬大軍對后方進行了徹底的瘋狂的掃蕩,力求將藏在自己身后的漢軍徹底滅殺。不過很顯然,他低估了獨孤銳志的狡猾。 可以說耶律極已經黔驢技窮,但劉凌的后手還沒有用完。 別忘了,到了滄州以后不管多艱難,劉凌一直沒有讓季承云的先鋒營出現在敵人的視線里。季承云,永遠都是劉凌安排在戰場最黑暗處的那個變數,他是偷襲的宗師,也是刺殺的高手。季承云的先鋒營最大的優勢就是他們穿上軍裝的時候像是一群逃難的叫花子,若是穿上叫花子的衣服,那么連叫花子都會鄙視他們的品味。 季承云要用,但要用在最關鍵的地方,最關鍵的時候。 在兩把大火燒死了殺死了契丹人十萬大軍之后的第二十三天,從大遼上京發過來的問罪圣旨也到了滄州北面契丹人的大營里。對于這么重大的失敗,耶律雄機很憤怒。在圣旨中他狠狠的罵了耶律極一頓,將耶律極罵的體無完膚。耶律雄機將耶律極的南征兵馬都元帥的職位給將了,改為副元帥。至于元帥的人選待定,圣旨的最后,耶律雄機說大軍損失慘重不宜再急于決戰,讓耶律極原地扎營休整給滄州施加壓力。他已經調在西京大同的二皇子耶律德光率領二十萬大軍馳援,待兩軍匯合后再興兵南下。 無疑,這道圣旨是將耶律極心理防線壓垮的最后一根稻草。 耶律極降為副元帥,都元帥的職位空著,而他的弟弟耶律德光即將帶著二十萬大軍前來支援,那么,耶律德光到來后是什么職位? 耶律極就算用屁股去想,也明白他父親是要干什么。 拿著圣旨回到了自己的中軍大帳里,耶律極靠在舒適的躺椅上,看著那張圣旨怔怔出神,一臉無奈苦澀。 這是在逼著自己去拼命??! 耶律極臉上的表情很凄苦,他自言自語的說道:“父皇,你到底想要做什么呢?” 就在他出神的時候,已經有半頭華發的南面宮總漢兒司事韓知古腳步輕緩的進了他的大帳。韓知古也沒有對耶律極見禮,也沒有說什么,只是挨著桌案坐下來,拿起那份圣旨仔仔細細的又看了一遍。 等了一會兒,也不見耶律極說話,韓知古將圣旨放下后看著耶律極瞬間憔悴下來的臉色,有些心疼的問道:“大王,你在擔心什么呢?” 耶律極心理煩躁,但對于韓知古他卻發不出脾氣來。自己在幽州這些年,若是沒有韓知古輔佐著,指不定會交給父親耶律雄機一份怎樣差的答卷呢。在有人的時候,他稱韓知古為宰相,沒有外人的時候,他則稱呼韓知古為叔父。 “叔父心知肚明,何苦再來問一遍勾起我的煩躁?” 耶律極嘆了口氣道。 韓知古笑了笑,拍了拍耶律極的肩膀說道:“大王既然稱我一聲叔父,我也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大王越走路越歪?!?/br> 他指著那圣旨笑道:“大王,放心吧,陛下是不會派二皇子過來的?!?/br> “為何?叔父何以如此篤定?” 耶律極猛地來了精神追問道。 韓知古高深莫測的笑笑:“沒錯,是陛下將大王和二皇子兄弟二人逼著走向對立的。陛下這樣做,一是為了鍛煉大王你的能力,讓你將來有能力穩穩的坐在那張椅子上。其實以我看來,陛下從始至終,就沒有動過換嫡的念頭。大王到現在為止,還是皇位的繼承人。以我之見,陛下之所以這么說,或許只是因為對大王最近一段時間的表現很生氣。陛下逼著自己的兩個兒子斗得頭破血流,但他并不是一個笨蛋?!?/br> 韓知古用了笨蛋這兩個字,顯得對于那位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他并不是如何尊敬。 “陛下這樣做或許也只是試探,試探大王您的心,是否依然忠誠?!?/br> 耶律極眼前一亮:“叔父,你的意思是,這圣旨其實是陛下嚇唬我的?” “不是!絕對不是!若是大王做的不夠好的話,這圣旨上的每一個字都是真的。當然,若是大王做的足夠好,陛下隨便再下一道旨意就能把二皇子調到別出去?!?/br> “叔父的意思是,讓我按照圣旨上的命令,按兵不動?” 韓知古再次搖了搖頭道:“若是大王真的按兵不動,只怕陛下才會真的很生氣,非常生氣?!?/br> “有時候,兒子跟父親賭氣,并不是一件純粹的壞事?!?/br> 韓知古笑了笑,就像一頭白毛老狐貍。 第四百三十六章 最強的貓最強的鼠 ps:感謝漢庫克的情話的打賞,求收藏! ps2:書評區的每一條評論我都會認真的看完,讀者對情節上的不滿意我表示接受。書評區就是用來評書的,針對情節無論什么樣的意見我都會認真對待。但,這并不包括人身侮辱。如果你罵人的時候得到了快意,那么請你記住,你丟失了教養。我不會反罵回去的,正如我不會去咬一條狗。 劉凌坐鎮滄州,契丹人的大軍遭受重創后暫時退卻。但是因為耶律雄機的一道旨意,本想保存實力的耶律極不得不再次發動了進攻。雙方在滄州城外激戰了一日,契丹人在平原上的進攻犀利無匹,而漢人聯軍的防御也是無懈可擊。交鋒最直接最激烈的正面戰場上,楊業率領的漢軍可是裝備了連發火弩車的。這樣的大殺器,尤其是對騎兵的殺傷力就好像開了游戲的作弊器一樣,契丹人畏懼,不敢再攻。 這樣一來,羅旭和朱三七兩個人那邊的壓力頓時大了起來。劉凌居中指揮,命令漢軍救援。契丹人要全力進攻,還要防備漢軍從側翼的突襲。一日激戰后,雙方損失了萬余人,契丹人無功而返。 耶律極實在有些郁悶,他之前可沒有想過一座小小的滄州城竟然給了他如此大的阻力。他已經開始后悔了,早知道劉凌來了之后滄州如此難啃,還不如當初一早將滄州拿下?,F在已經成騎虎之勢,進不得,更退不得。若是就這么天長地久的耗下去,一來后方的糧草供應不上,二來,若是他的弟弟耶律德光真的率軍來支援的話,只怕南征都元帥的帥印就真的要換人執掌了。 所以耶律極很郁悶,陰柔俊秀的臉上都是愁容。 相對于耶律極的愁苦,劉凌的臉色則越來越輕松起來。這幾日以來,從各地趕來的援軍越來越多。雖然多是江湖草莽之士,多則千余人,少則幾十人,但就好像匯入大海的江湖之水一般,加在一起的數量也是很龐大的。而劉凌實在沒有想到的是,北方江湖公推的綠林盟主,竟然是那個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打不死的小強楊一山。 楊一山最早趁著后周與北漢開戰的時機在壽州造反,結果被韓庚率領的大周左武衛大軍殺了個一敗涂地。劫后余生的楊一山帶著百余名親信一路往北逃,一路上又糾集了一支超過三萬人的隊伍,卻又被趙鐵拐截住一頓狠揍,隊伍被打散之后,楊一山帶著幾十個人逃到了西北山上落草為寇。結果又被契丹人屠了山,楊一山再次落荒而逃。他一路南下回到了大周境內,蟄伏了些日子,后來大周的局勢漸漸亂了起來,各地起義不斷,楊一山再次舉起造反的大旗,一年內竟然又拉起來一支超過十萬人的龐大隊伍??上?,好景不長,新任的左武衛大將軍,原大將軍韓庚之子韓奕之率領左武衛,再次將其打回了原形。 楊一山又逃了,而且逃的相當成功。相對于他造反的經驗來說,他逃跑的經驗更豐富。當初比他實力大或者實力相差無幾的幾個大首領,比如蕭破軍,比如劉殺狼都死了,只有他還好好的活著。 楊一山逃到黃河以北之后隱姓埋名,暗中收攏江湖豪杰為其效力。經過這兩年的發展,竟然被河北綠林道推舉為總瓢把子。 楊總瓢把子帶人來滄州抗擊契丹人,是劉凌感到驚訝的。楊一山這個人怕死,而且狡猾,劉凌不認為這樣的一個人即便身為河北綠林道站得最高的那個人會跑來以身犯險。畢竟現在的河北綠林道,先后被趙鐵拐和裴戰犁庭掃xue一般梳理了一遍之后,已經很難再看到成規模的隊伍了。 而楊一山來了,帶著他辛辛苦苦拉起來的三千多人的隊伍來了。在他的號召下,河北綠林道的那些獨行俠,那些小綹子草寇,那些平日里隱藏在暗處的豪杰們都鉆了出來,匯集在一起,站在了滄州守軍的身邊。 誰都沒有想到過,有一天,官軍和匪兵竟然會并肩作戰。 誰也沒有想到,論血性,其實那些江湖漢子比之于官軍來說一點也不差,甚至比很多官軍還要強烈。 六七天的時間內,從各地趕來的綠林兵和各州府的郡兵已經超過了三萬人,這樣一來,漢人聯軍的總兵力已經超過了十萬。用五千人打三十萬劉凌是沒有什么把握的,但用十萬打二十萬,劉凌信心十足。哪怕,這十萬漢人聯軍中有一部分是毫無紀律性可言的綠林豪杰。 而從監察院傳來的另一個消息,也讓劉凌再次驚訝了一回。聽說漢軍在北方抗擊契丹人南下大軍,原本已經在舒州南邊開始集結的南唐大軍竟然緩緩的退了回去。南唐大將軍李廖遠給鎮守舒州的杜義寫了一封信,信上的內容是,契丹人一日沒有被擊敗,唐兵一日不會北上奪回原本屬于南唐的那十四州土地。 這是一個看起來很白癡很白癡的決定,如果用民族大義來解釋勉強說得過去。但是劉凌知道,在這個亂世,根本就沒有多少民族大義可言。對于長江南面的國家來說,契丹人和周人,漢人幾乎沒有什么區別,都是北方人。南唐李煜竟然肯不趁人之危,也不知道他心里最真實的想法是怎么樣的。 無論如何,后方無憂,讓劉凌安心了一些。 兩年的征戰,漢軍和周軍其實都有些疲憊了。若是這個時候唐兵趁機北上的話,養精蓄銳了這么久的南唐大軍未見得就搶不回去那十四個州。當然,劉凌也是絕對不會眼睜睜看著已經劃歸到他名下的土地被人搶了去的。沒錯,前些年是大周柴榮從南唐手里搶了那十四個州,在道義上來說,南唐趁著大周內亂奪回那十四個州也不算什么無恥的事,反而有一種報仇雪恨的快意。但是劉凌不這么認為,那十四個州如今不屬于大周了,而是他劉凌的私產,私產,是不允許別人來染指的。 劉凌經常對手下將軍和士兵說的一句話是:“我們不去招欺負別人,別人就不能來欺負我們,就算我們欺負了別人,別人還是不能來欺負我們。如果有人敢來,我不管你們是怎么戰斗的,無情,無恥,無所不用其極怎么都行,就是不能吃虧?!?/br> 杜義是個合格的將軍,南唐兵雖然看起來憋著一股氣,而且訓練有素,但他們畢竟已經很久沒有真刀真槍的打過仗了。儀仗隊走隊列比誰都好看,但儀仗隊上了戰場不一定就會好使。這么說不是劉凌輕視南唐兵,而是因為自信。 劉凌給杜義下的命令是,如果南唐敢從舒州搶走一塊磚,你就給我屠了南唐兩個州。如果南唐兵敢圍攻舒州,你就給我打到金陵去,打到李煜磕頭認錯。 這是劉凌的自信,也是劉凌麾下那些將軍們的自信。 而王半斤的二十萬大軍對抗著西夏大將軍李虎奴的三十萬人馬,雙方在北漢西部邊界上對峙著,每日都有交鋒,但還處在試探階段。李虎奴和王半斤,這兩個人一個是西夏軍中新生代的佼佼者,深的嵬名曩霄的信任和喜愛。另一個是有著半生戰斗經驗的老狐貍,同樣也被劉凌所重視??梢哉f,這兩個人算得上棋逢對手將遇良才。而被劉凌一道命令派去軍中的周延公,他要做的事就是協助王半斤,讓他不要出錯。 西北的事不用太cao心,cao心也沒有什么用。三分之一的兵力都扔過去了,如果還擋不住黨項人,那也就只能是劉凌親自帶著人馬去救火。 安排好了滄州的防務之后,劉凌回到了自己的中軍大帳里。一進門,就看到一個熟悉的也有些陌生的白色身影,正坐在他的帥椅上自顧自的喝茶。如今這天下,有能力悄無聲息的進了劉凌的大帳而且敢坐在劉凌的椅子上斜靠著養神的人,也就是天下無雙的聶公子一人了。 “什么時候回來的?” 劉凌也不奇怪,而是在桌案后面的床榻上躺了下來,很愜意的長長的舒了一口氣。聶攝既然回來了,那就說明有個人是回不去了。 “才回來兩個時辰,肚子餓了,我去廚房看了看,沒什么吃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