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節
“大王,素聞那漢忠王劉凌善于用兵且心機深沉,萬一他看出什么……” 耶律雄機任命的南面宮總漢兒司事韓知古低聲提醒道。 韓知古,薊州玉田人,是深受耶律阿保機信任的漢人。后賜姓耶律,在任南面宮總漢兒司事,也就是南面宮中書令之前,曾經被耶律阿保機封為彰武軍節度使,后來領兵征伐渤海屢立戰功。韓氏家族在遼國地位尊崇,僅次于皇族耶律氏,后族蕭氏,為遼國的第三大家族。這個人文治武功皆十分出色,是耶律阿保機依仗的重臣之一。 “知古兄,就算那劉凌看出了什么,駱縛的建雄軍已經出發,從秋安縣到定州不過二百余里的路程,等三日后劉凌在太原府出發,只怕駱縛和他麾下那一萬人馬早就成了周軍的刀下之鬼,劉凌就算是趕到還能如何?人都說這個漢忠王善于用兵,本王看來,也不過是一個浪得虛名之輩?!?/br> 韓知古皺了下眉頭,想了想說道:“微臣擔心的是,若是劉凌看出王爺的意圖,惱羞成怒之下不惜和我大遼翻臉,陛下那里王爺不好解釋?!?/br> 耶律極擺了擺手道:“知古兄太過小心了,父皇那里本來就看不起漢國,若不是有漢國土地實在貧瘠,我大遼的狼騎早就將那十二州的地盤拿下了。父皇令漢國的皇帝派兵西出牽制夏國的兵力,那漢國的皇帝居然不尊號令!若是不給他點顏色看看,他豈不飛上天去?” “再說,若是不讓漢軍和周軍打一場惡戰,本王如何漁翁得利?趁著漢軍兵敗周軍追殺之際,本王揮軍從后面掩殺過去,趁亂擊敗周軍收復雄州,莫州兩地,不然的話,不光是本王在父皇那里不好交代,知古兄也難逃干系吧?” 韓知古臉色變了一下,俯身道:“王爺神機妙算,臣自愧不如?!?/br> 聽他話里不無譏諷之意,耶律極心中暗怒。這個韓知古依仗著他父親耶律雄機的賞識,屢次不將自己這個王爺看在眼里。耶律極知道韓知古在自己和二弟耶律德光兩個人之中,一直比較看好二弟。雖然他身為南面宮總漢兒司事,卻一直不肯盡心盡力的輔佐自己。若不是父皇那里不好應付的話,他早就一刀將這個自以為是的漢人宰了。 “知古兄的意思是,本王如此算計乃是一廂情愿?” 耶律極放下手里的酒杯,盯著韓知古的眸子問道。 韓知古連忙垂首道:“臣不敢,臣只是覺得,這件事可以謀劃的再仔細一些。那劉凌久負盛名,料來不會是個魯莽之人。漢國的原本分作兩路,還要間隔三日開拔,怎么看這都不是一個百戰名將能做出的事?!?/br> 耶律極哼了一聲道:“中書令大人,你的意思是,本王這么安排草率?” 韓知古一揖到地,硬著頭皮說道:“王爺安排周密,本來已經是萬無一失,臣只是想提醒王爺切勿小看了對手?!?/br> 耶律極被韓知古氣的想殺人,卻真不敢把這個父皇信賴的家伙怎么樣了。見韓知古依然彎著腰站在那里,自己若不能聽從他的建議的話,這個家伙肯定不會讓自己今天晚上睡個安穩覺。 “算了,知古兄謹慎,這是本王不如你的。這樣吧,待漢軍兵敗周軍追殺之際,本王自領四萬五千人馬從后掩殺,知古兄可領五千狼騎斷后以應對意外之事。就這么定了吧,本王乏了,先睡了?!?/br> 說完,他也不理會還要說話的韓知古,走到毯子邊上和衣躺了下去,不多時就傳出了陣陣鼾聲。韓知古嘆了口氣說了聲臣告退,郁悶的回到了自己的軍帳中。坐在凳子上,韓知古越想越氣,不禁一把將桌案上的東西都掃在了地上。 “如此剛愎自用,大遼的基業如何能落在這般小兒的手里?” 罵了幾句也不解氣,他心里卻更加的贊賞那個知人善用并且聽得進別人意見的二王子耶律德光了。 耶律極等了兩日依然沒有漢軍與周家開戰的消息,派斥候出去打探,斥候回來報告的消息幾乎氣詐了耶律極的肺,原來那漢軍將領駱縛帶著一萬建雄軍每日行軍不過十幾里,走了兩天竟然離著定州還有二百里! 又等了兩日,斥候探來消息,漢軍的速度稍微快了一些,卻也不過一日行了二十余里,目前離著定州還有一百五十里。 在等一日忽然傳來好消息,漢軍行進速度驟然加快,如今離著定州已經不足百里了,按照這個速度,第二天中午就能趕到定州城外! 只是到了下午的時候,另一個消息卻耶律極大驚失色! 漢忠王劉凌率領太原府神鋒營,神戰營兩萬人馬繞過定州直撲雄州,雄州城里周軍只留下兩千來人守城,被劉凌派出的死士扮作百姓搶了城門,漢軍最后蜂擁而入,只半日就占領了雄州!雄州城內周軍存放的糧草輜重被漢軍劫掠一空,周軍兩千兵馬大部分被俘,如今雄州城頭已經插上了大漢的火龍旗! 又半日傳來消息,劉凌派人冒充周軍信使到莫州求援,騙出了莫州城內的周軍救援雄州,急急忙忙趕去救援雄州的周兵卻在半路上中了漢軍神鋒營的埋伏,五千余周軍被殺了個干干凈凈。大勝之后,漢軍趁勢攻入莫州,如今莫州的城頭上也飄揚起了大漢的旗幟。 “好一個狡猾的劉凌!” 知道上了當,左領軍衛大將軍岳樂,右領軍衛大將軍糜荒,乾寧軍指揮使趙鐵拐商量了一下,無奈周軍只能揮兵回擊救援雄州莫州,岳樂和糜荒領兵直奔雄州搶回城池,趙鐵拐則率領由乾寧軍斷后,左右領軍衛的人馬打算殺回雄州決戰劉凌,可是人馬退的慌亂,卻被定州城里的離妖那顏抓住機會,揮軍萬余人在周軍背后追殺,大勝,斬周乾寧軍五千余人。耶律極趁勢發兵,自東北夾擊周軍,殺得周兵大敗。 只是離妖那顏大勝之后回軍定州,到了城門外卻發現不知道什么時候,定州城的城墻上已經站滿了大漢建雄軍的士兵! 遼軍一路掩殺,周軍大敗退往雄州,到了雄州城外卻發現雄州早就變成了一座空城,劉凌軍竟然不知去向。等岳樂和糜荒帶兵進入雄州準備堅守后才發現,雄州城里已經被劉凌搜刮的干干凈凈連一粒糧食都沒有了。只守了三日,因為無糧,周軍只能突圍后向南撤退。乾寧軍敗退向莫州,經歷的事與左右領軍衛的兄弟別無二致,莫州城被漢軍幾乎搬空,只留下了一座空城給乾寧軍。 沒有糧草,乾寧軍也守不住莫州,只好隨著左右領軍衛后面逃跑,卻正好在半路截住一路追殺左右領軍衛人馬的耶律極,趙鐵拐兵敗正缺一場勝利保住地位,于是不惜代價的狠狠的攔住耶律極的人馬殺了一陣,若不是韓知古帶五千騎兵從后解圍,耶律極只怕再也回不去幽州。耶律極被趙鐵拐一箭射中箭頭,狼狽退回幽州修養。 最可氣的是,漢建雄軍的見到離妖那顏回來,很痛快的將定州還給了離妖那顏,等離妖那顏進城后才發現,定州倉里的也被搜刮的干干凈凈。不過好在,最起碼表面上看起來,大遼還是一舉收回了被周軍攻占的兩座城市。 劉凌回軍,三路人馬洗劫了三個富庶的城市,賺的盆滿缽滿。 漢軍喜氣洋洋,得意洋洋,滿載而歸。 第二百八十六章 你且試試 鄭超想了想,覺得雙方主將談判,帶三千甲士并不是很多,倒也不再拒絕。到了定下的日子,他早早的起來洗漱,吃了些東西后便帶著鄭可領三千精兵往離華亭而來。在這幾天,李易帶著人在離華亭一帶已經犁地一樣搜查了好幾遍,確定別說是帶著兵器的人,就連硬毛的蟲子都沒有一條。 十里路,走了不到一個時辰,二月初正是最冷的時候,太陽也不比前些日子早出來多久。到了離華亭的時候,日頭還沒有升起來多高。鄭超對這次談判很重視,換了一身干凈的袍子,里面穿了皮甲,還在袖口里藏了一柄匕首。 其實他來的路上心里很忐忑,雖然身后跟著三千左祤衛幾乎最精銳的甲士,但他心里還是沒有什么底氣。有點后悔,帶來的不是自己最拿得出手的那三千重甲步兵??墒?,他骨子里的那點高傲又讓他矛盾起來,他在后悔沒帶來重甲步兵之后,有開始后悔聽了鄭可和李易的話,如果自己只帶三五十個護衛而來,那將是一種什么樣的風采? 又想劉凌會開出什么樣的條件招降自己?封侯?他已經是大周的嘉定侯,食邑一千戶,還掛著一個銀青光祿大夫的虛職,縱然說不上位極人臣,在武將中已經屬于最頂端的十幾個人之一了。十二衛大將軍再上面,畢竟是那個大周唯一的大都護羅旭,虎賁精甲的領袖,這沒有什么好妒忌的。因為鄭超知道,自己六萬左祤衛全軍而出,也未見得能打得贏羅旭那一萬虎賁。 十里的距離很快就走完了,離華亭依然破敗不堪,柱子上的漆早就已經脫落,露出密密麻麻的裂紋,看起來就好像一個滄桑老人的臉,讓人沒來由的心里一疼。寒風蕭瑟中,三千左祤衛精兵在離華亭北側一百米左右的距離站定,帶著一股肅殺之氣。 親兵將帶來的桌椅擺好,鄭超讓人暖了一壺酒,他坐下來靜等。說是靜,那只是表面上做出來的樣子而已,他好歹也是左祤衛的大將軍,在自己麾下那些精兵面前總要擺出一副八面來風我自巍然不動的樣子。 又等了不到半個時辰,鄭超的心開始變得急躁,幾次想站起來遠眺但最終還是忍住了。就這么等著,眼看著太陽已經悄悄的轉移到了南邊,幾乎快正午的時候,遠處地平線先才冒出一串黑點。 鄭超下意識的站起來,手搭涼棚往遠處望去。他想看看,劉凌這次帶了多少人馬來。 是一對騎兵,人數似乎不多? 鄭超心里震了一下,因為他終于看清了,對面飛馳而來的騎兵絕對不超過三十騎。他心里有些發苦,回身看看自己身后那三千精兵,忽然感覺自己就是一個披著狼皮的綿羊,如此懦弱。等那隊騎兵到了跟前的時候鄭可湊在鄭超身邊低聲道:“二十一騎,怎么才來了這么點人?” 鄭超搖了搖頭,努力的在臉上擠出些許微笑,走出離華亭迎了過去。 二十全副鐵甲的修羅,只露出一雙冷冰冰讓人不寒而栗的眸子。高大威武的戰馬噴著熱氣,空氣中開始彌漫一種血腥味道。最前面那個面容俊朗清秀,眉宇間甚至還帶著一股淡淡的書卷氣的年輕男人,臉上掛著溫和的笑意,如同吹化冰雪的春風一般。 他就是劉凌? 鄭超在心里不由自主的贊嘆了一聲,好一個標志的美男子! 劉凌穿了一身黑色常服,外面披著一件黑貂皮領子的大氅,順直的黑發隨意的束在腦后,隨著風輕輕的飄動著。干凈漂亮的眸子,微微翹起的嘴角,臉上的溫和笑意,讓鄭超想起了四個字,如沐春風。 “失禮失禮,鄭大將軍早到,寒風中等候,本王心里好生內疚?!?/br> 劉凌跳下馬背,一邊走一邊說道:“只是這離華亭既然交給鄭大將軍布置,本王若是來得太早了卻也顯得失了禮數,倒像是不信任大將軍似的?!?/br> 他貌似不經意的看了看亭子北面百米遠外的那三千肅立的甲士,嘴角的弧度稍微拉大了一些,連眼角都帶出了笑意。他的表情讓鄭超臉上一紅,不知不覺中就好像挨了劉凌一頭似的。 三千精兵面前,只帶了二十修羅的漢忠王劉凌一臉的云淡風輕,似乎完全不將那殺氣騰騰的三千精兵放在眼里一般。自始至終,他只看了那三千人馬一眼,變再也不去看第二眼,似乎,那些精兵在他眼里還不如這破敗的亭子有意思。 “大周左祤衛大將軍鄭超,見過漢忠王殿下?!?/br> 雖然不屬于同一個國度,但出于對皇族的尊重,鄭超還是行了一個軍禮。 “鄭大將軍不必見外,本王雖然是第一次得見大將軍,但一直對大將軍心存敬仰,總想著找機會與大將軍會面把酒言歡,奈何俗事太多,人生并不隨心所欲啊?!?/br> 鄭超趁著劉凌落座的機會,偷眼再次看了看亭子南面幾十米外那端坐于馬背,如石像一般紋絲不動的騎兵。皆是全身覆蓋的黑甲,面甲并沒有推上去,每個人的手都放在得勝勾上掛著的馬槊上,腰板挺得筆直,任寒風呼嘯,他們一動不動。 再看那戰馬,一匹一匹幾乎就好像雄獅一樣強健。比尋常戰馬要高出一頭,而且全身覆蓋著重甲。在馬前面還裝有具甲,具甲上鋒利的刀鋒能輕而易舉的割破人的喉嚨。這樣的重甲騎兵若是有一萬人,那天下還有何處去不得?鄭超不可避免的將劉凌麾下這二十騎士兵和羅旭的虎賁精騎做了做比較,他發現無論身形,騎術,還是那濃重的殺氣,這二十個騎兵比之于大周虎賁,只怕還要強上幾分。 幸好,這樣霸道的騎兵他只帶來二十騎,若是帶來五百騎,不,三百騎,自己這邊的三千精甲步兵估摸著肯定是擋不住的。 鄭超強迫自己穩定下心神,笑著對劉凌說道:“王爺自北方原來,對這離華亭想來還不是很了解。離華亭,傳聞大唐詩仙李太白曾到此一游,醉臥與這亭子里。后來李白醒來,就將此亭取名叫做離華亭,具體什么寓意倒是沒有傳下來?!?/br> 劉凌笑道:“早就聞鄭大將軍文武雙絕,文能安邦,武能定國,大周有大將軍這樣的將才,怪不得強大如虎?!?/br> “王爺說笑了,就算我是一只虎,在王爺精兵面前也沒討得一點便宜來。倒是王爺的精騎,竟然如此強悍?!?/br> “王爺這次與我想見,到底所為何事?雖然鄭某對王爺十分敬佩,但畢竟兩國交兵。卻也不敢落下個里通外敵的罪名?!?/br> 劉凌笑道:“書信上寫的清楚,只是不知大將軍考慮的如何了?” 鄭超朝著開封的方向拱了拱手道:“鄭超深受皇恩,官拜正三品左祤衛大將軍,爵封嘉定侯,麾下人馬六萬,雖不敢說位極人臣,但陛下之恩寵也算隆重。十二衛戰兵,乃是我大周最為精銳之師,各衛的大將軍在軍中皆有極高的地位。我實在想不到,自己有什么理由投敵叛國,受世人唾罵,遺臭萬年?!?/br> 劉凌輕笑:“本王只問大將軍一句,這大周,還是柴榮的大周嗎?” 鄭超臉色一變道:“王爺,大周自然是我陛下的大周。九十八州國土尚在,百萬甲士威武,四海臣服,以我陛下之英明,早晚一統天下。王爺何來如此一問?” 劉凌搖了搖頭,笑而不語。 鄭超心里有些急躁道:“王爺前來,看來是要失望而歸了?!?/br> 劉凌哈哈大笑起來:“鄭大將軍,你心浮氣躁,氣息粗重,已經亂了心境,本王只一問便已經占足了上風?!?/br> 鄭超心里更亂,臉上變色道:“本將軍不是來聽王爺調侃的!” 他身后的鄭可猛地上前一步,手握刀柄大聲喝問道:“王爺看不見面前三千甲士嗎!” 劉凌淡淡了看了鄭可一眼后笑道:“這位將軍如何稱呼?倒有幾分樊噲的風采?!?/br> “某姓鄭名可,字稱羨,左祤衛大將軍座下一馬前卒耳。王爺擺得不是鴻門宴,我便也不是那假樊噲?!?/br> 劉凌端起酒杯看了看,笑問:“這鴻門宴,倒確實不是本王擺的?!?/br> 鄭超臉色一紅,回身斥道:“王爺面前哪里有你說話的位置,還不快快退下!” 劉凌道:“無妨,本王最敬重勇武之士。這酒乃是鄭大將軍所備,本王就借花獻佛,敬鄭可將軍一杯!” 鄭可也不推辭,結果酒杯一口干了:“王爺的淡了鄭某也極欽佩,只帶二十騎兵而來,難道王爺以為我麾下三千精銳是泥捏的不成?” 劉凌道:“你口中這三千精銳,尚且不放在本王的眼里?!?/br> 他忽然問鄭超道:“若是大將軍有一日不再是大周的左武衛大將軍,麾下兵馬也盡數劃歸他人所有。大周朝廷撤了你的官,廢了你的爵,大將軍,是聽命還是抗命?” “王爺!鄭某深受……” 劉凌擺了擺手阻止鄭超的話:“這話留著回開封對柴榮說吧,本王聽了也不會感動。當然,前提是你能見得著你那位皇帝陛下才行?!?/br> 他捏著酒杯輕輕緩緩的旋轉著:“本王雖然是漢人,但對于你大周朝廷的事了解的并不比大將軍少,而且,有些消息本王比大將軍還要得到的早許多。不誆騙你,廢你一切職務押回開封受審的圣旨已經在半路上了,不出五日就會送到大將軍手下?!?/br> 鄭超一驚! 劉凌站起來:“今日話盡于此,本王之所以約見大將軍,只是提前給大將軍打個招呼而已。本王不忍心見大將軍如此英雄人物,卻被大周朝廷里那些魑魅魍魎所左右生死,所以才會動了惻隱之心。本王給大將軍的不是什么錦繡前程,而是一條后路。你的后路,你麾下數萬將士的后路?!?/br> “大將軍好自為之?!?/br> 劉凌起身,微笑道:“大將軍也不必急著回答,我也不急?!?/br> 說完,劉凌轉身欲走。鄭可猛然拔刀道:“若是讓王爺在我麾下三千精銳面前說走就走,鄭某只怕會被天下人恥笑!” 劉凌掃了他一眼,舉步往亭子外面走去。 “你且攔本王試試?” 第三卷 猛虎怒咆 第二百零一章 以奇勝 (收藏了嗎?) “哈哈!有意思,真有意思!朕這個義弟,也就是他用兵才會如此的飄忽讓人無跡可尋,耶律雄機這次算是被他算計了一把,不知道現在是不是已經氣的翹了胡子。不過話說回來,朕那義弟這樣干難道不怕耶律雄機的報復?以漢國現在的實力,還沒有跟大遼正面叫板的資格啊?!?/br> 大夏國主嵬名曩霄靠在椅子上,聽信使將漢軍支援遼軍的事情經過后哈哈大笑。 “陛下,這漢忠王怎么還是陛下的義弟了?臣怎么從來沒有聽說過?” 在嵬名曩霄左手邊第一個位置上坐著一個披掛著鎧甲的老將軍,此人已經五十歲上下的年紀,頭發都已經花白,臉上皺紋橫生,但卻精神奕奕。此人是大夏上柱國,鎮軍大將軍陳偷閑,正是太原府中棲身與仙緣人間的陳子魚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