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節
劉凌笑著說道:“今天晚上我就宿在慶州打打你們的秋風,晚上我會單獨見你,你想好了如何妥善治理慶州的策略,我想聽聽你的看法?!?/br> “下官明白?!?/br> 謝煥然一揖到地。 劉凌笑著說道:“我這里沒有這么多規矩,周延公和王小牛都知道我的為人,只要不是在正式場合你們都不必大禮相見?!?/br> 謝煥然惶恐道:“下官不敢亂了尊卑?!?/br> 劉凌不太喜歡這類有些迂腐的文人,夸獎了幾句后轉身對王小牛道:“干得不錯,沒丟了我忠王府的人?!?/br> 王小牛先是行了一個軍禮,然后嬉皮笑臉的說道:“屬下也是忠王府出來的人,不敢墜了王爺的威名。其實屬下打起仗來膽子小的很,只是一想到王爺,屬下就渾身是膽,連死都不怕了?!?/br> 劉凌笑著一腳揣在王小牛的屁股上道:“我用不到你來拍馬屁,要想聽奉承話我就不必出來了,太原府有的是酸腐,拍起馬屁來花樣比你多!你還是老老實實的吧,早知道你這馬屁精一點長進都沒有,我何苦在陛下那里保你一個慶州郡丞?” 王小牛愣了一下,隨即苦笑道:“我還是想跟在王爺身邊,哪怕一輩子都只是個六品校尉!” 謝煥然偷偷白了王小牛一眼,對王小牛這種不珍惜前程的表現十分的不理解,也不欣賞。一個是從六品的校尉不過是個大人物的跟班而已,一個是從四品的郡丞掌管一郡十幾個縣的武備,他竟然選擇前者! 劉凌笑道:“你要是真不想干慶州郡丞這差事也可以?!?/br> 王小牛眼神一亮道:“真的?” 劉凌點了點頭一本正經道:“真的,你可以隨隨便便犯些錯誤,然后讓謝大人參你一本。我自然“照顧”你一下,只要按大漢律例你罪不至死,再挨過我忠王府的三百軍杖的家法,我準許你回來接著當我的親兵校尉?!?/br> 謝煥然惶恐道:“下官不敢,王大人擔任郡丞之職,與下官為同僚,下官榮幸之至,也是慶州十一縣百姓之福。王大人精通兵法韜略,怎么會犯錯誤呢?!?/br> 劉凌嘆了口氣,心說這個人能力或許是真的有,只是怎么如此沒趣? 王小??嘈Φ溃骸澳蔷驼埻鯛斱H王小牛不能跟在王爺身邊盡忠職守了,慶州郡守這個官雖然累一點,苦一點,但好歹比讓王爺三百軍杖打進輪回門的好。我還不曾聽說過,有哪個壯士挨了二百軍棍還能挺下來的?!?/br> 劉凌眼睛一瞇問道:“你這是在說我心狠手辣?” 王小牛感覺到了危機噌的一下竄開老遠道:“沒!沒!屬下是想念王爺了,所以難免說話顛三倒四……” 劉凌瞪了他一眼道:“我看你就是皮緊了?!?/br> 王小牛連忙擺手道:“不緊不緊,這些天干活兒累的都松開了?!?/br> 劉凌懶得理他,笑著對周延公說道:“走帶我去田丁的營地看看,雖然退兵還耕,但他們的伙食和軍餉還是要保證,畢竟到了戰時他們只要拿起刀就都還是我大漢的軍人。平日里訓練也不要丟下,田里活忙的時候要保證七天一練,活不忙的時候兩天一練?!?/br> 王小牛湊過來說道:“王爺放心吧,以后有我在慶州,我保證給王爺練出一支鐵軍來!” 劉凌笑罵道:“若是耽誤了地里的農活,我先煉了你?!?/br> 王小牛一吐舌頭,訕訕的笑了笑。劉凌笑著說道:“原先跟著你的人我就都被你留下做親兵,回頭我再補給你五百老兵,算是給你的嫁妝!” 王小牛哈哈笑道:“這行,等慶州弄好了,王爺再把我多嫁幾次,用不了三五年我就能有數千百戰精兵了!” 說說笑笑的,眾人就到了田丁的營地,劉凌仔細看了看確實沒有看到地方上有什么懈怠,越是和周延公等人一起返回了慶州城。進了城之后周延公讓謝煥然召集文武官員,劉凌在慶州郡守的府衙里宣讀了圣旨。謝煥然任郡守,王小牛任郡丞,二人一文一武倒也相得益彰,以謝煥然謹小慎微的性子,倒是和王小牛大大咧咧的性格正好互補。 接下來劉凌又詳細的說了一遍關于朝廷整改官職的事,將官職的品級制度恢復唐朝時候的官制。尤其是武將,品級和職務實在太亂,難以協調調度。 按照唐制,郡守(太守)為從三品,郡丞為從四品。至于武官官位,郡丞之下設立兩名都尉,從五品,若干校尉,從六品至正六品不等。 等劉凌把朝廷的規劃詳細的說完之后,又解答了部分官吏的疑問已經是天色變暗。拒絕了地方官吏設宴款待,劉凌只帶了四個親兵住進了周延公的府里。吃過晚飯后又單獨見了謝煥然,對這個有些酸腐氣的人有了新的認識。等謝煥然走了之后已經到了亥時,劉凌叫住準備告辭的周延公道:“屯田里有個叫吳大壯的校尉,是個斷臂的老兵了,做事公私分明且戰功顯赫,你看看還有什么位置空著,把他往上調一調,總不能寒了那些他們這些為國流過血的人拳拳報國之心?!?/br> 周延公看了劉凌一眼小心翼翼的問道:“不是大人的親兵?” 劉凌一腳踹在周延公的屁股上笑罵道:“白天當著你下屬的面給你留了面子,現在你竟然質疑起我來?” 周延公挨了一腳卻心里舒坦,他笑呵呵的說道:“既然是公事,王爺舉薦的人我就不能不重視,兩千田丁還缺一個將領,位置一直空著沒有合適的人選,只是這田丁屬于新的軍制,三百人設一個校尉是之前朝廷下來的命令,管兩千田丁的人朝廷卻沒有提及,給什么職務? 劉凌想了想說道:“從五品的騎都尉吧,王小牛手下還缺個州司馬,正好?!?/br> 周延公點了點頭,歪著眼又問了一句:“真的不是跟我一樣,從王府里出來的?” 第一百九十五章 你可問過士兵? (求收藏,給收藏的人,會性福一輩子的,嗯,不騙人。) 離開慶州府之后劉凌帶著一千黑麒麟軍趕赴應州,一路上走得并不急,沿路上的風光雖然說不上漂亮,但是總有那么一種破而后立的風景讓人著迷。應州府通守虎亭侯劉茂迎出來五十里,身邊卻只帶了三四個隨從,由此可見他對自己治下的治安狀況還是相當自信的。 劉凌當初就和孝帝說過劉茂這個人,孝帝對他的評價是無大將之風,卻是守成之才。對于孝帝的這個評價劉凌十分認同,去年的時候與大周之戰劉茂的表現可謂中規中矩,雖然不如王半斤,杜義,花三郎,趙二等人大放異彩,卻最穩妥讓人放心。所以,劉凌才會將大軍的輜重和后方都交給劉茂管理,人盡其才。 論上陣殺敵沖鋒陷陣,劉茂遠不如王半斤,杜義。論膽魄謀略不如趙大,花三郎,甚至比之于已經打入大周右威衛做到果毅郎將的楊業也相差甚遠,但若是比謹慎穩重,上述的人中或許只有楊業能與其比肩。 在玉州的時候,明知道劉凌將于柴榮決戰他依然沒有盲目的將自己麾下的兵馬派上去助陣,而是約束不下緊守玉州,看管輜重,時刻注意戰場上的變化以應對。這樣的對策是花三郎這樣的勇將做不出來的,若是換了花三郎,只怕早就帶著麾下兵馬繞到周軍后面或者側翼搞突襲去了。 穩妥有余,進取不足。 一語中的。 “屬下拜見王爺?!?/br> 劉茂站在路邊,一揖到地。 劉凌哈哈大笑著從馬背上躍下,抓了劉茂的手道:“此處距離應州城還有五十幾里,你怎么接出來這么遠?” 劉茂道:“知道王爺要來我就坐不住了,雖然才一個月多沒見,可是心里怎么就這么想念王爺呢?” 劉凌笑道:“你這廝怎么也學會了拍馬屁?” 劉茂道:“肺腑之言?!?/br> 劉凌:“看來把你放在地方上確實有些失策了,以你的潛力若是進宮做個總管太監,陛下每天還不都得被你拍的心花怒放?等回了太原我得好好跟陛下說說,若是宮里不缺人手,我王府里倒是一個小太監都沒有呢?!?/br> 劉茂寒了一個趕緊道:“承蒙王爺抬愛了,我還是留著拿東西傳宗接代吧?!?/br> 劉凌道:“你嫡出的孩子就有五六個了吧?” 劉茂道:“這個……我太祖父到我這一代都是一脈單傳,小心翼翼的養活著才不至于斷了香火,到了我這一代,我怎么也得努力不是?” 劉凌道:“行,估計著用不了三五年,咱們大漢的虎亭侯一個人就“創造”出一個龐大的家族,流傳后世的話也算是一件美談?!?/br> 劉茂一邊和劉凌說話,心里卻不住的嘀咕:王爺見面后就一直胡亂的說些笑話,怎么就是不提公事?早就聽說王爺這次來是要裁兵減員,為什么王爺到現在一個字都沒有對我透露?是之前的消息有誤,還是王爺不信任我? 他心事重重,卻還不得不做出一副輕松自如的樣子來應對,只是眼神中偶爾殺過的一絲心不在焉都被劉凌看在眼里。劉凌也不說破,依然只撿些無聊的話題說。一會兒問劉茂的長子多大了,一會兒又問他的大女兒幾歲。然后還神秘兮兮的貼在劉茂耳邊問是不是有什么秘方,為什么劉茂家里四五代單傳怎么了到了他這一代就開始開枝散葉了? 劉茂一開始還能應付,到了后來越來心里越焦躁,有幾次都忍不住想要問出來,只是見劉凌興致勃勃的看路邊風景,他又不好意思問出來。劉茂之所以迎出來五十多里的路,其實是受了下面將領們的委托,想趁著劉凌沒到應州之前探探口風,如果能勸勸王爺暫時不動應州的新兵最好。畢竟劉茂在太原府的時候和王爺的私交就不錯,玉州一戰劉茂又立了功,兩個人私下里先談談總比拿到臺面上好一些。 劉茂來之前在心里想了半天的措辭,可是見了面之后被劉凌三言兩語的弄亂了思路,想好的話一個字也說不出來,陪著劉凌慢慢的往前走著,到最后他已經憋的臉紅脖子粗。 劉茂這個人雖然不善于沖鋒陷陣,但是對于屬下是出了名的護犢子。這個人守成之才,到了他手里的東西想讓他吐出去那是萬難的。好不容易招收了兩萬余人的新兵,如今已經訓練了將近一年,朝廷一道旨意就讓這些兵回去種地,他怎么舍得?相對來說,倒是整頓官制這件事他到不怎么抵觸,畢竟他也明白,現在大漢的官職,尤其是武將的官職簡直亂到了一定的地步。 他是應州通守,軍職是正二品的輔國大將軍,論軍功的話他自己明白遠遠到不了這個級別。而且在他麾下的應州兵將領中,光正三品的大將就不下十幾個,從二品的大將也有三四個,這要是放在大周簡直是不可想象的。要知道大周晉州城里那個坐鎮大周北方邊界的右威衛大將軍蒙虎,才不過是個從三品的職位。 他來接劉凌之前,應州兵的將領們其實已經達成了協議,官職可以降,但是到手的兵是萬萬不能退回去的?,F在應州有兵三萬余人,一下子就三分之二的兵都退回去種田,那他們這些為將的每個人手里還剩下幾個兵? 所以劉茂總想趁著劉凌還沒有把朝廷的命令傳達下來的時候走走后門,看是否能通融一下。 “虎亭侯有話要說?” 見劉茂實的臉色實在難看,劉凌笑了笑道:“虎亭侯可是有話要說?” “王爺……唉!我就直說了吧,王爺這次來應州,是不是督促裁兵的?” 劉茂一咬牙也不再憋著了,他知道王爺肯定是想到了自己迎出來這么遠肯定就是帶著目的來的,以王爺的聰明才智,自己實在不是對手。與其這樣被王爺牽著鼻子走,還不如直截了當的說出來痛快。 劉凌哦了一聲,沒有回答他,而是反問道:“虎亭侯對朝廷的政策有什么看法?” 劉茂一狠心使勁夾了一下馬肚子跟上劉凌的步伐:“既然王爺問,那我就實話實說了吧。我這次自己先來迎接王爺,就是想把下面人的意思先透露給王爺知道?!?/br> 劉凌來了興趣,瞇著眼睛問:“下面人反響很大?” 劉茂道:“可不是,一聽說朝廷要裁兵,那些家伙都跟被人踩了尾巴似的上躥下跳,誰都不愿意把已經訓練了將近一年的兵退回去。他們倒不是對朝廷的政策有什么質疑,而是好不容易訓練的快能用的兵放回去,他們都舍不得。這不,我看他們鬧騰的動靜挺大的,鬧的我心里都煩,我就趕緊來告訴王爺一聲,省得王爺到了應州讓那些家伙打個措手不及?!?/br> 劉凌哈哈大笑,指著劉茂的鼻子說道:“他們?虎亭侯難道不是這么想的?” 劉茂臉一紅,訕訕的說道:“王爺也是知道的,帶兵的誰步希望自己麾下人馬多一些?大家都看著呢,咱們大漢周邊這三個強鄰,那個不是擁兵百萬的主?咱們大漢現在的兵馬加在一起,滿打滿算才不到二十萬,再裁兵的話一旦后周再打過來,咱們倉促間拿什么來抵抗?” 劉凌問:“你也和下面人一樣的想法?” 劉茂點了點頭并不否認:“我知道王爺從最初就想走精兵路線,從大漢的國力來看確實也養不起百萬大軍,全大漢的壯丁都參加也湊不出百萬人馬的數量來??墒嵌f不算多吧?只要下決心加大力度訓練,二十萬大軍都練成精兵,豈不是比只有五六萬人馬要強大的多?” 劉凌不置可否的笑笑,想了想說道:“我先不回答你的問題,只問你一句話,你可知道咱們大漢現在的存糧夠二十萬大軍吃多長時間的嗎?” 劉茂愣了一下道:“勉強應該還夠半年之數吧?” 劉凌搖了搖頭道:“已經不足三個月了,若是再補充不上來軍糧,三個月后二十萬大軍只怕一個兵也留不住。朝廷施展仁政,大旱災年后百姓們的稅賦基本上低的跟不收一樣,而且夏糧入庫只抽取十分之一,好不容易穩定了民心,你說陛下等到了夏糧入庫的時候眼見著自己國家的二十萬大軍沒有飯吃,會不會對百姓做出的承諾出爾反爾?” 劉凌道:“若是陛下不增加稅賦,二十萬大軍吃什么?若是增加,百姓們怎么想?” 他指著官道周圍大片的荒地問道:“這些土地應該都有百姓種植,現在百姓們都到兒去了?我一路南下看到了,雖然朝廷實行仁政,逃難的百姓們也都在陸續返回原籍。但是各州哪里不是動輒數萬畝的荒地?就算百姓們都回來了,這幾年連年大戰大災,百姓十去四五,壯丁們都跑來參軍混飯吃了,剩下的老弱婦孺能不能把荒地開出來?” 劉茂無言以對,只是默然不語。 劉凌道:“退兵還耕,屯田養兵,這些壯丁回去種地農閑的時候訓練不會落下,等到有大戰的時候拉起來就是正規軍?!?/br> 劉茂道:“種地種出了惰性,真打起仗來他們還敢拿起刀槍?” 劉凌反問:“若我為周兵,你為大漢田丁,我在你家門口燒殺搶掠,將你辛辛苦苦種下的糧食搶奪,將你剛剛修繕的房屋焚燒,殺死你的妻子兒女,你如何處之?你拿不拿的起刀槍?” “若是保留下所有新兵,國家田地無人耕種,荒蕪一片,當兵的人父母雙親妻子兒女皆死于貧苦,新兵們沒有了自己需要保護的人,你能保證他們就會奮勇殺敵?” 劉凌嘆了口氣,看著啞口無言的劉茂問了最后一句 “你只知道下面為將者不愿裁兵,可問過士兵是愿意拿橫刀還是拿鐮刀?” 第一百九十六章 賭注 (求收藏) 到了應州之后劉凌沒有到軍帳中去見那些早已經摩拳擦掌等著說服自己的將領們,而是帶著一千黑麒麟軍直奔校場。告訴劉茂本王要在校場點兵,一炷香之內凡是沒到的人無論級別高低,一律軍法處置。 等劉茂通知了麾下將領們到校場集結,劉凌已經舒舒服服的坐在點將臺的椅子上品茶。按理說校場是嚴肅的地方,從不曾見過王爺在校場上表現的如此隨意,大家心里的忐忑反而更加的劇烈了。 一千黑麒麟軍根本就沒有下馬,切好的豆腐塊一樣在校場一側排成一個方陣,棱角分明。 獨孤銳志站在劉凌的身后,冷眼看著急匆匆趕過來的應州兵將領們,面無表情。他就好像一尊石像一樣,在任何人的眼里他都那么冷冰冰的不可親近,而在他的眼里,只有少數的幾個人才值得正眼去看。身為皇帝親軍的將領,他基本上沒有機會離開太原府,如今到了地方上看到了大名鼎鼎的撫遠軍,只是他卻連輕視都懶得表現出來。 “末將參見王爺” 幾十個將官在點將臺行了軍禮,劉凌笑著點了點頭道:“本王這次來應州是為了檢點新兵訓練的成果,因為還要趕到玉州去,所以就直接讓虎亭侯通知大家在校場見面了。在太原府的時候我就聽說應州的新兵訓練是成效最好的,今天驗證一下,各位將軍,給你們半個時辰的時間是否能把所有的新兵都集結起來?” 一個郎將道:“王爺說笑了,若是半個時辰還不能集結起來,將來還怎么打仗?王爺且先稍后,一炷香內若是新兵不能集結完畢,王爺只需一刀砍了末將的腦袋?!?/br> 劉凌認識這人,乃是一個自己在玉州練兵時候的老部下了,名將雷傲,看鎧甲的款式現在也是正四品的郎將了。 “雷傲?你腦袋太大本王沒地方放著,就且在你脖子上按著吧。若是一炷香之內新兵未能集合完畢,本王倒是不介意把你的屁股打成四瓣?!?/br> 雷傲嘿嘿笑了笑道:“王爺的怕是要失望了,這頓板子老雷我挨不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