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節
正說著,外面有侍衛稟報道:“王爺,虎亭侯,忠義候到了?!?/br> 他剛說完,一個侍衛跑著過來說道:“王爺,輔國將軍昭先,衛國將軍孫勝到了?!?/br> 劉凌點頭道:“請到客廳說話?!?/br> 不多時,虎亭侯劉茂和忠義候王半斤手拉著手走在前面,一路說笑著到了客廳門外。在他倆身后跟著的是輔國將軍昭先,和衛國將軍孫勝。 虎亭侯劉茂是個三十多歲的漢子,身材魁梧,與程義厚不相上下。只是他面色白凈,也沒有胡須,一雙眼睛極小,笑起來幾乎看不出他原來是有眼睛的。這個人因為膚色太白,總給人一種陰氣比較重的錯覺。 不過話說回來,這個人在封侯之前,干的確實是陰氣極重的事情?;蛘哒f,這個人的侯爵也是因為這個而被封賞的。 說好聽些,他是個地下工作者。說的難聽些,他就是個盜墓賊! 北漢國力弱小,國土面積不過是后周的十分之一還略有不足。且土地貧瘠,十二州連年饑荒。為了補充國力,籌集金銀用作軍餉。老皇帝劉業召集了一批能人異士專門在北漢國境內尋找墓xue挖掘,山西中北部地區的無數大墓都被這個虎亭侯帶人光顧過。他們這批人,人數并不多,最昌盛時不過五百余人。但是這些人,個頂個都是高手! 據說這劉茂,祖上乃是東漢時期大jian雄曹cao手下的摸金校尉。劉茂一手祖傳的尋龍點xue手藝,確實名不虛傳。甚至可以說,若是沒有這個人,北漢國在很久之前或許就被大遼的鐵騎踏平了。乾祐五年,北漢全境大旱,幾乎顆粒無收,硬是靠著劉茂盜墓得來的金銀湊足了遼國索要的歲貢,甚至還略有盈余。 這樣一個人,放在現代社會只怕早就被政府抓了,槍斃一個鐘頭都是輕的??墒窃谀莻€時代,卻是國家的大功臣。再后來,有一日老皇帝劉業做夢,夢到無數惡鬼纏身,向他追討墓藏的寶貝。劉業驚醒后暗想,這定然是被盜的那些墓xue主人前來向他問罪了。于是第二天,劉業大作了一場法事超度亡魂。從此解散了劉茂的隊伍,不過為了表彰劉茂的功勞,還是封了他虎亭侯。 而忠義候王半斤,這個人就更富傳奇色彩了。據說此人出生時剛好只有半斤,于是其父就給他取名為王半斤。九歲那年,他父親病逝,母親改嫁后不要他了。王半斤一個九歲的孩子,舉目無親,靠討飯生活。 到了十二歲,本來應該骨瘦如柴的王半斤,卻偏偏不知靠著什么生活,生就了一身頗為剽悍的體魄。從龍虎山而來的張天師云游,正好遇見這個王半斤在墓地中挖食死人尸體。念其不易遂將他收為弟子,王半斤跟在張天師身邊云游四海一走就是四年。 十六歲,王半斤學了一身的好功夫。因為受張天師教化,也沒了那一身的陰損氣息。張天師年邁,打算回龍虎山指定傳人。但是王半斤不愿意跟師父回去被清規戒律約束,晚上在師父門前偷偷磕了三個響頭后獨自跑了。 再后來,后漢被后周所滅。郭威先是假意請劉業到洛陽,說要迎立劉業登基為帝。結果等劉業到了洛陽之后卻被郭威軟禁,再后來,劉業在死士的營救下逃了出來。郭威派兵追殺,正巧被王半斤遇到。王半斤救下劉業之后一路護送回到太原,劉業感念他的救命之恩于是在太原給他修了一座道觀,名為太清觀。劉業自立為帝之后,又封年僅十七歲的王半斤為忠義候。 乾祐第二年,遼國意圖滅亡北漢。十萬鐵騎南下,圍困太原城。劉業前往遼國大營求和被扣,滿朝文武都沒了辦法。卻是這太清觀的道士,十八歲的忠義候王半斤帶著五百死士沖擊遼國大營,硬是將劉業救了出來。當時的遼國主帥大皇子耶律雄機對王半斤大為贊賞,稱其一身是膽。后來,王半斤保護劉業與耶律雄機談判,最終達成協議。北漢自此為遼國的附屬國,劉業稱侄皇帝,年年繳納歲貢! 第六十三章 奇思妙想周延公 至于輔國將軍昭先,衛國將軍孫勝這兩個人到沒有什么大起大落的故事。兩個人的身世相差不多,他們的老子都是當初最早跟在老皇帝劉業身邊的親信之人,后來不出意外的為國捐軀了,為了表示,劉業讓他們繼承了父親的職位。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個人都不是那種混吃等死欺男霸女的二世祖。兩個人都練的一身的好武藝,就算是趙二和這兩個人任何一個交手的話,只怕勝算都不會超過三成。話說回來,若是這兩個人一無是處,劉凌也不會請他們倆過來了。 這兩個人,昭先年紀不過二十一歲,善使一桿方天畫戟,作風勇猛悍不畏死,頗有三國時期溫候呂奉先的風采。他曾經是禁軍統領,后來因為不滿太子的作為告病辭官賦閑在家。 孫勝今年二十六歲,身高八尺,膀大腰圓。善使一桿長槍,有萬夫不當之勇。他和昭先兩個人私下里的關系十分的要好,所以昭先辭官回家的時候,身為禁軍副統領,他也一起辭官不做。 因為劉業對這兩個小將都十分的喜愛,所以太子也不敢太過于放肆。后來孝帝登基,這兩個人又被重新啟用為禁軍正副統領。 眼見自己請來的人已經到齊,劉凌吩咐一聲安排酒宴。幾個侍女布置起來,沒多久一桌豐盛的飯菜就擺放整齊。劉凌知道這些人的喜好,所以這餐飯菜并沒有什么精雕細琢的美食,有的只是大魚大rou,大碗喝酒。 分賓主落座,劉凌端起酒杯說道:“今天把你們請來,本王抱著什么樣的目的,想必諸位都是心知肚明的。咱們也不必拐彎抹角的扯皮,本王只一句話,愿意跟我去南方殺敵的,就干了這杯酒!” 說完,劉凌一揚脖,將滿滿一大碗酒一飲而盡。 見他干了,在座的眾人也不含糊,沒有一人推辭,紛紛起身端起酒碗大口喝了。劉凌見眾人都有決心,心中頓時開懷。他一招手道:“倒酒!” “今日,不必拘束,能喝多少就是多少。就算是醉倒在桌子下面本王也不會笑話你們,但是只有一條,等明日本王校場點將,若是有一人因酒醉未來,那就別怪本王軍法無情了?!?/br> 眾人都知道劉凌性情,哈哈大笑。 程義厚道:“那便好說,現在吃了這頓酒,俺老程也不回家去了。下午就到校場睡覺,保證誤不了王爺明日點將!” 虎亭侯劉茂笑道:“三江候,這可不像是你的風格啊?!?/br> 程義厚道:“為何不像?” 劉茂笑道:“三江候聞名天下的就是這輕功了,怎么今日倒要做笨鳥先飛的打算?” 程義厚和他十分的熟絡,自然不會被他的話惹得不快。他一指劉茂笑罵道:“你這鉆地的耗子,今日也奚落起老子來了。若是不服,咱們先比比酒量如何?” 劉茂笑道:“王爺面前,還輪的著你放肆?” 他端起酒碗說道:“王爺,末將現在這里敬您一碗。預祝王爺旗開得勝,馬到功成!” 劉凌端起酒碗道:“只要咱們同心協力,后周那二十萬人馬也就沒什么厲害的。這碗酒大家一起喝了,旗開得勝,馬到功成!” 所有人一起舉杯飲了,哈哈大笑起來。 忠義候王半斤如今才不過四十歲上下的年紀,但是他留了三縷長髯,再加上一副頗為斯文的面相,看上去真有幾分仙風道骨。光是看此人的面相,誰能想到他竟然是吃死人rou長大的?不過這人雖然封侯拜將,但是并沒有了忘了根本,平日里依然一副道士打扮。 據說龍虎山現任的天師數次邀請他回龍虎山,但是都被他拒絕了。他對來請他的龍虎山弟子說:“我一個山野莽夫,一身尸臭,去了寶觀只會玷污了龍虎山的清名。只是我雖然不回龍虎山,但是終究是張天師的弟子,你回去告訴現任天師,我必會對著師父的靈位,早晚一炷香,誠心參拜?!?/br> 小道士回去原話將給張天師聽,張天師呵呵一笑道:“北漢不毛之地,本想請他來這里避世修行。不過他卻以為我擔心他有搶奪天師名號之心,以為我想誑他來,罷了罷了,人生何處不修行,就隨他去吧?!?/br> 他雖然為道士,卻也不必忌口。酒照喝,rou照吃,便是女人,他也睡過不知道多少了。 他抱拳對劉凌說道:“王爺,這次您統兵南下,依末將看來,最大的難題倒不是后周那二十萬大軍?!?/br> 劉凌笑問:“忠義候以為?” 王半斤自嘲一笑道:“王爺心知肚明,自然是那現任的撫遠軍指揮使安恒。此人不除,撫遠軍必然不能順利收回。但是此人已經在南方經營兩年,撫遠軍現在的將領幾乎都是他的親信,只怕不好下手啊。若是王爺有心,今晚末將就先行南下,保證王爺領兵到達應州的時候,末將提著那安賊的人頭恭候!” 劉凌擺了擺手道:“殺安恒容易,要看是怎么殺,什么時候殺才最好。這個人暫且留著,他的命對本王還有大用?!?/br> 劉茂也道:“可是王爺,若是等王爺率領大軍抵達應州。說不得那安恒會想出什么法子來為難,若是給他壞了大事,豈不冤枉?” 他抱拳道:“若是王爺不放心,今晚我和忠義候一起走,有我們兩個人同去,定然能將那賊子人頭割了?!?/br> 劉凌笑道:“兩位,那安恒必然想到是本王領兵南下。他若是沒有打算就真的是草包一個了,這樣的人何足道哉?若是他有了防備,兩位再去冒險,若是有什么閃失就不值得了。安恒是必須要殺的,放心,本王到了應州之日,便是他人頭落地之時?!?/br> 京畿大營統領陳遠山抱拳道:“王爺,末將有一事不明?!?/br> 劉凌道:“但說無妨,今日這頓飯上,有什么問題盡管說來?!?/br> 陳遠山道:“王爺,禁軍虛有其表,不過是繡花枕頭中看不中用。而守備軍則更是孱弱,為何調兵不全用咱們京畿大營的人馬?” 這個問題也是其他幾人比較關心的,畢竟這次他們隨劉凌南下,也算是將自己的身家性命壓上了。手下的兵將精銳,他們的底氣也足些。手下若都是草包,他們的信心就要大打折扣了。京畿大營的戰斗力是有目共睹的,禁軍和守備軍和京畿大營的士兵相比,明顯差了不止一個層次。 聽陳遠山問了出來,大家都將目光看向劉凌。 劉凌放下酒杯說道:“遠山啊,你以為本王不想帶著整個京畿大營南下?你想想,守備軍中多是什么人?都是些兩面三刀的敗類,若是靠著那些人守護都城,保不齊又會被人慫恿了做出什么事情來。這些人必須拉到戰場上,讓他們經歷血與火的歷練才能成才。不經歷一番捶打,又怎么會成為切金斷玉的利劍?” “至于禁軍,我帶走了一半,留下一半。禁軍其實還是好的,論素質本來不必京畿大營的人馬要差。只是缺乏實戰,這次我帶走一半也是出于練兵的目的。說白了,都城重地,必須以忠心且精銳之師守護,所以京畿大營的人馬我最多只能帶走一萬?!?/br> 劉凌道:“我知道你們心里是怎么想的,若是帶著精銳的京畿大營南下,你們的信心也會足些,帶著守備軍南下,你們心里難免會缺少底氣。不過我要說的是,你們要知道這樣一句話。兵慫慫一個,將慫慫一窩!不管再頑劣,再士氣低下的兵,只要你們這些帶兵的以身作則悍不畏死,我就不信帶不出一支鐵血之師!” 陳遠山真摯的說道:“王爺說的對,有什么樣的將領就有什么樣的兵,當初王爺在南方的時候,撫遠軍是何等的威武?,F在那安恒小兒做了指揮使,好端端的一支雄獅卻變成了縮頭烏龜!” 劉凌道:“正是這樣,什么樣的將領帶出什么樣的兵。我記得前朝時候有一個名將叫李云龍,是個草莽出身,大字不識的一個。但是憑著一股血氣,一股悍不畏死的氣勢,將一支農夫組成的隊伍硬是帶成了百戰百勝的威武之師!李云龍有過一句名言,他說一支隊伍,就要有一個魂,這個魂就是將領!作為將領,必須有面對再強大的敵人都敢于亮劍的勇氣!這樣,手下的士兵才會養成雄獅餓狼一般性格,勇往直前!這便就是一個例子,你們都應記住?!?/br> 說完,劉凌在心中暗嘆一聲,亮劍的導演和作者啊,就別怪劉凌我胡說八道了。 在做眾人紛紛點頭,不過大家心里卻都詫異。前朝?怎么不記得前朝時候有個叫李云龍的名將? 他們又怎么會知道李云龍是誰?不過幾人都想,既然王爺說前朝有這么一個血氣方剛的名將,那就自然是有的,看來我等還是孤陋寡聞,慚愧啊慚愧。 正說著,早就候在外面的周延公扯著嗓子喊了一句:“書生有一句話要說,不知王爺給不給機會!” 眾人都回頭看,認得這人正是被皇帝陛下破格調入軍機處,被人稱作布衣宰相的周延公。大家都知道這周延公乃是劉凌舉薦的,此時到了這里倒也不奇怪。劉凌笑罵道:“滾進來說話,站在外面嚎叫什么!” 周延公嘿嘿笑了笑,撩著書生袍子小跑著進了客廳。 等他進來,劉凌道:“若是有良言妙計就速速說來,這桌子上少不了你的酒喝,若是說不出什么,休怪本王讓人把你打出去!” 周延公訕訕的笑道:“先喝酒吃rou,若是酒足飯飽,書生自由妙計。若是餓著肚皮,那是一個辦法都沒有的?!?/br> 忠義候王半斤笑道:“周大人好大的口氣啊,來來來,先干了我這碗酒再說?!?/br> 周延公也不客氣,端起王半斤遞過來的酒碗,一揚脖一口干了。他擦了擦嘴道:“好酒,最少是十年的陳釀汾酒,痛快!” 見他豪爽,劉茂也端起酒碗道:“再喝我一碗如何?” 周延公道:“我還怕你不成?” 接過來一口干了。 其他人見他這般海量,完全沒有書生的酸腐氣,大家心里也都舒服,紛紛讓酒。周延公來者不拒,一口一碗連著喝了七八碗酒,竟然看不出有太大的醉意。 劉凌笑道:“酒也喝了,有什么妙計還不道來?” 周延公道:“還差一口rou才能想起妙計?!?/br> 說完,也不用筷子,直接從一只熟雞上撕下雞腿,三口兩口的吞了下去。而后他又抓起一只羊腿,也不搬張凳子來,席地而坐,狼吞虎咽。不多時,一只羊腿便被他撕扯著進了肚子。周延公拍了拍肚皮,打了一個飽嗝道:“妙計來了!” 他猛的一抬頭,看向劉凌問道:“王爺,何不借勢?” 第六十四章 請王爺成全! “借勢?” 劉凌放下手里的酒杯,站起來圍著桌子來回走了兩圈。他看向一臉自信的周延公:“你仔細說來?!?/br> 周延公掃視了一遍在坐的將領們,然后又看了一眼劉凌。劉凌擺擺手笑道:“在坐的都是劉凌的兄弟,也是如今大漢的柱石,周延公你不必忌諱,說吧?!?/br> 周延公站起來,走到桌子邊上將桌子上的菜肴朝一邊推了推,在桌子上清理出一塊地方出來。他伸手在酒碗中沾了些酒水,在桌子上隨手畫了一個不是很大的圓形:“王爺,眾位將軍,比如這是咱們大漢?!?/br> 接著,他又在大漢的南面畫了一個面積十倍于北漢的圓:“這是后周?!?/br> 又從北漢的北方畫了一個更為巨大的圓:“這是遼國?!?/br> 接著,他在西方畫了一個圓說道:“這是剛剛才建立五年的西夏國?!?/br> 畫完之后,周延公指著代表北漢的圓說道:“我大漢可以說現在生存在三個大國的夾縫中,這三個國家,任何一個國力都遠超我大漢。且不說后周和遼國,就說才剛剛建立的西夏國,其實力之雄厚也不是我大漢能比擬的。再加上西夏雄主李元昊,此人能征善戰,雄心壯志,早晚必會發兵中原?!?/br> 眾人都點頭,這是不爭的事實。西夏國雖然國土遼闊,牧草豐盛,百姓也頗為富足,但遠不如中原繁華。李元昊這個人雄才大略,如今在西域一家獨大正是兵強馬壯的時候,他必然不會偏安于一隅,早晚都會發兵中原,爭搶這中原的花花世界。 周延公見眾人不反對,于是接著說道:“我大漢雖然是遼國的附屬國,但若是真有大戰,遼國卻是完全指望不上的。上次與遼國聯手對后周用兵,晉州一戰就是證明。所以,這次后周來犯,遼國定然作壁上觀,說不得還會落井下石?!?/br> 他提到很多年前的晉州之戰,曾經參加過那次會戰的三江候程義厚臉上一紅,納納的不做聲了。那次大戰他親身經歷,所以對遼國人的誠信度十分的了解。當初與遼國聯盟,說好春天三月發兵,結果遼國找借口再三拖延,硬是拖到了秋后才發兵,如此一來,后周皇帝郭威就是傻子也早就做出了防范。 結果晉州一戰,見后周軍備整齊,士氣如虹,而且城高難攻,遼國人竟然調轉馬頭脫離了戰斗。十萬北漢軍,十萬遼軍,聯合攻城,遼軍只稍微接觸了一下隨即撤走,丟下了十萬北漢軍孤軍奮戰。 后周元帥孫玄道抓住機會,指揮后周大軍一個反沖鋒就將北漢的軍隊打的七零八落。北漢十萬大軍毫無建制的落荒而逃,最后退回壇州的除了程義厚帶領的兩萬建雄軍,其他各營竟然都不足半數! 這一仗后北漢元氣大傷,再也無力和后周爭鋒。十萬大軍,最后活著退回境內的不足五萬,且大部分帶傷。 劉凌道:“遼國本就是虎狼,不能與之為謀。延公,你接著說?!?/br> 周延公一指后周說道:“后周,此次舉兵二十萬犯邊,更是由后周世宗郭榮御駕親征,士氣如虹。且,以后周的國力,就算再出兵二十萬也不是什么難事。王爺此次南下,就算順利收回撫遠軍,以我的估計也很難擊敗后周大軍的?!?/br> 眾人臉上變色,都轉頭看向劉凌。劉凌微微一笑道:“延公所言不錯,本王不是神仙沒有撒豆成兵的仙法,手下可用兵將捉襟見肘。建雄軍,守備軍的戰力也遠不如后周的精銳大軍,這一仗本王心里也是沒有底氣的?!?/br> 他并不忌諱,眾人心里反倒沒有什么擔憂。若是劉凌大包大攬的說這次南下必定會大獲全勝,只怕誰心里都會嘀咕不已。周延公說的沒錯,若是后周傾全國之力的話,派出五十萬大軍還是沒有問題的。雙方實力相距太大,這一仗北漢的敗局已經定下了八成。 周延公對劉凌歉意的點了點頭說道:“那么,既然后周有能力出兵四十萬,甚至五十萬一舉滅了我大漢。為什么只出兵二十萬?” 他說道這里的時候,劉凌眼神一亮,隨即明白了周延公想要表達的意思。 輔國將軍昭先問道:“是啊,這也是我想不明白的地方。既然這次后周如此決心要滅了我大漢,為什么不全力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