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節
最近一段在縱橫歷史類的點擊成績不錯,今天又是周末,更新六千字感謝大家,希望大家繼續多點擊、多投票,謝謝支持。 第十二節 專家 攻破鄖陽后袁宗第和劉體純就想把人口搬運回自己的根據地。 鄖陽的城墻已經被劉體純折騰得難以修復了,再說距離這二人的基地實在太遠,他們無法分兵防守。但是這個計劃遭到鄧名的反對,以前他對“成王敗賊”這個成語的理解是:失敗者遭到了不公平的污蔑;但現在鄧名認為這句成語實際應該理解為:勝利的土匪摘掉了自己的賊名。 按照鄧名現代人的價值觀,雖然滿清是惡貫滿盈的強盜,但闖營這些人的行為也和土匪區別不大,建昌那些西營的所作所為也差不多。明軍搬遷百姓的行為讓鄧名有罪惡感,這種背井離鄉的遷徙會導致一些人在路上生病死去,而且就算沒有丟掉性命,百姓們也失去了他們的故鄉、土地和家產。 闖營這些人一貫以仁義之師自詡,因為滿清軍隊和明朝政府軍的行為大大拉低了這個時代仁義之師的標準,從來不把屠城、擄掠當作給士卒的獎賞的闖軍,似乎還真算的上是這個年代最仁義的軍隊——盡管他們也無償征收民糧、搬遷百姓、在自己的軍屯里采用類似農奴制的制度。 既然已經身陷這個時代之中,鄧名不可能僅僅為了自己的道德觀就把闖營往死路上推,在攻破鄖陽前,盡管對夔東軍的一些做法不滿,鄧名也就裝看不見了;但現在繳獲了鄖陽的物資后,鄧名就覺得有本錢稍微滿足一下自己良心的需要了。 首先鄧名提出從軍自愿這個概念。之前肯定不會有任何自愿者,因為夔東軍拿不出收買人心的東西來;可現在夔東軍拿得出糧食和銀兩,在這種世道,為了一口飯吃而愿意從軍的人也不少。 鄧名本來以為這個建議會遭到劉體純和袁宗第的激烈反對,為此他還事先準備了一套說辭準備用來說服二人,比如若是引起百姓仇恨,那么將來其他城市的百姓就會幫著韃子死守之類的。不料劉體純和袁宗第聽完鄧名的建議后,稍加思考就同意了:首先這座城是鄧名想出辦法拿下的,他的意見當然應該得到尊重;其次劉體純和袁宗第并非不知道和老百姓結仇會帶來隱患,不過他們本來是迫不得已,現在經鄧名提醒他們馬上就醒悟過來,意識到自己已經有了募兵的本錢;最關鍵的是,這二人在最初的興奮過后,也考慮到此地距離三峽實在太過遙遠,搬遷這么多百姓過去難度很高,消耗很大,死亡率估計也低不了。 賀珍回到鄖陽以后,也贊成募兵的決定。此地距離郝搖旗的根據地不遠,想必最后郝搖旗還是會把大部分人口搬走的,到時候再向郝搖旗要便是,沒有必要自己出頭當這個惡人。而募兵可以把居民中比較不要命的、精壯的人丁收集一批,這些人若是經過一定訓練都可能充當戰兵的。 當夜夔東軍就張貼告示,號召鄖陽的有志兒郎到軍營里來吃飯,夔東明軍已經為了他們準備好了大米飯,管夠吃??恐埐说恼T惑,明軍征募到了兩千多人,加上投降的兩千多清軍,劉體純等人把軍隊從一萬擴編到了一萬五。 雖然無法把所有人都運走,但闖營和西營肯定還是要搬走一些人口的,對此鄧名建議盡量以自愿為原則,最后能夠拿出一些安家費來補償遷移居民的損失。夔東三將告訴鄧名他們深為贊同,不但一定會給補償,還會堅持以自愿為原則。鄧名稱贊了一番他們的仁德,不過到底他們是不是這么做的,鄧名不打算去打探,也不會去詢問那些被遷走的百姓是不是都是自愿的,暫時他只能為自己良心做到這些而已。 賀珍回來以后,劉體純就一直嚷嚷著要去配合郝搖旗打谷城。所有的人都知道劉體純這是技癢了,學會了爆破卻不試上一試,劉體純晚上是會睡不著覺的。而在聽劉體純詳細描述了爆破的方法和效果后,賀珍也心動了,城市里不但有清軍已經收集好的物資,還有工匠和大量的潛在兵員。這次攻破鄖陽賀珍沒有出力,在分配戰利品時沒有發言權,袁宗第和劉體純分給他一部分就只有道謝的份了。 在明軍抵達鄖陽前,為了保證漢水流域的安全,知府還把附近的船只都征集起來,和官船放在一起,不給明軍利用它們的機會。鄖陽知府藏匿船只的地點被投降的清軍供了出來,明軍已經派兵去把這些船只統統接管了,有了這些船只后明軍沿著漢水而下也是很輕松的事,用不著郝搖旗的那些木排和竹筏了?,F在明軍還繳獲了鄖陽的物資,手頭一下子變得非常寬裕,可以在外維持機動很長一段時間,如果少搬運一些人口的話還可以維持得更久一些。 袁宗第同樣不反對進攻谷城,不過他認為三個人沒有必要一起去。兵貴神速,袁宗第覺得劉體純和賀珍完全可以帶著鄧名立刻出發,至于鄖陽這里的收尾工作他可以獨自承擔。 “反正我也沒有多少戰兵,打仗幫不上什么大忙,但押送俘虜,監督后隊把東西運回去還是沒問題的?!?/br> 若是在谷城爆發巷戰的話,袁宗第的五百戰兵確實起不到什么大作用。劉體純急著要把這兩天總結出來的理論付諸實踐,對分頭行動的計劃極力贊成。賀珍也想去谷城分東西——幫郝搖旗把谷城拿下,那里面的東西郝搖旗肯定不能獨吞——賀珍覺得其實鄖陽這事挺不公平的,他因為沒有出力所以分得少,但仔細一想袁宗第和劉體純也沒有出什么力,辦法是三太子想出來的,守將是三太子的部下斬的。賀珍自問,如果是劉體純或者袁宗第去掃蕩四郊,他在鄧名身邊做的事情也不會比兩個人差,站在邊上看熱鬧的本事,難道還能誰比誰更強不成? 三人都贊成,鄧名同樣沒有理由反對,下一步的行動就此確定下來。劉體純宣布,他明日一早就乘船出發,接著就向袁宗第討要他的那一份火藥。 “說好了火藥一人一份的,”袁宗第搖頭道:“你的都炸光了,就開始琢磨我的了,你到底要在這鄖陽的城墻上浪費多少火藥?” “反正你也不用,你搬運糧草回家還用的著火藥嗎?都給我吧,我拿糧食換?!眲Ⅲw純著急地說道:“再說我又不是還用來炸鄖陽城墻,我是要去炸谷城的?!?/br> “用郝搖旗的火藥,他手里肯定有?!痹诘谶€是不打算答應:“我回去的路上固然不用,但將來呢?將來攻城的時候我還得用?!?/br> “到時候你再制造一些火藥不就得了,”劉體純有些不耐煩地叫道:“未免也忒小氣了?!?/br> “我怎么小氣了?我帶來的火藥難道不都被你用在爆破鄖陽城墻上了?”袁宗第想了想,最后還是松口了:“給你一半吧,拿糧食來換?!?/br> 議論妥當后,鄧名就回自己的營地去休息。在袁宗第的極力慫恿下,他明天一早就會跟著劉體純出發——袁宗第反復指出,谷城的地形需要鄧名這種爆破專家去親自踩踏。雖然自知根本不是什么爆破專家,不過鄧名覺得自己到前線可能有助于提高明軍士氣,而且與郝搖旗的會面也是越早越好,免得被誤會自己擺譜。 鄧名走后,賀珍他們三個又談起了趙天霸。今天趙千戶的表現很搶眼,除了鄧名以外的最熱門人物非他莫屬,明軍中議論鄧名的奇計之余,也紛紛感嘆趙天霸的神勇無敵。 “看起來,趙千總好像比你的那個周親衛還要勝過一籌?!眲Ⅲw純對袁宗第說道。周開荒在夔東軍中也小有名氣,都知道他武藝過人,但在鄧名的衛隊中似乎并不顯得特別出色。 “誰說的?依我看,如果論武藝,周開荒和趙千戶是差不多的?!痹诘诮z毫不掩飾他的傾向性。 鄧名的衛士雖然不多,但袁宗第他們幾個一看就知道個個都是好手,賀珍還有些奇怪為何鄧名能有這樣一支衛隊。 劉體純對此倒是有所耳聞:“萬縣之戰鄧先生決定以身誘敵,選的人都是百里挑一的壯士。從萬縣開始,一仗連著一仗,從建昌一路殺到昆明,別說原本就都是好漢,再不行的人這么多場廝殺下來也成了銳士了。我們手里的年輕親衛恐怕都沒法比,有幾個年輕人能上陣十幾次、幾十次的?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反正我手下沒有。那個趙千戶原來就是晉王的得力手下,晉王派他充任使者,多次在韃子境內來往,更是個百人敵?!?/br> “就是鄧先生本人,”袁宗第也持有差不多的看法,他曾向周開荒詳細打聽過鄧名在萬縣、在東川府、在昆明的所作所為:“親自參與十幾戰,連著打了幾個月的仗,至少也是個十人敵了?!?/br> …… 第二天鄧名和劉體純一早出發,下午賀珍也帶著軍隊登船,前后兩隊共一萬一千明軍浩浩蕩蕩向下游谷城開去。袁宗第告訴他們,自己這里的事情一結束,就會帶著一些親衛去谷城與眾人會合。 “早點來吧,來晚了谷城就破了?!辟R珍道,不知不覺中,把心里話泄露出來:“城破了就分不到東西了?!?/br> “此次出兵所得已經太多了?!痹诘诒硎?,他事先根本沒有想到能有這么大的收獲,所以已經很滿足了。 “怪不得你不認真學習如何爆破?!辟R珍在心里這樣想著。聽說有這種破城的新戰術后,賀珍也心癢難忍,昨天就圍著鄧名和劉體純再三詢問。鄧名和劉體純離開前,賀珍還和二人約定,一定要等他到了之后再開始xue攻,好讓他也能看個明白。 雖然鄧名和劉體純都一口答應,但賀珍還是不放心,派了一個精干的親衛領著自己營中善于xue攻的一小隊人跟著劉體純他們一起走了;今天下午賀珍就急著出發,一個目的當然是要保證自己能趕在谷城城破前抵達,以便名正言順地分東西;另一個目的就是生怕派去的那小隊人沒能順利地學到手藝。 袁宗第有一句話說得不錯,讓賀珍也深有同感,那就是出兵前絕沒有想到能有這么大的收獲。不過賀珍認為袁宗第這種小富即安的思路要不得。惦記著谷城那邊的戰況,賀珍就不繼續與袁宗第嘮叨,而是急急忙忙地領兵出發了。 賀珍走后,袁宗第就安心處理諸項善后事宜。等到第二天下午,他派去和劉體純一起走的一個手下趕回鄖陽,向留守的明軍報平安,鄧名、劉體純一路上順風順水,沿途也沒有清軍干擾。 “嗯,”袁宗第認真地聽完部下的匯報,看起來鄧名已經走遠了:“鄧先生沒有耽擱吧?” “途中沒有停船,連飯都是在船上吃的,夜里也不停,一直趕路?!边@個部下報告道,他今天早上與前隊分手,騎馬飛奔回來向袁宗第報告。 “很好,鄧先生去得遠了?!痹诘谡J為已經排除了最大的干擾因素,可以開始自己的實驗了:“該我們去墻邊挖洞了……來人啊,取火藥,找一段完好的城墻,我們也要炸一下看看?!?/br> 前兩天劉體純忙著做實驗的時候,袁宗第一直在邊上冷眼旁觀,導火索怎么制作,如何密封墻壁,袁宗第早就找了一群機靈的手下,觀察、打聽了個清清楚楚。攻破鄖陽前劉體純實驗用的火藥里有袁宗第的一半,這份經驗教訓他分享得理直氣壯。 …… 袁宗第的實驗繼續消耗著鄖陽所剩無幾的城墻,等他心滿意足地離開鄖陽時,滿以為此時谷城已經被劉體純他們攻下。但袁宗第的預料落空了,劉體純的進展并不順利,直到袁宗第趕到的時候谷城還沒有被明軍攻破。 劉體純帶兵前來谷城讓郝搖旗非常吃驚,他根本沒有想到明軍有這樣迅速攻破鄖陽的能力,聽前者得意洋洋地介紹完新戰術后,郝搖旗立刻就催劉體純炸城——劉將軍本來也是這樣打算的,直到他發現谷城地勢較低的一面的壕溝里有水。 為了加強谷城的防御能力,守軍給一部分壕溝里引了水,如果換其他人來的話,這點變故不會有任何影響,谷城還有相當一部分壕溝里沒有水,爆破條件和鄖陽沒有什么太大的不同。但主持工作的劉體純已經是這個時代當之無愧的首席爆破專家,在全球范圍內他若是第二就沒有人能稱第一,即使是穿越者鄧名也不行。 當爆破大師劉體純發現谷城有一部分城墻位于護城河的保護下后,他就堅決反對去爆破那些干的壕溝后面的城墻,而是非要和這些有護城河的城墻過不去。郝搖旗想趕快拿下谷城,順便見識一下據說威力巨大的新戰術;賀珍就是想破城后多分點東西,要是遲遲不破城,袁宗第隨后趕來了,那能分到手的就要少了;但劉體純不同,他更關心的是如何完善這種足以縱橫天下的戰術。 劉體純堅稱,應該利用這個機會嘗試一下對有護城河保護的城墻進行爆破,因為將來明軍肯定會遇到更多的類似情況。明軍不可能只碰到沒有護城河的城墻,將來要攻打的目標也不會像谷城這樣有水渠和干壕之分。無人能說服倔脾氣上來的劉體純,最后大家只好同意他的計劃,先挖渠引走壕溝里的水,然后開始挖地道。 這當然大大減慢了攻城的進度,而且更糟糕的是,劉體純的第一次爆破沒成功。鄧名認為,聚集成一團的高溫高壓氣體非常危險,所以一直等了六個時辰后,才派敢死隊去檢查地道里的情況,檢查結果就是火藥根本沒有發生爆炸。 因為這段地道附近的土壤比較濕潤,所以地道中發生了滲水現象。對明軍來說,這是一種新情況,因為以往如果出現地下滲水問題,會有相關的抽水手段。但是鄖陽周圍的土層比較干燥,明軍就想當然地認為,只要把裝滿火藥的棺材往墻基底下一推,封閉,然后點燃布置好的導火索就大功告成。 第一次爆破沒能炸響,郝搖旗還好,他本來也沒有想過能一次成功,對這種新式xue攻法也沒有特別巨大的期盼。但賀珍則異常的失望,他一路緊趕慢趕,好不容易及時趕到,又因為見到了被劉體純蹂躪得不成樣子的鄖陽城墻,所以對爆破極度熱衷,還關照部下仔細記錄下劉體純實施爆破的每一個步驟細節——結果竟然沒有成功! 幸好這難不倒爆破鬼才劉體純。他一邊思索一邊和鄧名探討,很快就拿出了解決辦法,下令用石磚營造一個封閉的“爆破室”——這個詞匯是鄧名提議的,劉體純欣然接受。以前明軍只是挖一個窟窿而已,第二次爆破谷城的嘗試,是明軍第一次有意識地主動營造一個爆破空間,為了防潮,劉體純還用干土在爆破室里進行鋪墊。 完成這些防潮工作后,明軍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封閉工作并進行了引爆。這次火藥順利地發生了爆炸,并將谷城的城墻炸塌了一段。郝搖旗見狀又驚又喜,就要下令軍隊去奪城——和鄧名的首次實驗不同,明軍對爆破的后果已經有了預料,所以郝搖旗已經準備好了突擊隊。 但攻擊行動又在劉體純的干擾下流產了,劉將軍痛心地指出,這次為了保證成功,他的裝藥量要大于在鄖陽爆破的時候,而谷城的城墻還不如鄖陽的結實,那么沒能出現如同鄖陽那般良好的突破口,顯然說明火藥的威力沒能充分發揮——第二次雖然炸塌了城墻,但并沒有出現鄖陽那種干凈的豁口,而是類似以往xue攻的一個大斜坡。劉體純推測這一定還是因為受潮,雖然營造了爆破室,但在封閉過程中水氣還是侵入其中,干土的防潮效果顯然是有限的。 阻止了郝搖旗的進攻后,劉體純馬上開始組織第三次爆破。這次他命令用處理導火索的辦法來處理棺材,內外各刷了一層柏油。當袁宗第趕到時,劉體純剛剛建造完成了一個新的爆破室。把這具特殊處理過的棺材塞進墻基下后,爆破達成了在鄖陽的效果,把城墻炸出一個大豁口來。 雖然猜想正確、改良得法,但劉體純本還想再炸,以鞏固剛剛發展出來的新的爆破技巧。不過這次郝搖旗和賀珍再也不會給他干擾攻城的機會了,包括剛到的袁宗第,都不愿意陪劉體純繼續鬧下去,他們可不想為了滿足劉體純的爆破欲而給清軍燒毀倉庫的機會——不錯,鄖陽守將是沒燒,但誰敢說谷城清軍的表現會和鄖陽一樣張皇失措? 煙塵還沒有散去,郝搖旗和賀珍精心準備的突擊隊就從豁口沖進了谷城,輕而易舉地制服了周圍已經被震昏了的清軍。和鄖陽一樣,此時清軍主力正忙于在防御劉體純第二次炸出的那個斜坡,忙著對那段城墻進行修補。 谷城里的清軍比鄖陽還要少兩成,而城外則有超過兩萬五千的明軍,戰斗在一個時辰內宣告結束,知縣和守將均被明軍擊殺,沒有被打死的清軍集體向明軍投降。 再一次的招降納叛和招募新兵后,夔東明軍已經膨脹到了三萬多人。 “鄧先生,我們去把襄陽拿下了吧!”郝搖旗目光炯炯地看著鄧名,剛瓜分谷城所得時,郝搖旗很高興,感覺這次賺大發了。但這次出征是郝搖旗發起的,也是出兵最多的,看到劉體純、袁宗第、賀珍此番出征都比自己得到的多,郝搖旗心里頓時有些失衡,他決定把這口怨氣出在襄陽的清軍身上。 “同意!”谷城城破后,劉體純第一個跑到武庫保護火藥,這次炸谷城他顯然沒有過癮:“去襄陽!” 第十三節 提督 谷城的清軍和鄖陽一樣事先把船只都收集隱藏起來,這是洪承疇經略五省時期重要的防守手段之一,可以有效遏制明軍的機動和運輸能力。但是鄖陽和谷城的城破速度都大大出乎守軍的意料,和鄖陽一樣這些船只也被明軍繳獲,反倒節省了明軍收集船只的時間。漢水流域長期以來一直在清軍的控制下,他們的船只比呆在窮山僻壤的夔東明軍又大又好,獲得這些船只后明軍已經有超過半數的軍隊可以乘船行軍。 “兩年前我曾經攻進過襄陽一次,”在船上郝搖旗向鄧名吹噓道:“沒有其他眾將的協助,我一個人就攻下襄陽?!?/br> “然后就被胡全才趕回了房縣,”袁宗第和郝搖旗關系不錯,大笑著揭了他的老底:“根本沒能帶多少輜重和人口回來?!?/br> 郝搖旗一點兒也不生氣:“我又沒說我守住了襄陽,我只是說襄陽并不難打?!?/br> “襄陽里的東西不少吧?!辟R珍連忙問道。 “當然不少,襄陽府可是大城,大量的糧草和軍餉都要從那里轉運,”郝搖旗有些遺憾地說道:“可惜上次雖然攻進襄陽,但是谷城和鄖陽都在韃子手里,水路不通,繳獲的糧食只好都分給當地百姓了,估計事后又被胡賊收繳了回去?!?/br> 兩年前郝搖旗偷襲襄陽的時候走的陸路,襄陽這座城從明末連續被張獻忠和李自成攻陷,被左良玉破壞擄掠,這十幾年來闖營和清軍也在襄陽周圍反復拉鋸,城池多次易手,城墻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毀壞過。洪承疇在長沙開經略府以后,并沒有把襄陽定為五千里防線中的一個環節,而是以鄖陽、谷城為防御重點。兩年前郝搖旗偷襲襄陽的時候輕軍繞過了清軍的前方據點,當時襄陽的城墻都沒有完全修復,被明軍輕而易舉地攻破。但也正是因為繞過了清軍的前方據點,所以郝搖旗和后方的交通線仍然被清軍封閉,他既無法堅守也無法把繳獲后運。 現在的湖廣總督胡全才,當時是洪承疇委任的鄖陽巡撫,他得知郝搖旗偷襲襄陽后并沒有發兵攻打,而是出兵沿著漢水設防,威脅郝搖旗的運糧隊和分散的部隊,迫使明軍不得不全師退回房縣。 “那就好?!辟R珍也知道今非昔比,兩年前明清主力在湖廣對峙,洪承疇專門在鄖陽設立巡撫、駐扎重兵,牢牢地控制著漢水流域。而現在清軍主力前去西南,湖廣清軍兵力薄弱,又被明軍奪取了鄖陽和谷城,控制了漢水上游,進退自如。這次出兵沒有費什么力氣就在鄖陽和谷城繳獲眾多,賀珍心中對襄陽充滿了期待:“一定能分到不少東西?!?/br> 劉體純并沒有加入鄧名、郝搖旗他們的閑聊,而是在艙內接見手下的爆破分隊,襄陽的城墻厚達十米,不是鄖陽和谷城能比的,而且襄陽三面都有寬闊的護城河,爆破的可選擇地點相對比較少。 “一棺材不夠我們就上兩棺材,兩棺材不夠就上三棺材,再厚的城墻,也總有被爆破掉的那一天?!眲Ⅲw純豪邁地說道,襄陽的城墻無疑會是一個對他爆破技巧的艱苦的考驗,但劉體純會滿懷信心地去迎接這新的挑戰。 …… 三天后,襄陽。 城頭飄揚著明軍的紅旗。 攻破襄陽遠比明軍眾將想像得要輕松得多,李定國的軍隊被從湖廣驅逐出去以后,清軍認定變東明軍不具有發動大規模進攻的能力和物資,湖廣總督胡全才判斷他們連拿下鄖陽和谷城的力量都沒有。既然如此,位于后方的襄陽當然會十分地安全,因此在城中駐扎的兵力比前兩城還要少。 得知明軍轉眼就攻破谷城和鄖陽,全殲前方的近萬清軍后,襄陽頓時一片大亂,知府斷定明軍兵力雄厚——顯然湖廣總督出現了嚴重的判斷失誤,明軍不僅擁有支持十萬大軍出動的物資,而且還擁有搬運這些物資的牲口和人力。 不過現在說什么也沒用了,憑借襄陽城中的幾千軍隊,知府知道他絕對無法抵抗夔東大軍,而且就算他想抵抗,這襄陽的城墻也完全沒有修復,軍隊的士氣也低迷不堪??吹矫鬈娤蠕h的船只從上游開來時,一部分輔兵就溜走了,知府在點燃了倉庫后上吊自殺。 知府點的火很快被沒有逃走的清兵撲滅,這些清軍之所以留在城中就是打算向明軍投降,盡管如此明軍的繳獲也相當的可憐。眼下鄖陽巡撫衙門已經撤除,前方不再有需要大量補給的主力部隊,而湖廣今年的糧食早都給貴州運去,襄陽城的倉庫里都快能跑老鼠了。 多年的拉鋸更讓襄陽城里沒有幾個百姓了,尤其是上次郝搖旗輕軍偷襲襄陽之后,洪承疇覺得把工匠和人口放在這個缺乏防備而又過于靠近前線的地方并不安全,就統統搬去了武昌。 “沒能分到什么東西,”府衙里,賀珍惆悵地坐在椅子上一言不發:“早知道襄陽這么窮,還不如不來了?!?/br> 而劉體純則抱怨郝搖旗:“都是你,居然把城墻破壞的這么厲害?!?/br> 襄陽的城墻上到處都是大豁口,根本沒有任何爆破的必要,雖然劉體純現在也可以爆破,但看到那厚厚的城墻,袁宗第和鄧名都認為一、兩棺材火藥未必夠用,竭力勸說劉體純不要把物資浪費在這地方。 面對劉體純的責備,郝搖旗則是滿臉的委屈:“我怎么會知道他們根本不修城墻?再說若是換了你,你會留著襄陽的城墻嗎?” 兩年前郝搖旗分糧給百姓的時候,就讓領糧食的人順便把襄陽的城墻給扒了,城樓也燒了。洪承疇看到襄陽破壞得這么厲害,估計要修復城市需要花費極大的人力和物力,如果修復了那還要駐扎相當的兵力保衛城墻免得郝搖旗再來扒城。反正洪承疇已經決定把人口、工匠都搬運走,那干脆就不修復了,兩年前郝搖旗走的時候襄陽什么樣,這次來基本還是原樣。 鄧名已經聽闖營眾將說過湖廣一帶清軍沒有什么精銳部隊,這次出征也證明眾將所言非虛,不過清軍地方守官的抵抗意志還是讓鄧名很驚訝,明知無法抵抗的時候,三城的滿清官吏選擇的都是自盡而不是逃跑,足以說明清廷對地方官的震懾力和控制力。 還有一個問題是,這些官員寧可自殺也不向明軍投降,這更是一個不祥之兆,說明各地的地方官都不認為南明還有什么希望,至少是希望渺茫,所以他們寧可用一死來為他們的家族換取好處。 “我們已經連破三城,其中兩座是府城,想必現在已經全省震動,”這些清廷官員的頑固讓鄧名感到棘手,除此之外他還對地方上士紳的表現感到失望:“但是并沒有看到有豪杰來投效幫助我們,為什么?” “因為他們覺得我們是闖賊?!痹诘跊]好氣地說道,三年前洪承疇抵達長沙后,非常注意爭取湖廣士紳的支持。本來地方上的士紳大都是傾向明廷的,對打著明廷旗號的闖營、西營也提供幫助。但洪承疇幾年來一直不懈地分化瓦解,不遺余力地宣傳西營和闖營都是賊,讓士人相信清廷才是他們的同類。 三年來洪承疇的宣傳相當有效果,大批原本傾向明廷的縉紳都現在都變成了中立態度,本來積極給李定國和夔東眾將提供情報和物質的湖廣士人,現在都作出一副避世的姿態:既不支持韃子,也不支持反賊,而他們的子侄則開始參加清廷的科舉。 “是嗎?”鄧名輕聲說道,聽袁宗第介紹過情況后,他覺得除了對闖營、西營這些農民起義軍的成見外,南明的形勢岌岌可危也是士紳不再愿意幫助明軍的原因之一,之前天子棄國恐怕也傷到不少人的心。 “你們說湖廣一帶沒有韃子的精銳部隊了,那么,我們可以繼續沿著漢水而下嗎,”鄧名覺得攻占鄖陽、襄陽兩府影響可能還是不夠大,畢竟這里不是清廷在湖廣統治的中心,十幾年來一直反復拉鋸,他詢問四位將領的意見:“我們現在總兵力超過三萬,戰兵大約七、八千,湖廣有沒有一支清軍能夠對我們造成重大威脅?” “全湖廣不好說,但湖北綠營我們威脅不大,而如果從湖南調兵過來要很久了,他們肯為了我們三萬人就把其他防區都抽調一空嗎?”劉體純對湖廣清軍的戰斗力不屑一顧,多年來夔東明軍一直能壓著清廷的楚軍打,鄂兵、湘兵遠沒有北方綠營對清廷那么死心塌地。 明軍連夜審問了一些俘虜的清軍軍官,又從投降清兵的口中問到了一些東西,最后鄧名判斷漢水下游沒有什么特別強大的清軍駐守,目前湖北較有戰斗力的清軍都部署在夷陵一帶防備夔東明軍沿江而下,這和劉體純他們所知的情報也是一致的。 “那我們就繼續南下,攻打宜城,然后進入承天府,一直殺到鐘祥。如果韃子兵力雄厚,我們就退回襄陽,如果韃子后方空虛,我們就繼續沿著漢江向下,進軍武昌?!编y陽府本來半數就在明軍手中,襄陽也是幾次被明軍攻破,但承天府不同,長久以來始終是為湖廣清軍所控制,鄧名覺得如果能夠攻破府城鐘祥,一定能夠引起湖廣人心的極大震動,讓縉紳們懷疑清軍是不是還能穩固控制湖北;若是有機會繼續前進的話,哪怕只要打著明軍旗號的戰艦出現在武昌城前,恐怕都會引起轟動,對那些暗中仍懷念明朝的人也會是一個很大的鼓勵:“反正我們后顧無憂,漢水上游在我們手中,我們想走就走,誰也奈何不了我們?!?/br> 鄧名的話引起了一番討論,第一個出來支持的賀珍,他指出承天府已經多年沒有遭遇戰火,洪承疇在那里開辟了不少軍屯,鐘祥里有大量的商戶和工匠,若是能夠攻破應該能分不少東西。就算不去鐘祥,哪怕再稍微多走一段路,把近在眼前的宜城爆破了也好啊,來襄陽這里消耗不少、得不償失,哪怕是為了彌補這一路上的損失也要再往前打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