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節
看到蔡攸那閃爍不定的目光,李成從懷中小心翼翼地取出那份奏章遞給蔡攸,誠懇地道:“這件事畢竟是和蔡大人密切相關,李成已經答應了太師為大人解決的辦法??墒乾F在看來,既然青州知府乃是大人的親戚,這件事,李成便有些不解了。究竟實情如何,還請大人指點一二!” 蔡攸神色陰晴不定地地仔細看了一遍那本奏章,這才冷笑道:“李大人可知本官和家父之間的關系?” 李成裝作大吃一驚的樣子,駭然道:“大人同太師難道不是父子嗎?太師與大人難道……在下遠自西域而回,回到大宋不過半年天氣,而且一向不大關心官場內的事情,所以對于京中官場內的紛爭了解不多?!?/br> 蔡攸冷冷地盯著李成,獰笑道:“那本官今日就告訴你,我和太師雖然乃是父子,卻早已反目!他不仁,我不義,他一心重用信任蔡絳,就因為花言巧語不及他,將我這個長子冷落在外面,任我生死由命!” 說到這里,他神色漸漸緩和下來,只是目光卻更加冷厲:“他讓你這樣做無非是以為我們父子的事情你還不大了解,所以才會找上你這樣從西域回來,同大宋官場全無一點瓜葛的人了!” 李成裝作難以置信的樣子,搖頭道:“這太令人難以想象了,大人和太師怎么會如此反目?莫非是有人挑撥太師的父子之情?” 蔡攸眉頭微微一挑,冷笑道:“我父子反目之事與外人無干,你也不用擔心會連累到你身上?!?/br> 李成驚訝地搖頭道:“李成以為,這次的事情若是太師故意針對大人,似乎有些說不通,李成明日寫好奏章,自然要向皇上揭開這青州知府的真面目!” 蔡絳皺眉看了一眼李成,冷哼道:“難怪父親讓你來辦,原來你竟然絲毫不知道內情!” 蔡攸和青州知府的關系,李成還真的不知道,所以這時聞言便難掩震驚之色,蔡攸見狀這才漸漸放心。 想了想,蔡攸冷笑道:“幸好你今日來見我,不然將來恐怕就要和蔡某一起被太是害死了!” 李成裝作不解的樣子,疑惑地道:“這份奏章乃是青州知府上奏大人貪墨賑災款項的,太師讓李成提前奏上一本,揭穿這個青州知府的真面目,完全是為了大人啊?!?/br> 蔡攸嘿嘿冷笑道:“青州知府參我貪墨,這件事情卻十分湊巧,那筆錢因為災民屢屢鬧事,所以用來獎賞了平寇有功的將領,我可是一分錢都沒撈到。就算青州知府參我一本,皇上那里也不會有事,反倒是這樣讓你提前誣告,不但不會讓我身陷險地,而且你卻會因事情將來大白于天下時,成為誣告的主犯,性命亦是難保!” 他這樣一說,李成也頓時明白了整件事情的來來龍去脈,先前的推斷總算沒錯,僥幸落入蔡京的圈套之中。同時也蔡京這樣的冷酷陰狠感到吃驚,李成和蔡京并沒有實質利益上的牽扯,他卻還是這樣步步緊逼,的確不是良善之輩! 看到李成臉色陰晴不定,蔡攸淡淡一笑,舉起手中的茶杯,點頭道:“李大人這樣的毫不知情的無辜之人父親也不放過,本官真是愧疚,只能以茶代酒,敬李大人一杯,算是聊表謝意!” 李成急忙還禮道:“大人何用這樣客氣,只是太師那里,李成還要將奏章遞上去,畢竟李成勢單力孤,與太師決不能相比!” 蔡攸點頭道:“你自去辦吧,有了你的消息本官自會應對,今天你來此的事情沒有人知道吧?” 李成正色道:“只要大人不誤會李成所為,李成自當全力維護大人的父子之情?!?/br> 蔡攸苦笑一聲,搖頭道:“父子親情,在于蔡某早已不知是何物了。李大人今日之情,蔡攸來日一定相報!” 李成這時終于保住自己,沒有落進蔡京的陷阱中去,心中大感輕松??吹讲特樕弦婚W而逝痛苦,心中忍不住暗自嘆息。蔡攸的累累惡行壁紙蔡京更為令人發指,只是看他們因為全是而父子反目,心中實實在在感到一種無情的殘酷。 第四章 平衡之術 第二天一早,便是新的一年,第一天上班,百官都要進宮朝賀,也是除了除夕之外,最隆重的大型朝會。李成頭戴起粱冠,身穿朝會禮服,右手拿著白玉制成的笏板,左手拿著那份奏章心情緊張地跟在眾人身后行禮。 片刻,煩瑣的朝拜禮儀終于結束,御座上的徽宗看著下面近百位大臣,含笑點頭道:“眾位愛卿都平身吧?!?/br> 殿內眾人這才同時從地上爬起來?;兆谀抗庖晦D,看著跪在身前正剛剛起身的蔡京,示意內侍上前扶起,這才點頭笑道:“太師年高,無需多禮,還是先坐下吧?!?/br> 說畢,一名小內侍忙上前將一把椅子搬給蔡京,蔡京這才重新謝了恩,扶著蔡絳在椅子上坐下。 看到殿內神態恭敬的一眾朝臣,徽宗淡淡一笑,點頭道:“新年伊始,大家也都十分cao勞,若是沒有什么事情,便散朝罷?!?/br> 說著,就要起身,旁邊服侍的眾人便準備向后殿褪去。蔡京卻看了一眼還站在人群里的李成,冷冷地道:“中書舍人李大人似乎有事要向皇上稟奏!” 殿內的百官這時都在等著徽宗起駕離開后,便可散朝回家,都沒有想到蔡京會忽然出頭。都同時一驚,紛紛向李成望來。 迎著徽宗那詢問的目光,李成硬著頭皮上前,取出手里的奏章,鄭重地跪在地上,朗聲道:“微臣有奏章上奏!” 他話音剛落,徽宗淡淡一笑,搖頭道:“李愛卿暫且留下,其他人都散了吧!” 李成不知道蔡攸究竟有多大能力把今天的事情挽回來,聞言下意識地看了一眼蔡京,發覺蔡京和蔡絳臉色同時大變。李成便知蔡京并不知道他去見蔡攸的事情。 這時,只聽徽宗淡淡低笑道:“今日乃是正月初四日,正是新年之首,有什么事還是慢慢說來,朕今日心情不錯,所以覺得李愛卿一定是有什么新鮮的好東西了,快些拿出來吧!” 說到這里,看著還在發呆的蔡京父子,微微皺眉道:“兩位愛卿難道還有事嗎?” 蔡京飛快地批了一眼李成,急忙顫巍巍地行禮道:“老臣不知陛下宣召李大人究竟有什么事情?李大人的奏本,不妨當面呈上,這樣老臣才能放心?!?/br> 徽宗笑道:“原本倒是沒什么大事,只是蔡攸昨晚給朕遞上奏章,說是青州知府誤以為他貪墨賑災款項,已經將他平寇的各項支出呈給朕看了。賑災雖然關系重大,但是平寇事關社稷,所以朕倒覺得蔡攸之言十分有理。他有擔心李大人誤會,朕也知李愛卿一心為國,屢次舉薦良才,所以有心替他們兩人解開誤會!” 蔡京臉色不變,平靜地躬身道:“老臣年事已高,對于子弟的管教著實疏忽,還請陛下降罪!” 徽宗微微笑道:“這件事就這樣罷了,大家都是一場誤會,原也不是什么大事?!?/br> 蔡京神色愧疚地拱手道:“老臣管教不嚴,真是慚愧??!” 徽宗笑了笑,看了一眼李成,笑道:“李愛卿為人忠厚,難免被表面所惑,太師也不要放在心上才好?!?/br> 蔡京尷尬地拱手道:“皇上英明,李大人乃是罕見的正人君子,蔡京自然不會將一時的誤會而遷怒于人?!?/br> 徽宗笑了笑,看著蔡京點頭道:“今日宮中弄了一些新鮮玩意,太師既然留下,便隨朕一同欣賞罷?!?/br> 李成見狀,忙上前跪下道:“皇上洞察先機,李成差點誤會了青州知府,真是莽撞!” 徽宗淡淡一笑,點頭道:“李愛卿對于朝中的事情還是不大了解,不妨隨著太師在各處走動,了解一些各級官署,各上下關系,這樣日后朕才能放心于你?!?/br> 李成猛地一驚,沒想到徽宗竟然會讓自己插手其他事情,而且還是這樣地肯定。雖然只是觀察了解,但是對于剛剛進入官場不到半年的一個新人,徽宗的這份信任也的確讓李成有些意外和感動。 心中對自己為了自身利益,不愿輕易改變已知歷史,看著眼前這個含笑的儒雅皇帝,李成很難想象十年后徽宗慘死五龍城的凄涼。 不禁暗自嘆了一口氣,李成苦笑道:“皇上看重,微臣更加惶恐,只是擔心生性愚鈍,另陛下失望?!?/br> 徽宗點頭嘆道:“愛卿這樣屢次拒絕功名,卻依舊忠心耿耿之人,朕還沒有見過幾個,便是太師他們也未必能做到愛卿這樣心無他念,如此一心為我大宋!” 李成知道徽宗因為前面兩次推薦了合適的人選,而自己沒有任何要求,所以對他的感覺很好。只是童貫完全平定方臘也要在四月,而張叔夜招安宋江也要開春之后,眼下所有的一切看在別人眼中,都還是不切實際的。如今徽宗這樣說,多少都會給自己帶來不小的威脅,不過有了徽宗這樣的表態,也就是一把雙刃劍,帶來威脅的同時,也會帶來不少的好處,而且自己這樣也沒有數么實權,別人就算反對也說不出什么。若是有人暗下黑手,有了徽宗的表態,也要考慮一些了。自己的日子應該不會太難過,只是對于大宋即將到來的災難自己又能做些什么呢?自己能不能真的改變歷史呢? 看到李成跪在地上發呆,旁邊的張公公焦急地提醒道:“李大人,李大人!” 李成這才想起自己還沒謝恩呢,急忙叩頭謝恩,心中卻大感無奈。古人的禮節,現代人的確難以適應。對待上位者,現代人根本沒有那種森嚴的等級觀念,總是會在不經意間忘記這種至關重要的事情。 看著李成跪在地上謝恩,徽宗笑道:“愛卿送入宮中的皮蛋太妃很是喜歡,只是皮蛋不能多次,太妃時常感念?!?/br> 李成急忙笑道:“皮蛋味道雖好,卻不宜多吃,太妃鳳體貴重少吃為宜。微臣盡力多送一些進宮?!?/br> 徽宗點頭道:“昨日太妃還念及你家,說是如此傾盡全家之力頗為不易,恐怕會要賞賜于你呢!” 李成只好再次跪下,做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樣子,感慨地道:“原本是微臣的一點心意,如何當得太妃這樣看重?” 徽宗搖了搖頭,笑道:“太妃大約是要召你家娘子進宮,你回去稍作準備,也不要太過緊張便是了?!?/br> 李成聞言雖然心里并不看重,但是想到素娥一定十分看重這個消息,不覺也大感驚喜??吹嚼畛审@喜的神情, 徽宗笑了笑,轉頭向蔡京望去,點頭道:“太師的孫女,太妃時常提及,正是想念呢。太師明日著夫人也進宮來,你我君臣憂心國事,女眷們進宮來也算是太妃的慈心吧?!?/br> 話題不知不覺已經被徽宗轉到家長里短上來,蔡京雖然不爽,可是也不敢多說什么,只好面無表情欠身道:“皇上天恩,太妃鳳體安康乃是微臣們的福氣,孫女如今年紀漸長理當時常進宮陪伴太妃?!?/br> 第五章 意外收獲 徽宗看了一眼神態恭敬的蔡京,微微笑道:“朕的后宮已經十分充盈,若是太師的孫女,年齡上恐怕太妃不喜,還是稍大些再說吧?!?/br> 李成這時,也明白了蔡京忽然在這時候提起孫女的用意,又為徽宗的拒絕吃了一驚,看起來徽宗也十分明白,蔡京勢力太大,若是引入后宮也許會造成更難控制的局面。而且從另外一種角度來說,也是對蔡京的一種信任。 果然,蔡京的神色十分復雜,看了一眼徽宗,才黯然嘆道:“老臣已經年近八十,能得陛下如此信任,實在令老臣感懷!老臣唯有肝腦涂地才能報圣上大恩!” 徽宗笑了笑,示意內侍扶起蔡京,這才點頭道:“太師勞累,還是隨朕去后殿欣賞新制的小戲吧。李愛卿早些回去休息,朝中的事情明日起就要忙亂了?!?/br> 說畢,走下御座,親手拉起蔡京向后殿走去。李成見狀,急忙跪下恭送圣駕,待徽宗離開,這才站起身來。 舉目看時,發覺殿內已經沒有人了,只有幾名內侍在角落里守著。想到剛剛發生的一切,李成不由有些暗自佩服徽宗的平衡藝術。這樣一場差點撕破臉的紛爭竟然被徽宗輕輕松松地消解于無形,這真讓李成有些說不出的感嘆。當然,這里面也有蔡攸的一番功勞,。 否則,今天站在這里胡亂誣告一名朝廷重臣,即便可以保住性命,辛苦換來的這點聲勢就要完全成為泡影,為了他手里的皮蛋制作方法,不知道會有多少人上門威脅,那時候真不知道是一副怎樣的情景了! 出了宮門,被迎面的冷風猛地一吹,才感憋在心口的一口氣終于消散了一些。一個人孤零零地沿著御道,從宮里走出來,出了東華門,便看到李全急急地迎了上來。 看到李成,他才算長舒了一口氣,急忙行禮道:“官人沒事就好。剛剛小的看到大人們都散朝出來,獨不見官人,正要進去找人打探消息?!?/br> 李成苦笑著搖了搖頭,擺手道:“沒有什么大事,你們不用擔心,倒是給娘子領了一道恩旨?!?/br> 李全聞言驚喜地望著李成,笑道:“難道是皇上有恩旨給大娘子了?這個可是咱家的體面了,回去大娘子一定高興!” 家里的下人在李成的影響下,漸漸沒了多少上下之間的距離,說話也沒有尋常的拘謹。李成聞言,笑了笑,轉身上車,返回家中。 剛走進院子,就看到李安正和一名小廝把十幾匹花色各異的宮鍛交給素娥的貼身丫頭蕊兒,旁邊素娥穿著豆青色牡丹織金錦襖,下面是妃紅色百褶長裙,披著狐皮大氅,正看著蕊兒清點數目。 看到李成回來,笑道:“孫園去采買的宮鍛今日剛巧送來,妾身正在清點數目和花色,命他們把料子搬到庫房收起來,就不用再往屋里搬了。官人回來,正好看看這些花色,看看怎么分?!?/br> 李成打量了一眼那些宮鍛,笑道:“還是你先挑一塊上好的吧,余下怎么分,你看著辦。我倒是有好消息,要給你?!?/br> 素娥秀眉微挑,笑道:“官人的好消息,一定是難得的,快說來聽聽!” 聽到李成說有好消息,院子里的眾人都同時停下手里的工作,含笑向李成望來,等著他說出來。 李成看著目光閃爍的素娥,笑道:“皇上今日帶出太妃的話來,說明日宣你進宮去說說閑話,閑坐一會?!?/br> 素娥驚喜望著李成,幾乎說不出話來。倒是旁邊蕊兒立刻機靈地跪下顫聲道:“奴婢恭喜大娘子了,進宮去見皇太妃,這可是幾輩子修來的福氣呢!” 素娥呆呆地望著李成,好半晌才回過神來。只是手腳慌亂地看著自己,有些著急地道:“明天就進宮?我應該立刻去做新衣,只是也來不及了。這可怎么辦,上次打的頭面還沒送回來……” 說到這里,急忙向李全道:“快去陳記金器那里取……算了……還是我親自去……” 說著,就要轉身吩咐李安準備馬車,旁邊的眾人聽到這個消息,也都喜氣洋洋地上前攬著素娥道喜。 素娥這才回過神來,忙轉身望著李成,笑道:“妾身差點不知如何是好了,這進宮的禮節進退之法,恐怕要去找錦娘她們請教了?!?/br> 李成搖頭道:“這倒不妨,等下恐怕宮里會有人出來教你各項禮法和進退之法的,裝扮嘛,就端莊大方一些,也就可以了。若是滿頭珠翠,恐怕太妃反而不會太喜歡,她們宮里的貴婦見慣了珠光寶氣,你大方得體才是最重要的?!?/br> 素娥聞言,秀眸一亮,點頭道:“官人說的不錯,素娥也不是那種喜歡做作之人,真讓妾身滿頭珠翠,恐怕都不知道如何走路了!” 李成笑道:“這就對了,我最喜歡你大方得體,溫柔賢惠的樣子。只是想起從前第一次見面的樣子,卻更懷念那時的你?!?/br> 素娥看了一眼院子里都在含笑的眾人,臉上閃過一絲甜甜的微笑,這才點頭道:“官人見識過人,妾身一切都依著官人所言便是了!” 說畢,這才想起李成回來還沒進屋,一直在院子里吹著冷風,急忙向旁邊的蕊兒嗔笑道:“死丫頭,也不知道提醒一聲,看著官人在這里吹風!” 蕊兒嬌笑道:“奴婢凈顧著給大娘子道喜了,竟然把這事忘了,大娘子自己不也是忘記了?” 素娥狠狠地瞪了她一眼,這才拉著李成向上房走去,口中依舊埋怨道:“妾身真是糊涂,竟然忘記了官人還沒進屋!” 進了屋內,素娥親手幫李成把身上的大紅公服脫下,換上家常的便裝,又把那雙耳細長的幞頭官帽脫掉,換上在家的網巾。收拾妥當,蕊兒端著熱茶進來。 素娥接過茶水,遞給李成,微微笑道:“官人,我看你似乎心事沉重,可是擔心妾身明日進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