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節
這一日,參加了上次浙東之戰的四位總兵,約齊來見裕謙。裕謙滿面笑容的問道:“各位鎮臺好清閑那?!?/br> “請制臺上奏朝廷,撥款修筑火炮,八十門大炮,尚不及英軍一艦?!?/br> 裕謙笑而答曰:“諸位藏身土墻之后,則我火炮可以及彼,而彼火炮不能及我。炮多又有何用???” “制臺,英夷炮火犀利,實非這書房之中所能說清。請制臺三思?!?/br> 啪,裕謙把手中的扇子往地下一扔:“大膽!” “制臺恕罪?!?/br> “爾等可是怯戰,怕了那英夷的鬼炮?” “制臺,我等不敢怯戰。只是知己知彼,方可百戰不殆?!备鹪骑w也是著有兵書的人物,他開始勸說裕謙,“恕葛某斗膽,敢問一句制臺,您見過英夷的兵艦嗎?” “英夷兵艦有何稀奇,上次朱雀軍奮勇作戰,便打勝英夷,你們都是二品武員,卻被一個后生小子比了下去?!?/br> 他這么一擠兌,幾位總兵都不做聲了。停了半晌才有壽春鎮總兵王錫朋說道:“末將守的曉峰嶺背面負海,三千兵不敷分派,并且炮火也不夠用,只好一面設法堵住間道,一面還請制臺添兵?!?/br> “求勝之道,惟在人心。萬里之外的逆夷,那有什么手段壓我天朝大國?無非是一些奇巧yin技,正心誠意,可以平天下?!?/br> 眾位總兵低頭不語,裕謙端茶送客,幾人也視若無睹。 裕謙也不想把幾位總兵罵得太狠,便轉口說道:“那這樣吧,我再往定海加派2600名雇勇,再多的,就沒有了?!?/br> “請制臺三思?!?/br> 裕謙終于忍耐不住了,大喝一聲:“送客?!北惴餍涠?。幾位總兵面面相覷。 這一日,由福建提督轉任浙江提督的余步云再次求見裕謙。 “制臺,定海的八十門大炮,實在不堪使用,如果真的不能添造大炮,不如放棄定海,將三鎮移往鎮海。謹守門戶?!?/br> “糊涂,我身為封疆大吏,守土有責,你是提督,怎能說出棄土這樣的話來?” 裕謙頓了一頓,“我聽說,上次浙東之戰,你就畏敵如虎,伊里布就是聽了你的讒言,才梭巡不戰,連失五城?!?/br> 余步云不敢再說。 隔海相望的鎮海則由提督余步云總制,除卻余步云本標2000人以外,還有狼山鎮朱貴(他接替了上次戰死的謝朝恩)和衛州鎮李廷楊的3000余人,余步云麾下總計近6000人。 根據上次鎮海失守的教訓,裕謙和余步云在甬江入海處的兩岸,金雞山和招寶山上,都筑起炮臺,用來攻擊海面的英艦。在主炮臺的背面,又修建的沙袋炮臺和兵營,用來防止英軍登陸包抄。只可惜火炮不多,裕謙只好繼續固結人心。 而在甬江江口,層層打釘,填塞石塊,使河道變窄,防止英國火輪船闖入。在港內設火攻船三十只,哨船16只,用于防堵英艦。 鎮??h城上厚積沙袋,設有67門火炮。裕謙在鎮??h城親自坐鎮,等候英艦的到來。 乍浦副都統長春,統旗兵600,綠營5000駐守杭州灣。 裕謙認為,浙江的防務如此布置,應該能夠狠狠的教訓英夷了,他只是擔心江蘇本鎮的防務。 2月28日,裕謙接到了江南提督陳化成的傳書,裕謙打開書信一看,不由得心里叫了一聲好字。 江南提督陳化成則親率水師標兵六營,中營、松北二協,師船五十一艘,拒守吳淞口。 吳淞口西岸土塘一帶設火炮134位,新月偃炮臺設炮十門,陳化成率本標四營親自駐守。 東岸土塘設炮20門,陳化成標下兩營在此駐防。 寶山縣城安設大小炮位二十,松北協在此駐防。 寶山縣西北的長江岸邊小沙背,由徐州鎮總兵王志元率本鎮駐守。 吳淞口及上海附近屯兵九千人。 另有蘇松鎮、淮揚鎮、福山鎮、皖南鎮、九江鎮、南贛鎮等六鎮兵馬萬余人,分布于從鎮江到湖州的水系附近,裕謙吸收了朱雀軍沿水路機動的經驗,將預備隊也沿水路布置,隨時可以馳援沿海各地。 此等防御態勢,在裕謙看來,外有重壘,內有雄兵,想那英夷,只是靠著炮船等奇巧yin技,只要大清人人用命,不難將這些逆夷徹底殲滅。 一切都安頓好了,就等英夷上門受死,皇上將東南防務交給裕謙總制,他絕不會辜負圣望。 13金門 3月5日 凌晨,海天之間撕開一束金色的光芒,接著,海水由金變紅,云層也慢慢燃燒起來,一輪紅日從海中噴薄而出,照耀著廈門海疆。 就在金門外海,如同蟻群般停泊著一排一排的大帆船,一些小火輪穿梭其間,將一些將領送到旗艦皋華麗號上,聽取最后的戰斗部署。 “先生們,我們的前方,就是金門島,而在他大約3海里以西,就是廈門島?!迸摫谏?,掛著一幅巨大的海圖,標明了大小金門、廈門等島嶼的大致狀況。 “金門島上大約有200門大炮,都是老式的土臺炮,構不成什么威脅,但是,我們還是要先行把他們打垮。下面,部署各個分艦隊的任務?!?/br> 遠東派遣艦隊司令下轄29艘風帆戰艦,共分成三個分艦隊。 第一分艦隊,旗艦皋華麗號,這也是全艦隊總旗艦,載炮74門。 下轄:復仇號(載炮50門),賽利亞號(44門艦炮),坎布雷號(36門艦炮),北極星號(26門艦炮),戴竇號(20門艦炮),克里歐號(16門艦炮),流浪者號(16門艦炮),黑獾號(16門艦炮),巨蛇號(16門艦炮),全分艦隊一共載炮314門。 第二分艦隊:旗艦伯蘭漢號(載炮74門) 下轄:布朗地號(44門艦炮),嘟嚕義號(44門艦炮),鱷魚號(28門艦炮),女神號(26門艦炮),巡洋號(18門艦炮),摩的士底號(載炮18門),格倫拜恩號(載炮18門),阿爾吉林號(載炮10門),?;庶h人號(10門艦炮)。全分艦隊載炮290門。 第三分艦隊:旗艦威力士里號(載炮74門) 下轄:邁爾威力號(載炮74門),安杜明號(載炮44門),加略普號(28門艦炮),先鋒號(26門艦炮),裴麗康號(18門艦炮),哈里昆號(18門艦炮),吉爾的斯號(16門艦炮),冒險者號(16門艦炮),全分艦隊載炮314門。 另有火輪分艦隊,有十四艘火輪船,每艘輪船都載炮十幾門。 “進攻大金門島的任務,由第三分艦隊擔負,第二分艦隊隨時準備增援,并保護登陸船只,而負責登陸的部隊是……”璞鼎查的目光在一眾陸軍上校身上搜尋著。 咵!皮靴蹬在甲板上的聲音,斯科爾斯上校上前一步:“閣下,請把這個任務交給皇家步兵第二十六團吧。我們要洗雪恥辱?!?/br> “不,請交給愛爾蘭第18團吧?!闭f話的是基恩上校。 “很好,士氣高昂,不用爭,第26團負責在金門島登陸,18團負責登陸廈門島?!?/br> “是!閣下?!眱晌簧闲m懥恋凝R聲回答。 早上8點30分左右,海上狂風大作,第三分艦隊起錨升帆,直奔金門島而來。 金門炮臺上望見英軍動了,于是吹號鳴鼓,全軍振作,清兵們紛紛奔赴炮位。 所謂金門炮臺,主要為了掩護廈門而設,故而大金門島炮位都設在南北兩翼,以待敵軍直奔廈門的時候,從旁sao擾。小金門島的炮位則是面向西北方向,希望在敵軍攻打廈門的時候從后方襲擊。 英軍的第三分艦隊卻是直奔金門而來,在大金門島的東北方泊住,也就是在大金門島南面炮臺的側面。 11艘戰艦,呈一個弧線展開,距離大金門島北炮臺最東邊的一門炮200碼到400碼不等,由旗艦伯蘭漢號打出了第一發炮彈。此后,三百一十四門艦炮,大部分是三十二磅炮,一部分是十八磅炮,還有伯蘭漢號上十六門五十四磅炮,一起轟響起來。 開花彈雨點般落到大金門島北炮臺上。而炮臺上只有最東邊的幾門炮可以稍微轉換角度,望著英國艦隊的方向開了幾炮,隨后就被打啞了。其他的大炮根本就沒有合適的角度開炮。 飛彈如雨,最開始北炮臺上還可以看見人影晃動,稍后就什么動靜也沒有了,不一會,炮臺上發出了一聲巨響,將英軍的火炮聲也蓋過了,震得軍艦上的英軍兩耳發麻。嗡嗡作響,好一會才恢復過來。 炮擊大約二十分鐘,大金門島北炮臺已經被摧毀,第三分艦隊駛入金門水道,準備從背面攻擊一番小金門島炮臺。 在大小金門水道間,有福建水師金門協戰船十八艘,臺灣協戰船四十九艘,每艘船載炮數門,共有大炮221門。這些戰船,本來有掩護炮臺側翼的任務,可就在剛才英軍炮擊之時,不知道是不是嚇傻了,居然呆在港內一動不動。 直到第三分艦隊突入金門水道,這些清軍水師戰船才如夢初醒,紛紛起錨迎敵。 就在清軍的師船起錨的時候,英軍第三分艦隊已經展開了戰列線,將金門水道攔腰截斷。 臺灣協在協臺坐船的帶領下沖向英艦,招來劈頭蓋臉的一陣開花彈。六船傾覆,十余船著火。 其他的船只見勢不妙,梭巡不敢進,船上有兵丁往后望:“金門協怎么還沒有上來?” 卻見金門協大小船只,紛紛向北逃去。 臺灣協剩下的船只,不待協臺發號施令,也紛紛掉轉船頭,升起風帆,就著西北風,逃出了金門水道,然后轉帆行槳,逃往廈門。 清軍船小,在金門水道這狹窄的區域內,倒也靈活。等英國海軍解散戰列線,清軍的師船已經跑遠了。 遠東第三分艦隊毫不耽擱,在金門水道中向著小金門島炮臺打了幾炮,發現距離太遠,炮擊效果實在不好,便順著風駛出金門水道,來到小金門島的南面,依著先前的辦法,從側面開始轟擊。 就在第三分艦隊在金門水道內炮擊清軍師船的時候,斯科爾斯上校已經帶著皇家步兵第二十六團登陸了,直接包抄大金門島南炮臺的背面。 讓斯科爾斯上校感到驚訝的是,步兵們試著放了幾下排槍,端著刺刀往前沖,炮臺守軍卻一哄而散,跑得慢的蹲在地上,投降了。有意思的是,雖然雙方語言不通,清兵們沒有高舉雙手,也沒有打出白旗,但英軍們卻清楚明白的了解到,對方投降了。 截止斯科爾斯收繳地面上亂扔的武器完畢,該團的炮兵連尚未展開。 這時,遠遠的,廈門的福建水師援兵出現了。 3月5日(二)福寧鎮 就在英軍第三分艦隊剛剛開始進攻大金門島北炮臺的時候,廈門島南炮臺上就已經得到了消息。 顏伯燾叫來福建水師提督竇振彪:“竇軍門,英夷果然如你所料,直攻金門炮臺,你那以金門為砧板,以兩百艘師船為菜刀的計策,正可實行?!?/br> “卑職也是這么想的,請制臺大人放心,請在這廈門炮臺上,坐觀小子們破敵?!?/br> 就在清兵的師船紛紛起錨的時候,英軍第三分艦隊已經打垮了大金門島北炮臺,正在沖進金門水道。 竇振彪登上自己的師船,帶著自己的標營一共三十五艘大型師船,率先出發,戰鼓上咚咚咚響起,催促后續的部隊跟上。 緊跟在后面的是海壇協十八艘師船,閩安協十四艘師船,福寧鎮二十一艘師船,南澳鎮十艘大船,銅山營十一艘快攻船。 福建水師可謂傾巢而出,只留下澎湖協四十七艘護口船在廈門水道內看家。 就在福建水師浩浩湯湯駛出廈門水道,直奔金門的時候,英海軍第三分艦隊已經基本殲滅了金門協,驅散了臺灣協,駛出金門水道,從南面開始轟擊小金門炮臺。同時英陸軍第二十六團正在沖擊大金門島南炮臺。 英軍的珍珠號火輪船作為哨艦,觀察到福建水師主力正在慢吞吞的向著小金門島駛來,便掉頭向旗艦匯報。 英海軍第二分艦隊接到旗艦的命令,便從金門島的東南方向起錨,前往迎擊福建水師。 3月5日上午接近11點的時候,福建水師遇到了在小金門島西面久候多時的英軍第二分艦隊。 清軍的陣型,是所謂的“大小梅花陣”,速度最快的銅山營十一艘快攻船趨前,作為前鋒。 后面的福建水師師船大隊呈五點梅花布置:即水師提標三十五艘大型師船居正中,海壇協十八艘船在左,閩安協十四艘船在右,福寧鎮二十一艘師船在前,緊跟在銅山營的快船后面,而南澳鎮的十艘大船在最后壓陣。這就是五點大梅花。 而在陣中的提標又分成前后左中右五營,再排出個梅花陣,這是小梅花。 這“大小梅花陣”還是中國古典的戰法,大體上陣中套陣,環環相扣,大小配合,敵軍一旦入陣,便會四面八方都有炮石打來,陷入重重包圍。 福建水師這一路駛來,倒也稱得上軍容整肅,堪稱堂堂正正之師。 “前古典時代!”英海軍第一分艦隊已經到了小金門島北側觀戰,“如果他們裝上沖角,船再大一些的話,倒是和西班牙無敵艦隊一樣華麗?!辫倍Σ橐彩呛\娚賹?,對海軍的戰史頗為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