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節
云云大驚失色,她剛剛還一個勁在那里自鳴得意,以為皇帝會看在皇后的面子上饒恕自己,即便是懲罰,最多也就是克扣幾個月的俸祿做做樣子,卻沒想到等來的竟是這么重的體罰,杖責一百,別說是她一個弱女子,就是堂堂七尺男兒都會皮開rou綻,她慌里慌張的磕頭道:“皇上饒命,云荷知道錯了,云荷再也不敢了?!?/br> 狗改不了吃屎,老子今天不教訓教訓你這個當代的容嬤嬤,老子就不信紹,mama的,皇宮里面豈能留你這樣的人。紹巖早先就聽說宮里有人在動用私刑,類似云荷這種用繡花針扎人的不泛少數,只因他近段日子一直忙于政事,沒時間去過問后宮這檔子事兒,他今天想借這件事給那些下黑手的人提個醒。 “皇上,都怪臣妾教導無方,云荷固然有罪,臣妾亦難辭其咎,臣妾斗膽,請皇上看在她侍候臣妾多年的份上,減其杖責,臣妾愿代她承擔一半?!边@時,一旁的曹宣嬌急忙上前苦苦哀求道。 紹巖正在氣頭上,面色冷峻道:“下人有過,主人自然難逃干系,但是,云荷所犯絕非是無心之過,這丫頭屢屢暗藏心機,虐待同事姐妹,皇后是通曉事理之人,須知法理不容情理,你無須再替她求情,朕今日必要懲治這丫頭……,來人……” “皇上手下留情?!闭f話間,穆影撲通跪了下來,說道:“皇后所言不無道理,云荷之錯,乃是出自對娘娘的一片忠誠,再說,臣受的只是皮處之傷,皇上判其杖責一百,無疑是要了她的性命,臣請皇上饒她這次?!?/br> 紹巖有些哭笑不得,說實話,打從他聽到云荷對穆影用針刑的時候,他當時氣得連殺人的心都有,如今見到曹宣嬌和穆影都為這丫頭求情,他不知道是高興好還是生氣好,在他看來,這丫頭長著一副蛇蝎心腸,如果不得到點教訓的話,將來不管流落何地都是一個大禍害,就在他感到左右為難之際,白如雪往前走了兩步,面無表情的道:“皇上說的對,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有錯必然要罰?!?/br> 還是這丫頭最了解我,紹巖心中釋然,卻聽白如雪又道:“不過,臣以為一百軍棍未免過重,不如請皇上減其一半,就當是看在皇后娘娘的面子上?!?/br> 日啊,老子在為你們清理垃圾,到頭來卻落個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紹巖無奈嘆了口氣道:“既然你們三個都這么說,那好吧,那就杖責五十,趕出宮去,永不起用?!?/br> 就在御林軍們拉著云荷,準備出去執行家法時,門外一名太監匆匆來報:“啟稟皇上,皇后娘娘,國丈大人有事求見?!?/br> 靠,這老頭該不會也是過來為這丫頭求情的吧?你mama的,打她五十下已經算是便宜她了,紹巖不厭其煩的揮揮手道:“去告訴他,朕今日誰也不見?!?/br> “是?!蹦翘O剛要轉身出去,卻見御書房外已然矗立著一位身著頂戴花翎的文官,乍一看,正是那剛剛當上國丈的曹昆。 紹巖只好準其入內,漫不經心道:“曹愛卿這么著急見朕,莫不是有什么急事?”心里道,你個老不休,老子說過誰也不見,你倒好,不經通傳便闖了進來,一點規矩也不懂,要不是看在宣嬌的面子上,我現在就將你趕出去。 曹昆看了看在場每個人,然后將目光落在了云荷身上,回過頭對著紹巖拱手道:“皇上,老臣此番正是為了義女云荷而來?!?/br> 眾人大吃一驚,曹宣嬌也是半天沒弄明白,她雖然離開了曹府,但對家里的事還是比較關心的,所以以往府上發生一點小事,她都比較清楚,如今聽到父親認云荷做義女,她實在有些始料未及。 紹巖只覺好笑,心道,這個老王八蛋擺明是想為云荷開脫,他娘的,說得好聽,義女,我義他娘個蛋,盡管他心里不爽,表面上還得佯裝吃驚道:“哦?云荷是曹愛卿的義女?那就奇怪了,為何朕早先沒聽你說?” 曹昆表情顯得不自然,緩緩說道:“微臣見皇上公事繁忙,況且這也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微臣仔細想來,也就沒有向您呈報?!?/br> 紹巖聽到這里,心里不禁一亮,我明白了,敢情云荷這丫頭的所作所為都是他指使的,目的就是想打擊報復穆影和如雪,狗日的,他生怕自己女兒的地位會動搖,便想出這么惡挫的手段,合著鬧了半天,都是這老家伙在背后使鬼,我今天若是放了他的狗屁‘義女’,倒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果我堅持要處罰于這丫頭,這老家伙定然還會派人做些手腳。 紹巖想了想,方才痛快說道:“原來如此,既然云荷是曹愛卿的義女,那朕就不得不批評你了,當然了,你是朕的岳丈,朕本不該說你,但是,朕真的很納悶,你能培養出宣嬌這么優秀的女兒,卻為何收留這么一個富于心機的丫頭做義女呢?這可不像您的一慣作風???” 曹昆臉上露出幾分慚愧,賠笑道:“皇上教訓的極是,都怪老夫平日管教無方,才導致這丫頭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實不相瞞,微臣此番前來,一則是請皇上您高抬貴手,二則是想將她領到府上好好**?!?/br> 紹巖冷哼一聲,暗道,讓你領回去,到時候你還不是千方百計的將她送進來,只怕這丫頭跟著你越變越壞,想到此處,他大方的擺擺手道:“那還是算了吧,讓她回府,倒不如還讓她留在皇后身邊,朕相信,以皇后的賢慧,早晚能將她**好?!?/br> 曹昆聽到皇帝如此說,只好閉而不言,白如雪、穆影、曹宣嬌三人都為紹巖的改變感到驚訝,紹巖示意讓御林軍退下,隨后便走到云荷身邊,正色道:“朕今日看在國丈的份上,姑且饒你一次,他日若是再讓朕察覺到你的不軌舉動,朕給你的不是板子,而是明晃晃的大刀,朕記得上次與你說過,你的腦袋只是暫時寄存在你的脖子上,朕隨時都會將它取走?!?/br> 云荷渾身瑟瑟發抖,連忙點頭稱是,紹巖轉過頭對著白如雪道:“如雪,傳朕旨意,從即日起,凡是發現宮中有人濫用私刑者,一律嚴懲不貸?!?/br> “臣領旨?!卑兹缪┍?。 就在大家一一退出去的時候,門外跑來一名太監,腳步非常急促,一不小心絆倒在門檻上,“皇上,大事不妙,山外傳來急報,楚軍五萬大軍正向我八達嶺進發?!?/br> 第二百六十三章 緊急會議 紹巖大吃一驚,他前兩天還在擔心山外的那些虎視眈眈的楚軍,卻怎么也沒想到對方的動作竟是如此之快,旋即不由分說,馬上令人傳召李長生、張百戶、鄧炳堂等一干將領到偏殿議事。 眾將領聽到這個消息后甚為震驚,大多數人主張‘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八字方針,一個個主動上前請纓,愿為前鋒打頭陣,殺退敵軍,揚我軍威。 其中吵的最兇的還數章懷德、常一笑兩個,自從上次用猛獸大敗梁、楚兩國大軍后,他們便無時無刻都在期盼著下一次的行動,恨不得將這些侵略者全都給活剝了皮,然后趕出國去。眼下機會總算來了,他們兩個豈能放過?紛紛自告奮勇的請纓出戰。 正當大家你爭我嚷,喋喋不休之際,張百戶忽然打出一個暫停的手勢道:“都別吵了,爾等輕言出兵,可曾思量過敵我雙方力量懸殊,敵人裝備精良,我軍卻只有些簡陋的兵器?”停頓片刻,跟著道:“沒錯,我軍盤據山頭,靠著山地游擊興許還能打些小的勝戰,遠的不說,就拿上次一戰而言,我軍以少勝多,殲敵數萬,從表面看來,我東林所部是一支氣勢正茂,銳不擋的軍隊,其實不然,上次一役純屬僥幸,咱們萬不可掉以輕心?!?/br> 章懷德一聽這話,心里很不服氣,說道:“我說張連大哥,您是我們三軍的最高統帥,照理說,您的話,咱們這些做兄弟的不敢反駁,可是您剛剛那話分明就是在掃自己威風,長他人之氣,您不是不知道,咱們一眾兄弟手頭的武器,雖不及梁楚兩國的兵士手中的一半精良,可我們的弟兄個個都是不怕死的英雄好漢,哪像他們兩個國家,半路撤軍,不戰而逃的將士不計其數,就拿上次來說,楚兵見到我們的一級殺手,還未等我們的人到,一個個便都嚇得屁滾尿流,他們生怕丟了性命,早早地把手里的大刀長槍扔得遠遠的,見到了我們,他們簡直比孫子還孫子,哼,隨便活捉幾個,沒準他還給您**趾頭呢?” “哈哈哈……”在場人渾然大笑。 常一笑說道:“老章說的有道理,這些王八羔子,只配給我們舔**趾頭,干別的,我們還嫌贓呢?!?/br> 眾人又是哈哈大笑,要說章懷德和常一笑這對活寶,那是幾天不吵,心里就發癢,但在對待破敵這件事上倒是達成了共識。 張百戶為人比較古板,平時也不太喜好開玩笑,見在場人都嘻皮笑臉的,他當下板著臉道:“二位將軍輕敵了吧?慢說這世上沒有常勝將軍,就是有,咱們也不能這般驕傲,古往今來,凡驕兵者必然敗之,二位將軍應當引以為戒,切不可重蹈古人之覆轍?!?/br> 二人被他這么一說,不由得面面相覷,復又漫不經心的在那里搖頭晃腦,看他們的樣子,似乎對這次作戰有著十足必勝的把握。 紹巖猜到他們兩個是想借這次戰役出些風頭,便不去理睬,隨口道:“張百戶所言有理,楚軍這次出動五萬兵馬犯我邊境,我等若負隅抗擊,倒不也至于會敗于他們,但是,我們目前的首要的任務是奪取海島,因此,朕以為,此戰能免則免,不到萬不得已,絕不能妄動一兵一卒?!?/br> 章懷德不解道:“為什么呀?末將真不明白,不就是五萬兵馬嗎?咱們現在手頭上有七萬多人,還怕他個球?!?/br> 常一笑匪夷所思道:“是啊,皇上,他們愿意打,咱們就奉陪到底,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打到他們國土上去,讓他們知道,我們東林國的這些兄弟們不是吃素的?!?/br> “真乃是后生可畏啊,兩位小將軍說出了我的心理話,不錯,我們東林國的將士人人都是響當當的男子漢,沒理由懼怕任何人,他們要來,我們就打,怕他做甚?”李長生躊躇滿志的笑了笑。 鄧炳堂搖搖頭,沒有說話,雖然他是武官,其實他心里比誰都清楚,東林國的士兵能打仗沒錯,可是再厲害的戰神也經不起長時間的折騰,更何況,軍中庫存的糧草已經不多,眼看天氣越來越冷,士兵身上的被服還需要盡快補充,這些問題若不及時得到解決,別說是打仗,恐怕連家門都難守了。 紹巖并未察覺到他的神情異常,繼而欣然一笑:“你們三個有這樣的想法,有這樣的信心,朕真的很高興,朕相信只要我們大家齊心協力,上下團結一致,勝利的大門將離我們不遠,只是從目前的形勢來看,咱們還不宜與這些人戀戰,當務之急,咱們應當不留余地的對抗一方,攻占海島,勢在必行,至于山外的這幫人,咱們只宜堅守,不可主攻?!?/br> 張百戶贊成道:“皇上說的極是,山外大軍固然要防,然則攻打島國應當放于首位,若是我們還在舉棋不定,一旦等到尼羅國主動發兵,到那時,咱們就處于被動的局面,面對三大對手的聯合攻擊,縱然我們有數十萬大軍在手,一拳也難敵四手,所以,微臣認為,咱們當應立即做好出兵海島的準備,趁那尼羅國國王未有防備之時,一舉攻下海島?!?/br> 頓了頓又道:“況且,就在昨夜,我們的人在海邊上已經抓到十幾個梁軍,這些人化妝成商人的樣子,目的就是押送禮物到尼羅國,咱們可以此為途徑,派些精干之人將計就計,打入敵宮?!?/br> 紹巖暗笑,心道,他倒是和宣嬌想到一起去了,仔細想來,這個方法倒也不失為一個妙計,先來個偷梁換柱,再直插敵人心腹,攪他個天翻地覆,整個過程,既不需要畏首畏尾,刻意造作,反倒可以大大方方,有恃無恐,重要的是,尼羅國國王不會輕易懷疑到我們頭上。 在座大部分將領也覺得此計行得通,章懷德、常一笑二人早就盼著打仗,只要有仗打,他們才不管對方是哪個國家,如今聽到張百戶這么一說,二人便不由分說,紛紛上前請命出戰。 紹巖幾經思考,決定先由他們倆個以馬戲團表演為幌子,帶著數十名精兵強將化妝商人模樣混入海島,這是其一。 其二,張龍、趙虎帶領若干人馬喬裝成梁軍,以送禮和談為由進入尼羅國的宮殿,并與那些臥底在敵國宮中的女錦衣衛遙相呼應,見機行事。 其三,李長生點兵五千埋伏在八達嶺各處山嶺,一旦強兵進入,一并伏殺,但禁止出動正面出擊,違者軍法處置,為免節外生枝,紹巖特地增派盧家三兄弟各領步兵千余人,在各個要塞口設卡,以防jian細趁亂潛入境內,其余城池的總兵、參將、伙長、伍長陸續向皇宮這邊集中靠攏,隨時做好勤王準備。 同時,張百戶、王信各自率領一萬主力,分別從南、北兩個方向向海島逼近,到那時,紹巖將親自披掛上陣,主攻海島四大門,如此一來,尼羅國陷于三面環攻之下,勢必陣腳大亂,加之他們的士兵冬季厭戰,這個時候出擊無疑是最侍時期。 任務劃分完畢,眾將領依次散去,唯有鄧炳堂一人獨自站在大殿里,紹巖甚是好奇,便問其緣由,鄧炳堂表情很是神秘,像是有一肚子秘密,可是每次話到嘴邊欲言又止,紹巖下意識地將他帶到御書房,在整個皇宮里面,這里應該稱得上是最為安全的地方。 “鄧愛卿,剛剛朕見你在偏殿之上一言不發,您是不是想到了什么好的計謀?”御書房內,紹巖喝了一口熱茶,補充說道:“這里就我們倆個,你就放心大膽的說吧,若是你覺得朕的計劃有什么出入的地方,大可直言便是,朕定然不會怪罪于你?!?/br> 鄧炳堂看了一下緊掩的房門,方才踏實的拱了一下手道:“皇上的計劃堪稱天衣無縫,老臣豈有反對之意,只是老臣以為,我軍此次完全可將兵力集中于出擊海島,至于山外的那些軍隊……”他停頓片刻,捻著胡須,微微一笑道:“他們只不過是些紙老虎罷了?!?/br> “哦?”紹巖怔了怔,旋即道:“愛卿繼續往下說?!?/br> “說則五萬,實則五千都不到?!编嚤貌蝗萁B巖追問,解釋道:“皇上可曾記得前兩天,我軍大敗楚軍于獅子嶺?” 紹巖點點頭,鄧炳堂爽朗笑道:“獅子嶺一戰,楚軍損失數萬,試問他們哪來還有五萬兵馬?這不是虛報是什么?不單如此,老臣還聽說,前不久洛京附近有許多民眾因不滿楚軍的暴行,與他們打了起來,一時間竟有十萬民眾前來響應,秦嶺迅速從周邊抽調軍隊回師援助?!?/br> 紹巖吃了一驚,“愛卿為何知道這么多?” 鄧炳堂笑著道:“老臣是從東方大人那來探聽而來,實不相瞞,這次楚軍的主帥就是東方大人?!?/br> 第二百六十四章 進軍海島(1) 東方大人?那不就是東方益么?紹巖面色立變,東方益原本是東林國的右丞相,幾個月前,楚國二十萬大軍兵臨洛京城下,面對大兵壓境,東林大臣意見不一,很快分為兩大派,一邊是以鄧炳堂、陸橫山為首的主戰派,一邊是東方益、趙順等人的主和派,郭太后在內無精兵,外無援軍的形勢下,只好打開宮門向楚軍投降。 后來,秦嶺聽信金定國的挑唆,便將郭太后及一干人等全部押解到城樓上,想借此引出紹巖就犯,郭太后擔心他們jian計得逞而累及兒子,當下大義凜然的從城樓上跳了下來,眾大臣紛紛效仿,然而卻唯獨不見右丞相東方益。 紹巖當時也覺得很納悶,為此他還做過不下于十種假設,首選是陣亡,其次是變節投敵,他堅信東方益絕對不是那種貪生怕死之人,所以一直以來,他都對外宣稱東方益早前已被敵軍所殺,其實,他這么說的目的是為了堵住大臣們的悠悠眾口。 打從洛京安全轉移到這里后,朝中大臣各盡其位,即便有個別空位,很快便會被補上,只有丞相之位懸在那兒毫無動靜,眾所周知,丞相之位位高權重,一般都由皇帝親自冊封,其它人誰都不敢提及此事。 因而,許多大臣都在私下里翻起了舊帳,多數人推斷東方益并沒有死,而是變節投了敵人,皇上是為了顧忌臉面,才故意對外宣稱其已死亡,實則還想通過各種努力,說服其懸崖勒馬,重歸東林朝廷。 東方益雖然平時寡言少語,為人處事卻是非常沉穩老練,且有一身的計謀,素有智多星的稱號,丞相之位必然非他莫屬,只是眼下忽然聽說此人已歸順楚國,紹巖的內心一下子還真難以接受。 鄧炳堂見他滿面愁容,不禁坦然笑道:“皇上無須多慮,東方大人明則歸附楚國,暗則還是我們的人?!?/br> “哦?果有此事?”紹巖在現代看過警匪片無數,深知做臥底的艱難處境,沒有一定潛力的人根本無法勝任此項任務,如今聽鄧炳堂這么說,他難免有些懷疑。不過仔細想想,東方益為人沉穩機智,難得的是,他不像別的人,什么事情都寫在臉上,別人很容易就會看出他的心事,而他則不然,他每天都是一樣的表情,讓人猜不到他心靈深處的喜怒哀樂,這樣的人確實挺適合做臥底。 見紹巖沉著臉,鄧炳堂再次朝四周看了看,反復證實四下無人之后,他才悄悄地走到紹巖跟前,俯首帖耳的說了一通,紹巖聽后不由喜出望外。 …… 黃昏時分,落日的余暉漸漸脫去身上淡淡的紅妝,取而代之的卻是一層薄薄的黑紗,冬季通常都是晝短夜長,此刻的天空略顯一絲黯然。 寒冷的秋風拂過平靜的海面,海面上頓時浮出層層的漣漪,層次卻是非常均勻,它們一波接著一波,輕輕拍打在海邊的礁石上,發出輕微悅耳的聲響,倒也算是難得的景觀。 沙灘上,漁民們收了晾曬在海灘上的漁具,各自回家去了,只有一個垂釣的老者遲遲沒有回去,從背后望去,他頭戴一頂破斗笠,身穿大黑色棉襖,外罩棕色蓑衣,獨自端坐在海邊的大石塊上,他手里提著一根長長的魚桿,雙目聚精會神的注視著魚飄的位置,只待魚飄微微起伏,他便立即提起魚桿,不出一會兒,兩條巴掌大的魚兒被拉到了岸上。 他沖著海面點點頭,像是在炫耀自己的勞動成果,這時,他忽然聽到身后傳來輕微的腳步聲,便頭也不回的低聲道:“等了這么久,你終于來了?” “都這么晚了,這兒還能釣到魚嗎?” 他微微一怔,因為這個聲音并非是他要等的那個聲音,他緩緩的扭過頭,方才看清來人的真面目,說話之人不是別人,正是東林國的國君紹巖,而他便是東林國的右丞相東方益,之前約了鄧炳堂在此處見面,卻沒想到與自己接頭的居然是皇上,他不由得驚喜交集,但又唯恐被人撞見,故而將目光重新移入海面,不動聲色道:“怎么今個兒讓你來了?老家伙呢?” 紹巖自然明白他所指的‘老家伙’便是鄧炳堂,于是爽快笑道:“哦,家父家中有事脫不開身,特命我前來赴約,老先生昨日說要與家父比試釣魚技能,小生不才,愿代家父與先生一比?!?/br> 東方益冷冷笑道:“罷了,罷了,今日天色已晚,再說,老夫豈能欺負你一個后生,還是改日讓你父親前來吧,你替我轉告于他,老夫明天要回家處理點事情,估計要過十天半月再來這里,你讓他做好準備,把手頭上的事情都做好了,過些日子,老夫定來與他一決高下?!?/br> 這番話里有話,大意是楚軍暫時撤軍,東林部隊可在這段時間里搶占海島,紹巖聽出其弦外之音,便笑呵呵的拱手道:“小生明白了,小生一定會代您轉達?!?/br> 東方益放下手中魚桿,回頭望著紹巖,面無表情的道:“對了,你父親前段時間與我說過,他想到出海去游玩一番,這個老家伙可真是童心未泯啊,他也不看看現在是什么時候,你告訴他,別看海上風平浪靜,說不定哪一天風浪就會席卷而來?!彼麌@了口氣,接著道:“不過這老家伙脾氣固執得緊,他定然不會聽老夫所勸,這樣吧,你就告訴他,后天天氣較好,倒是個出行的好日子?!?/br> 紹巖點點頭:“嗯,小生知道了,小生代家父謝過先生的一番美意?!边呎f邊畢恭畢敬的抱著拳頭。 東方益不慌不忙的收起魚桿,然后將那兩條活蹦亂跳的魚扔到魚簍中,并將整個魚簍遞給紹巖,說道:“這兩條魚你拿去吧,你我初次見面,老夫看你小子也是個孝子,這兩條魚算是老夫送給你的見面禮?!?/br> “這,這怎么好意思?”紹巖故意推辭。 東方益沒有說話,當下拿著魚桿,轉過身徑直向前走去,就在這時,海灘邊上的小樹林里突然竄出四個人,他們穿著百姓的衣服,腰間卻都挎著大刀長劍,其中一人快速走到東方益跟前,用嘴巴嘟著沙灘邊的紹巖,問道:“大人,這小子會不會是東林國的jian細?” 東方益輕蔑的搖搖頭道:“恕老夫沒法回答爾等的問題,老夫現如今是楚人,爾等不知何故,一再懷疑老夫在通敵,即是這樣,老夫不想多做解釋,干脆一刀殺了老夫吧?!闭f著便昂起脖子。 “大人,屬下不敢,屬下不是這個意思?!蹦侨四樀凹t通通的,支支吾吾道:“王參將讓我等保護大人的安危,并非是在監視大人,大人千萬別誤會?!?/br> 東方益鄙夷的哼了一聲,二話沒說,邁著步伐只顧朝前走去,四名護衛緊緊跟在后面,待他們全部離開后,紹巖這才提著魚簍從岸邊走了上來。 回到宮里已是夜晚,紹巖顧不上填飽肚子,立刻傳召鄧炳堂和張百戶到御書房,在此期間,他將自己與東方益會面的過程都告訴了二人,此事事關機密,他不想太多人知道,鄧炳堂和張百戶是他最相信的人,因此每每遇到大小難事,他都會與他們倆個商議。 張百戶聽聞東方益臨走時留下兩條魚,便不由分說,立即找來一把剪刀剖開魚腹,發現腹中藏有一張很小的紙條,上面詳細記錄著尼羅國的地形、排兵、布陣、哨卡等重要訊息。 紹巖著實興奮,不久前,東方益由于迫于有人在附近監視,故而一味以關心老伙伴為話題,寓意深長的道出許多至關重要的情況,尤其特別強調后天是攻戰是‘出行’的好日子。 次日上午,紹巖派章懷德、常一笑扮作馴獸師,帶著精心訓練出來的‘一級殺手’先行登陸海島,同時讓張龍、趙虎喬裝成梁軍趕赴海島。 又過一日,正值陽光明媚,氣溫回升,倒真是印證了東方益的吉言,今日的確是千載難逢的好時機。 紹巖身著金衣鐵甲,頭頂獅子盔,親自蒞臨校場點兵,這次參與出征的士兵共計四萬余人,按照原計劃,張百戶、王信各率一萬人馬,在海上拉開大網,從南北兩個方向包圍尼羅國,紹巖親率一萬兵卒從正面展開正面攻擊,剩下的一萬兵士直插海島后面,直接斷其退路。 李長生與盧家三兄弟固守原地,以防意外發生,楚軍于昨日已撤出山外,唯一讓人擔心的還是那些梁軍,紹巖以為,只要東林部隊以雷霆之速拿下海島,梁軍定然不敢再貿然進山,事實的確如此,楚軍這回突然撤兵,梁軍士兵本來就有點士氣不振,倘若這個時候海島被攻下,他們必定軍心不穩。 半個時辰后,各路大軍浩浩蕩蕩的從校場出發,途經各個街道,一路向海邊進發,放眼望去,長長的隊伍一字排開,宛如一條長蛇在陸地上盤旋。 此時的海邊早已停滿了戰船,每個船頭都樹起了高高的旗幟,鮮明的‘東林’兩個大字更是在風中盡情的搖曳著,士兵們由各自統領帶開,井然有序的登上大小船支,紹巖站在最高最大的那艘船上,他赫然打出一個出發的手勢,傾刻間,附近的數百支戰船離開海邊,浩浩蕩蕩的駛向浩瀚無際的大海。 每艘戰船上皆是士兵林立,最前面和最邊上由數十個盾牌手圍成一圈,之后依次是弓箭手、刀斧手。 仔細看去,每艘大船的前面都有幾只小漁船和小竹筏,上面乘坐著當地的一些漁民和獵戶,這些人以前受盡了尼羅國士兵的欺壓,便自發的拿起最簡陋的工具,愿為朝廷大軍在前面鋪路。 紹巖站在船頭,舉目眺望無邊無際的大海,聽著水上傳來潺潺的水聲,隨著數萬大軍齊頭并進,他的內心感慨萬千,畢竟這是東林部隊第一次在水上作戰,而且面對的是敵國的十萬大軍,盡管他有著十足的把握,心里還是免不了有些毛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