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之賈敏很囂張_分節閱讀_24
書迷正在閱讀:不想做男主怎么破[系統]、煉丹記[重生]、紙片戀人 完結+番外、情花(小說故事集)、沉淪[骨科]、鄭家兄妹日常(骨科1V1)、干死她、公主為奴(1V1/高H)、[刀劍亂舞]露情、嬌妻在上(NPH)
林如海聽了尹通判的話,才放下卷宗抬起頭來,溫潤一笑說:“急什么,車到山前必有路,只怕就要解決了?!?/br> 尹通判見了林如海這樣,心中有氣不敢發作,只想:知道林大人你是翩翩美男,但是你這好看的臉沖我個老頭子笑有什么用?又安撫不了百姓,又變不來錢糧。 尹通判正欲說話,外頭衙役急急進來說:“林大人,不好了,外頭幾個災民鼓動起來說大人再不出去,他們就要沖進來了!”尹通判聽了更加來氣,恨不能到巡撫面前告林如海一狀,抬頭看林如海時,他依然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尹通判第一次覺得應該打花這樣好看的俊臉。 這頭衙役氣還沒喘勻,那頭又有衙役來報:“林大人,甄大人來了?!?/br> 林如海聽了方對尹通判一笑道:“這下是時候了,尹大人,隨我出去吧?!?/br> 衙役門前的災民見衙門里頭的官老爺只管躲著不出來,不管百姓死活,在幾個災民的鼓動下躁動得很。 “朱二,你怎么說?”一個莊稼漢問另一個漢子。 這個朱二便是起先一直鼓動災民的積極分子之一,他原是當地一個潑皮,拿了銀子得人授意在此鼓噪,但是那授意他之人又囑咐他:你只需鼓動得災民把聲勢造起來就算完事,并不能當真沖撞衙門,否者知府大人怪罪下來要落你罪,我家老爺可不保你。 朱二眼見白花花的銀兩,哪里還管那許多,點頭哈腰的應了,一把把二百兩銀子攬入懷中,生怕那人反悔。要雇他的老爺是誰也顧不得打聽了,心想,這事容易辦得很,衙門里頭的人最是膽小,鼓動幾句,災民躁動一些,立馬有人出來安撫,哪里沖撞得起來。 誰知這位知府大人不按他想的來,憑外面多躁動喧囂,竟是坐得住得很。此刻被鼓動起來的災民問他拿主意,他反而著了慌,方才還叫得天響,此刻卻露了怯,期期艾艾的說不出話來。 得了命令化裝成災民的祁云、祁鶴混在人群中,早把幾個鼓動的人認得熟了,此刻見朱二認慫露怯的樣子,心中不禁好笑。又想:老爺爺真真料事如神,如果不是此次出發前老爺再三交代,無論外面發生什么只管盯住煽動的人,不許有任何行動,只怕他二人早拿下朱二了。擒賊先擒王的道理,祁云祁鶴也懂得,只要拿住朱二,老爺之圍至少解了一半。 此刻他二人見朱二露怯,才知道林如海如此吩咐必有重大用意。 朱二被問得拿不定主意,冷汗就要流下來,好在這時,府衙大門洞開,林如海和甄應嘉并肩走出來。 甄家連續施粥已近十日,甄應嘉怎能放過這樣掙名搏利的機會,施粥時也去粥棚露過臉,此刻很多災民認得他。 朱二正急得汗流浹背,看到甄應嘉,仿佛看到救星一般,喊道:“看啊,甄老爺來了,甄老爺是大善人啊,他就是活菩薩,既然甄老爺來了大家就有救了?!?/br> 眾災民循聲望去,果見甄家老爺和一個穿著知府服制的官員站在一處,眾人心中感激甄應嘉,卻有些看不上新任知府。 林如海朗聲道:“眾位百姓稍安勿躁,既然我戴了這頂烏沙,自當為一方百姓牟利,鞠躬盡瘁,不敢有辭?!?/br> 眾人心想:剛才這許多人沒得活路,求到你知府老爺面前,你只躲著不出來,現在甄老爺來了,又出來說漂亮話,誰還信你?并不理他,嘴里只“甄老爺救命”“甄老爺菩薩在世”的亂喊。 甄應嘉伸出兩頭略略壓了一壓,災民聒噪聲漸止,甄應嘉才道:“各位,各位,這位林大人是京中圣上派來的,才干遠在我之上,他必能解大家之危,急百姓所急。希望大家多給林大人些許時日?!?/br> “我們怎么多給,再等下去就要餓死了?!?/br> “就是,就是……甄老爺你救救我們吧,這位知府大人是指不上了?!睘拿駛儼l泄著心中的不滿,漸漸成了聲勢。 甄應嘉又舉起雙手示眾人安靜,才回頭對林如海說:“林大人,你雖然才能出眾,但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現在許多災民,總要有一冬的嚼用,度過眼前難關。我家莊子雖然也受了些災,但是菩薩保佑,倒有幾處波及不大,要不我先把這些捐出來。林大人再寫了奏本快馬上報,許能接上朝廷賑災錢糧也未可知?!?/br> 眾人聽了,好生感激甄應嘉,卻見那知府老爺還不點頭,做出一副漠不關心的作派,讓人看了好生生氣。 林如海沒有立即應允甄應嘉的提議,卻反問:“甄大人欲捐多少糧食?” 甄應嘉道:“今年秋收加上去歲成糧,只怕也有七八千石了?!北娙寺犃?,好生感激甄老爺,竟一開口就是這么多。若是白米,折成銀子也是二萬多兩了。 林如海又道:“多謝甄大人仁義,不過如果下官甫一上任,第一件事就不能解百姓危難,就不配做這父母官。糧食房舍下官都有主張,唯有冬衣被子一樣為難得緊。既然甄大人有此菩薩心腸,又任的江寧織造,這件事求誰都不如求甄大人管用,不如請甄大人把要捐出的糧食折算成被褥冬衣可好?” 眾人原本深恨林如海拿腔拿調擺官威,卻不為百姓作主,聽得此言,才覺得原來新任知府大人考量也是有理。就算大家有了糧食,沒有御寒之物一樣過不得冬。原來天災之后,百姓日子日益艱難,多數人家已經把冬衣棉被當掉了,這時候林如海一提醒,方想起來,就算自己分得幾升糧食,吃完之后又當如何? 甄應嘉臉上卻露出為難神色,原本他要捐出的糧食是劫的賑災糧食,不用出力就博得美名,牽制林如海,竟是一石二鳥之計。誰知林如海當眾要他把糧食換成冬衣,那可是真金白銀的從甄府里頭出了。雖然甄家豪富,但是憑白出二萬多兩,甄應嘉也覺rou疼。 但是現下許多災民看著,他若是當眾駁了林如海的話,就白費這十多天的造勢了。自然災民們會覺得他不過沽名釣譽,只怕所謂七八千石的糧食也是憑口白說的。偏偏這些災民原是他自己策劃煽動來的,此刻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少不得還要忍疼接住,面上不能露出為難之色。 想了一下略有不甘,甄應嘉又說:“人是鐵,飯是鋼,到底口糧比冬衣急切得多。我現下捐出糧食解燃眉之急,冬衣之事只怕還要林大人想辦法。況且就算織造府所有工人繡娘加班加點,也趕制不出這許多來?!?/br> 他看著林如海,心想自己把這燙手山芋先拋回去,看林如海怎么接招。 只見林如海卻不答他話了,抬眼眺望遠處。眾人循林如海目光望去,只隱隱聽得那個方向有馬蹄聲。只片刻間,馬蹄聲就近了,那馬竟是神駿非凡。眾人心想,讓這馬踩上一腳可不是鬧著頑的,少不得讓開一條道來,讓那馬跑到衙門跟前停住。 那馬奔馳飛快,須臾穩穩停住,竟是千里良駒,只一身毛色雜亂,看不清品種。馬背上人翻身下馬,向林如海行禮道:“林大人,柳將軍幸不辱命,溧陽縣被劫錢糧已經找到,匪徒也已抓獲,現在柳將軍押運這錢糧正在趕來路上,今日便可入城?!?/br> 甄應嘉聽了神色一變,幸好他久經官場,才站穩了腳跟沒有一跤跌倒。穩住面上神色,不等林如海說話,搶先道:“此話當真?這許久不曾破獲的劫案竟然這樣容易被柳將軍破了?柳將軍是何人?江南一省,并沒有聽過?!?/br> 林如海不理他,扶起剛才報信之人,這人是柳將軍的副將。林如海忙道:“陳副將辛苦了,先下去歇息歇息,我這里的事辦妥了再來為柳將軍陳副將接風?!?/br> 眾百姓聽得劫案已破,糧食今日入城,無不歡欣鼓舞。如今糧食有了,只要甄老爺肯捐冬衣,這次天災便算躲過了。來年春耕只要勤謹些,不怕無法度日。 陳副將抱拳告辭后,林如海方回頭對甄應嘉說:“如今糧食問題已經解決,不知甄大人所言算不算數?若是甄大人肯把捐糧改為捐衣,下官代百姓謝過甄大人?!?/br> 待到這時,底下災民無不附和,甄應嘉騎虎難下,只得期期艾艾說道:“并不是我不肯,只是甄府卻拿不出那許多冬衣棉被來?!?/br> 林如海笑道:“這無妨,甄大人改捐布匹棉花也是一樣,下官自有辦法?!?/br> 甄應嘉道:“林大人別來哄我,就算我整個江寧織造的所有女工加上我府里丫頭婆子一并算上,也趕制不出來這許多衣物?!闭鐟握f完,見林如海似笑非笑的看著自己。 甄應嘉見了林如海表情,心中一驚,悔道:自己該當直接否了府上有許多布匹棉絮才對,自己只說趕制不出,便是承認庫中有原料的,現下否認已是不及。林如海的表情,只怕也猜到了,自己一時不查,落了林如海設的套,竟是少不得要出些財物了。 這時,災民群眾有人叫道:“半個月前我見到好多車子不知運的何物到了織造府,竟是首尾相接一眼望不到頭,只怕運的就是布匹棉絮吧?” 這次喊話的卻是喬裝過的祁云。眾災民中也有不少見了好多車子拉著不知什么進織造府,哪里還容誰否認。災民又被鼓動起來,要冬衣棉絮的喊聲震天,這次卻是甄應嘉生生吞了苦果。 甄應嘉在眾目睽睽之下,為了維護自己的名聲,少不得應了林如海的請求。這時,有小廝上來在林如海身邊耳語一番。 林如海邊聽邊點頭,末了,抬起頭來朗聲說:“下官初來乍到,遇到這樣的事,少不得也要出一把子力。雖然不敢跟甄大人比肩,但是拙荊聽說今年水患,受災者眾,已經命人去當鋪里頭當了幾件嫁妝,得銀八千兩,也要為大家盡一份力。 拙荊聽說此間情況后,又道,現下雖然有了口糧和冬衣,只沒有春種,所以這八千兩拙荊指定了差人買了春播需要的糧種,凡有需要者,半月后到衙門登記造冊,查明受災屬實的人家,明年春耕皆可來領取糧種,并不要錢財?!?/br> 眾災民聽到這里,才知道先前是自己誤會了知府大人,地方父母官就當這樣,不但要考慮到眼前,還要周全百姓日后生計。人群中有人喊道:“知府大人英明,知府太太仁慈!”災民附和聲成片,竟是綿延不止。 林如海舉手示意災民安靜些,災民見知府大人還有話說,喊聲漸止。 林如海又說:“這次水患,受災者眾,毀了良田房舍無數,只怕有些田地已經荒蕪,我會著人打聽,若有大片田地荒蕪,我會買下來賃給大家耕種,頭三年不收租子,日后遇到災年不收租子。只這一條:和春種一樣規矩,要賃田地者到衙門登記,災民優先。若經查證或被人舉報所言不實,少不得會被追回田地,趕出莊子?!?/br> 災民聽了,又是歡聲雷動,直呼青天大老爺。 林如海高舉雙手,下壓兩下,災民止住歡呼,聽知府大人還有什么話說。林如海又道:“自助者天助之,雖然大家遭了天災,十分惹人同情,但是可不能白白等著救濟,還要奮發圖強才好。冬日就要來臨,受災民眾,家里有清壯的,明日到府衙登記,在各處河堤薄弱處加固河防,不能過了今年不管來歲,否則明年大水,大家又要流離失所。開春就有春汛,所以河防之事必須要在冬日里加固完成。這乃是為了保護大家的家園,希望大家齊心協力,度過難關?!?/br> 眾人越聽越覺得這年輕的知府大人辦事妥貼,能力非凡,自己想一步,人家十步都打算好了。以后只要跟著知府大人行事,不怕日子過不好。人群中又有人高喊青天大老爺。 只附和聲還沒成聲勢,又被林如海止住了,林如海接著說:“凡事上工加固河防的,按出工出力多寡計功,出力多者,可優先賃田地。還留一部分男丁,則選地蓋宅子,用來安頓流離失所者,凡家中有女眷會針線者,明日亦到府衙排隊登記,只待織造府布料棉絮送來,就開工做冬衣。蓋宅子和制冬衣的,亦算作工時,憑此優先賃田。咱們既然遭了難,就要自給自足,自強不息?!?/br> 災民聽了這話,誰還不服林如海?恨不能給他立了長生牌位,日日供奉。 末了,林如海又十分感激了甄應嘉出財出力,眾災民少不得亦是無比感激,對甄應嘉稱頌一番。 安撫好災民,柳將軍早就到了,扎了營房,大批糧食府衙放不下,先放在營房里頭,有軍隊守著,安全得很。軍隊扎營駕輕就熟,快得很。又在第二日扎出大片營房,用作災民中女眷集中趕制冬衣棉被的工坊。那起有心領了棉花布匹后偷偷貪墨一些家用的人家,見大家都在一處趕工,少不得收起不該有的心思。 溫書針線極好,剪裁也好,等布匹到手,并不讓婦人們開工。而是一一問了誰擅長剪裁,考校過后挑出擅長剪裁者,單負剪裁一職,這樣便可少浪費布匹。又將婦人們一一分組,專司自己擅長的一項來做。有條不紊的趕制下去,除了針腳比織造府出來的略粗一些,其他不差什么,速度還快。只這是后話了。 且說那日商議妥當,遣散災民,林如海和甄應嘉客套一番,送走了甄應嘉。甄應嘉氣得仿佛被人打落了牙齒,卻不得不和血一起吞入肚中。次日依舊點了布匹棉絮等物,大車拉來,送到柳將軍營中。 作者有話要說: 甄應嘉不愧是紅樓第一作死小能手,賈史王薛四大家族那么作死抄家都落在他后頭了,請繼續作死不要停。 這章林爹有種淡淡的裝逼感啊,我挖好了坑,靜靜的看你跳。 第31章 12.15| 甄應嘉回到府中,想到今日之事,發了好大一通脾氣。甄太太前兒才得了數落,自然躲著不敢撞槍口,牛姨娘自恃得寵,想上前獻媚討好,竟被甄應嘉打了好大一耳刮子。原來鮮花般嬌嫩的臉蛋高高腫起,反倒受了其他不得寵姬妾的言語。 卻說甄應嘉聽得山匪被抓,嚇得六神無主。幸好他辦事原本小心,只口頭提點了王知縣幾句,其他一應事務都是王知縣聯絡的,并沒有其他證據能證明自己參與其事。 要說這錢糧怎么被柳將軍找到的?原是林如海早料到了。經過這些日子的打探了解,林如海猜賑災錢糧被劫和甄應嘉有關,只怕他要捐糧食只是借花獻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