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鵬云汽車
“加入智能控制器?”韓嘉隨即就贊同道:“這個沒問題,只要把電動車內部線路做好,智能控制器完全可以接入智能管理物聯網?!?/br> “不,不止這些?!比绻沁@種程度,盧子信完全提都不用提,他們也能想得到。 “智能導航,作為出行工具,這個必須有吧?”盧子信說道。 旁邊的蔣尋梅點頭道:“現在市面上一些高端的電動車,都已經帶著導航系統。特別是我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經完善,這個做起來比以前容易多了?!?/br> “這是一個,接入智能控制器就可以做到云控制。那么還要做到云防盜和云安全監測?!北R子信繼續說道,“電動車的被盜問題一向很嚴重,所以我們要設計出一款智能鎖,可以自動鎖車或者快捷開車?!?/br> “云安全監測,也就是電動車自我監測系統。只要通過移動通訊設備下達指令,電動車就能自我監測,排除安全隱患?!?/br> …… 盧子信把自己的想法一一說出來,讓幾人都有些驚訝,看來盧總早有打算??!只是這些功能做出來,那電動車也太牛了吧? 而且其中的很多設計,不僅能用在電動自行車上,也能用在電動汽車上!這簡直就是一箭雙雕! 但他們也沒忘了,設想雖然不錯,但做出來才是最關鍵的。如果做不到,那一切都只是空談。 對于紅信軟件開發有限公司來說,那幾個智能系統做出來并不難,他們已經有了在家電領域的經驗。 最關鍵的,是金屬材料和機械配件的制造,這需要發達的工業技術配合。 紅信的速度非???,在盧子信的指令下達后,立刻就開始組建新子公司的團隊。 新公司的負責人暫時未定,蔣尋梅作為臨時負責人之一,負責部分事情,然后從紅信科技里調出幾個管理層,共同負責。 新公司要成立,公司的名字自然也是個大問題。 一般來說,直接用紅信的名字也可以。但大家又覺得,如果做機動車,應該單獨起一個品牌名,這樣以后提到車,消費者就不會疑惑到底是紅信的手機呢還是其他智能產品,而是直接想到車,讓品牌形象獨立外,這樣更有利于品牌運營。 會議室里,盧子信和大家正在討論公司的名字,這個名字,將成為新的機動車品牌! “我看,就叫智進!”一人提議道,“我們的產品,核心是智能化,高科技化,這樣可以突出重點?!?/br> “聽起來像是致敬,我覺得叫江龍怎么樣?江是長江,龍是黃河,又有我們華夏的圖騰,還意味著龍翔九天的意思?!碧K芷容提議道。 “龍這個標志,已經有不少汽車品牌用了?!碧苿傉f道,“還是換個與眾不同的好。我覺得四個字的品牌名也不錯,比如叫鯤鵬云車?!?/br> “鯤鵬,是我國古代的神獸,一飛沖天,象征速度快,又代表了我們使用的鯤鵬電池。而云,即可以指用戶享受云端飛行的感覺,又指我們的云智能技術?!?/br> “我覺得還是兩個字的名字比較好記,通俗一點比較好?!笔Y尋梅說道,“現在取名都簡易化,比如什么水果名,動物們之類的。像這樣的名字,翻譯成英文也比較容易?!?/br> 大家各抒己見,提了不少名字,還有些是從員工那里征集來的。盧子信懶得糾結,干脆說道:“不如這樣吧,我覺得老唐的意見不錯,但是四個字呢,又不夠簡練?!?/br> “所以縮短一下,就叫鵬云汽車集團好了?!?/br> “鵬云,這個不錯?!逼渌艘哺阶h。 …… 數天后,紅信集團便對外宣布,將成立新的公司,華夏鵬云汽車有限公司,開始涉及新能源機動車和智能化車輛設計制造。 紅信集團,如今已經是國內的科技巨頭企業之一了,一旦有什么風吹草動,立刻就能吸引大眾的視線。 新聞小編們立刻就把這條消息放到了科技新聞板塊的頭條:“紅信又要跨行,這次竟然是做汽車!” 網友們的好奇心也被勾動了:“紅信居然要做汽車了?難道和千度一樣,準備做無人駕駛汽車嗎?” “很可能是新能源汽車,現在國家對新能源汽車有扶持!” “有點小期待??!紅信能做出智能汽車嗎?我語音指導,它自己能開嗎?” 也有人對此質疑:“紅信好像只有便攜式移動智能產品的制造經驗吧,從輕工業直接跨越到重工業,其中的技術概念完全是兩回事?!?/br> “我認為紅信應該與其他的汽車品牌合作才差不多?!?/br> “做汽車有什么意思,出來也買不起,還是做手機吧!” “應該只是投資研發吧。那什么經東不就是在研究物流智能化貨車,還有前各力的ceo也不在做新能源車嗎?對了,還有個跑到國外做車,下周就回國的?!?/br> 外界議論紛紛,很快,紅信又透露了最新的消息。鵬云汽車將在鵬城投資建設一家電動車制造廠,首先制造出第一款兩輪智能化電動車。 此消息一出,令外界咋舌。大家都以為,紅信會直接走高端汽車路線,誰知道紅信居然先要去做電動車。 企鵝新聞:“雷聲大,雨點小,紅信投資的新車居然是做電動自行車車!” 汽車之家:“別期待了,紅信這次要做的是兩輪車,不是四輪車!” 今日新聞:“最新消息,紅信欲投資電動車行業!” …… 網友們對這條消息也紛紛表示失望和遺憾,“太沒意思了,我還以為是做高級汽車呢?沒想到是電動自行車,這玩意有高科技嗎?” “@紅信官方,你們是不是慫了,有種就做高檔車??!電動車算什么?” “散了,散了,不就一電動車嗎?” 大多數人,對電動自行車不是很感興趣,這條新聞的熱度下降的也很快。 辦公室里,蘇芷容還跟盧子信開玩笑道:“現在很多人,說我們做電動自行車沒有逼格?!?/br> “逼格?”盧子信眉毛一挑,“那是他們沒見過成品。到時候做一款高端系列,我一輛賣幾百萬,看它還有沒有逼格!” 如果是做成頂級賽車系列的電動車,賣個幾十上百萬,完全沒有問題。 而且大眾對電動車的認知,只是普通的電動車,那種出去跑半天就要充半天電的低端產品,和紅信的概念產品完全不一樣。 等真的發售,他們就知道不同了。 最重要的是,先做電動車,是在積累技術經驗和工業基礎,等條件一完善,再推出電動汽車,那起碼簡單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