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他很激動, 聲音有些尖利, 秦非將手機遞給孔思明,他接過后在相冊中翻翻找找, 最后定格在了秦非曾經留意過的那張老照片上。 “就是這個??!”孔思明大口大口地喘息著。 “這張照片,是我在一個用于交流民間奇聞的論壇里找到的?!?/br> 在孔思明記憶中的7月10日晚上,他和y大登山社的其他成員——也就是現在圍在他身邊的這群人,大家一起,借宿在他們的同學周莉老家村子的一戶人家里。 “因為臨時決定進雪山尋找周莉同學,那天晚上我們都睡得很晚,聚在一間房間里收集資料?!?/br> 要攀登一座雪山,需要提前做很多準備。 登山社的同學們找村民要來了托羅蒙德山的地圖,但這還不夠。 孔思明在登山者網上搜索這座雪山的名字,想看看是否能夠找到一些前輩們留下來的攀登經驗。 “登山者網上只有極其零星的幾條記錄,我覺得沒什么用,又在瀏覽器上找了找?!?/br> 然后他就看到那個奇怪的論壇了。 “那個帖子的發帖人寫道,有傳言說,托羅蒙德山是陀倫一帶的神山?!?/br> “每年的7~10月,是這座神山的祭祀季。在這段時間內,山神禁止人類進入雪山地界?!?/br> “假如有不知天高地厚的人闖入雪山中,就會被山神當做主動獻祭的祭品,被永遠留在雪山里,再也不能離去?!?/br> 這樣充滿民俗宗教和神秘學意味的傳說,自然不會有人當做一回事。 帖子雖然熱度很高,但底下回復的大多是民俗研究的學者和愛好者,沒人認可這個傳聞的真實性。 “但帖主發帖顯然不是為了讓大家討論這個,他是認真的,他很相信那個傳說。見大家全都不信,帖主在帖子的第146樓貼出了幾張照片作為佐證?!?/br> 也就是孔思明保存進手機相冊的那幾張。 “發帖的那個人是怎么說的?”秦非目光閃了閃,“當時我在干嘛……是在上廁所嗎?我好像沒和你一起看帖?!?/br> 孔思明很成功地被秦非繞了進去,仔細同他講了起來:“他貼出來的照片是他叔叔拍的,帖主這個叔叔不是陀倫當地人,而是一個地質學工作者,在1973年夏季,他來到陀倫附近進行雪山群的勘測工作?!?/br> 托羅蒙德山正是那位勘測員的目標地之一。 因為托羅蒙德山脈安全性高,當時又是夏季,天氣狀況十分良好,那位勘測員在某天下午獨自一個人上了山。 “剛進山時一切還很順利,勘測員是專業人士,裝備與技能都很齊全,他沿著地圖一路向上,在當天下午便成功登頂,然后按計劃順利折返?!?/br> “可在下山途中,勘測員看見了一片樹林?!?/br> 樹林。 這兩個字一說出口,屋里的玩家神色都是一凜。 “這很奇怪,因為勘測員走的正是他上山時走過的那條路,當時他完全沒在路邊看到什么樹林?!?/br> “而且雪山酷寒,生態環境單一,生長在雪山中的一般都是針葉類樹木,比如杉樹一類,但那座樹林中的植被卻并非如此。帖子里沒說樹林具體哪里有問題,只提到那位勘測員叔叔對此產生興趣,只身進入了林中?!?/br> “勘測員在樹林里轉了幾圈,折取了一些植物樣本,那幾張神廟的照片,也是他在林中拍下的。因為天快黑了,所以勘測員拍完照片后很快又離開了樹林?!?/br> 之后糟糕的事發生了。 勘測員迷路了。 明明是已經走過一遍的路,明明是一座再普通不過的小雪山。 可勘測員就像是遇到了鬼打墻,無論如何也無法找到下山的方向。 他在那座雪山中迷失了整整七天七夜,直到隨身攜帶的物資用盡,饑寒交迫倒在雪地中。 勘測員以為,自己這次必定是死到臨頭了。 可等到再醒來時,他卻已經回到了山下村莊中溫暖的床上。 “他被上山的村民救了?!?/br> 孔思明一邊回想著帖子的內容,一邊說得口干舌燥。 秦非是個十分貼心的聆聽者,順手擰開熱水壺倒了一杯給孔思明。 孔思明接過杯子,頭頂的好感度條第n次向前竄了竄。 【y大登山社員-孔思明:好感度58%(細節處的體貼往往最能打動人心,他堅信你就是他的同學,是他大學四年最好的朋友,你們無話不談。)】 “勘測員下山后,講起自己在山上的經歷,當地人都不相信。因為托羅蒙德山上既沒有樹林,也沒有神廟。這座山每年都有數不清本地人攀登,從來沒人見過勘測員說的那些東西?!?/br> “大家都覺得那是他當時被凍迷糊了,在瀕死之際產生的幻覺?!?/br> 久而久之,就連勘測員自己都開始懷疑自己記憶的真實性,他在樹林里采集的植物樣本也丟失了,他只能勸服自己,那也許的確只是一場夢。 直到一個月后,他修養好身體,回到了城市里,將在雪山中拍攝過相片的相機送去沖洗了膠卷。 孔思明:“這就是那幾張相片的來由?!?/br> 相片中的樹林和奇怪的廟宇,足以證實,勘測員在雪山中的七日七夜并非夢魘。 “這段經歷成為了勘測員的心病,他無法放下心中的疑惑,一直在尋求雪山奇遇的真相?!?/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