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 《美人小吃店》 作者:銀河燦爛 文案: 杏花巷口新開了一家小吃店。 起初,在店里忙活的只有一個清麗少女,姓蕭,街坊領居都笑稱她為:“小美人”。 她家賣的點心,不但模樣小巧玲瓏,味道也是一等一的好,是以很快風靡一時。 漸漸的,人們發現她店里的美人越來越多,忙前忙后的,不僅有世家大族的貴女,還有清淮河畔的花魁。 倒真成了個名副其實的美人小吃店。 時光慢慢走,美人小吃店也越開越大,一直開到皇都,享譽全國。 很多年后,大明女首富蕭娘子還會想起那個初次做花卷的夜晚。 小小的點心,承載了少女的期望和未來。 【架空明朝,穿越悠哉慢生活。女主月牙兒,好美食好華服好美人好美景?!?/br> 內容標簽:穿越時空 種田文 美食 爽文 主角:月牙兒 ┃ 配角:吳勉,薛令姜,柳見青 ┃ 其它:明朝,美食 一句話簡介:唯有美食和你不可辜負 ============== 第1章 炒米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迎親的花轎一路吹吹打打,從杏花巷走出去,繞過一座小橋,便了無蹤跡。 月牙兒倚著窗兒,朝著那花轎載著娘親馬氏遠去,輕輕一聲嘆。 若她不是一個穿越的西貝貨,而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十四歲小姑娘,這會子眼睛怕是都要哭瞎了罷。 她穿來的時候,月牙兒的爹領著女兒回鄉祭祖,誰知竟翻了船。于是蕭家就沒了當家人,她也變成了月牙兒。小門小戶,日子本就過得艱難,這一下是徹底垮了。 蕭爹爹以賣炊餅為生,在杏花巷租賃了一間小院住。東西兩間廂房,正中一座二層小樓,圍出個小院兒。樓下是廚房和正廳,樓上用木板隔做兩間臥室。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一家人也算和和美美。 然而蕭爹爹死后,馬氏在娘家人的反復勸說下,拋下月牙兒,另嫁他人。剩下月牙兒孤零零一個,這二層小樓頓時空曠起來。 月牙兒發了一會兒呆,忽聽見樓下有人叫,探頭一瞧,原來是隔壁開茶坊的徐婆。月牙兒朗聲喊:“門虛掩著,干娘上來坐?!?/br> 木梯嘎吱嘎吱,走上來一個徐婆,徑直在凳子上坐下:“月牙兒,別傷心了?!?/br> “我沒傷心?!?/br> 徐婆不信,面上一副“我知道你很難過,只是嘴硬”的神情:“爹死了,娘又嫁人,誰不難過?但日子還是要過?!?/br> 月牙兒羞澀的低頭一笑,心里想,居委會大媽愛管事兒的習慣竟然是一脈相承的。 徐婆感嘆了一回,又問:“那么,如今你打算怎么辦呢?你這屋子,過了年,租約就到期了?!?/br> 現在已是深秋十月,留給月牙兒的時間不多了。 “總會有法子的?!痹卵纼狠p輕說。 徐婆仔仔細細打量她一番,笑道:“我倒有個主意。隔壁水井巷的勉哥,你知道吧?!?/br> 月牙兒露出一個標準的微笑。勉哥她知道,姓吳,叫吳勉。在原主的記憶里是個賣果子的少年,大概十五六歲。家里只有個多病老爹,于是南哥小小年紀便出來做買賣,從鄉里收來果子,走街串巷的賣。 自然,她也猜得出徐婆接下來要說什么。 “你一個姑娘家,日子不好過。那勉哥和你年紀相近,若嫁了他,好歹有個歸宿?!毙炱叛普T。 月牙兒提著茶壺,給她倒了一杯茶,說:“干娘心里念著我,我明白著呢。只是我爹新喪還沒到一年,我哪有心思想嫁娶之事。況且我娘也沒絕到把錢都帶走,好歹留了些錢給我。過日子,還是足夠的?!?/br> 徐婆搖搖頭:“你呀,還太小,不知道一個姑娘家過日子的難處。罷了,等過完年再說?!?/br> 該到做晚飯的時辰,徐婆起身,拉著月牙兒的手說:“有什么難處,同干娘說。我能幫的,一定幫?!?/br> 月牙兒拉著她布滿老繭的手,感到一陣暖意。 “干娘放心,我會照顧好自己的?!?/br> 徐婆點點頭,一步步下了樓。忽然想到什么,站在樓下喊:“月牙兒,晚上記得把門窗關好,要吹滅了火燭才睡!” “我記著?!痹卵纼涸跇巧铣惺?,嘴角不自覺的彎起一個好看的弧度。 天色已晚,她將油燈尋出來,點燃燈芯,手托腮,望著那熹微的光亮出神。 蕭家留給她的,并沒有很多東西。除了十兩銀子,就是這滿屋的零碎。要獨自生存,賺錢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錢從何來呢? 她秉著燈臺,一件件看過屋內的東西,待走到樓下廚房時,眉心一動。 微光照著鍋爐,和幾件做炊餅的工具,還有一副炊餅擔子。這副擔子是蕭爹爹年輕時親自定做的,一左一右安著兩個木柜,蓋著厚實的布料保溫。扁擔用的是楠木料子,雕著花,樣子很好看。 月牙兒蹲下身,將擔子往肩上一挑。呵,分量還真不輕。她在屋里走了幾步,那擔子雖沉,但走起來卻很穩當,決不至于將里頭的東西晃出來。 她很滿意,將擔子放下,松快松快肩膀。翻箱倒柜的,將自家余下的面粉、豬油等物尋出來。江南潮濕,放了這些時日,不免放壞了些。月牙兒將能用的挑出來,壞的丟到墻角的竹簍里,預備明天早上丟出去。 身為一個富二代,月牙兒在現代的時候只有一個愛好——美食。平日里天南海北的跑,搜羅各地的美食,寫寫專欄,拍拍教學視頻玩兒。為了學到正宗臭豆腐的做法,她甚至在湘省臭豆腐老板家的隔壁買了一套房,學了整整兩個月。 這樣的事,月牙兒做了不止一次,她對美食的虔誠可見一斑。 現如今需要擺小吃攤為生,月牙兒很有幾分底氣。秉著有什么吃什么的原則,她決心做最簡單的花卷。但太過普通了又怕賣的不好,索性玩個花花架子,做雙色花卷。 馬氏出嫁之前,買了好些菜放在屋里。月牙兒挑了一把菠菜,用清水洗凈,放在擂缽里,用木杵搗得碎碎的,直到壓出汁來。用紗布過濾出菠菜汁,盛在碗里備用。 面粉分作均勻的兩份,一份添了水揉成團,另一份則加入菠菜汁,揉成碧綠的面團兒。依照月牙兒從前的習慣,該放些糖提味??蛇@時候糖是貴重品,都鎖在櫥柜里,鑰匙藏在當家主母身上。月牙兒在家里翻箱倒柜的找,只找到一小罐兒,還是粗粗的紅砂糖。 想了想,還是算了。放糖的成本如今她還承受不起。 揉面是件難事,且不說要耗費力氣,就拿揉面的時間來說。揉的時間短,面團不夠勁道;揉的時間長,在溫度的作用下面團會產生許多小氣孔,蒸出來既不好看也不好吃,一般以十五分鐘為佳??蛇@時候又沒有鐘表,哪里知道準確的時間呢?只能全憑經驗,月牙兒用手掌根的位置壓著面團,左右手交替和面。 燈影下,她全神貫注盯著面團的狀態,等瞧見面團揉至表面光滑平整,她才停手,這時候她已是一身薄汗。 料備好了,該燒灶了。明代的土灶,和現代農村的土灶已經很像了,都是用柴火茅草。蕭家靠南的墻角就堆了好些柴火。抽幾根塞在灶里,再放上好些豆萁、茅草之類的易燃物。用火折子點燃一把茅草,急急丟進灶里。 月牙兒一手拿著舊蒲扇,一手拿著火鉗,坐在一張小板凳上,一雙杏眼目不轉睛的盯著灶口。燒灶,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柴火受了潮,煙氣極重,嗆得月牙兒淚水都要流出來了,還得不停的搖扇子,時不時用火鉗撥弄灶里的柴火。饒是她花了十二分心思,還是燒了兩回才把這灶燒熱。 灶上填著一口碩大的鐵鍋,足以燒一只整鵝。蕭爹爹活著的時候,最愛顯擺自家的鐵鍋,這可是他掙下的一份大家業呢!月牙兒站起來,拍拍身上的灰塵,從土陶缸里勺了兩三瓢水倒進鍋里。等著它沸騰。 這時候,原先揉的面團也發酵好了。這時候沒有酵母,想要使面團發酵,只能用老法子——面肥。所謂面肥,是將一小塊揉好的面團放在罐子里密封。等上一夜,揭開紗布嗅見酸味時,便知面團已經發酵好了。將這面肥成比例,同新揉的面團揉在一起,就可以替代現代的酵母,做成“老面饅頭”。 什么樣的面團才叫發酵好了呢?等揭開紗布,能嗅見一股淡淡的酒精味,看見面團膨脹到原來的兩倍大,并且呈蜂窩狀時,才算好了。 如今是深秋,天氣涼,發酵的速度慢,等的時間久。月牙兒熄滅了灶里的火,將蒸籠放在溫水上,借著水的溫度加快發酵的速度。 等待面團發酵的間隙里,她肚子咕嚕嚕的叫,該吃晚飯了。 能吃什么呢?月牙兒忽然想起昨夜的事,轉身從櫥柜里捧出一大壇炒米來。 炒米算不上什么美味,不過是方便,抗餓。抓幾把填到肚子里,便算吃過一餐,因此在小門小戶里算是家常必備。 這一大壇炒米,是月牙兒的娘馬氏辛苦了三日抄出來的。旁人新娘子出嫁,出嫁前給自己繡嫁衣,偏馬氏給月牙兒炒炒米。米是她親自去鋪里挑的,上好的脫殼白米,還要跳來跳去,被蟲咬的絕對不能要。直挑到米鋪的伙計幾乎發火,馬氏才將自己的私房錢花了大半,買回來大米和一些糯米。她又不知道從哪里借來了一面大篩子,和一桿長柄的鐵鏟,吃力的將炒米炒熟。 月牙兒坐在門檻上,昏暗的油燈照著她娘倆,廚房里飄過來一陣香。馬氏手持長柄的鐵鏟,翻幾下,就要歇一會,但仍不肯停,翻來覆去的炒,直到手上磨出了兩三個豆大的水泡,才炒出了這一大壇炒米。 她就在月牙兒身旁,離得不遠,只拿背影對著月牙兒。鍋鏟聲里,月牙兒分明瞧見她止不住顫抖的肩膀。 是煙火太大,熏得她落淚了嗎? 一頂花轎把馬氏帶走了,只留下一壇炒米。 月牙兒低垂著眼眸,緩緩揭開蓋子,抓了兩把放在碗里,就著溫水泡開,吃了個干干凈凈。 第2章 翡翠花卷一 這時候,原先揉的面團也發酵好了。 月牙兒將原色面團揉了又揉,等排氣完便搓成一個圓柱體。按扁之后,用沾了面粉的搟面杖搟成一張長面片。碧綠色面團也如法炮制,搟成一張長面片。把兩張異色的面片重疊在一起,白色在外青色在里,繼續搟大。在綠色的里面刷上一層油,撒上極少的鹽與面粉,折扇子一樣折起來。再用刀切成拇指長的小塊兒,捏成花型。雙色花卷就做好了。 花卷的捏發多種多樣,月牙兒隨心所欲,捏了幾個繡球花卷,又捏了幾個牡丹花卷,小巧玲瓏,怎么看都美。 時間剛剛好,月牙兒抱著蒸籠,將花卷依次放好,蓋上蓋子。這時候不能急,若是慌慌張張的就將蒸籠往燒熱的鍋上放,花卷總會有些沒發起來。需要靜置一會兒,讓其內部組織充分融合。等過了十分鐘,二次發酵完,才能放在水上蒸。 月牙兒坐在小板凳上,一手托腮,一手扇風,拿捏著火候,靜候佳音。 等到蒸籠上的白氣將散盡時,花卷就蒸好了。但也需放上五分鐘左右,讓它燜一會兒。月牙兒心里默數著時間,握著抹布揭開蓋子。頃刻間,麥子的香氣摻和著蔬菜的清新爭先恐后跑出來,勾得人食指大動。盡管饑腸轆轆,月牙兒還是忍著夾出三四個花卷,整整齊齊擺好盤,這才用筷子夾著咬一口。 味道還真不錯。 月牙兒一口氣吃了兩個,沒忍住,又吃了一個。 她只蒸了五個,還剩兩個,說什么也不能吃了。再說,也吃不下。 月牙兒瞅一瞅窗外,瞧見徐婆家還亮著燭光,于是將雙色花卷盛在食盒里,一手提著推開門。 農歷十月的晚上,風吹得急,怪冷人的。所幸徐婆家離得不遠,月牙兒走了沒幾步,就到了。 她叩了叩門,沒人應答。風刮得呼呼響,把叩門聲蓋住了。月牙兒只得高聲喊:“干娘,你睡了嗎?” 隔了一會兒,屋里有人喊:“沒呢,我就來開門?!?/br> 木門往里一打,走出個徐婆,她忙引月牙兒進屋:“風吹得真大,快進來?!?/br> 堂屋里點著一只蠟燭,昏昏暗暗。徐婆的丈夫徐大爺坐在板凳上抽旱煙,見了月牙兒,打了個招呼,掀簾進臥室去。 徐婆一邊倒水,一邊招呼她坐。 月牙兒將食盒放在方桌上,邊揭開蓋子邊說:“我爹在時,我跟他也學了些手藝。所以想試著賣賣點心。才做了一些花卷,送來給您嘗嘗?!?/br> 蓋子一揭,白玉翡翠色的花卷大大方方的亮相,真捏成了牡丹花的模樣,小巧玲瓏,好看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