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國[三國]_分節閱讀_463
書迷正在閱讀:穿越之農家如畫、放開我的兔尾巴/小兔子乖乖、掀開棺材蓋后我開始捉鬼掙錢、校草竹馬的圈套、女主全都性轉了[快穿]、一個人的長情、干了這碗恒河水[穿越印度]、往你懷里跑[快穿]、你制杖嗎?不!我販劍![快穿]、在一起 完結+番外
畢竟就算船再穩,也有可能翻,尤其是如果自己作死的話,翻船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曹旭聽到這里也覺得還是不要輕易追擊比較好,只是…… “將軍,如果真的不打的話,最好快點讓人把孟起叫回來,我看他好像快要追出去了?!?/br> 曹旭:“……” 高覽連帶袁譚退回泉州之后,果然袁譚對高覽問道:“曹旭居然沒有來追?” 他們還特意讓袁譚露臉,讓高覽斷后來著! 斬殺袁紹的長子絕對是個大誘惑,而高覽親自斷后指揮伏擊,就算是曹旭武藝再好,一旦中計恐怕也難以應付吧? 高覽搖頭:“曹旭果然不好對付,我在路上等她好半天,也不見一兵一卒前來,她甚至連試探都沒有便帶兵撤回去了?!?/br> 袁譚聽到這話立刻煩心起來:“曹旭真的如此謹慎?如果她真的這么謹慎的話,我們之后的計劃又要怎么辦?” 他們正是看出了曹cao這次攻打決心,因此猜測曹旭可能會專注于進攻,因此容易犯輕敵冒進的錯誤,于是計劃了好幾次伏擊。 卻沒想到這才剛剛開場曹旭就打的如此謹慎,如果說曹旭能夠一直保持謹慎的話,他們的計劃很可能就不會有用了。 而在實打實的力量上比不過曹旭的話,讓曹旭犯錯,這就是他們唯一翻身的機會了。 因為曹旭也算身經百戰,輕易恐怕不會犯錯,因此他們便想好了計劃引導著曹旭犯錯。 現在看來,情況恐怕對他們不利。 袁譚看起來有些不鎮定,高覽卻很平靜:“大公子不要著急,戰場上也不是只要計劃了就能成功的,這種情況其實很常見,再說了,我們要的僅僅是曹旭出錯而已,她若是急攻我們自然有急攻的應對方式,她若是謹慎,我們也可以再想辦法?!?/br> 高覽說道:“在占有如此優勢的情況下都不敢放手去打,曹旭這次未免過于謹慎了?!?/br> 雖然冒進不是好事,但過于謹慎也不是什么好事呀。 袁譚聽到這話看起來像是安心了一些,于是問道:“那么我們接下來該怎么辦?” “等?!?/br> 高覽只說了這一個字。 這頓時讓袁譚很不滿:“等?高將軍,我父親對你寄予厚望,你難道不該有一番作為嗎?” 高覽道:“如果不等的話,難道我們要主動進攻曹旭嗎?那恐怕正是曹旭最想要的事情,對于我們來說,繼續加固城防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接下來只要等就可以了?!?/br> 袁譚聞言哼了一聲,不過他到底還是沒說什么。 至少有一點高覽說的很對,此時主動進攻可不是他們能夠做的事情。 而且,在面對青州兵馬的時候,其實守城也是一件極為艱難的事情。 青州軍械的可怕,他們也不是第一次見識到了。 馬超回去之后則對曹旭極為不滿,但曹旭卻只是簡單安撫幾句,因為戲志才有話要說。 “袁譚出現在前線,這實在是一個奇怪的現象?!?/br> 應該說這完全不像是袁紹會做的事情。 你看當初冀州的時候,袁紹就第一時間想辦法把家人弄走,保證他們的安全。 應該說袁紹其實是個非常重視家庭的人,他雖然糊涂,有些時候也因為對某個姬妾或者兒子的喜愛而顯得有些偏頗,但在內心里,袁紹實在是個很重視兒子的父親,他絕不愿意輕易讓自己的兒子冒險。 這次按照他們原本的想法,袁紹應該是讓自己的兒子鎮守后方的,就算要摻合事情,至多也就是督辦糧草,或者在后方招募新兵,以及跟著袁紹處理一些文書方面的工作,而不是直接把兒子送到前線,這實在不像是袁紹會做的事情。 如果這事是曹cao干的,大家尚且可以說一句這可能是為了鼓舞士氣,但如果這事是袁紹干的,大家的一致想法就是這事不可能嘛! 這也是郭嘉和戲志才如此謹慎的原因。 在弄明白袁紹為什么這么反常之前,謹慎一些總是沒錯的。 馬超聽著戲志才給分析一大推,此時已經沒脾氣了……好吧,其實有點暈。 但幸好馬超不是呂布那種類型,他至少聽懂了大概,也明白這種時候不該鬧脾氣強行要求進攻。 只是問道:“那么這種事我們該怎么辦?難道要去信問公孫康嗎?” 公孫康可是完全沒有提到袁譚的事情。 郭嘉聽到這話則回答道:“不,這事我們不問公孫康,將軍,你可給子龍去信,問問他那里的情況?!?/br> 曹旭一愣,隨即明白郭嘉這話的意思。 公孫康這人本就不值得他們完全信任,且他們不過是各取好處而已,如果遇到點小事就質問公孫康的話,這恐怕會造成兩家本就不牢靠的結盟直接崩掉。 但可以先問問趙云的情況,如果這真的是袁紹計劃中的一部分的話,那么不可能只有曹旭這里不正常。 如果趙云那里也有相似的情況,那他們就可以肯定是公孫康的問題了。 畢竟,漏掉了一個還算可以理解,但兩個都漏掉的話,這可就顯得很故意了。 馬超就說道:“如果公孫康是故意的,看我不給他點教訓!” 在馬超看來,這本是他打好頭一戰,建功揚名的好機會,甚至曹旭已經把這機會給他了,就連資格比他老職位也比他高的樂進都被曹旭派去給他打配合,顯然這就是在給馬超創造機會。 但他最終失去了這個機會。 馬超肯定不能賴戲志才,因為他們的探子之后確實回報,在他們撤退后,有看到高覽那里帶著伏兵出現。 這明顯是挖坑給他們跳了。 因此馬超若是要找個背鍋的,那也只能是公孫康。 樂進聞言則搖頭說道:“孟起,事情恐怕沒那么簡單?!?/br> 郭嘉說道:“文謙這話是說對了,就算我們證明了這確實是公孫康的失誤,甚至有可能他就是故意沒有說明這件事情,我們也不能在這種之后指責他,那只會讓公孫康產生危機感,最終可能會把他推向袁紹?!?/br> 因此就算要算賬,也得等以后。 馬超哼了一聲:“便宜他了!” 而事情好像完全不出戲志才所料,因為趙云很快給曹旭回復他那里見到了袁尚和張郃。 自然,趙云也是見情況反常不敢輕易追擊,于是暫時放過了他們。 不過應該說張郃確實比較機智,不愧是坑了呂布一臉血的人,他雖然沒能讓趙云全軍掉進他的坑里,卻也殺趙云數百人。 大致情況是,趙云擔心有埋伏,于是派五百人在前行進試探。 果然見有埋伏的兵馬,但這些兵馬卻像是匆忙之前布置下來的,因此根本不堪一擊,趙云損傷不過十幾人就將他們擊敗。 因為已經解決了‘伏兵’,于是趙云放心不少,他緊接著派人繼續追擊。 該說幸好趙云到底是覺得有些奇怪,因此沒有輕易讓大軍跟上,只是派了千余人前去,又讓他們小心謹慎,如果追上了也不是為了殲滅對方,而是與之纏斗好讓后軍趕上。 卻沒想到,正是這樣的謹慎救了趙云,因為之前的那一小波伏兵其實才是張郃的幌子,他算準了若是不留伏兵,趙云定然懷疑,恐怕反而不會來追。 于是他留下了讓趙云‘發現’和‘擊敗’的兵馬。 而他真正的伏兵還在后面。 若非趙云謹慎,損失絕不僅僅是幾百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