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國[三國]_分節閱讀_287
書迷正在閱讀:穿越之農家如畫、放開我的兔尾巴/小兔子乖乖、掀開棺材蓋后我開始捉鬼掙錢、校草竹馬的圈套、女主全都性轉了[快穿]、一個人的長情、干了這碗恒河水[穿越印度]、往你懷里跑[快穿]、你制杖嗎?不!我販劍![快穿]、在一起 完結+番外
這個所謂等,等的就是袁紹。 因為曹cao很清楚,此時天下間最有資格迎奉皇帝的人,除了袁紹就是袁術,曹cao的實力確實不差,如今的名聲也很大,但比起袁紹就有些讓人擔心了。 更何況,袁紹的并州也快要到手了。 可以說袁紹是擁有近三個州的地盤了。 而且此時的曹cao和袁紹還是同盟,并且暫時不打算鬧掰,從這一點考慮,這件事情曹cao必須要得知袁紹的態度才可以。 只是話是這么說,曹cao心中不免就覺得有些憋屈了。 當然,也因為這事,曹cao開始調整目前的人員布置,比如說曹旭紀衡什么的就別在外面浪了,趁早回來。 在曹cao這里做出安排的時候,另一邊的袁紹也在思考差不多的問題。 當然了,袁紹是不需要考慮別人的,他只需要考慮自己就足夠了,可袁紹在這件事情上很猶豫,他不知道是否應該接下詔書然后去救皇帝,還是該繼續裝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樣子。 不過袁紹有一點好辦的就是,自己不知道沒關系,他還有手下的一大群謀士呢,問他們的意見就好啦。 這時候他的謀士沮授說道:“請主公遵從詔書,迎接天子?!?/br> 袁紹就問他原因。 沮授道:“迎奉天子難道還需要其他的理由嗎?只要他是天子,這就足夠了,要不了多久并州就會是主公的,那時候主公手握三州之地,可以說是目前天下最強大的一家了,可這是遠遠不夠的,因為這樣的強大,僅僅是武力上的強大,互相攻伐這種事,在道義上本就站不住腳,可有了皇帝就不同了,那個時候主公無論做什么都可以名正言順,因為那是天子的意思,‘挾天子以令諸侯’不過如此?!?/br> 可許攸卻在這時候嗤笑一聲:“庸人之見?!?/br> 說完這話,他站起身來,對袁紹說道:“主公,這完全就是一派胡言,挾天子以令諸侯,說的倒是好聽,但此時的天子真的能夠號令天下嗎?主公可不要忘了董卓的前車之鑒?!?/br> 啥李傕啥郭汜,咱們不跟這種人比,咱么就跟當初最強大的董卓來比。 那時候董卓說廢皇帝都能給廢了,權力何等之大?更別提那個時候因為大漢的天下還沒有徹底亂套,天下人對皇權還是有敬畏之心的,那么那個時候的董卓能夠號令天下了嗎? 董卓不僅沒能成功的挾天子以令諸侯,反倒是招惹出了天下群雄聯合起兵討伐他的事情來,最后被打的狼狽逃出洛陽。 因此許攸覺得皇帝壓根就是個累贅,要來也沒用。 沮授道:“這才是最短視的話!主公英明神武,袁氏四世三公,再加上此時我們有百萬之師,如何是董卓之流能夠相比較的?主公,此時我們最需要爭取的,就是日后的政治資本??!” 許攸反駁道:“政治?既然你說到這個,那么我也給你細數一番?!?/br> 他對著袁紹一拱手:“主公,此時您手握三州之地,各處都聽您的號令,您一聲令下,從上至下文武官員就沒有不從的,但如果迎接天子來了冀州呢?天子不是什么小貓小狗,接回來的只要給點吃的養著就好,需要撓人的時候再給放出去,那可是天子,是這個天下名正言順的主人,更何況,主公到底也是漢臣,那么天子來了之后,主公是要學董卓把持大權最后落得一身罵名,還是要將大權拱手讓出,以后一切都聽那個小孩子的?” 荀攸看著袁紹:“主公可要想清楚了,到底誰才是冀州的主人?!?/br> 這話說的袁紹遲疑起來。 他原本聽沮授說的挺好,就覺得也可以把皇帝接回來養著,反正他不差那一口飯,就算是蓋宮殿他也能養得起,但此時許攸的話又讓他動搖了。 沮授心中著急,當即就要反駁,但許攸的反應比他更快。 沮授看見許攸看他一眼,露出一個不屑的笑容之后,還沒等沮授反應過來許攸這是什么意思,許攸就對袁紹開口了。 “主公可不要忘了,您當年是不支持當今天子的?!?/br> 這話說的袁紹神色大變。 許攸不愧是他的老朋友,他或許比不上曹cao,但他對袁紹的了解一定是遠勝冀州目前在場的一眾人的。 果然,許攸說出了這句話,徹底堅定了袁紹的想法。 皇帝不能要! 沮授看到這里只能嘆息…… 希望皇帝最后還是落在如同李郭又或者楊奉這樣的人手里吧,這樣他們還可以過安生日子,否則,若是曹cao又或者袁術得到了皇帝,那么這天下的局勢就要變了。 袁紹這里的消息傳的很快,尤其是曹cao還格外關注他的時候,袁紹這里才剛做出決定,就有人快馬加鞭連夜送去了曹cao那里。 于是袁紹開會之后,曹cao也得為這事開會了。 但比起袁紹那邊,此時曹cao這里并沒有人敢說話。 直到曹cao自己忍不住了:“你們平時不是都很有主意嗎?怎么這時候卻都不說話了?” 可這時候真的沒有人愿意開口。 最后還是荀彧心中嘆息一聲,覺得有些話總是要有人說的,既然別人都不說,那就讓他來說好了。 荀彧對曹cao道:“主公,在考慮是否迎奉天子之前,您也需要考慮一下,這件事情對于您和袁紹,到底意味著什么,天子和袁紹,這是一個二選一的問題?!?/br> 曹cao神色一變。 這下他明白為什么大家都不說話了。 因為這種事,壓根張不開嘴啊。 曹cao如果像袁紹一樣決心裝死倒是容易了,可如果曹cao決定要皇帝,那么他和袁紹還能維持現在的關系嗎? 皇帝和袁紹是不能兼容的,曹cao得到了皇帝就必定會失去袁紹,因為那樣做曹cao就是在告訴所有人他有野心,他想要更進一步,也是告訴袁紹他已經不滿足于目前的狀況了。 袁紹是有雄心的。 到了那個時候,兩人必然是有沖突了,也就是說,接受皇帝之后,曹cao要考慮的問題就是與袁紹為敵了。 即使曹cao不那么做,袁紹也會認為曹cao要那樣做的。 否則何必去迎奉皇帝呢? 這件事情本身就證明了曹cao的野心。 當然,曹cao此時也明白了另一件事情:“你們都不說話,因為你們都是贊成要我遵從天子詔書,去迎奉天子的,是不是?” 正因為這樣,正因為他們所有人都清楚的知道袁紹和皇帝只能二選一,選擇了皇帝就必定要和袁紹鬧掰,因此他們才都不說話。 但就如同曹cao所說,他們不說話,本身就已經說明了他們的態度和選擇了。 陳宮問道:“主公真的做好了這樣的準備,有這樣的決心嗎?” 曹cao沒說話,顯然,這對于他來說也是個很難抉擇的事情。 至少從曹cao的角度來說,他并不想和袁紹為敵。 最后大家雖然是一大早就來開會,但卻壓根沒有得出什么結論,中午的時候曹cao讓人去休息,自己卻依舊在思考這件事情。 紀衡剛進臨淄的城門就被人叫住了,然后來人表示,曹cao正等著紀衡呢! 紀衡不用問也知道,這時候能讓曹cao急急忙忙叫他過去的事情,只能是與皇帝相關的。 他對身邊一起回來的曹旭說道:“你先回去,我去孟德那里看看,他這時候恐怕也猶豫的很?!?/br> 曹旭卻說道:“我跟你一起去?!?/br> 紀衡想了想沒有反對。 因為紀衡和曹旭兩人是一路快馬加鞭,從徐州趕回來的,時間又剛好卡在了中午,于是去了曹cao那里的時候,曹cao很干脆的讓他們一起吃飯。 桌上已經擺好了飯菜,顯然是在等著他們了。 這年頭并沒有什么一日三餐的規矩,不過紀衡不習慣一天只吃兩頓飯,他總覺得肚子餓,還是三餐比較符合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