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國[三國]_分節閱讀_282
書迷正在閱讀:穿越之農家如畫、放開我的兔尾巴/小兔子乖乖、掀開棺材蓋后我開始捉鬼掙錢、校草竹馬的圈套、女主全都性轉了[快穿]、一個人的長情、干了這碗恒河水[穿越印度]、往你懷里跑[快穿]、你制杖嗎?不!我販劍![快穿]、在一起 完結+番外
于是陶謙只能用大量的步卒在抵擋騎兵,這就使得他對兵力的需求比曹cao更多。 這也成了陶謙此時的困擾。 當然了。早說了陶謙的實力不弱,這些人馬他是完全能夠承擔得起的,但問題是,伴隨著秋天的到來,也到了該收獲的時候,這時候他的后方急需勞動力??! 在這種情況下還需要把青壯年不斷地向前線輸送,這對于后方的壓力是非常大的。 雖然普通百姓家的女人不比高門大戶,該勞作的時候也是能撐起家里的事情的,但畢竟女子和男子在體力勞動方面天生就有差距,再加上還要照顧家中老人孩子,這就似的負擔更重,陶謙大量的抽調青壯,對于徐州的壓力是巨大的。 陶謙自己也明白這一點,他甚至清楚,如果這種情況繼續下去的話,他來年是必定要受到影響的,之前他是不愁糧食的,這一年徐州的年景不錯,老天爺也賞飯吃,算起來就算不是個大豐收,也算得上小豐收了,總之收成還是挺好的。 但收成好并無卵用,陶謙算了算,如果情況持續下去無法得到解決的話,他今年收成好,卻也有一部分糧食是要爛在地里了。 陶謙只能咬牙支撐,他就不信了,都到了這個時節,曹cao難道就不需要cao心這個問題? 他確實壓力大,也確實可能會撐不住,但陶謙相信,這種情況對于雙方而言都是相同的,只看誰先撐不住而已。 可偏偏就在這個時候,陶謙接到消息,曹cao再次增兵了。 這讓正在吃飯的陶謙直接把手里的筷子拍在了桌面上:“這怎么可能!” 曹cao難道瘋了? 陶謙可不信曹cao不懂這意味著什么,從濟南相道青州牧,曹cao向來表現的都是治理一方的賢才,能夠將當年幾乎被黃巾毀掉大半的青州經營到如此地步,甚至更遠一點說,當年的濟南幾乎就不剩下什么了,可曹cao依舊能夠做出一番事情來,將濟南治理好,這就說明曹cao是一定懂這種事的,并且他可能比這天下的大部分人都更要懂得這些。 那么是什么讓曹cao不惜做出這樣瘋狂的舉動來? 陶謙不由的陷入了深思。 難道是袁紹在這方面給了曹cao幫助? 畢竟冀州富庶,這一年袁紹又不必面對公孫瓚這樣的強敵,支援一下曹cao也不是不可能呀。 此時的曹cao也正在自己的營帳里對下屬們談笑風生:“陶謙老頭現在肯定在猜我為什么這么有底氣,說不定還想著是不是本初給我送錢糧了呢?!?/br> 帳中眾人聽到這話俱是一笑,戲志才就說道:“陶謙老頭沒文化,他才不懂現在的青州根本不用那么多人呢?!?/br> 由于這些年青州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再加上蔡琰送來的書籍當中,一些基礎的技能比如鑄造,還有一些水利農耕方面的知識全部都是頂尖的,青科院那幫人又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的結合青州新科技進行改進。 于是現在的青州,還真要不了那么多的青壯勞動力,即便是個女人也能輕松的照顧好田地里的活計。 無他,硬件設施上去了唄。 當然了,軟件也算,比如說合理的管理和組織,也都是很有必要的東西。 在陶謙看來曹cao此時必然后方壓力巨大,然而曹cao壓根沒啥壓力,他的后方輕松的很,也不需要袁紹給什么錢糧,他自己完全可以支撐。 戲志才不由的看了荀攸一眼:“公達應該是一開始就算好了吧?” 之前拖拖拉拉磨磨唧唧,就是在等這樣的機會。 荀攸一笑:“之前伯瑾帶我參觀青科院的時候,我倒是看到了不少有趣的東西呢?!?/br> 尤其是,荀攸記得來之前紀衡還對他說青科院正在搞新研究,叫什么蒸汽機的,如果真的能夠做出來,以后好多事情就都不需要人力了。 ……不過這玩意兒目前只是個設想,完全沒有能夠投入實用的成果出現。 但荀攸必須承認的是,青科院里的那些東西給了他極大的震撼,他原本雖然并不對青州的二次教育有什么微詞,但心中其實也是有些輕視的,他出身潁川荀氏,受到的都是最好的教育,雖然或許比之蔡邕鄭玄那樣的人是不行的,可也用不著進了官場還得? 紀衡大概是看出了這一點,但他也不辯解更多,只是帶著荀攸去青科院轉悠了一圈,后來又帶著荀攸在臨淄周圍,比如城外的田地里,各個村子里轉悠了一下,荀攸頓時就對青州的建設服氣了。 而這次,他聯系到這一點,很干脆的用雙方切實存在的差距坑了一把陶謙。 此時他就對曹cao說道:“青科院的很多東西,看似與戰爭無關,可實際上卻也都是能夠決定勝負的東西啊,這次過后陶謙必然陷入虛弱,這是什么造成的?難道真的只是我們在戰場上擊敗了陶謙嗎?” 真正擊敗陶謙的,不是前線,而是后方。 曹cao聽到這話也跟著點頭,十分感慨:“確實如此,這次最大的功臣還應當是伯瑾才對?!?/br> 不過說到這個…… “既然科學技術這么重要的話,我看不如把青州的考核水平再提升一下吧,多虧了公達擺出了陶謙這么好的反面教材,才更讓我看清了這一點啊?!?/br> 伴隨著曹cao的這句話,大家的眼神刷拉一下全部挪過去看荀攸了,那里面明晃晃的可不是啥友善的情緒。 荀攸:“……_(:зゝ∠)_” 怪他咯? 作者有話要說: 曹老板就是故意的23333333333 關于孫策和太史慈,我覺得,大概是這樣的 太史慈癡漢孫策和旭旭,而孫策癡漢旭旭,旭旭又癡漢呂布……_(:зゝ∠)_ PS:看到有姑娘提到章節標題的事情,覺得回顧以前的章節不太好找 ……我想想要不我以后把內容提要給改一下吧,換成和章節內容相關的 不過為了滿足作者的強迫癥,要一百章了,我從101章開始換新的吧? ☆、第96章 陶謙的日子越來越難過,曹cao那邊卻輕松的很。 當然了,此時陶謙的日子雖然不好過,可若說陶謙要徹底失敗,那也是不太可能的。 陶謙即使虛弱卻也沒有到那種程度。 也就是這種時候,陶謙一再的向袁術求援,袁術依舊猶豫不決,直到陶謙被逼到連續三日每日一封求援信的時候,袁術終于被打動了。 他想了想令手下大將陳紀領兵兩萬前去支援。 得到信使快馬回復,陶謙終于松了口氣。 只要再咬牙堅持一下就可以了。 雖然不明白曹cao好好的發什么瘋,但只要咬牙撐過了這一段日子,后面困難的就一定是曹cao了。 戲志才卻在這時候對曹cao說道:“陶謙的表現不太對啊?!?/br> 見曹cao看過來,戲志才便將陶謙的動態一一說明,然后道:“這不對勁,陶謙看起來仿佛只想固守拖延時間,但他應該知道這種做法是沒有意義的?!?/br> 除非擊敗曹cao,否則單純的拖延時間并沒有什么用處。 這是最簡單的道理,陶謙一定明白。 荀攸也在這時候開口:“看來是袁術終于正常了一次?!?/br> 之前大家都覺得袁術是個挺神奇的人,老話說有些人只能共患難不能同富貴,因為很容易因為利益分配等原因造成矛盾。 但袁術不是這樣的,他并不是在事成之后才開始鬧幺蛾子,他是從一開始就在折騰,仿佛那根本不是他的隊友而是他的敵人一般。 袁術雖然聯合了陶謙對抗曹cao,但他對陶謙也是充滿了防備的,并不愿意陶謙強大起來。 而想想當年的孫堅現在的孫策,似乎都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