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國[三國]_分節閱讀_275
書迷正在閱讀:穿越之農家如畫、放開我的兔尾巴/小兔子乖乖、掀開棺材蓋后我開始捉鬼掙錢、校草竹馬的圈套、女主全都性轉了[快穿]、一個人的長情、干了這碗恒河水[穿越印度]、往你懷里跑[快穿]、你制杖嗎?不!我販劍![快穿]、在一起 完結+番外
袁紹那里卻為了這事而吵做一團。 大概就是以田豐為首的一群謀士認為,此時曹cao已經逐漸強大起來,袁紹應該防備他,更應該進行一定的壓制,這樣才能保證兩人的聯合不會出現問題。 畢竟此時兩人的聯合是以袁紹為主,可如果曹cao強大起來,他是否還能甘心一直給袁紹當小弟? 這個話題是之前就已經說過的,只是袁紹沒有同意田豐的說法而已。 這時候田豐舊事重提,他甚至還說起了曹旭的事情。 “曹旭攻打匈奴,最后雖然敗退,看起來似乎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但實際上,經此一戰,曹cao在這天下間的聲望又還有誰能夠比得上呢?” 大家都把曹cao看做是一個高尚的有愛國情懷的英雄人物了,尤其是在其他人的冷漠的映襯下,就更顯出曹cao的可貴。 “青州的發展幾乎一天一個樣子,據探子來報,青州的軍備又在更新,他們又換了新東西了,主公,曹cao如今已經越來越強大,我們不得不防啊?!?/br> 別袁紹這一心支持曹cao呢,最后曹cao強大起來反咬一口,在袁術弄死袁紹之前,他先把袁紹給弄死了。 這不就成了個笑話么! 因此田豐給出的建議是,對曹cao此次的求助置之不理。 就一個字。 拖。 袁紹最近不正在圖謀并州嗎?就說暫時空不出手來,讓曹cao先跟陶謙打著,若是曹cao贏了,日后袁紹就必須更加小心,可如果曹cao輸了……當然,袁紹不會讓他輸。 他至多讓曹cao和陶謙互相消耗力量,直到關鍵時刻,袁紹再出手幫助曹cao。 這樣一來,他解決了陶謙,打擊了袁術,又削弱了曹cao穩固了自己的地位,這是一舉多得的事情。 袁紹是不聽這話的,他說道:“之前讓我借口討要他們的新投石車作為試探,孟德不是也二話不說給我了?還因為擔心我是急需,曹仁離開之前還把他們隨軍帶著的投石車都留下了,這難道還不能體現他們的誠意么?” 這時候謀士逢紀開口道:“之前不是有消息說,青州又有了更新更好的投石車?曹cao愿意把東西給主公,固然說明他并無二心,可如果結合這件事情來看的話,可就不好說了?!?/br> 袁紹搖頭:“不是這樣的吧,你們也別說了,此時正是聯合的重要時期,你們卻一直勸分不勸和,這不是動搖軍心么?” “主公這話就錯了?!?/br> 袁紹抬眼看去,說話的也是老熟人,許攸。 當年在洛陽的時候,許攸就跟他和曹cao都相熟,后來袁紹在冀州發展起來,許攸前來投奔,袁紹也接受了他,并且對他也很重用。 這時候許攸的話他還是愿意聽一聽的。 許攸說道:“我想在座諸位并不是勸說主公分裂,只是勸說主公防人之心不可無罷了,現在的曹孟德到底還是不是當年認識的曹阿瞞,這可已經不好說了?!?/br> 袁紹聽到這話也遲疑了一下,于是他看向了一直都沒說話的荀諶,:“我聽說與你同族的荀彧等人目前正在青州,他們可有什么說法么?” 荀諶答道:“文若向來是個周到人,不該說的一個字也不會透露的,不過他對曹cao的評價很好,說他是能做大事的人?!?/br> 至于說這話到底怎么理解,這就看袁紹自己的意思了。 見袁紹面露遲疑之色,田豐趕緊加了把勁:“主公若是不放心,不如寫信給劉表,讓他趁機擾亂袁術后方,讓袁術無法全力支持陶謙,這也是給曹cao幫忙了,另外,主公也不必對曹cao出手做些什么,只需要在援兵的事情上,暫緩一下就可以了?!?/br> 先讓曹cao和陶謙打著唄。 袁紹頓時就有些心動。 主動對曹cao干壞事他是不能做的,但如果是田豐這樣的提議的話,袁紹覺得還是可以接受的。 可就在這時候,外面來人說曹cao給袁紹送了東西來了。 袁紹有些好奇:“叫人送進來?!?/br> 拿進來之后倒也沒什么特別的,一壇子新封的酒和一封書信。 甚至在信中曹cao都沒有催促袁紹關于援軍的事情,而是說道,青州出新酒,特意在第一批成品中間選了品質上佳的送予袁紹品嘗,又說雖然不能與袁紹相對而酌,但隨信有新詩一首送上,聊算心意。 之后曹cao又回憶了當年在洛陽的時候他與袁紹一起溫酒相對,談論時事學問的事情。 袁紹看后感慨萬千,又去讀曹cao的詩,寫的卻是新春到來,他窗外一棵老樹又出新芽的小事。 最后袁紹放下書信對左右道:“傳我的命令,讓張郃點齊兵馬糧草,一旦青州和徐州開戰,立刻趕去支援,一切調度聽從青州的安排?!?/br> 田豐:“……” 主公你是不是傻? 作者有話要說: 早說了曹老板可擅長打感情牌了233333333 ☆、第94章 曹cao通過一壇子酒和一首小詩從袁紹那里弄到了援軍。 關于這事說起來的時候,荀彧是挺佩服曹cao的,他們之前只看著冀州一直沒反應,就已經猜到了袁紹可能正在猶豫,他不想出兵。 因此謀士們也在商量辦法催促袁紹。 并非是覺得少了袁紹的幫助青州就干不過徐州了,而是之前袁紹打公孫瓚的時候,青州是出兵的吧?現在他們和陶謙打起來了,袁紹怎么著也該幫幫忙啊。 否則這不僅僅是青州是否能夠打贏陶謙的問題,而是作為同盟,雙方有沒有真心想要好好合作的問題。 既然兩家結盟了,憑啥遇事只讓一家吃虧?你有難處我幫你,我遇上事你就不管了? 這樣的同盟是無法長久的。 而現在北方的局勢依靠的就是曹cao和袁紹的同盟,這才使得袁術的計劃不能成功,因此從這一層面來說,不管是曹cao的謀士還是袁紹的謀士,在大局已定之前,都是不會愿意讓這個同盟破裂的。 他們想做的,都是維系這個同盟的長久。 就像不管是田豐還是許攸,他們提醒袁紹小心曹cao,要對曹cao有所防備和壓制,但卻不會允許袁紹做出與曹cao分道揚鑣的事情來,如果袁紹真的要這么干,他們甚至會勸說袁紹。 同樣的,曹cao這邊的謀士也希望這次袁紹至少得有點表示,可袁紹的一再遲疑就已經讓這些聰明人猜到了袁紹的想法。 當然了,這種事情,知道是一回事,怎么催促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這種事情必須小心措辭。 否則萬一言語或者行為不當,讓袁紹覺得曹cao是懷疑他,不信任他,更或者說是曹cao把他看做不守信義的小人,這都不好嘛。 正在謀士們扎堆討論怎么向袁紹表示一下的時候,曹cao直接吩咐人去取了一壇新酒,又提筆寫了封信,最后還把自己前幾日看著窗外老樹一時有感寫下的小詩給捎帶上了。 大家本以為曹cao這是要跟袁紹說軟話,剛想說曹cao不必做祈求之態,否則反倒是讓青州在這個同盟的雙方中更顯得弱勢好欺負了,卻又發現曹cao關于派兵的事情一個字都沒有提,他只是和袁紹嘮嘮家常,回憶一下當年而已。 原本大家覺得這樣做可能沒多少用處,畢竟袁紹既然在這件事情上遲疑,那么就需要有個人跟他講道理把他拉過來才行,曹cao這什么都不說怎么能行呢?哪怕講個小故事隱射一下也好啊。 可很快從冀州傳來的消息讓所有人都愣住了。 袁紹居然真的派兵了?而且表現的還十分大方。 他直接讓張郃點了一萬五千人,還把冀州名將張郃也給丟過來了?甚至放話表示讓曹cao隨意調遣? 曹旭對此卻半點驚訝都沒有,她就對紀衡說:“要知道,我哥哥從小對付本初就很有一套?!?/br> 袁紹不僅派兵了,他還給曹cao回禮了呢,同樣不是什么值錢的東西,多數是一些青州不常見的冀州幽州土特產。 對了,他還特意讓送了匹極好的戰馬過來,這當然是給曹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