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國[三國]_分節閱讀_161
書迷正在閱讀:穿越之農家如畫、放開我的兔尾巴/小兔子乖乖、掀開棺材蓋后我開始捉鬼掙錢、校草竹馬的圈套、女主全都性轉了[快穿]、一個人的長情、干了這碗恒河水[穿越印度]、往你懷里跑[快穿]、你制杖嗎?不!我販劍![快穿]、在一起 完結+番外
曹洪也太沉默了一點,幾乎沒什么存在感了。 曹洪看他一眼:“你倒是說的夠多了,被來福刺激的還好受?” 曹仁:“……” 還能不能好好做兄弟了! 不過,這么說的話…… “你故意讓我吸引火力來著?” 曹洪一本正經:“對啊,你看來福就沒想起來說我的武藝‘退步’了不是?” 曹仁:“……” 誰說曹洪是個厚道老實人來著,出來打架! 正如曹旭所說,曹cao在第二天分撥給曹仁這里五千人,但不同的是,他們并沒有很快就去干架,或者說,他們停留在酸棗壓根就沒動。 更讓人沒想到的是,曹旭原以為酸棗算是個臨時駐扎地,可他們卻在酸棗高筑大營,仿佛是要在此固守的樣子。 發覺這一點,曹旭當即不樂意了,她直接去找曹cao。 曹cao對此的解釋是:“本初覺得這事應當穩扎穩打不可cao之過急,而且,我們這一路雖然準備好了,卻不知道其他人那里如何,至少要等到各處都準備好,大家一齊施力,到時候一舉擊潰董卓?!?/br> 洛陽雖然算起來是個好地方,但實際上他也有點坑。 洛陽屬于司隸,司隸地區是不算在任何一個州郡的范圍內的,而是有皇帝任命司隸校尉,直接屬于洛陽管轄。 因此司隸沒有刺史也沒有郡守。 不過這些不是重點,重點是,司隸非常神奇的跟所有地方都有相連。 司隸的北方靠著并州,西北方向是涼州,西南又連著益州,南方連著荊州,東南連著豫州,東方是兗州,東北方向是冀州。 司隸就是這么一個被各地包圍在中間的狀態。 當然,話是這么說,但實際上司隸的大致形狀是個橫過來的長條,因為它不僅將洛陽包含在內,同時也將西漢時期的都城長安包含在內。 不過現在的事情和長安沒什么關系,董卓所在的地方是洛陽。 洛陽在司隸地區靠東邊的那一段,也就是靠著冀州兗州還有豫州比較近。 這下明白為啥孫堅一個好好的長沙太守,明明屬于荊州,卻要跑到豫州去跟袁術匯合了吧? 因為從豫州才好打洛陽??! 當然,荊州的南陽距離洛陽也不遠,可孫堅之前剛弄死了荊州刺史和南陽太守,這時候讓他待在南陽,估計他自己也不愿意。 魯陽剛好在荊州和豫州的邊上,剛好袁術在此,孫堅也就去了。 按照袁紹的想法,等各方人馬全部到齊,然后他們再打仗,不然這一路到了那一路還沒好,調動起來也顯得匆忙。 曹旭不這么想:“如今聯軍聲勢浩大,董卓一定也知道了,我們在這里慢慢等,不就是在給董卓機會嗎?” 打仗不能把軍隊全部集中在一個點,這個道理是對的,但也沒說如果兵分幾路就一定要等各路都完全準備好,并且必須要一起打才行啊。 陳宮覺得曹旭這話說的很對,甚至他比曹旭想的更多一點。 這些天陳宮也聽了袁紹的那些計劃,講真的,袁紹每天給他們開會,但真正有用的命令沒多少,多數都只是在做戰前動員發表演說了。 比如說一說董卓多么殘暴,他們多么正義,而這樣的正義之師以有道伐無道,一定會一路高歌猛進勢如破竹,打的董卓大敗,到時候他們就解救了整個大漢,人人都是大功臣了。 都是這些場面話,每天只是在喊口號而已。 要陳宮說,這簡直就是一個大寫的智障。 但陳宮不會這么明說,袁紹畢竟是盟主,他總不好這么明著罵袁紹,因此他說道:“此時的情況與何進時期何其相似?” 都是早早的擺明車馬亮明目的,然后不停的開會開會,猶豫不前拖拖拉拉,然后讓對方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當年是誰給何進出的主意? 袁紹。 何進最后的下場如何? 死的挺慘。 所以陳宮這話暗示的意思真的很明顯了。 曹cao聞言也皺著眉頭,他其實也覺得袁紹這么慢吞吞的不太好,但袁紹堅持這樣,并且講一大堆穩扎穩打之類的道理出來,他又是盟主,曹cao也不好說什么。 可聽著陳宮今日這話,曹cao怎么想怎么覺得這事太不靠譜。 “我明日去跟本初說說,咱們也不好總是停留在酸棗,該好好的打一仗才行,雖然共同行動互相配合是好事,但也總得有人來打這第一仗?!?/br> 就這么一直等著也不是個事兒啊。 陳宮覺得這樣也行,但卻又補充道:“主公當與袁盟主說明厲害關系,萬不可再如現在一般拖延了?!?/br> 這又不是拼什么消耗戰,慢吞吞的算怎么回事嘛。 曹cao點頭答應,第二天也就去找袁紹說這事了,可袁紹依舊不同意。 曹cao一再勸說,袁紹才終于嘆了口氣,然后揮退左右,只留下曹cao一人。 曹cao知道,袁紹這是有話要說了。 果然,袁紹說道:“孟德,我知道你心系天下報國心切,但你一個勁的只催著我去攻打董卓,可知道這董卓也不是說打就能打的,董卓的實力如何,這些天傳來的那些消息我也都沒瞞著你,別人不知道,難道你也不清楚嗎?” 這話是曹cao沒想到的,他問道:“那么你這是心中已經有想法了?” 說到這個曹cao果然高興起來:“哎呀你看你,都已經有計劃了怎么不早點告訴我,害得我這幾天干著急了?!?/br> 袁紹說道:“你從小就這么個脾氣,我會不知道?意氣用事,冒險好進,當年剛當上洛陽尉就敢打死蹇圖,如今一個董卓放在你的面前,你是肯定要去打的,卻哪里知道董卓現在根本打不得?!?/br> 袁紹端起杯子喝了口酒說道:“孟德啊,董卓可不是當年的蹇圖,蹇碩找你的麻煩這事還能有商量的余地,他實際上也不能真的把你怎么樣,可你要是一頭撞在了董卓的手里,這事情可就不好說了?!?/br> 曹cao卻根本不關心這個,他只注意到一句話了:“董卓現在打不得?本初你是不是得到什么消息了?” “所以我就說你雖然這些年年紀長了,但卻還是那個冒進沖動的脾氣,我得到的消息不是都給你看了么?” 在這一點上袁紹對曹cao是真的很不錯的,甭管是多么隱秘要緊的消息,他對曹cao都毫不隱瞞,而是全部分享給他,袁紹自己能看的消息,他也都給曹cao看。 這時候他覺得曹cao還是年輕時候的犟脾氣,于是也不生氣,而是給曹cao分析,為什么現在的董卓打不得。 如袁紹所說,他并沒有向曹cao隱瞞什么消息,他所謂的董卓現在打不得,其實并不是站在其他角度說的,他所說的僅僅是現在的董卓太強大而已。 按照袁紹的想法,他們這一路暫且高筑大營,并不立刻出擊,而是讓其他幾路先打,讓他們與董卓互相消耗力量。 一則試探董卓,二也是讓他們互相爭斗,互相都衰弱下來。 袁紹知道董卓強大,只靠一路兩路是無法真正擊敗他的,所以他要做的并不是一直不管,而是在其他人將董卓的力量消耗的查不多,董卓虛弱起來的時候,自己再來一舉定乾坤。 畢竟,僅僅是挫敗董卓,和真正的打入洛陽那是不一樣的。 前期打的太兇猛,后期就難免后勁不足,到了真正拿好處的時候反而沒什么力量了。 袁紹算好了,他和曹cao的部隊加起來一共四萬多人,算得上是非常強大的一支了,且曹cao帶過來的多數都是精兵強將,戰斗力是遠勝其他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