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國[三國]_分節閱讀_44
書迷正在閱讀:穿越之農家如畫、放開我的兔尾巴/小兔子乖乖、掀開棺材蓋后我開始捉鬼掙錢、校草竹馬的圈套、女主全都性轉了[快穿]、一個人的長情、干了這碗恒河水[穿越印度]、往你懷里跑[快穿]、你制杖嗎?不!我販劍![快穿]、在一起 完結+番外
而且,就算他現在開始好好做官好好奮斗,但實際上這已經晚了,他慢了人家六年,以后也將很難超過,袁紹一輩子都得低袁術一頭。 袁紹怎么能甘心再繼續從底層奮斗呢? 縣令這樣的官職,說真的,放在普通人家里還能當個官看,放到他們這些人家里,就是個笑話,出入官場倒也罷了,要是過個十年八年再看還是縣令,那就真是個笑話了。 就連曹cao都是第一次外放都是做個縣令更何況是袁紹?他的家世注定了他不可能接受這種結果。 所以袁紹走了另外一條路,養賢養名養士,他不成也是個超然世外的形象,若是成了,一入官場就必定是高官厚祿。 可曹cao覺得,袁紹把聲勢搞的太大了,他知道放卻不知道收。 宦官家的另一重好處是,曹cao能打聽到不少宦官那邊的消息。 比如現在十常侍對袁紹就很不滿意。 原本袁紹在外面搞風搞雨跟他們都沒關系,他們只要讓皇帝高興了就穩當了,可袁紹太過親近黨人,又做的太露痕跡,這就讓宦官們緊張犯嘀咕了。 誰不知道黨人就跟宦官過不去,完全是有你無我的架勢啊。 看看前面幾次黨錮之亂??! 血淋淋的教訓可擺在那里呢! 曹cao也為此勸說了袁紹,可袁紹壓根不聽,袁紹覺得曹cao在這事上看的還是不夠清楚,這是曹cao家世帶來的限制,他不怪曹cao,可也要曹cao別管他這事了。 在這事上,袁紹聽誰的? 他聽張邈的,聽許攸的。 這兩人的話能聽嗎! 在曹cao看來,這就是兩個只有小聰明的糊涂蛋??! 當然,這還不是最可怕的,要說起來,許攸和張邈到底還有點聰明勁,最可怕的是,袁紹還跟陳蕃交往,他聽陳蕃的! 陳蕃是誰? 早前也是說過這個人的,他就是那個跟那個扶持了現任皇帝上位的前大將軍竇武一起搞宦官,最后沒搞定宦官,反而被宦官們手起刀落的搞定的人呀! 當時的陳蕃是太傅,皇帝年紀又小,如果給個有本事的人干,名正言順的代替皇帝處理朝政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太傅就是有這權力嘛。 結果陳蕃這個太傅,加上那個掌控天下兵馬的大將軍竇武,兩人聯合都沒能搞死幾個只能死宅在深宮里,手無寸鐵的宦官,反而被人家給搞定了。 你說你志向再大,你聽陳蕃的,這能成事嗎?能嗎! 他不給你壞事就算不錯了呀! 而袁紹這樣的,曹cao覺得眼看著是要壞事。 本初你能不能清醒一點,出息一點??! 曹cao覺得特別心累。 原本按照道理來說,他看著袁紹這樣大可以甩袖子走人不奉陪了,免得跟著一起翻船。 可袁紹對他實在不錯,他們又是打小的交情,曹cao其實也不忍心就那么甩開袁紹了。 袁紹雖然在這事上不聽他的,但他對曹cao也是真心喜歡呀,在其他方面對曹cao好的不得了。 曹cao除了自己生氣也沒啥辦法了。 曹旭已經被這里面的一堆事情聽的暈乎乎了,最后她只得出了一個總結:“哥哥你不用擔心我不小心說出去了,我根本……沒聽懂qaq” 完全沒懂! 這太復雜太混亂了! 別說聽懂,曹旭完全就沒記住什么。 曹cao伸手摸摸meimei頭:“我就知道來福最能給哥哥保密了?!?/br> 雖然保密的原因有點奇怪_(:3ゝ∠)_ 但曹旭很神奇的被安撫了,她一挺胸:“那是呢,講好了不往外說,就一定不會告訴別人!” 曹cao:“對,來福好棒?!?/br> 你倒是想說啊,那也得記得都說了啥== 雖然是這么說,但自家meimei還是給了曹cao治愈。 不過曹cao對袁紹倒是真的一個大寫的心累。 光和四年,宦官們終于不打算忍耐袁紹了,他們對袁紹發出了警告。 中常侍趙忠直接點名說了袁紹,問袁紹做這些事情到底是什么目的?難道是想要翻天? 趙忠這話沒有對袁紹說,但他既然是刻意說給袁紹聽的,這話很快就傳出去了,袁紹的叔叔袁隗聽到這話當然明白趙忠的意思,他也是看不慣宦官的,但袁紹這頂風作案也太明顯了一點。 袁家不與宦官同流合污,但他們也不想被某些傻逼黨人扯下水啊。 尤其是最近袁紹和陳蕃走的越來越近,袁隗雖然不認為陳蕃是個壞官,但說實話,這老頭也沒清醒多少。 心是好的,只是智商堪憂而已。 袁隗對陳蕃的評價就是,讀書做學問尚可,把他擺著當個吉祥物也行,但若是指望他治理國家辦大事,還是趁早散伙吧,這老頭太坑了。 可袁紹根本不聽袁隗的,畢竟他現在名氣越來越大,門下來投靠來拉關系的士人越來越多。 他自己不做官,卻以各種資源手段,支持這些人做官,這些都是他的門生,這些人做了官,其實和他做官是一樣的,而且,如果這些人中有人做了縣令,未來如果讓袁紹做官,誰敢讓他低于縣令了? 如果有人做了郡守,甚至其他官職,其實也都是一樣的。 袁紹自認自己前程大好,他哪里會聽袁隗的? 更何況他到底占著大義的名聲,他要對付宦官,難道袁隗能夠說他做的不對嗎?難道袁隗能夠豁出臉擺明了去阻止他嗎? 袁隗不能,他只能通過勸說和警告的方式阻止袁紹,但這種事,只要袁紹不聽,袁隗也拿他沒辦法,只是這到底也給袁紹造成了一些苦惱,再加上袁隗也是做過三公的,他的話也不能完全無視掉,袁紹之后的行為多少還是收斂了一些,算是給袁隗面子。 這一年對于皇帝來說同樣也是一個既痛苦又幸福的年份。 他后宮最受他寵愛的王美人給他生了個兒子,他取名劉協,可這孩子出生沒多久,其母親王美人就讓何皇后給殺了。 非常簡單粗暴的拖到面前直接毒殺。 劉宏并不是一個硬氣的皇帝,他喜愛詩詞,喜愛做文章,總有一些文弱氣,他既生氣何皇后的做法,可他倒是想跟何皇后剛正面呢,可何皇后殺豬家庭出身,跟一個文弱皇帝剛起來半點不怕,再加上身邊還有宦官們勸說,劉宏只好自己咽了這口氣。 可這口氣咽的憋屈呀,劉宏之后作了不少文章來追思王美人,甚至自己還小病了一場。 當然,這一年也是有好消息的,就比如鮮卑首領檀石槐終于死了。 檀石槐的存在一直都是讓人畏懼的,劉宏最卑微的時候,甚至說過要封檀石槐為王,大漢朝廷與檀石槐和親的話。 然后就被檀石槐拒絕了。 拒絕之后繼續打他,打的劉宏都想哭唧唧了。 檀石槐可以說是鮮卑的奇跡,他建立了王庭,讓鮮卑上下一心,他活著的時候,多次南下侵略,卻無人能阻攔他的步伐,就連劉協這個當皇帝都想過向他屈服。 然后現在,檀石槐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