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書迷正在閱讀:懷了男主叔祖父的崽[星際]、我在古代種田追妻的日子、她的筆盒里有小怪物、仙君攻略手冊[穿書]、我在皇宮養胖帝獸、穿到狗血言情文里搞百合[快穿]、我點你的名了嗎、奶茶哪里有我甜、死對頭整天覺得我在賣萌、系統每天都把我的臟話變成羞恥臺詞
齊君慕把這事隨意丟在腦后,然后看著林蕭道:“左相,青州之事,你怎么看?” 林蕭沉吟片刻,正色道:“皇上,臣認為應當派人前去查探實情,若真有雪災要發生,提前做好準備也可以防萬一,若是張知府言有不實之處,便要問罪?!?/br> 齊君慕嗯了聲,又看向齊君佑道:“平王認為呢?” 齊君佑風流倜儻之輩,是大齊有名的美男子,長得是鳳目飛揚,薄唇翹鼻,身姿如玉。他滿腹詩華,是一個經綸人物。 景帝年間,立齊君佑為太子的呼聲尤為高。齊君佑當時也可以說是意氣風華,家中更是有美妾嬌氣紅袖添香。 結果誰也沒想到,這花愣是隔著他落到了齊君慕頭上。 齊君慕成了皇帝后,齊君佑一脈都低調起來,他這個平王是能不出現在眾人眼前就不出現,對皇位那是一點想法都沒有,認命要做一個閑散王爺。 至于是真的認命還是假的,只有他自己知道。 齊君佑今日被皇帝召見時,心里還一直在泛嘀咕,是他近日還不夠低調,還是新皇想找茬,這事兒誰也不好說。 一聽是有關青州的事,齊君佑覺得皇帝這弄不好是要借刀殺人。 于是在面對皇帝詢問時,他很恭敬的回道:“皇上,這事臣不知?!?/br> “不知?”齊君慕擰起眉頭幽幽道:“賢太妃的母族在青州不是頗有勢力嗎?就沒有聽說一點消息?是青州真的無雪災之患還是平王不想告訴朕呢?” 齊君佑聽罷這話驚呆了,他記憶中這個弟弟一直是比較講道理還很有禮貌的人,凡事都追求有因有果,現在這話簡直是蠻不講理,跟大街上的潑婦沒什么區別。 不說他,就連林蕭也愣住了。 看到齊君佑時,林蕭心里就在想東想西,看到皇帝這么逼迫平王,他腦子里立刻上演了一場兄弟相殘的大戲。 林蕭第一次茫然了,他弄不清齊君慕到底想做什么。 齊君佑也有這感覺,他看皇帝想推鍋,忙道:“皇上,母妃雖是周家女,但母妃她出自京城本家,青州那邊只是周家旁支。再者說,母妃入宮為妃,便是皇家人,和周家是沒有干系的?!?/br> 言下之意,嫁夫從夫,皇帝這話說的有些令人為難,還帶故意的。 齊君慕也沒生氣,他幽幽一笑:“二哥說的朕心里都明白,今日咱們就敞開窗說話,賢太妃身上穿的貂皮狐皮都是從青州送來的吧。這不是京城的東西,周家送進宮的時候,賢太妃就不好奇,不多問一句這東西從哪里來的?!?/br> 齊君佑被他這一聲二哥喊得渾身雞皮疙瘩都起來了,他忍著寒心保持住了一臉坦然:“回皇上,母妃她一向不理俗事,對這些不好奇,也從來不問?!?/br> 齊君慕從鼻子里哼出一聲,他道:“二哥這些日子不是在家里閉門不出,怎么賢太妃的事你了解的那么清楚?難不成是母子情深,心有靈犀?” 齊君佑舔著臉道:“皇上說的是,母妃同臣的確是如此?!?/br> 齊君慕嘴角上的笑意鋪開,他合了合眼冷哼:“朕聽聞賢太妃自打父皇賓天之后,便在自己宮中一心拜佛誦經不問俗事。朕記得,這信佛的人應當吃齋念佛,穿著樸素,是不殺生的。青州送來的皮子穿在身上暖和的緊,宮里的香料也夠足,就聞不到皮子里含的血腥味了?” 齊君佑現在完全清楚明白了齊君慕這是真的在找事,還拿賢太妃對景帝不誠來威脅他,簡直是要把他氣死。 不過這威脅他不接受,于是齊君佑皮笑rou不笑道:“皇上此話何意?” 齊君慕一臉溫和良善模樣,他道:“朕的意思是想讓二哥前去青州走一趟,如果事情為真,二哥就留在當地賑災,如果是假,就把張問晚給朕壓回來?!?/br> “什么?”齊君佑和林蕭都驚了,兩人一起出聲。 齊君慕點頭表示這話是他說的:“二哥與朕乃是手足,手足之情無人能及,青州又是二哥親族,去到行事頗為方便?!?/br> “皇上,臣……”齊君佑自然想要拒絕。 齊君慕大手一揮:“二哥不用多言,這事就這么定了。即便是你去了之后天下人都說二哥有異心,想要把青州掌困手中,擄其金銀為自己所用,朕也相信二哥的為人?!?/br> 齊君佑:“……” 他很想罵人。 青州將有雪災的事他自然是知道的,周家在青州盤踞這么多年,有沒有災難他們能感受的到,齊君佑這一波人就等著看皇帝的笑話。 皇帝防備他們,對張問晚的折子肯定會抱有懷疑的態度,去查證是要時間的。到時救災不及時,有人傷亡,那在他們的運作下,便是因故意打壓平王,所以見死不救。 怎么樣,他們都能搏出一個好名聲。 誰知道齊君慕不知道發生瘋,腦子抽筋,竟然想讓他前去賑災。 到時候救治不及時,那壞名聲都是他的了。 想到這里,齊君佑心思微轉,他正色道:“皇上吩咐,臣自然遵從。只是若青州當真有災害,臣如何救治?” “二哥什么意思?”齊君慕不解道。 齊君佑干脆把話說明白:“如果真有災情,自然是越快越好,但如果臣帶人到了賑災的銀子卻沒有到,那可就耽誤吉時了。若是現在皇上命臣帶著銀子前往,一來路途遙遠,萬一遇到山賊不安全,二來耽擱行程,萬一耽誤救災,那就是置百姓于危險之中,這當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