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頁
書迷正在閱讀:惡毒男配嫁給殘疾反派后、逼真、解決修羅場靠打一頓[快穿]、穿成女配jiejie的小仙女、重生之昏君、懷了男主叔祖父的崽[星際]、我在古代種田追妻的日子、她的筆盒里有小怪物、仙君攻略手冊[穿書]、我在皇宮養胖帝獸
京淵任憑江云哲如何嘮叨,他都沒再說過一句話。 大蕭自云鴻帝駕崩,便已幾乎是四分五裂,二皇子自恃有徐君悔為靠,擁兵登基,但沒一個皇子服他為帝。表面上都是尊稱了他一聲皇上,可私底下早在遠離京都的州府豢養起了私兵。 等到四王爺登基后,其余親王更是直接割據而立,雖然仍只有一個親王的名頭,可誰不知,諸位親王中根本無一人聽中央號令。 國家分裂動蕩,這對大蕭百姓沒有絲毫好處,卻十分利于京淵在暗中培育自己的勢力,且因著京家身上的謝皇恩之毒,沒有皇帝會太過忌憚于他。 想那五皇子蕭霽風當初是何等信任紀星明,等登基后還不是因著他功高震主而疏遠了,只更信京淵一些,命京淵駐守京城,派紀星明戍守邊境。 五年后,突厥進攻大蕭,紀星明力守邊境抵御突厥軍團而戰死沙場。 說來也是奇怪,紀星明身死的那場戰役,只死了他一個將軍和數十名士兵,消息傳入京城后也不見皇帝蕭霽風有多傷心,只是派了位新將繼續守衛邊境。 只有皇后聽聞哥哥去世,傷心不已,慟哭三天三夜后便小產了,落下一個剛成型的男胎。 而蕭霽風派去的新將用兵之材也遠不及紀星明,帶領五十萬大蕭將士竟也抵不過三十萬突厥士兵,被突厥打得潰不成軍,僅一月邊境便失守。加之大遼自麗妃與八皇子死后本就不再與大蕭交好,便直接撕毀盟書與突厥聯軍,肆侵大蕭,長驅直入,直逼京城而來! 蕭霽風再無其他辦法,只能將兵符交予京淵,期望京淵能夠守住大蕭。誰料京淵兵符一到手,便抽劍斬下了五王爺的腦袋。 滿朝皆驚。 蕭霽風無子,膝下僅有兩位公主,這些年大蕭皇室不知為何,頻頻有人暴斃喪命,蕭霽風登基之后,除了長公主搖光還活著,云鴻帝所有的九子五女,皆數喪命。 百官正在商議著是讓年紀大些的長公主繼位,還是讓蕭霽風留下的兩位公主之一繼位,但還沒商議出一個結果,京淵便手握斬下五王爺首級的劍走上皇座,漠然坐下。 此意為何,不言而喻。 彼時大蕭無皇子王爺可以繼位,又逢突厥大遼聯軍入侵,現今恐怕只有京淵一人能夠護住這搖搖欲墜的大蕭江山——哪怕從今往后,“大蕭”之名不復存在。 百官無奈,只得齊齊跪下,對京淵俯首稱臣。 翌日,京淵身穿帝袍登基,改國號為“景”,國號:永玨。 他也不負曾經的大蕭百官——如今的景朝的臣子所望,御駕親征,不僅將突厥大遼從邊境擊退,還反攻入突厥,在殺至突厥首都時卻忽然撤軍,改路攻打大遼。 大遼國力比突厥弱,突厥已不敵京淵,更何況大遼?于是大遼撐不住半月便愿繳械投降歸順。 自古戰場上有個不成文的規定,那便是降兵不殺。 然而在遼軍投降后,京淵仍是殺了十萬遼軍,據說遼軍的血幾乎流淌成河,一路流到了突厥首都。 京淵從突厥首都撤軍時,并未留一位士兵看守突厥被他打下的土地,可是他撤軍之后,那些土地就算無景朝將士看守,突厥也無一人膽敢踏上他們曾經的土地,蜷縮在首都不敢出來。 待京淵將大遼吞沒后,他才兵臨突厥首都。 他不進攻,只是帶著景朝百萬鐵騎等在突厥的城門外。 突厥王聽聞遼軍投降也被京淵斬殺,便寧愿戰死,也不肯開城門投降。 可一些突厥百姓卻懼怕京淵,熬不住景朝百萬鐵騎兵臨城下的壓迫,紛紛走上城墻躍下自盡。突厥首都外尸骨成山,突厥王不忍百姓如此自殘,便自出城門,當著京淵的面自盡身亡,只求京淵放過他的子民。 京淵眼睜睜地看著他流血而亡,才面無表情緩緩道:“朕本就沒打算殺你們,早日投降不好嗎?” 話盡,便率軍回朝。 原先京淵殺盡十萬遼軍時,景朝還有言官敢死諫京淵,說他冷心無情,而且京淵登基之后,搖光長公主和蕭霽風留下的兩位公主也不明慘死,一些曾是大蕭臣子的景朝官員,便心有不滿,覺得那是京淵所為。 除此之外,大蕭民間也漸漸有些聲音,說永玨帝殘暴酷戾,兇虐濫殺,他連斬前朝三位皇帝就是最好的證明。 然突厥首都此事過后,景朝百官無人不畏懼京淵,再無人敢進言,民間也無人敢議論皇帝。 皇宮中但凡是京淵路過的地方,宮人們皆是跪伏于地,無人仰頭看一眼皇帝的模樣,更別說是與京淵說話,而大臣們除了上朝請奏時顫聲講兩句以外,也無膽與京淵多言。 舉國上下,就只剩江云哲一人還能正常地與京淵交流說話。 他如當年在少將軍府潛入房間一般,蹬窗進了京淵的寢殿:“我在京城中扒了二十八戶人家的瓦片,才聽到一戶人家在偷偷說你是地獄惡鬼轉世,喜歡剝人皮活飲人血?!?/br> “好剝人皮?也不算全錯吧?!北藭r京淵正半倚著明窗,看著一本祭文集,聽到江云哲這么說便從鼻間發出嗤音,開口道,“不過正是因為有你常常揭瓦,民間才會有永玨帝會常派暗衛偷聽民間話語,一聽到有人說他壞話,便會割了那人舌頭的流言?!?/br> 他的聲音有些低啞,那是長久不說話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