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頁
書迷正在閱讀:惡毒男配嫁給殘疾反派后、逼真、解決修羅場靠打一頓[快穿]、穿成女配jiejie的小仙女、重生之昏君、懷了男主叔祖父的崽[星際]、我在古代種田追妻的日子、她的筆盒里有小怪物、仙君攻略手冊[穿書]、我在皇宮養胖帝獸
好在大殿內除了禁軍還有不少武將在場,禁軍也并非受過訓的死士刺客,直到他們的叛亂被完全制止,除了幾個對他們不舍防備的同僚禁軍以外,并無重臣死亡。 可是受傷的人卻不少。 除了幾位大臣外,幾位王爺身上也都掛了彩,其中以四王爺傷勢最重,背部直接重了一劍,血流不止,已經叫太醫帶去偏殿止血去了。 好好的中秋團圓宴演變成血色宴會,百官捂著身上的傷處,面面相覷四顧無言。 最后因失血而臉色蒼白的五王爺踉蹌著朝前幾步,對京淵道:“京將軍,今晚的事,你不該給我們一個解釋嗎?” 第163章 五王爺這話說的就好如同中秋宴會上的禁軍暴亂是京淵策劃的一般。 因此他話音剛落, 大殿上許多官員的目光便倏地落到了京淵身上,疑惑地上下打量著他。 不過京淵聞言只是掀了掀眼皮, 臉上神色漠然, 半分表情也無。 不管承認或是否認,京淵都應該吱一聲才是,偏偏他只是靜靜地睨著五王爺, 一字不吐,弄得好像五王爺是個跳梁小丑般在這獨唱大戲。 僵持片刻,另一個人站了出來,替京淵“說話”道:“五王爺,瞧您這話說的, 今晚的暴亂總不可能是京將軍指使的吧?他又如何能給我們解釋呢?” 出聲的不是旁人,正是禮部尚書陳鈺。 然而他這話聽起來雖然像是在為京淵說話, 實際卻并非如此, 他是在逼著京淵必須開腔——否則便是在默認,今晚中秋宴會的禁軍暴亂是他京淵策劃的。 也有一些官員看不慣京淵這副故作深沉似的模樣,譬如吏部侍郎齊拓就諷刺他道:“京將軍不說話,莫非是在默認今晚中秋宴會的禁軍暴亂與您有關?” 京淵聞言扯了扯唇角, 輕輕笑道:“我是在反思,畢竟我身為驃騎大將軍, 是禁軍總督統領, 今日中秋宴會的保衛由我一手負責,結果卻出了這樣的事,我難辭其咎?!?/br> “京將軍知道便好?!蔽寤首游嬷鐐? 冷笑道,“那京將軍反思了許久,可有反思出什么結果了嗎?” 京淵直白道:“沒有?!?/br> 五王爺被京淵這話氣得語噎,蕭霽寧聽著也有些想笑,不過他見此時的情況京淵還能應對,他若開口幫京淵,或許也有官員議論說他偏袒京淵,于是蕭霽寧便沒有插手出聲。 “誰叫我也是前些日子才知道,原來手中握有驃騎將軍令也是無法完全號令禁軍的,還得有禁軍兵符在手才行?!本Y緩緩環視了一圈大殿,最后把目光落到七王爺身上,決定先拉珍太妃出來擋擋,“這禁軍兵符到我手上不過也才月余時光,至于兵符的前任主人用它做了什么,下了什么指令,這就不好說了?!?/br> “真是荒唐?!饼R拓又道,“你是想說今日之亂,和七王爺有關嗎?” “兵符的前主人是七王爺嗎?這我倒不清楚?!本Y話鋒一轉說道,“我只知道,禁軍原先是歸徐君悔管的?!?/br> 京中禁軍另一半擁有兵符便可號令一事,是酈行宮亂后眾人才知道的事,彼時曝光在眾人眼前的兵符前主人,是珍太妃。不論事實如何,大家也都默認這與七王爺有關。 可是在珍太妃之前,兵符到底有沒有在過徐君悔手里這就不好說了,大家現在也不可能找到一個徐家人過來確認。 而徐家因皇室沒落,雖說徐氏一族并未被戮盡,但兩者也是結怨不輕。更別提徐家三女兒徐玖卿前些日子還和六王爺有些爭執,若說徐家人因此制造些小sao亂來報復皇室,也并非沒有可能。 事實也的確如此。 能夠號令徐氏殘黨的人這世上只有徐家人了,紀星明又在松竹館為徐玖卿解過圍,徐玖卿很有因此選擇幫紀星明和五王爺這一次。 其實以京淵的身份和京家的勢力來說,今夜的事到這里,只要蕭霽寧不下令細查,其實就可以到此為止了。就算蕭霽寧要細查,這里面也有很多可以去做手腳的地方——畢竟再沒比將今晚的事扔到徐家身上更好的解釋了。 這也是目前的真相。 “我相信以徐氏的傲骨來說,他們不會做這樣的事?!标愨暵勓苑吹剐α?,他對著蕭霽寧行了個禮,而后從懷里掏出一封信,對蕭霽寧說,“皇上,護送六王爺前往皇陵的軍隊,今日早晨忽然送來一封信,微臣本想在明日早朝時再奏明皇上,但眼下看來,還請皇上現在就看看這封信吧?!?/br> 蕭霽寧聞言便對穆奎道:“拿上來給朕看看?!?/br> 穆奎依言將信取來,交于蕭霽寧,蕭霽寧看完之后也不得不佩服,佩服五王爺紀星明和徐玖卿等人,給他設了一個多大的局—— 信中說,紀星明護送六王爺去皇陵的軍隊遇到了漠北西域邊境吐蕃騎兵的襲擊險些全軍覆沒,若不是徐玖卿率領一批女子軍出來相助,恐怕今年的中秋團圓佳節,大蕭就要少一位親王了。 雖然說徐玖卿前些日子還在京城里,最后居然和六王爺差不多時間去了皇陵,又那么恰好地救下六王爺這也太過巧合了,可她總不可能未卜先知號令動吐蕃軍隊,命他們對六王爺發動襲擊吧?而徐玖卿若真恨皇室的人,她就不會救下六王爺,她若是救了六王爺,那遠在皇陵的她又有何本事在京中發動禁軍暴亂? 鬧到最后還牽涉到了吐蕃,蕭霽寧面色也有些凝重,他問陳鈺:“陳大人為何得以肯定,襲擊六王爺的人就是吐蕃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