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節
積了那么多口業,說不準報應就要來,還得瑟呢! 上天要降禍你兒子也救不了你! 同情完畢,唐氏理也沒理她,高姿態的走了過去。 第137章 一三七: 廣平王妃這個心結由來已久, 笑話她的笑話了很多年,安慰她的也安慰了很多年。她拽住救命稻草進宮去求貴妃賜福這事親近的人也知道,看她之后就寬了心, 吃得好睡得也香瞧著氣色都比原先好了些, 就有人借茶會將人邀出來, 問她那事說成了? “什么事?” 旁邊人瞅瞅她肚子,嗔道:“還能有什么事?” “哦, 肚子啊,我不想這個了?!?/br> 旁邊人面面相覷,沒明白不想了是什么意思。 廣平王妃又道:“娘娘說兒女都是債,你前世欠了債他才會托生過來, 我前世做人很好,沒欠任何人的,正常來說不會有。娘娘讓我別盼了,好好過日子才是?!?/br> 眾人:??? “她這么說你就聽進去了?真不想了?” “不然呢?那么大來歷的人說的話會有假嗎?” “你沒個孩子后面咋辦?妾室欺你頭上了誰給你撐腰呢?” 廣平王妃自信得很,說她有上天庇佑。貴妃娘娘說了她只要做善事行義舉積功德自有福報,這比生什么都靠譜。生個兒子沒養好只會氣人,胳膊肘往外拐有媳婦兒就忘了娘的還少嗎? 廣平王妃話里話外滿是得意,被忽悠瘸了之后她一點兒沒覺得自己膝下空虛是件丟人的事, 反而深深看向生三四個的那些, 只差沒明說你上輩子真能耐啊,竟然招來那么多債主。 因特別容易懷孕不小心就生了四個的某學士夫人感覺自己被冒犯了。氣人的是,她還找不到好的角度駁斥。 廣平王妃本身嘴皮子不溜, 她記性好,把在宮里聽到的全記住了, 照搬出來開解大家,讓她們還債的時候也為自己想想, 千萬要好好積德,沒事給善堂捐點銀兩,各地有受災的也可以捐去米糧……咱們不差這一口,做了就是積德。 換個人說這話,大家一準兒覺得是安慰人的。 因是從貴妃口中說出來,她們又有些懷疑,興許真是實話呢? 聽說貴妃其實挺拉得下臉的,娘家人進宮去找她都能吃癟,她和廣平王妃又沒什么深厚的情誼,大可不必扯出這套來安慰人吧?直接婉拒請人出宮不就完了嗎?都是要臉的人,誰會賴著不走? 這么看,搞不好還真不是瞎掰的。 之后還有人拿這一套去問廟里的大師,大師說沒錯,生兒育女不能使你老來無憂,但行善積德可以,只要積的功德夠多,福報自然而然會降臨在你身上。 那番話一得到證實,不得了了。 因為各種原因沒生出來的都有了安慰。 懷不上生不出并非是我不爭氣,我上輩子太爭氣了。 很多人因為心里負擔太重,她們急需開解,別說馮念說那套聽著本來就像模像樣的,哪怕她全是鬼扯,有些人為了讓自己好受一點,都可能相信。 于是,京里好些夫人太太容光煥發,開始好吃好喝享受生活,閑著沒事行善積德。 老爺們覺著自家夫人不對勁,問她,她笑得慈眉善目的。 哪怕罵她,她還跟你笑,還語重心長的勸你:“老爺您也該積德口德,說人長短不好,指天罵地當心有報應上身?!?/br> 以前一個個跟怨婦似的,老爺們看著心煩。 現在她們突然開朗了,說要給善堂捐錢捐物,還要折騰那些有得沒。 各家老爺不知道該如何反應。 都恨不得捉住她肩膀使勁晃晃,再問問你不是有毛病吧?咋回事人家說什么你就信??? 因為打聽到她們都是受廣平王妃影響,就有人暗搓搓去找了廣平王。廣平王回去一問。 王妃說:“郡王爺總是褒揚貴妃娘娘,還讓我跟著學學,我學了啊。您別說貴妃娘娘真是有大智慧的人,說的話句句發人深省?!?/br> 廣平王:??? 我他娘的是讓你學這個嗎??? 他盡力了,但很顯然開著光環的馮念比不開光環的他要能耐,王妃基于尊重聽他說了,但是沒往心里去,回頭該干啥還是干啥。 為此廣平王特地去了趟岳父家,把這個情況說給他們知道。 誰知岳父母竟然覺得這樣很不錯,她高興總比不高興強,反正這么多年都沒生出,與其背著罵名,像現在這樣不好嗎? 廣平王試圖讓他們了解,問題不在這里,在王妃整個人都變了很多,現在一張嘴就佛言佛語的,說的還不像是正經佛經教的東西。 “我女兒成這樣了,我沒找你就罷,你反過來找我們?” 唐大人表示,你覺得貴妃說得不對就該去找皇上告狀,除了皇上誰管得了她? 廣平王去了嗎? 他去了。 他含蓄委婉的提起來,問皇上貴妃說這些靠譜嗎?裴乾哪知道靠不靠譜,今兒以前他都不知道有這個事。 小趙子在外面聽見這番話,悄悄溜出去給貴妃娘娘報了信。 這天長禧宮得了好些個南邊貢上來的蜜柑,當時貴妃娘娘正好在吃,接到報信順手拿了一顆給他。 出去之后小趙子捧著那蜜柑看了又看。 很舍不得吃,又怕放幾日壞掉。 …… 馮念雖然給了賞,但其實不擔心的,她頗有閑情逸致問陳圓圓跟慈禧怎么著?是不是得貢獻了? 陳圓圓:“在漲,但沒有很多?!?/br> 馮念:“以后會多的,至少@葉赫那拉?杏貞會多的。說句老實話,清朝尤其后期那段歷史太憋屈了,我學的時候氣死過不止一回,對那時的當權者真一點兒好感都沒。即便真要說禍根從閉關鎖國就埋下,落后那么多想不挨打沒可能,但氣憤就是氣憤。不過一碼歸一碼,你活著的時候坑了很多人,死進來倒是做貢獻了?!?/br> 呂雉:“是第二個潘玉兒嗎?” 馮小憐:“這種人……也真讓人嫉妒?!?/br> 慈禧本人沒發言,有些事后來想想會后悔,當下就是那么選了,已經發生的事說什么都不可更改,造成了極壞的結果挨罵也沒說的。 馮念吐槽了一番,又說她家屬也沒啥意思,還道可惜這是個禍水群,要是不限定禍水能隨便拉人的話她一定要把乾隆的媽拽進來,讓鈕鈷祿氏左手拽個雍正右手撈個乾隆,看他們父子對線。 一水群時間過得飛快,她還沒聊得盡興,女兒餓了,乳娘抱去喂過之后帶回來,看公主還精神就把人交給貴妃娘娘。 母女兩個正在相親相愛,皇上來了。 “皇上今兒個來得是時候啊,你姑娘正好醒著?!?/br> 裴乾本來打算過來就問話,聽到這句,樂顛顛的湊上來。先是看,看得心癢癢就要伸手,馮念讓他洗了手擦干再來抱女兒,他照吩咐做了,抱過崽崽就蹭她臉蛋。鬧得人拿小rou手推他,結果手伸出去也讓他捉住不放。 小閨女轉過頭來,可憐巴巴看著親娘。 “好了,皇上別鬧她了。您今兒個怎這么早過來?有事嗎?” 吸女兒吸到忘記正事的某人才想起來―― “今兒個廣平郡王進宮求見朕,說你跟他王妃講了些奇怪的話,他王妃不對勁了?!?/br> 馮念宮這幾年見的大場面還少? 聽到這話她眼皮都沒抬一下,還是看著自家崽崽。 裴乾就轉述了那些話,問她是認真說的還是瞎編出來忽悠人的? 馮念這才朝他看去:“皇上覺得呢?” “朕不想覺得,朕現在已經有六個公主七個皇子了,朕上輩子竟然欠了這么多債嗎?” 西施:“?” 呂雉:“?” 楊玉環:“?” 妲己:“廣平郡王就這么沒面子?進宮來說那么多狗皇帝根本沒當回事,到頭來想的還是自己?!?/br> 王政君:“畢竟是裴乾?!?/br> 馮念也在打趣他:“廣平郡王同您說那么多,您想知道的就是這個?” “那不然呢?還要朕替他把王妃擰回去?像現在這樣行善積德有什么不好?非得讓她去爭去斗去害人才舒坦?”吐槽完廣平郡王之后,裴乾又問她說那套是不是真的。 “要我編套說法去安慰同我素無交情的郡王妃,您覺得靠譜?” 裴乾整張臉都苦起來:“那朕上輩子真就欠了這么多債?” “那可不,您可千萬好好對皇子公主們,吃穿用度就不說,教育也得跟上,把他們全培養出來,都能獨當一面這債就算還清了?!?/br> 貴妃一忽悠完,諸位皇子就不好了。 眼看天漸漸轉冷,正是坐下來溫酒煮茶悠閑度日的時候,幾兄弟湊一起燒個暖鍋,滋味別提多美了。 偏偏就在這時候,父皇給他們加了功課。 就連將要成親的裴琰都沒逃脫,狗皇帝說了,親事有底下人辦你到那天出個人就是,別找借口。 他還厚著臉皮拿自己舉例,說朕在這個歲數早能獨當一面,不像你們,一個賽一個的廢。 第138章 一三八: 還在十月里裴乾就跟馮念商量, 要給小女兒做個風光體面的百日酒,為此宮里都準備起來,這個好日子尚且沒到, 另有一樁喜事說成了。 雖然經過一些猶豫, 馮慶余最終答應將馮許配給柱國將軍養子。 雖然還只是口頭約定, 蔣家這才要去準備聘禮,正式下聘還得擇個吉日, 不過馮家這邊呈現出煥然一新的面貌。 柱國將軍位高權重,又因為他從來不愛摻和進派系爭斗,在皇上跟前甚至比左右相更加得臉。這個蔣方亭雖然只不過是他養子,以世俗的眼光看來配馮綽綽有余了。 事實上, 很多人都不明白他是怎么想的,自己是六品校尉,養父是柱國將軍,就算娶不著高門大戶的嫡姑娘,庶姑娘總能撈著一個。 馮雖說是貴妃的meimei,畢竟有馮慶余這么個爹,說來挺不堪的。 有人去蔣方亭跟前說過,得到的答復是他見過馮三姑娘, 覺得對方模樣性情都很好, 心系貴妃的樣子十分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