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門驕妃_分節閱讀_66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之勞模影帝 完結+番外、青木不朽、普通心動[電競] 完結+番外、龍傲天是我爹、你今天過得怎么樣、穩住,我們能分手![快穿]、每個世界都是度蜜月[快穿]、教主總是想離婚[穿越]、全修真界都等我出新品 完結+番外、念瀲(破鏡重圓h)
自己一句話,居然將楊驕嚇著了?周承輝看著楊驕蒼白的面色,心里發急,“我有,” “其實我心里早就想好了,等我得了太孫之位,就迎立你為太孫妃,我周承輝說到做到!” 太孫妃?周承輝在謀太孫之位?楊驕瞬間便想明白了,“你已經開始了?” 周承輝若是得了太孫之位,以后太子周璨登基,周承輝不但順理成章的成為太子,而且這個太子,只要不謀逆,連周璨都是換不得的,那梁嬪就算是做了皇后,只要周承輝不死,她生的兒子,就永遠別想登上那個寶座。 “是,所以你只用等著我,天子賜婚,金冊寶印我全都能給你,不會叫你受一點兒委屈,”周承輝向前邁了一步,認真的看著楊驕,希望她能從自己的目光中讀到決心。 周承輝也被自己的話驚至到了,這些話他從來沒有想,可今天一出口,他忽然發現,這些話。這些念頭,好像一直就存在于他的心底,今天不過是沒看好,心里一急,就全都冒了出來,可他周承輝男子漢大丈夫,說了,就會認,也會做到。 楊驕完全沒有將周承輝后面的話聽到耳中,她的心思全被“太孫”給占滿了,現在知道了梁嬪為什么會出手謀害周承輝了,可她卻不能再提醒他了,周承輝已經對自己的話起了疑心,楊驕現在真的是很恨自己當初只知道把心思都放在爭強好勝上了,完全沒有想過了解一下時局,到現在,她也猜不出聰明如周承輝,是怎么就叫梁嬪得了手的! 楊驕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侯府的,下了馬車,也沒有心思再去給郭氏請安,更沒有理會跟在后頭的周承輝,直接回到了自己的晴芳院,倒在床上,閉著眼睛想心事。 直到回到自己的臥房,楊驕才有心思去回憶周承輝的的話,楊驕到底也是活過一世的人了,周承輝對她的心意是真是假,她還是可以分辨的出來的。而這重心意,又叫楊驕汗顏,直到現在,她對周承輝,也僅僅是認為,有了他的幫助,楊家的將來可以得到最大的保障,而自己的復仇,也會更加的便利,這樣的自己,對得起周承輝的一片心意么? 楊驕怔怔的盯著帳鳳凰點玉蘭花瓣,她自信現在的自己,可以做好靖國公夫人,也可以做好太孫妃,可是真的能做好周承輝的妻子么? 頤壽院里,郭氏也是滿心驚詫,不過她很快就將情緒掩下,強笑道,“國公爺說的是什么意思,老身竟然聽不太懂?!?/br> “郭老夫人哪里會不明白我的意思?只怕這也是您的意思吧?” 一路跟著楊驕到了侯府,周承輝已經冷靜了下來,沒有了先時在楊驕跟前的緊張跟羞澀,淡淡一笑,隨意的往后靠了靠,“郭老夫人難道對在下不滿意?” 既然明白了自己的心意,周承輝也看明白了郭氏的心意,不然以她的閱歷,又怎么可能由著自己頻頻打著做學問的名義往長興侯府里跑?而楊驕在宮里的時候也說了,郭氏原本并沒有打算帶她到長春宮去,可見她并沒有嫁孫女兒給周珩的意思。 那么,郭氏,確切來說,長興侯府,所圖顯而易見。 既然周承輝將話挑明了,郭氏也不在他跟前遮掩,“妾身只有這么一個孫女,所幸不論品貌還是教養,都是頂頂出挑的,自然想要她有個好歸宿,只是國公爺應該很清楚,侯府并不是您最好的選擇,兩宮,也會這么想?!?/br> 大家一個愿娶,一個愿嫁,那就好辦多了,現在大家只要商量著,怎么能光鮮順利的促成這樁親事便好。 “過些日子,朝廷會有人請立太孫,不知道郭老夫人怎么看?”周承輝并不接郭氏的話,而是換了個話題。 請立太孫?郭氏一下子坐直了,如果之前放棄周珩,她心中還略有遺憾的話,那若是孫女兒做了太孫妃,這個誘惑可太大了,“兩宮也是這個意思么?國公希望老身做什么?” “有道是三十而立,父王已經年過三十,卻二十年困守太子府,每每想到不能在君父跟前盡孝,都唏噓不已,”周承輝的話異常深沉,“前些日子,父王還跟我說,皇爺爺年事日高,為了個太子之位而不顧父子天倫,實在非人所為,他已經準備上書請辭太子位了?!?/br> 周璨請辭太子位?郭氏一下子站了起來,“這怎么可以?國公說的可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因為當年張老天師的話,父王跟皇爺爺父子兩個,已經近二十年未曾相見了,郭老夫人既為人母,也曾為人女,骨rou分離的痛,自然最明白不過,”周承輝微微一笑,有道是退一天海闊天空,能叫周璨身邊的人說服他為了孝道舍棄太子位,周承輝也是安排了好幾年。 骨rou親情?這東西在皇家有么?郭氏根本不相信周承輝的話,也不相信剛才還跟自己說什么“立太孫”的周承輝,會真的舍下原本就該屬于長子嫡孫的皇位,“國公說的是,皇上看到太子如此孝順,定然十分動容,只是太子跟皇上已經二十年未見了,而昌王殿下,則是在皇上眼前長大的……” 怕就怕周璨父子弄巧成拙,這邊請辭的折子一上,那邊建安帝順勢準了,到時候,搬了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那就再來一回雙龍不能相見好了,”周承輝不以為然的一笑,就沖這句讖語,他也賭顧氏母子不敢立馬接受了太子之位。 “看來國公爺您已經成竹在胸了,若有什么用得著老身的地方,您只管吩咐就是,”在周承輝跟前,郭氏還真擺不起祖母長輩的架子。 見郭氏起身向自己行禮,周承輝連忙站起身來,“老夫人莫要對晚輩行此大禮,還請老夫人再等上些日子,一旦事情塵埃落定,我定然會請皇爺爺賜婚?!?/br> ☆、第93章 九十三站隊 郭氏對宮中事還是了解的,建安帝不喜歡太子周璨那是毋庸置疑的,這小兒子,大孫子,周璨這些年能在太子府里過的風平浪靜,也得感謝他生了個好兒子,只是郭氏到現在,也沒有想明白,周璨做態請辭太子位,跟周承輝封太孫,有什么關系? 郭氏索性跳過這其中她想不明白的關節,只想著如果周承輝真的被立為太孫,他年紀已成,又比周璨要更得建安帝的喜歡,子強父弱,未必人人樂見,到那個時候,周承輝退上一步,娶一個家世略差的太孫妃,沒準兒還能得周璨的喜歡,畢竟等建安帝不在了,他還要在未來的天子周璨手下討生活,這個時候,郭氏倒真想尋個機會見一見周璨了,最起碼,得弄清楚他的身體如何。 “我那幾個兒子,沒有什么大的本事,想來國公爺身邊也不乏謀士能人,不過他們雖然才具不足,但忠心老身還是可以拿性命擔保的,若是國公爺以后有什么差遣,只管叫人送信兒過來?!?/br> 郭氏相信周承輝的能力,也信實了他的承諾,同樣,現在擺在她面前的也是一個絕好的機會,何況將自己未來的孫婿推上太孫之位,也是符合大道的事情,就算將來事敗,道義上,楊家沒有任何站不住腳的地方。 雖然做為長子嫡孫,等太子周璨登基之后再立周承輝為太子,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可是這繼承人若是由建安帝早早定下,以后再出個什么“梁貴妃”來,像取代周承輝的位置,也得看周璨敢不敢頂著“不孝”的罪名了。 想想這些,郭氏也覺得自己是領著楊家跟著周承輝在打一場幾乎不敗的仗,這個認知叫她熱血沸騰,現在就算是押上整個楊家,郭氏也是在所不惜。 周承輝走后沒多久,楊驕便知道了他跟郭氏談話的內容,而這樣的承諾,也讓郭氏跟王氏欣慰不已,等將屋里人都遣出去了,郭氏拉了楊驕的說囑咐道,“這些日子你就不要再出門了,以外稱病吧,好好跟著你伯母跟大嫂打理家事,外頭的事,有祖母呢?!?/br> 楊驕點點頭,“孫女兒知道了。只是還請祖母閑時往太子府坐坐,畢竟太子妃娘娘身子越來越重,只怕有人不想她安然生下這一胎,”她略頓了一下,沉吟道,“若是國公為太孫,對于整個太子府來說是好事,可對于府里有些人來說,并不見得是什么喜信兒了?!?/br> “驕娘你的意思?”郭氏一凜,笑容微斂。 不能提醒周承輝,也只有叫自己的祖母多費些心了,楊驕嘆了口氣,“祖母想想,現在靖國公被立為太孫的話,絕了誰的路?那個梁嬪,孫女小時見過一面,后來聽蕊娘jiejie的話音兒,也是個心大的……” “她敢?”郭氏嘴里說著,心里卻在回想太子嬪梁氏的為人。 郭氏去太子府幫太子妃梅氏診脈的時候,就遇到過往太子妃處請安的梁氏,也見識過她的驕縱。 梁氏已經育有一子兩女了,可還堵著她問診,甚至開口就要產子的神方,雖然郭氏是超品的誥命,根本沒有給梁氏好臉,但也算是見識了這個女人的囂張跟無腦。這樣的女人最是不能講道理的,常年在太子府里為所欲為,也將她慣得不知道懼怕,若是她知道了周承輝要封太孫,真能從大局出發? 而一個嬪妾之所以敢在正室面前挺腰子,所恃者,不就是那個寵愛她的男人,而一個男人,可以不顧嫡庶,讓一個嬪妾無法無天,也足可見其心胸跟頭腦了,指望這樣的父親,真不還如趁著皇帝還在的時候早做打算。 楊驕看著凝眉沉思的祖母,前一世郭氏在盡力為皇家出力,保證長興侯府的富貴的同時,也殫精竭慮的保持著跟鄭氏和顧氏兩支的關系,希望兩邊不得罪,可是最終,也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周琛在收拾周珩的時候,根本不念郭氏曾經對他們母子的幫助,任由周昧跟西府誣陷侯府,致使楊家抄家滅族。 這一次,西府已經敗,杜如柏也變成了個世人眼中的無德小人,長興侯府的隱憂不在,她們既然已經選定的目標,不如就放手一搏的好。 萬壽節前夕,正是各省各州往盛京城里送壽禮的時節,而太子周璨的一道折子,如果周承輝所料,在朝堂上,甚至整個盛京城,激起了不小的風浪。 太子周璨每到年節,都會有折子遞上,可今年這道折子,不只是為建安帝歌功頌德,也不是祝父皇萬壽無疆,而是在這些之后,太子則哀訴了自己這么多年的思親之情,跟因為未曾在建安帝跟前盡孝的痛苦,懇請建安帝廢了他這個太子,以便自己可以日日侍奉君前,盡人子本分! 這下朝廷上下可炸了鍋了,甚至顧氏一派中,也分成了兩支,有贊成周璨說法的,認為他確實太過看重儲君之位,而失了人子的孝道,現在翻然悔悟,諫議建安帝成全了周璨的孝心,甚至有激進者,直接公然上書,彈劾太子幾狀罪,不堪再坐儲君之位,建議另選賢能者為太子。 而另一支,則卻如周承輝所說的那樣,擔心真的立了周琛,再來個“兩龍不得相見”,將周琛困死在太子府里,最后反而被出了太子府的周璨得了利。 當然,還有另一派堅持“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痛罵支持廢太子的顧派,罔顧禮法大義,而且,太子之所以不能在君父前盡孝,完全是因為前頭張天師的讖語,這也恰恰說明了太子是仁孝之人,有這樣仁厚孝賢德性出眾的皇太子,是大晉的幸事! 因為太子的折子,朝堂上下的注意力全從“如何辦好皇帝的五十五大壽”,變成了“如何用奏折昭告天下,我支持哪邊兒???” 短短十數日,各省科道言官的折子,便如雪處一樣飛向內閣,而做為顧貴妃“娘家大伯”的顧培正,卻一直對此事保持沉默,只是將各種意見不同的折子一一封好,送到無極宮去,甚至連時常往顧府去的周琛,都不見了。 顧培正也是被周璨這突然的一筆給打懵了。他專權,貪權,也正是因為這個緣故,他時時揣摸建安帝的心思,以他的心意為心意,只求將內閣首輔的位置坐穿!顧培正當然清楚三個兒子中,建安帝最喜歡的就是昌王周琛,而他,當然也樂意看到跟自己當親戚走動了許多年的周琛最終登上大寶。 可這個時候,顧培正卻覺得不是自己說話的時候,在他眼里,周璨無疑是窩囊且愚蠢的,這么個蠢貨忽然來這么一下,背后必有故事,他要等著,看看周璨背后究竟要做什么,到那個時候,他再出手,才能一擊得中,將周琛順理成章的拱上太子之位,成就他的從龍之功! 一向將朝政交給顧培正的建安帝,在顧培正這兒,只得到“太子純孝,廢立之事,是國事亦是家事,但憑皇上圣裁,”然后就眼睜睜的看著顧培正上折稱病,將朝事盡交于次輔張明翼。 慈寧宮內,姜太后看著比自己也年輕不到哪里去的兒子,“你難得出無極宮,今兒是怎么了?” 聽到母親半調侃半嗔怪的話,建安帝頗為慚愧,“張天師又煉了一爐好丹,雖然不能助人飛升,卻有延年益壽的奇效,兒子特意拿了一瓶,獻與母后?!?/br> 建安帝這些天,被一群朝臣給煩的夠嗆,能給他解憂的顧培正偏又病了,另一個可以解惑的張天師,又以修道之人,不問俗事的理由,直接不出他的龍虎觀,只虔心煉丹去了,建安帝無奈之下,便跑到自己母親這里來了。 姜太后才不會吃這些誆人的玩意兒呢,不但她不吃,內心里,她也是不愿意兒子服用的,偏多少年來苦勸無用,還將母子之情越勸越遠,無奈之下,她才放棄了,“擱著吧,這種東西再好,皇上也要少用一些,若是龍體不安,還有太醫在呢!” “哼,都是一些庸醫罷了,朕信他們,還不如多誦誦經呢,”建安帝今天是有所求而來,也不愿意在這些事情上再跟自己母后糾纏,這仙丹的妙用,只有服過的人才知道,而自己的母后,只是太過固執。 “今天內閣送來的折子,說是萬壽節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宮內,不知道鄭氏安排的怎么樣了,”建安帝環視四周,沒有見鄭皇后,“今天沒有人過來陪母后說話?” “這都什么時辰了?皇后她為了萬壽節的事,忙的夜不安枕,這不,早上過來請了安,就又忙去了,你放心,有皇后在,必然不會出岔子,”在建安帝跟前,姜太后還是不忘給自己的正經兒媳說好話。 “唔,鄭氏料理宮務來,還是不錯的,”除了年初一大朝見的時候,建安帝幾乎沒怎么見過鄭皇后,現在幾乎都要想不起來自己這個發妻的模樣了,“不過她那個娘家,偏是個不省心的,這些天上躥下跳的,沒個安生!” 說起鄭皇后,建安帝不由想起來她那個兄長,仗著是正牌子國舅,儼然勛貴之中第一人,成天一道一道的上折子,跟那些贊成廢立太子的朝臣們打嘴仗,建安帝也是才發現,自己那個大舅子,還真是好口才!可也不想想,明明是周璨他自己上折子請辭太子的,怎么搞得好像是自己這個親爹不慈,要廢了他這個太子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