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今天不上班 第662節
這個書上沒有記載,少正卯和他的學說,都被孔子滅了個干凈。 孔子認真道:“少正卯此人,小人之桀雄,曾名揚于世?!?/br> “我與他相辯,他提出了一個問題。曰戰車疾馳于道,馬受驚,只可變道,不可勒馬。有萬民縛于正道,有一人縛于斜道?!?/br> “問我是殺萬人行正道以救一人,還是殺一人行斜道以救萬人?!?/br> 眾人一驚,好犀利的問題,這種情況,是選正道,還是斜道? 炎奴撓了撓頭,這個問題有些詭異。 他問孔子:“你怎么答的?” 孔子說道:“我打死了他?!?/br> “哦?”炎奴一怔,想了想,哈哈大笑。 然而其他儒者卻笑不出來,世家權貴們全都驚駭。 史書記載,孔子殺少正卯,但不知道為什么殺的,因為他把少正卯的學說都毀滅了。 只說少正卯心智強大而危險,行事偏離而堅定,言辭虛偽而無法辯駁,學問博大卻又丑陋,致力做錯事而不是恩澤他人。 有傳說,孔子是和少正卯論學問,辯不過,惱羞成怒,把少正卯殺了。 可這豈不是成了丑聞?世家們為了維護圣人權威,紛紛掩蓋此事,或是為其開脫。 沒想到,孔子復生,當著這么多人的面說:我就是打死了少正卯。 這豈不是承認了,他回答不上少正卯的問題,而惱羞成怒嗎? 孔子正色道:“少正卯之言,真正的罪惡,不在于殺一人還是萬人,而在于有人高高在上,把人縛于車輪下,還要逼人選擇正道還是旁道!” “世道禍亂的根源,就是總有人創造如烈火灼心般的規則,煎熬萬民?!?/br> “逼迫人們,在壞與更壞之中,兩害相權取其輕?!?/br> “可既然都是‘害’,就都不該做。從來就沒有人可以劃定正道和斜道,提出這般問題的人,才是罪無可赦,當天下共誅之!” 炎奴頷首,沒錯,憑什么逼人做出這種選擇。 霎時間,他想起了大災之年,戰亂之中,無數百姓都要面臨煎熬的選擇。 是丟棄老人,還是丟掉孩子?是餓死男人,還是餓死女人?是殺死熟人,還是殺死陌生人? 無數的家庭都在煎熬,制造這些問題的人卻高高在上。 “孔子你說得好??!貴族讓百姓去考慮餓死誰的問題,餓死老人,餓死妻子,還是餓死孩子?亦或者全家都餓死?” “可他們為什么不能都活下來?為什么一定要餓死誰?” “為什么一定要在壞和更壞之中做選擇?” “是誰做了這個規則?做出這個規則的人,是所有人民的敵人?!?/br> 炎奴一直以來,都知道想要太平,一定要反抗蒼天,一定要蕩平門閥權貴。 可都是一種樸素的理解,知道這么做是對的,但背后的原理他說不明白。 如今孔夫子一句話點透,終于讓他講清楚最核心的關鍵。 就是一個個不合理的規則,把萬民放在選擇中煎熬,世道才這樣絕望的。 想要太平,就得反抗這種規則,創造不需要做兩害選擇的環境。 無論是刑天還是伐無道,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人們,以后不必做出這樣的選擇。 妙寒閉上眼,想到了天道那永遠比人多算一層的可怕。 “天道是這樣,權貴是這樣,逼迫人們選擇,可所有選擇都是錯的,兩條路都是死路……” “制造這些問題的,才是真正該死的?!?/br> 在秦始皇陵,乃至一直以來。天對于反抗規則的人,總是逼迫他們選擇,看似有兩條路,其實都是死路。 無論人選哪一條,天都是要么贏,要么贏更多。 唯有炎奴這樣無上的力,直接打死創造規則的人,才能打破這無解的循環。 “人人都該有更好的選擇,我要世間一切有害的選擇都消失,方為太平?!毖着f道。 這話就連孔子都一滯,可是這樣的太平,他也沒見過,無法評價。 妙寒揮揮手,讓人將投降的權貴盡數斬殺。 他們哭爹喊娘也沒用,沒了他們,世界照樣轉,人家麾下,人才濟濟,古往今來無數圣賢、名臣皆在。 那才是真正的經世之才,他們相比起來,都是蠹蟲。 他們過去無往而不利的口舌,圣人道理,連胡蠻都得接納,可如今說破天也沒用了。 孔子、孟子就站在這呢,世家再也沒有了圣人之言可以開脫自己。 他們所推崇的孔圣,甚至提出要將他們曝尸三日! “不!孔仲尼你大偽,你不仁!” 他們叫罵著自己的圣人,他們以圣賢的道理走到今日的地位,卻完全無法接受真正的孔子。 這一日,京城大道之上,人頭滾滾。 天子被斬殺了,世家的血流盡了,無數權貴的尸體掛在路旁,曝于天日之下。 大雨傾盆,那是粟雨,裝滿了谷倉。 輪回臺立在城中,又有一批江南的死者,從樂土輪回而來,與他們尚在人間的親友相聚,滿城盡是狂歌。 妙寒連同管仲、諸葛亮等人,明示新法,整肅城中法度,以免有人乘機作亂。 賦稅徭役全部廢除,就連官爵都廢了。 妙寒甚至都沒有稱帝,只是建立了一國,重塑了法紀,自己依舊只是太平軍的領袖而已。 “人皇,為何不稱帝?”人們都很奇怪,建國而不稱帝,如此不倫不類,讓他們很不適應。 連炎奴都問:“雪兒,你不用當皇帝嗎?” 妙寒笑道:“呆子,人皇只是一種手段,而非目的?!?/br> “我從來就不想當皇帝,只想天下太平?!?/br> “如今我已有了人皇的能力,可以平定人間,又何必還要有人皇之名呢?!?/br> 她從始至終都說自己不想當皇帝,所以之前很抗拒人皇。 直到人神一戰,她才終于想通,人皇本質上,就是一種能力,一個刑殺蒼天的象征。 而她是最適合的人,所以為了太平,她毅然接下了這個擔子。 如今既然有了這個能力,可以橫掃天下,其他的一切名頭,又有何意義呢? “呆子,你是我的大將軍,我是你的帝之佐?!泵詈⑿?。 炎奴哈哈大笑:“雪兒,那你趕緊給我一道帥令,我要北伐!” 他放心地把江南交給妙寒,雖然整個南方,還有大片的土地沒有攻下,堪稱立足未穩。 但南朝天命已經滅絕,天道已經不能出力了。 如此憑得就是真本事,那江南誰擋得住歷代名臣、名將?還有他們士氣如虹的太平軍? 如今拿下京師,妙寒安撫完百姓,馬上就點將,派出一個個獨當一面的大將,去收復江南各地尚在晉國名下的郡縣。 又命炎奴為帥,領軍北伐。命諸葛亮為西征統帥,去取巴蜀。 十幾路軍勢齊出,欲要橫推天下。 消息傳出,惹得各方天命胡蠻,以及割據勢力又急又怒。 什么意思?這女人前腳殺完天子,滅了滿城權貴,當天就出兵十幾路。 這是根本沒把天下諸侯當人看? …… 第444章 神洲已成燎原火,千軍萬馬避血袍 炎奴北伐,動靜并不大,因為他只帶了七千人。 而同時間,石勒的孩子石虎,率領十萬虎狼之師,輕而易舉地殺過了長江。 “什么長江天險,也不過如此!” “這不是一下子就跨過了嗎?” 石虎攻破了江夏,幾乎沒有經歷什么抵抗。 麾下有曾經的修士向他解釋:“所謂天險,便是天道之險,我觀東晉天命已失,氣數已盡?!?/br> 石虎得意道:“哈哈哈,難怪那群泥腿子,輕而易舉殺進了建康城?!?/br> “晉人一群燕雀犬羊,沒了天道庇護,還不是任人蹂躪?” 他不知還有人皇,也不曉得東晉的天命就是被妙寒吞噬的。 眼看自己渡江也如此輕松,便覺得太平軍攻破建康并沒有什么難度。 當即也想要復刻炎奴的戰績,橫掃江南。 他縱兵劫掠,一路殺到永安、巴陵一帶,果然沒有遇到什么抵抗。 晉軍的將領,地方督鎮的太守,可謂望風而降。 他們不可能讓自己處于太平軍和胡蠻的兩面夾擊中,必須選一方投靠。 如果太平軍善待豪族,南方基本是傳檄而定,城頭變換大王旗,瞬間整個江南都會投靠太平軍。 可惜,太平軍的選擇截然相反。 各方太守得知京師淪陷天子被殺,又得知太平軍廢除門閥九品制,濫殺世家豪族官員,頓時又怒又懼。 對石虎的大軍根本不抵抗,反而送錢糧、送兵員,全部投靠了天命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