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今天不上班 第388節
說罷,他頂上浮現三花,一朵金花熠熠生輝,依然綻放,還有一朵銀花和玄花,尚為花骨朵,但也含苞待放。 可任由他如何掙扎,毗濕奴動也不動,指尖圓輪溜溜轉動。 “你東方群仙,應劫而不入,還想著隨時脫身么?” 毗濕奴引動強橫的神力在散仙體內涌動,最終侵蝕進頂上元神金花,將其全部包裹。 至此,這名散仙被強制收服,淪為其護法,元神已被掌控,連死都難。 這下子,散仙臉上滿是懊惱,真是悔不該來這天竺神域。 天竺神系中的三相神極為強大,尤其是在其神域中,堪稱無敵。 是以神洲修士,一般不敢去羅馬、天竺這些海外之神的領域里。 毗濕奴這種級別的神,真要想動他們,尋常仙人都跑不脫。 “匡仁!你誤我!” 他直呼廬山大仙之名諱,正是氣到極點。 作為散仙,逍遙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只要不想,完全可以不回來摻和神洲浩劫。 探索太虛,清心寡欲,自修大道,不開心嗎? 他純粹是與廬山七仙有交情,應邀而來,一塊對付刑天。 若事不可為,他走就是了。 而廬山七仙之首的匡仁,拜托他來警示天竺眾神,不要掉以輕心,同時尋求合作,共同對付刑天。 他想著不用正面對抗刑天,不過是傳一下話,共享一下情報,便來了。 結果把自己陷這了……此刻腸子都要悔青掉。 仙與神井水不犯河水,毗濕奴過去也很好說話的,沒曾想大劫之下,變了個人似的,一言不合就禁制他元神。 毗濕奴淡笑道:“若要化解塵世劫難,自當全心全意,怎能還有退路?” “放心,此劫過后,我自當放歸?!?/br> 毗濕奴顯然知道東方群仙自由度高,不像他們這些神靈,有職責在身,受限于文明所在。 而聽到他這話,那散仙勉強松了口氣,奴役仙人有大因果,毗濕奴也不敢一直奴役,不然天道會罰祂。 眼下沒罰,沒有產生天道怨氣,大約……是因為大劫之下,這也是天道的意思…… “唉,神靈,你要貧道做什么?” “還有哪些仙人到了,都請來一敘吧?!?/br> 毗濕奴說著,揮手間隱藏了散仙身上的神甲,放他離去。 散仙唉聲嘆息,但受制于人,還是拱手道:“明白,我這就請廬山七兄弟都過來……” 他心想自己徹底入劫,廬山七仙怎能還置身事外?廬山仙宗的覆滅,可是他們自己的事。 當即,散仙一步就跨出到天外。 他眺望了一眼,遠方的鎮星,隨后一劍插入虛空。 只見他攪動時空,一個扭曲,整個人都消失不見。 …… 第272章 留侯之子 天外鎮星,充斥混沌氣體,刮起威能恐怖的風暴。 一座金殿漂泊其中,綻放的彩霞撐開一片廣袤區域。 該區域若論大小,不亞于整個神洲,然而在這無盡的罡風里,就好像大海波濤洶涌中的一葉扁舟般渺小。 彩霞庇佑下,千余名修仙者盤坐靜修。 將近一半為更新期,或體放星光,三頭六臂;或頭角崢嶸,肋插雙翅。 皆為各大仙宗或頂尖門派培養的更新期大能,長年累月在太虛之中修煉。 而這鎮星混沌之中,奇珍無數,萬事萬物都蘊含著濃郁的法則之力與元氣,極為有利于修行。 更關鍵的是,環境好似天地未開,一切鴻蒙。 兩儀生四象之妙化,在這里就好像風景一般常見,許許多多在神洲天地罕見的,甚至壓根沒有的物質,在此地孕育而出又破滅消散。 如此萬物生生滅滅,可謂處處充滿妙義。 當然也危險至極,單說其壓力,就是神洲天地的百萬倍。 又充斥混沌撕裂般的毀滅氣息,形成狂暴的罡風,風暴之大足以將幾百個神洲天地淹沒。 更新期可才此地修行,離塵期就很是勉強了。 若無鎮派法寶,或厲害的神通,離塵期僅憑自己的力量,在混沌里堅持不了半個時辰。 于是就有各大仙宗的強者,在混沌里用仙器開辟安全區域,好供后輩天才在此落腳、長居。 眼下這座金殿,正是廬山大仙的上乘仙器。 都不需要催動,就會自行吞納混沌萬物,煉化為仙力。 單單立在此地,便庇護方圓萬里,風暴不侵。 而像這樣的區域,鎮星混沌之中,到處都有,單是屬于廬山仙宗的,就有七座。 此時此刻,一些為了避禍,從神洲借助天尊令逃離的門派高層,正盤坐在最外圍,低聲交頭接耳。 “掌門,仙人們為何還不回返神洲?要在這鎮星混沌中駐足?” “刑天大軍橫推海外,各大門派十不存一,我等道統只剩少許弟子,流浪于大洋荒島之上?!?/br> “已不知多少弟子,淪落地府,亦不知多少散修,投靠刑天?!?/br> “再不制約,修行界都要沒了?!?/br> 他們很是焦急,早在十日前,廬山七仙就回來了。 不僅如此,還陸陸續續回來了一些散仙。 乃至太行、峨眉兩大仙宗,也回來了四名仙人。 合計十八名真仙,在過去無大事的時候,這陣容堪稱豪華。 “或許還有大仙要來,路上耽擱了吧?” “仙人們到底深入太虛多遠?一個五行大遁,難道還回不來?” 五行大遁,堪稱趕路神技。 甭管多遠,一步跨出就能遁至。 但是,距離越遠,則誤差越大,這種誤差在神洲地界還看不出來,可到了太虛,就極為明顯了。 為何仙宗的仙人,都要在各大混沌星辰中,留下自己的仙器,開辟出一片安全區? 除了方便后輩修士以外,也是作為一個中轉站來用。 強化定位精確度,提升感應清晰度,畢竟是自己的法寶,哪怕相隔億萬萬里,亦可以感應定位,不會一個大遁,跑到未知的地方。 當然,沒有這個神通的仙人,會精修時空法則,直接以仙人之術大挪移。 但作為法術,消耗是很大的,距離越遙遠,消耗就越恐怖。 眾多離塵期雖然了解這些,但對于仙人到底跑到多遠,卻沒有概念。 想著再遠能多遠???多用幾次五行大遁或者大挪移,難道還回不來? “咻咻!” 忽然之間,七道身影從金殿中飛出。 后輩修士們,連忙起身行禮:“拜見廬山七仙?!?/br> 這廬山七仙,又稱匡氏七兄弟,皆姓虞,以仁、義、禮、智、信、溫、良為名。 長兄匡仁,境界最高,已是地仙之境,同時也是廬山祖師。 他們七兄弟入道很早,遠在戰國時期,他們就結伴在廬山修行。 那時候廬山還不叫廬山,乃是因為他們結草廬在山中清修,又為匡氏,自此得名匡廬之山,再之后便簡稱廬山。 緊隨其后,太行、峨眉兩名真仙也迎了出來。 之后又是六名散仙,皆廣袖飄飄,仙意盎然,衣冠樸素。 這些散仙是不屬于任何宗門,沒有傳下道統,自由自在的仙人。 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但卻可和海內外那些苦逼的散修、清隱士完全不同。 他們乃是先秦煉炁士。 那時候尚沒有出現門派之見,畢竟除了蓬萊以外,最早的修仙門派是漢朝才建立的。 所以先秦時期,修仙之人無一不是驚才絕艷之輩,從黃老之學、老莊之道、陰陽家法門中,汲取道理,自成一派。 “終于要回神洲天地了嗎?” “不對,他們好像在等人?” “到底是等哪位高人?諸多仙人竟都出面相迎?” 后輩修士們皆翹首以盼,好奇不已,他們難得可以見到仙人,如何不心癢難當? 只見大殿之外,無盡恐怖的黑暗風暴中,綻放出無量光。 無數狂暴的混沌粒子氣,好似煙火般碰撞、攪動! 形成一片巨大的旋渦,連光線都扭曲了。 下一刻,一棵參天巨樹,根須虬結,森羅萬象,從時空中冒出。 而在粗壯的枝丫上,有一座藤木構成的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