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節
唐璟也道:“這我知道?!?/br> 鎮國公猜著他的心意,又緩緩道:“等過段時間,我打算親自上門拜訪晉王府。怎么說咱們兩家也是親家了,我離開京城的這些日子,聽說晉王府對府里多有照拂。我記著他們的好,所以想送些薄禮過去?!碑斎贿@些話在鎮國公看來,都是些廢話,他要說的也不是這個,下面的一句才是他真正的意思,“我打算下個沐休日再過去,你……要不要也一同前去?若是不去也不打緊,下回去便是了?!?/br> 這么說著,鎮國公不自禁地露出些許期待。他是真想要跟兒子緩和緩和關系的,就是不知道他們家二郎給不給他這個機會了。 好在唐璟確實是想去晉王府的。能見朝安,他為何不愿意? “自然是要去的?!碧骗Z應道。 鎮國公心頭大定。 他又坐在那兒說了些有的沒的,可是一直都是他在說,說了半天,腦子里想到的那些話,終于被他說盡了。 鎮國公本來也不是多么善言辭,準備的那些話都說完了之后,他也沒辦法再腆著臉待下去了。鎮國公起身,不舍地告了辭,才半低著頭,頗有些心事重重地出了門。 奉安見國公爺走遠了之后,才從外頭溜了進來,神神叨叨地來了一句:“少爺,國公爺已經出去了!” 唐璟卻只覺得他閑著沒事情做:“我又不是瞎子,還用得著你來說?” 奉安嘿嘿地笑了兩聲:“我這不是也覺得太驚訝了嗎。國公爺竟然也會過來討好少爺,擱在以前哪有這樣的事兒?” 誰說不是呢,唐璟想到。 他心里也深知,這老頭子如今服軟,也不過就是因為自己有幾分本事,做出了一些事情叫他心服口服了起來??商热羧缃竦乃琅f和以前一樣呢,倘若他沒有被圣上封侯,依舊只是個聲名不顯種地的,是不是他如今依舊會被那老頭子唾棄,瞧不起?甚至恨不得把他逐出族譜呢? 說到底,如今的這些善待,也不過就是因為他做出了一點實績罷了。要不然,這世上哪有那么無緣無故的另眼相待呢。 正是因為如此,唐璟見著那老頭子主動想要重修舊好,心里才沒有什么波動。這感情來的并不是那么純粹,他也就不那么稀罕了。 唐璟沒有理會奉安抽風似的感慨,只是吩咐著:“讓張屠夫過兩天宰一頭小豬,我要帶你去晉王府?!?/br> 奉安笑憨憨地應下了。放在以前誰能想到了,有朝一日連豬rou都成了稀罕的玩意兒,拿出去還頗受歡迎,倍有面子??偠灾痪湓?,他們家少爺可真厲害! 回了京的鎮國公也沒有在外面瞎溜達,他正打算回府,不過在回府的路上,鎮國公忽然看到了一家鋪子。 心中忽然劃過一個念頭,鎮國公當即讓他停下馬車。 他從馬車上下來,對著那首飾鋪子擰了擰眉頭,有些糾結地走了進去。 鎮國公府里頭,孫氏瞥見他回來,也沒給什么好臉色。想想也知道,這人肯定又在外頭說她的壞話了,這就是孫氏為何不愿意去李家的原因——那李尚書對自己做的糊涂事兒清楚的很,每次一看到那人,孫氏都渾身地不自在。 當然,孫氏最恨的還是這個死老頭子,見天兒在外人面前說她的不是,好在李尚書不是什么多嘴多舌的人,如若不然,只怕整個京城都覺得是她胡攪蠻纏了。 鎮國公在孫氏跟前坐了下來。 孫氏被自己七想八想地給氣到了,實在是懶得搭理他,臉一偏,便轉到了另一邊。 鎮國公摸了摸袖口。 半晌,孫氏眼前出現了一個木盒子,盒子半開著,里頭躺著一支碧玉簪子。 第184章 封萬戶侯 府上的人都知道,自打他們國公爺去外頭轉了一圈過后,國公爺跟夫人便和好如初了。 眾人也不知道這里頭到底又發生了什么事兒,但兩位主子和好總歸是好事兒。否則,他們這些下人也要連著吃掛落。 鎮國公送的那支碧玉簪子,孫氏雖然嘴上說不稀罕,可是過會兒從房里出來的時候,卻還是插在發髻上了。 有丫鬟眼尖,立馬就看出來了他們夫人今兒帶的簪子,丑得有些新奇。 “夫人這簪子是哪兒買的?怎么以前從來沒有見過呢?!?/br> 孫氏捂著嘴巴笑了笑,滿是期待地問了一句:“怎么樣,好看吧?” “……”丫鬟心里一突,忽然開始慶幸起來,自己方才沒有胡說八道,她只能昧著良心點了點頭:“好,好看?!?/br> 孫氏越發高興了:“這是你們國公爺從外頭給我帶過來的。這都老夫老妻了,竟然還買東西送給我。我又從來不缺首飾戴,根本不稀罕這東西。都是他,說什么都得讓我帶著,真是拿他沒辦法?!?/br> 丫鬟聽著,愣是擠出了一絲笑意:“國公爺的眼光可真是好?!?/br> 孫氏矯揉造作地來了一句:“還行,也不過就是那樣吧?!?/br> 那死老頭子,一輩子都被給她送過什么東西,別說是簪子了,就連一口吃的都沒有給她帶過。每回從外頭買了什么東西回來,都是買給他自己的,從來也沒有想過她。這回卻也不知聽了誰的話,突然開竅似的,竟然學會哄人了。 法子并不怎么高明,但勝在有用,起碼如今孫氏便已經原諒他了,也不會再想著用什么點子來對付他。 夫妻兩人總算是能安安靜靜地坐在一張桌子上吃飯了。 傍晚,鎮國公便被召進了宮里頭,這大軍歸京,總歸是要接風洗塵的?;噬献屓嗽趯m里準備了喜宴,請了鎮國公他們幾位將軍入席,這回來的人依舊不少,就連唐璟,也被請了過去。 且他坐的位子還顯眼得很,畢竟他可是這回的大功臣了,坐在這樣的位子上,眾人也不好指摘什么。 一天之內連著兩次看到自己兒子,鎮國公也有些高興,尤其是,上首的圣上還接連不斷地夸著唐璟,叫鎮國公這個當爹的,總覺得面上光彩。 放眼整個京城,如今像他們鎮國公府這樣厲害的人家,也沒有幾個了。鎮國公覺得自己已經很是對得起列祖列宗了。 酒席上,總少不了論功行賞的?;噬线@回辦這個接風宴,其實也不過就是為了封賞的。自吳元帥到底下那些年輕小將,都或是被升了官銜,或是被賞賜了良田金銀,唐璟這個在圣上看來可抵千軍萬馬的大功臣,也由千戶侯,搖身一變,變成了萬戶侯。 一字之差,卻千差萬別。 放完整個大燕,也沒多少萬戶侯,更沒有唐璟這般年輕的萬戶侯。 倒是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說唐璟德不配位的。他們看了這么久哪兒還能不明白了,圣上擺明了就是看重唐璟,就是想要提拔人家,他們反對也沒用,只會自討沒趣。 確實,在皇上看來,唐璟是擔得起這個萬戶侯的。這次大燕與安南一戰,若沒有唐璟的話,誰勝誰負還未可知。經歷了這么多的事兒,皇上也不像以前那樣對大燕盲目自信了。他們大燕或許強過安南一些,但是想要徹底壓著安南打的話,也還是挺困難的。如今能打贏安南,順帶震懾周邊的藩屬國,這里頭多是唐璟的功勞。這么一個萬戶侯,皇上還覺得給得不夠呢。 可這對唐璟來說,卻是一個扎扎實實的意外之喜了。 封了萬戶侯,以后他拿的食邑便不知多了多少倍了,這叫唐璟有種自己一下子從窮光蛋變成富人的大喜之感。有爵位,有封邑,這個是天上掉的大餡餅。 唐璟興高采烈地謝過了圣上,嘴角的笑意收都收不住,坐回去之后,還是一副高興地快要上天的模樣。 李尚書見狀,同鎮國公道:“依我看啊,要不了多長時間,你家這小兒子品階都得要追上你了?!?/br> 鎮國公就當他是在羨慕好了:“他若是能追上我,我高興還來不及呢?!?/br> 若真是一門兩個國公爺,那得是多大的榮光?可雖然這樣說,鎮國公卻沒敢真的這么想,他這個國公的名頭還是從他老子手里接過來的,且還是差點把命都丟了,才保住了這國公爺的名頭。唐璟想要做國公,那還得再來兩個這樣的功績才行。 不過鎮國公思襯著,往后應該也沒有那樣的戰事能得這小子立功了。 鎮國公答得干凈利落,卻叫李尚書對他看了好一會兒:“我怎么覺得,你打從戰場上回來之后,就變了許多呢?” “有嗎?” 李尚書點頭。 鎮國公仔細想想,也沒想出來自己哪兒變了,只是他也好奇自己如今在別人眼里是什么樣子,便殷切地問道:“你快說說,我到底那兒變了,變得怎么樣了?” 他是不是變得更好了? 李尚書呵呵地笑了一聲:“變得更惡心了?!?/br> 鎮國公瞬間拉長了臉,不再同他說話了,反而找上了旁邊的鄭尚書。 李尚書也不惱,只是悠閑地看了他一眼,又轉過頭瞧了瞧那邊的唐璟。雖然他也不知道這老伙計在戰場上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可如今看來,這變化還是不錯的。這個父子兩個人雖然合不來,可是脾氣卻都是差不多的,都是不會服軟的人。如今鎮國公能先服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幾位皇子這邊,也就三皇子看到唐璟又被提了封爵,順帶恭喜了一下蕭衡。 在他們看來,唐璟如今已經是太子這邊的人了,他高升,太子自然也算是受益人。 說來,三皇子還真是羨慕太子的運道:“我說皇兄啊,我要是有你的慧眼就好了?!?/br> 蕭衡笑問:“這就是從何說起呢?” “你看你,在路邊隨隨便便碰到一個人,都是有大本事的,雖說這本事應在種地上頭,可如今大燕,就沒有一個人能在種地上贏得過他。若只是這樣也就罷了,偏偏他還成了王叔了女婿,就連皇祖母,如今都高看他一眼了。這前程往后還能差得了么?” 唐璟畢竟是太子在這邊的人。他若是前程似錦,太子不也是多了一個得力的助手么。三皇子滿是感慨:“可見,你這運道是真的好得沒邊兒了?!?/br> 蕭衡但笑不語。 旁人都說是他運氣好,可在他看來,運氣好的那個,分明是唐璟。就連他,也是沾了唐璟的運道才得以安生過日子。 山東一行如此,這次更是如此。 若是沒有唐璟從天而降,帶來了那一壺石脂水,只怕他到現在還要跟那些大臣扯皮,沒準,還真要如了他們的意,被調到前線里頭。 總歸都是唐璟解了他的一時之急。 三皇子沒心沒肺慣了,且他說話從來只顧著自己心意,從不顧著別人的想法。他說得這些在別人聽來沒什么,在二皇子聽來,卻覺得刺耳得很。 從前他一直看不上的唐璟,如今已經變成了炙手可熱的侯爺,眼下只怕是他這個皇子湊上去,人家也不稀罕了。 他的這個好皇兄,確實如老三說得那樣,運道好得叫人羨慕。一出生便是嫡子,一長成便是儲君,除他之外,父皇從未想過立別人為儲君。命中注定的好運道,別人羨慕也羨慕不來。 可就是因為這運道,叫二皇子實在是不服。他總覺得,倘若太子沒有這份出身的話,未必會做得比他好。 都是天家皇子,又為何要以嫡庶定尊卑呢?何其不公? 慶功宴過去之后,也沒有什么人注意到二皇子。幾位皇子若是站在一塊兒,旁人多是注意的太子。更遑論今兒最引人注目的,也不是皇家的幾個皇子,而是唐璟這么一匹黑馬。 以務農的本事入了司農司,一入司農司便帶管整個官署,那司農司里的陳司農幾個,反而被派去了外頭,到現在都沒能歸京。也不知道圣上如今,還愿不愿意讓他們回京了。 這司農司,實際上就是唐璟管著了。且他如今又被封了萬戶侯,立下了赫赫功績,試問這京城里頭,還有誰能與他匹敵? 一時間,京城的諸位娘子都羨慕起了嘉寧郡主了。 晉王就喜歡聽底下人說,有哪些人家又開始酸上了他們晉王府了,哪怕沒有親耳聽到,晉王都能想象的出來這語氣是有多酸,多叫他高興。以前那些人有多瞧不起他定下的這門親事,如今便又多悔之不及。 晉王高興之余,又開始惦記起了兩家的婚事了。他這念頭在不知不覺之間已經變了,從前是不愿意女兒出嫁的,如今覺得唐璟無一處不好之后,又覺得他們兩個還是趕緊完婚比較好。 完婚了,旁人就不會再起什么心思了,否則他這一日日的還得擔心旁人搶他的女婿。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兒,只要臉皮厚,什么事兒做不出?譬如生米煮成熟飯,只要舍掉面子,便是定下的婚事也能攪和沒了。這京城里頭,又不是沒有那等沒皮沒臉的人家。 晉王實在是慌得很,便同晉王妃說起了婚事來。 晉王妃倒是不急的,只道:“我聽親家母說,他們家過些日子是要登門拜訪的,你急什么?到時候再與他們商議就是了?!?/br> 反正兩家都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隨時都能成婚。 晉王立馬站了起來,口中念念有詞:“過些日子便來?那我得去看看最近有什么黃道吉日?!?/br> “不是說了讓你不要急么?” “這事兒實在不能不急?!闭f完,晉王便又跟一陣風兒似的跑掉了。 來無影,去無蹤。 晉王妃連連搖頭。這性子,還真是十幾年如一日的不穩重。風風火火的這般心急,到時候豈不是讓鎮國公府看了笑話么? 不成,下回親家過來的時候,她可得事先提醒幾句,萬不能由著他們王爺的性子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