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節
莊大夫在旁邊笑瞇了眼睛,他看著眼前這個傻大個,解釋道:“既然侯爺出的那本書,是給想要養豬的那些人看的,那他們自然也不會像那些文人雅士一樣,還對出書的人有何要求。那些既要文采斐然,又得余味悠長的東西,跟咱們這回的書是沾不上半分錢的關系,咱們的,都是通俗易懂,也不會有多少人在意咱們的出身,這點你且放心好了?!?/br> 元屠夫聽著莊大夫的一席話,這才放了心。只要別耽誤侯爺的大事就好了。別的,他肯定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 有了元屠夫跟莊大夫的幫忙,唐璟兩天之間便收集了許多素材。元屠夫負責騸豬之法,莊大夫負責護理之道。這么長時間來都是他們二人合力照顧這些仔豬的,也是順順利利地將這些豬飼養長大的。 唐璟將他們這段日子以來的經驗全都給寫了下來,挑挑揀揀,便有了一本書的梗概了。 只是如今這本書也只是剛有了模樣,里面不少地方還需要再打磨打磨。唐璟也不急在這一時。他打算等這些豬全都出了圈,向世人證明他這養豬之法妥善之后,再將上這本書呈到御前。 雖則他們家侯爺已經說了,這書不過只有一個大概,可是元屠夫跟莊大夫卻激動得不行。不論如何,這也算是他們出書有望了! 唐璟在莊子里待了三天,告訴他們王浩若是殺豬,差人告訴他一聲便是了,不必特意等他回來。 王管事知道少爺那邊也挺忙的,便立馬應下了這句話。 唐璟臨走的時候,將自己的書稿也一并帶去,打算回到那邊再仔細斟酌斟酌。 這可是他寫的頭一本書,唐璟自然也想著盡善盡美,他還想著,要靠這本書一鳴驚人呢。 第165章 唐璟之責 唐璟一心寫書,渾然不知有關他養豬的事兒,已經是鬧得沸沸揚揚的了。 說來連唐璟自己也覺得怪好笑的。但凡是發生在他身上的事,不論大小,總是格外的引人注目,是好事也好,壞事也罷,總是會被傳得到處都是。 這回,自然也是一樣的。 旁人從唐璟送往各處的豬rou中,不難得知,他們這位汝陽侯又做成了一件大事兒。 且看他這樣子,想必要不了多長時間,這大燕便保不齊又多了許多養豬的人。這可不是他們胡亂猜測的,自打唐璟那陽畦弄出來之后,因為成本低廉,效果又尤其得好,沒出一兩年的功夫,如今大燕上上下下,但凡是有地的人,冬日里都會在地里頭支一個陽畦出來。還有那榨油機問世之后,又有不少人開始種蕓苔了,且還不是為了吃,但只是為了榨油一用。如今唐璟養成了豬,想必那些人也會有樣學樣的。 當初這件事出來了之后,可有不少人嘲諷唐璟,雖然面上不好說的太過,可是私底下都已經將他取笑的一文不值了。如今又透露出這樣的風聲來,倒是打了好些人的臉面。 有些個把持不住的年輕人,在外頭聽了一些夸贊唐璟的話,心里不如意,所以回家之后便舍不得要發一通牢sao。別人且先不說,那沈凌風便是如此。他到現在還是記恨著唐璟,可惜他沒本事,只能眼看著唐璟一步步往上爬,自己卻在原地干著急。 只是這話還沒說出幾句呢,便被自家老子給呵斥下去了。 “我看你是活膩歪了想找死!”沈侍郎眼睛一瞪,把沈凌風差點沒有嚇出什么好歹來。 沈夫人在旁邊和稀泥:“他也不過只是說幾句罷了,又沒有旁人聽到,你嚇他做甚?” “要是還給旁人聽到了,我今兒打不死他!” 沈凌風見自家父親這樣嚴厲,心里挺不痛快的,分明平日里頭他父親也是極不待見唐璟的,以前罵唐璟的時候,不都是一家人一起罵么,怎么如今他說了這些反而就不行了呢? 沈凌風那暗戳戳的眼神,沈侍郎想不注意都不行,本來對著這么一個不爭氣的兒子,沈侍郎壓根懶得跟他說這么多??扇缃窨粗∽拥哪?,似乎還十分的不服氣。沈侍郎咬緊壓根,教訓道:“我可告訴你,往后這樣的話,都給我撕碎了爛在肚子里頭去,一句都不可再提!” 沈凌風搶白道:“可您以前可不是這樣說的?!?/br> 以前,他爹罵唐璟比他們罵的都還兇呢。 “現在跟以前能一樣嗎?” 沈凌風倔著脖子:“哪兒就不一樣了?” “愚蠢的東西,你去掙一個侯爵出來,再跟老子提到底一樣不一樣!” 沈凌風歇火了,他怎么掙,他到哪里去掙,明擺著就是不可能的事兒啊。 沈侍郎看他這不爭氣的樣子,氣得連連咳嗽??墒窃撜f的話,沈侍郎也得說清楚了,免得這小子不知輕重,在外頭又說了別的,惹得他在圣上面前討不了好。 “今時不同往日了,他唐璟早已經一飛沖天,連你老子都不得不避其鋒芒,你又算是個什么東西?我可告訴你,往后你見他都得躲著先。不提他如今是汝陽侯,單是護他就跟護犢子似的晉王爺,也不是咱們家能得罪的。你只知道我對他不滿,可曾知,如今我便是再不滿意也不敢說出來了?他如今身上擔著軍糧的重擔,整個朝廷都算是有求于他,也只有你這個蠢貨,到現在是非輕重都不知道!” 沈侍郎半是敲打,半是辱罵,將沈凌風罵得頭也不敢抬。沈夫人縱然有心想護著兒子,可是正如她丈夫所說,如今他們這些人都不敢輕易得罪唐璟,還是先叫兒子好好長長記性才是要緊的。 沈侍郎罵了兩句之后,才恨鐵不成鋼的讓兒子滾了。 誠如他所言,就連沈侍郎如今都不敢再嚼舌根了。 不說今時不同往日,單是如今唐璟還在替朝廷做大事兒,他們便不敢編排到唐璟身上。那百萬軍師的口糧,可就要指著這位了。 沈侍郎縱然有再多的不滿,也不得不贊唐璟一句好本事。種地能種出這么多門道的,普天之下也就只有他這么一個人了。如今這么一個人,是朝廷的寶貝,誰都動不得。 眼下,也只有唐璟一個人覺得自己可有可無,并沒有什么了不得的了。 唐璟一直覺得自己只擔了一個侯爺的名頭,對于朝中事卻從來都沒有過問的,雖在司農司待著,可手上卻沒有什么實權,真正游離于朝堂之外。 這也就導致唐璟常會生出些自輕的念頭,甚至總覺得自己不夠好,他心里頭的好,自然如丞相三公一般,唐璟也覺得自己也只有夠到這個位子上,才能讓朝安挺起身板來做人。 可目前,他離那個位置還遠著呢。自己也不過就是個小嘍啰罷了。 又過了幾日,唐璟收到了兩處消息。一出,是莊子里傳來的,是說他的大雁孵化出了小雁了。另一出,則是國公府傳過來的口信,道是鎮國公他們已經順利抵達前線了。 這消息也不知道是幾天前的消息了,從他抵達前線,到如今這消息傳到國公府,再傳到他的耳朵里,必定是過了不少時間了。且這么長時間,說不定前線那邊都已經打過了一仗了。 這就是消息不通暢的弊端了。 唐璟得知了消息之后,便將這事兒放在另一邊了,唐璟這回回去之后才得知,原來那獵戶打來的大雁到了他們莊子里頭后,由于莊子里準備的地方太過暖和,已經生了好些蛋了,如今又不比冬天,天兒漸漸地開始暖和起來,兼之雁舍也愈發暖和,所以有些蛋甚至已經孵出了小雁。 唐璟對這些大雁本來就寶貝的很,今年春上他雖不在,卻一直叮囑著莊子里的人,讓他們費心照看,又學了后世飼養大雁的那些辦法,盡量護它們周全。 好在中間一直都沒有損,全都活了下來。 如今,竟然還生了一群小的。 唐璟便越發惦記它們了。這回出門的時候,本來唐璟也琢磨過,想將它們全都帶過來,可是后來轉念一想,這邊地方雖大,卻沒有籠舍,若是散養的話,未必能養得下去,還不如就放在莊子里頭呢。且他一天到晚要替朝廷忙著這些個事情,也抽不到什么空來,等真挪過來,那時候肯定也是有心無力的。好歹,莊子里還有王管事和莊大夫看著。 這么一想,唐璟只好便將他們給留了下來。如今唐璟就在琢磨著,怎么把這些小雁給養成了? 唐璟記得,雛雁對于溫度要求特別嚴格,如今這里的情況肯定比不上后世,唐璟也就只能給一個大概,讓王管事跟莊大夫自己去試了。反正火炕他們莊子里頭還是有不少的。以前是為了養花,如今便是為了養大雁了。保暖是必須的,哪怕如今天兒其實已經不冷了,可是唐璟覺得還是不能掉以輕心,這可是個嬌氣的寶貝。 疫苗這個,唐璟自然也沒辦法了,他也只能靠著土法子殺殺毒,但愿這方法有用吧,反正養豬的時候不是也是這樣湊合著過來的嗎,用的總比沒用好吧。 再則便是飼料了,唐璟從前聽說,那大雁食性比較特殊,食嫩不食老,食散不食粘,食脆不食軟,雖然這句話唐璟已經跟莊大夫交代了好幾次了,可是這回他還是把這件事寫在了信里頭。 另外又交代了他們,等雛雁養起來之后便要對他們開始訓練了,喂養時要先給馴化口令,再給食物。 如此洋洋灑灑地寫了幾張紙之后,唐璟方才扭了扭咔咔作響的脖子,喊了外頭的吉祥進來,道:“你把這信帶回莊子里頭,一定要交到王管事或者是莊大夫的手上?!?/br> 吉祥見他們家少爺如此的鄭重其事,立馬將這信高看了好幾份:“少爺放心,奴才馬上就去辦?!?/br> 吉祥退下去了之后,唐璟還追著在后面交代了好幾句:“記著啊,讓他們千萬記著要照顧好我的大雁!” “往后聘禮里頭能不能比別人多出幾十來只大雁,就看王管事他們啦!” 唐璟交代得殷切,如若不是他實在脫不開身來養大雁,唐璟才不愿意將這么重要的事情交代其他人呢。這可是大雁啊,說是他跟朝安的定情之物因為不為過,這么重要的東西,要讓別人養,唐璟還覺得有些委屈了呢。 “知道啦少爺?!奔樵诤竺婊亓藥拙渲?,不堪其擾,立馬走得遠遠的。走得遠了,就不必聽他們少爺來來回回的叮囑了。 懷里揣著一封信,吉祥腦子里卻還是在胡思亂想。他想的不是別個,正是王管事。 他們一個個的離開了莊子不說,連張嬤嬤也離開了莊子去國公府待著了,如今莊子里頭除了王管事元屠夫莊大夫之外,也就沒剩下多少人了。 真難為王管事,竟然能忍著不去國公府。 唐璟在這擔心他們的大雁的時候,北境前線,實則已經小打了一場了。因是初戰,大燕這邊未曾赴全力,只試個水,想要探一探安南的底。 結果一探之后,方才知道情況是有多不容樂觀。 第166章 戰事焦灼 有一件事情他們如今不得不承認,那便是——不管如今鎮國公他們如何不待見安南,可這安南,的確是個棘手的東西。 首戰下來,兩邊各有損傷,如今還并不知道哪邊損傷得多一些。只是這一戰,卻叫眾人陡然驚醒。 那安南果真是民風剽悍,連兵將都是身強體壯的,這一上戰場,一個個就像不要命似的沖到最前線,大燕這邊雖也英勇,可是首戰時原本只是為了試試水,壓根沒想到對方的攻勢竟然這樣猛烈,一時間竟然被他們壓著打。若不是后來領戰的那位老將軍眼疾手快,拿下了對方將領的首級,大大鼓舞了士氣,這仗,他們大燕還不知道要損失多少精兵強將。 戰后,幾個將軍圍坐在一塊,聽著元帥分析如今的戰況。一時說起了那日安南軍的戰況,幾個老將軍也是覺得煩惱。 聽說安南那邊既種糧食也牧牛,可是如今看來,那些人的體格壓根就不像是吃糧食長大的,與他們差異也太大了些。且因為戰事來得急,他們這邊甚至都沒有及時打聽出來安南那邊的消息,對于安南的情況,所知甚少。 這一仗本來就打得突然,還沒打出什么成就來,如何能叫人不惱火。且如今不光是惱火,還有些忌諱在里頭,哪怕就是小試了一次,也足夠讓他們知道,這安南原本就是有備而來。這仗,肯定是不好打的。 一個老將忍不住罵開了:“這群混賬玩意兒。只怕咱們不應戰,那些人也是會揮兵南下的。當真是狼子野心,且還蓄謀已久!那安南本來還是大燕的藩屬國呢,受了大燕這般多的好處,卻還是不知滿足,蠻夷到底是蠻夷,絲毫不懂禮數?!?/br> 兵部尚書回道:“倘若他懂禮數,自然也就沒有這么多的事兒了?!?/br> 如今說這些話不都是廢話嗎?兵部尚書也不愿意聽再提這些:“老將軍還是不要再抱怨的好,如今咱們議論的,是如何派人潛入安南,打探安南的軍情。余下諸事,也沒有再罵的必要了?!?/br> 這兩國都已經開戰了,你便是罵他,他難道就會退兵嗎?想也知道是不可能的,還費那些口舌干什么? 那老將軍被懟了一下,本想回敬一句,卻被鎮國公壓了下來。 鎮國公知道,此次首戰未捷,他們如今心里肯定不好受??稍绞窃谶@個時候,越不能自亂了陣腳,那叫旁人看了笑話。 老將軍看在鎮國公的面子上,暫且安下了心頭的怒火。鎮國公因道:“我倒是有一辦法,不知可行不可行?!?/br> 兵部尚書直接道:“國公爺但說無妨?!?/br> 軍營里頭,隨著鎮國公開口,焦灼的氣氛還算是稍微緩和了些。不似一開始那般,跟個炸藥桶似的,誰心里都不舒服,一點即炸。 日子一晃,大燕兵將駐扎在此地已有十多日。 前線的戰事,朝廷自然日日都有關注。不管是什么消息,只要是前線傳過來的,都是快馬加鞭急送到宮中,片刻都不敢耽誤。這陣子,京城雖說是一片祥和,但是這祥和背后,卻還是有些人因為這戰事吃緊而擔憂了起來。 大燕跟安南已經打了不少場戰事了,大大小小的加起來,已經有五次了。大燕這邊,勝了三場,自然,也折了不少人進去。若是尋常人也就罷了,戰場上刀劍無眼,怎么的都得葬送一些性命??蛇@回沒的,是圣上親封的一位驃騎大將軍,才剛到了不惑之年,家中妻母具在,兒女雙全。 這消息傳到京城之后,大將軍一家如同天塌了一般。他們怎么都沒想到,自家老爺會出了這樣的大禍。雖說圣上不久便安撫了將軍府,可是好好的一個人就這么去了,這叫將軍府的人怎么能不傷心? 皇命在前,即便是自己家里死了人,也是不敢有一絲埋怨的,對外傷心歸傷心,卻并不能有半句怨言。 唐璟陪著孫氏一道前去探望。這家的王夫人,與孫氏關系向來不錯,所以聽聞這噩耗之后,孫氏立馬就帶著唐璟上前探望了。林夫人唐璟也見過的,從前是何等光彩的人,如今再見,已經頹然地叫人可憐了。 孫氏看到她,心里疼得跟什么樣,嘴里埋怨:“這才幾天的功夫沒見,你怎么就變成了這樣?” “孫jiejie——!”王夫人連站都站不穩了,若不是旁邊還有丫鬟扶著,只怕她早就已經倒了。 孫氏趕忙上前,也不讓她站,直接就扶著她坐下了,嘴里勸道:“我知道你心里苦,可你再苦,總要先顧著自己的身子吧。將軍已經沒了,若你再出了事兒,你叫臻哥兒他們怎么辦?哪怕是為了兒女,你也該立住?!?/br> 王夫人哪里會不知道這些呢。若不是為了這一雙兒女,她怕是早就想隨老爺去了。細想老爺當初離開京城的光景,其實也不過只有兩個月罷了。當初他們家老爺離開的時候,她的右眼便一直都在跳,從早到晚都不得安分。她心知這是不祥之兆,可這調令都已經發了,她便是心里有再多的不安,也都忍了下來。 王夫人如今再后悔不過了,早知道這般,她便是拼死命也要把老爺留下來。哪怕就是沒了這將軍府,沒了這富貴日子,可好歹命是跑下來了??偤眠^如今他們家說是忠烈,卻年家里的頂梁柱都折了進去。 王夫人伏在孫氏身上,話里帶著一股怨毒的勁兒:“jiejie,我心里難受,有苦說不出?!?/br> 隔著耳朵,王夫人差點說出自己這些天一直憋在心里頭的話,她不敢對旁人說,唯有在孫氏面前,王夫人才終于忍不住,她道:“看著他們裝出一副悲哀的模樣,我這心里不知道有多恨!若他們有心,便不會打這場仗,我家老爺也用不著身亡。他們高枕無憂,我們家老爺卻尸骨未寒?!?/br> 如今還來提什么賠償,什么撫慰?再多的東西,能抵得上他們家老爺一條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