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孤忠_分節閱讀_247
書迷正在閱讀:這只狐貍有點傻、門薩之門、我只想掙個女朋友(快穿)、哈哈鏡穿越靈異事件簿、六零年代白眼狼、浮屠美人鑒、男神用生命在刷臉[快穿]、將軍是朕的,誰搶揍誰!、總裁的混血寶貝、知我深淺(校園H 1V1 SC)
圍城必缺出自孫子兵法,指包圍敵人必須留缺口。這里是為了引誘金軍出戰突圍,留下的缺口。 第126章 五年平金(56) 岳飛雖然做出攻城的姿態,但只是佯攻,目的在于消耗守軍的體力?,F在,兀術大軍北返,鄂州軍的后勤供應無虞,岳飛樂得和王伯龍慢慢耗時間,減少自己的傷亡。一來二去,幾天的功夫,王伯龍就撐不下去了。他的副手將王伯龍綁了,主動投降。而此時,張浚督師建康的詔書也發到了軍前。岳飛不敢怠慢,立即將投降之人加以甄別,女真俘虜盡數解送都督府。張浚自建炎年間督師以來屢敗屢戰,從沒想到有生之年還能親眼目睹八百女真對著他行跪拜大禮,不由激動得熱淚縱橫。張浚代表朝廷受禮之后,又將這八百人押赴行在。這些人身上大多帶傷,路上難免再受些暑熱,到了行在還剩下五百之數。 官家對待此事較張浚就更為慎重了,其他的先不問,第一要務是為這五百人安排住宿之處。一番思來想去之后,官家看上了大理寺。這大理寺本來是關押高官的地方,自從斬了酈瓊之后,牢房還一直空著,正適合安排大金上國的俘虜。只一樣,大理寺中牢房不過百間,一下子涌入這么多人,實在是不敷使用。這可愁壞了劉子羽。劉子羽本想委屈一下這些俘虜,五人塞一間牢房,其余人住到刑室和牢子們的房間里,暫時解一下燃眉之急也就罷了。反正這些俘虜早晚都是要殺的。誰料到官家嚴令不許虧待了俘虜們,百戶以上必須住單間,其余士兵可以擠在一起,但一間牢房中也不許超過三人。這旨意讓劉子羽叫苦不迭,他為了滿足要求,只好騰出自己的房間給俘虜們居住。須知,大理寺丞是朝廷高官,雖然是強令住在大理寺中,但也正因為此節,其府邸特別地寬敞。而為了排解斷案之時的煩悶心情,衙門中又特意配備一個獨立的花園,以供游玩。如此盛夏時節,劉子羽又是體胖之人,全仗著花園消暑解悶。這回全無準備下搬了出來,劉子羽在平江府連個落腳之處都沒有,公務之余又四處奔波賃房,胖子過得很是凄慘,幾天下來足足少了十斤的rou。 住處尚且是小事,絕得是官家明言,這些人既然安排進了大理寺,就得按大理寺的規矩辦事。俘虜們有死在牢里的,不管是多有面子的牢子也要按律論罪。他這大理寺丞也脫不了干系。人吃五谷雜糧,難免不生病,何況是這五百受過傷的軍漢。大理寺中的醫生立即川流如水。更麻煩的是,大宋的規矩牢里的犯人病了,理應自行負擔醫藥費用,只有實在出不起錢的才由政府補貼。這幫病了的軍漢大宋的財政沒有支出,劉子羽又總不能找兀術要錢去。胖子只好先自掏腰包從公使錢里墊上。劉子羽過了十來天這樣雞飛狗跳的日子,實在支持不住,去找座主張浚訴苦。 “我公可知近日行在物議洶洶嗎?路上行人說起金人戰俘一事,都有疑惑之情。都道官家如此對待敵國之俘虜,有三不解?!眲⒆佑鸩惶嶙约貉偷闷嗷?,先把議論上升到了國事的層次,頓時收高屋建瓴之勢。 張浚也很是無奈,他也知道近來議論頗為不妙,眾人都說:“大仇未報,靖康之恥未雪,而官家待仇敵恭敬如事父母,這是偷安茍且的征兆?!睆埧:芟胄蝎I俘之禮,但官家一直借故拖延,他也沒有辦法。張浚開口道:“彥修,我也不是聾子瞎子,你說得我都知道。只是朝廷的事情,委實急不得,你要容我慢慢來。還有一件事,你我不是外人。我知道朝廷只給文官發半薪多年,你手頭不寬裕,又有一大家子要養?,F在卻讓你出錢貼大理寺的虧空,實在沒有道理。我這里還有一點余錢,不多,幾百貫而已,你先拿去救急吧。其余多出來的開支,我想辦法過些時候讓戶部勻一項收入給你補上?!?/br> 劉子羽紅了臉,他的確有這層意思在,但張浚說得如此直白,倒讓他不能接口了?!跋喙?,我又豈是為這區區幾百貫錢鈔。我不過是為了朝廷愛惜體面。何況,相公此回督師大勝,愚夫愚婦提起相公都是以手加額,恭祝相公安康,聲望已是極隆極盛。但若是獻俘一事再拖延下去,沒個明確的說法,我恐怕物議終會波及相公,我公清譽因此受損,實在不值?!?/br> 劉子羽察言觀色,見張浚聽聞自己聲譽陡增之時,頗有眉飛色舞之態,便知道自己的稱頌打動了張浚。于是他不再就這一話題再發表意見,旁敲側擊道:“相公,近來安老可有來信嗎?軍中情形如何?” “安老也忙,要善后要撫恤軍中將士還要修繕城池等等,倒還沒有收到他的音信。彥修,你怎么突然問起了安老?”張浚不待劉子羽回話,略一沉吟,恍然道,“你是提醒我,再不改弦更張,恐怕安老就要來信相責了?你呀,你呀?!睆埧N⑿χ辉僬f下去。 然而改弦更張談何容易。官家便殿奏對之時,對著三位宰輔大臣,開口問的第一件要務便是王伯龍的傷情。 王伯龍在昭關被副將所執之時因為反抗受了些輕傷,本不要緊。但他心情抑郁加上年紀大了受不得檻車的辛苦,到平江之后便高燒不退。好在經劉子羽親自上陣精心照料之后,病情已經好轉,比剛到的時候胖了五六斤。趙鼎將情況詳細敘述之后,官家不由以手加額連道:“這就好,這就好!”語氣之興奮溢于言表。 張浚有劉子羽提醒在前,下定了決心,今天無論如何都要就這些俘虜的處置向官家討個說法,趁機勸道:“陛下,這王伯龍在雞鳴山大肆屠我大宋子民,罪在不赦。既然早晚難逃一死,臣以為,陛下不需精心為此人治療,就任由他自生自滅也是無妨?!?/br> 趙鼎、李光雖然與張浚政見不同,但這點上意見還是一致的。李光補充道:“何況近來為了這五百人的醫藥營養,已經耗費了千貫支出。這些錢用來養兵可以抵百人一月之費,用來補發官員俸祿也夠數人半月的開銷。臣請陛下三思?!?/br> “不然,卿等看得淺了。區區千貫何足掛齒,”官家微笑著打量一眼李光,“朕這是為了愛惜國家的體面。那王伯龍乃是四太子的左膀右臂,自朕登基以來生擒的第一個敵國大將。要是任他患病也不予治療,又如何彰顯上國之威儀?他日獻俘太廟之際,怕是列祖列宗也不會高興的。趙卿,如李卿所言,就按一人十貫計算,先支給劉子羽五千貫現錢。要是戶部挪不出這筆費用,就暫時先從朕的內庫中扣,等戶部有了結余再還回來?!?/br> 趙鼎算了算,昭關大捷官家賞了鄂州淮西兩軍五萬立功將士二十萬貫關子錢,每人平均不過四貫賞錢,還不足官家批給金人戰俘醫藥費的半數。他不禁苦笑道:“陛下仁慈真是千古所無,然十貫之數臣切恐還是太多了?!?/br> 官家一口回絕道:“區區細目,不需再議?!?/br> 張浚明知道官家并非仁慈,而是另有打算,卻也只有順著官家的口氣,小心問道:“按陛下適才所言,想是有獻俘太廟之議。不知陛下準備何時行禮,臣等也好先做準備?!?/br> 趙構聞言略愕,他適才為了堵趙鼎的嘴,臨時編了個說辭,不想被張浚抓到了漏洞,只有先顧左右而言他:“獻俘太廟最是隆重。朕還記得,大行皇帝在日(徽宗),甫一登基,就讓有司詳勘禮儀制度,后來頒發的《政和五禮新儀》果然極是詳盡,卿等可還有印象嗎?” 張浚做過短暫的禮部侍郎,當即答道:“受降之禮源自□□皇帝。當時□□皇帝平蜀,孟昶請降,□□皇帝令有司制禮。后來大行皇帝以為祖宗法度尚有一二未備可以改進之處,所以新訂了獻俘等五禮。這獻俘禮被先帝分為五步。其一,建蓋天旗、黃龍旗,皇帝就御座;其二,百官參拜;其三,降者著我國衣冠北面而立,內侍宣讀捷奏;其四,”張浚此前一二三不過一筆帶過,到第四項忽然加重了語氣,“陛下將降人大罪昭告天下,依律判處降人刑罰,或凌遲或斬首,押赴法場行刑,抒天下之正氣,告慰祖宗在天之靈。先皇帝法度可謂完備。陛下,臣斗膽請陛下就依先皇法度,將這些金人俘虜明正典刑,且快國仇之萬一?!?/br> 張浚說到這里,聲音不由自主地大了,形容頗為慷慨。張浚本擬自己的言行可以感動官家,振作官家對金抗戰之氣,不想卻聽到一陣啜泣之聲。 “朕不忍聽先皇帝大名?!壁w構揩淚哽咽道,“為人子者,不能迎還先皇帝梓宮,又怎忍行先皇帝所訂之《五禮》。何況,朕今日雖然國勢粗安,賴諸卿之力占有江南半壁,然而未能盡復故土。朕又有何面目居于九重之上,受金人俘虜的跪拜?這受降禮,朕看真行了定是大為不妥,會招天下人恥笑?!?/br> 三位宰輔都被官家的急智驚得一愣。張浚再想不到官家會搬出如此堂皇的理由。其實,三人都明白官家不可告人的心思。官家自從聽了奏報,知道王伯龍許諾愿意出力讓宋金重開和議之路后,便打定了主意要保王伯龍一命,將這幾百俘虜當做和談的砝碼。 張浚不禁嘆道:“陛下,王伯龍區區一員兀術手下的萬夫長,比不得當初童貫向大行皇帝獻上的方臘等人。陛下以仇恥未雪的緣故,不愿行獻俘大禮。臣等不能致陛下以中興,無任慚愧之至?!?/br> 張浚此番話實際是在提醒官家,王伯龍固然是萬夫長,但大金萬夫長幾十個,他左右不了和議這等國之大事,所以口出狂言,很可能僅僅為了活命。 趙構仔細體味著張浚話中的深意,臉色一沉,沒有說話。 張浚盡禮垂淚片刻,不再提獻俘之事,轉而道:“這次淮西之戰,金人雖然退了。然而兀術本部實力并未受損。金人怕是以退為進,另有打算。臣身居都督兵馬之職,不得不預為陛下言?!?/br> 這就說得更加直接了。就算真能議和,主動權也是掌握在金人手里。兀術、撻懶首肯了才能議和,大宋一廂情愿地上降表,金人只怕也不會領情。趙構到此不得不問道:“依卿所言,兀術為什么退軍呢?” “臣已經讓諸將探聽消息,想來不久便有回報。然而陛下既有收復故土的大志,臣不勝激動之至。臣請陛下借此勝捷,大會諸將,商討天下形勢?!?/br> 趙構盯著張浚,修眉緊蹙目光陰沉,沉默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