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倒是這弟子會察言觀色:“前輩不必緊張,我是少城主的人。眼下青江是少城主主事,山門這等要害關口,不會由旁人心腹把守的?!?/br> 喻識虛虛松了口氣,卻又聽得他道:“少城主果決,一門之內皆噤若寒蟬,青江的地界上,沒有人敢動你們?!?/br> 這話也不知是褒是貶,喻識不免又嘆了口氣。如今設身處地,才發覺青江城中爭斗的情勢,當真有些風聲鶴唳的架勢。 他愈發不敢說什么,連帶著慕祁也不敢開口了,只睜著烏溜溜的大眼睛東瞧西看。 行了半盞茶的功夫,慕祁悄悄抓了抓他的衣領,壓低了驚喜的聲音:“小師父,是你說的漂亮狐貍嗎!” 喻識忙抬頭,果見殿宇之內燈盞搖曳,光影之間有一人側影,正是長瀛。 慕祁低低驚嘆一聲:“真的有九條尾巴!” 引路的弟子不由看了他一眼,喻識瞧見了他眼底壓下的一抹復雜之色。 此人穩重得很,頃刻便恢復如常,頷首告退:“再往前我便去不得了,二位進去便是?!?/br> 又提醒一句:“殿內大約還有人,煩二位在外稍候片刻?!?/br> 月冷風寒,青江的殿宇高闊,于群山樹影間,愈發顯得空落落的。 喻識三人立在廊下,殿門并未關,剛好能瞧見殿內正有一人在回稟事務。 許久不見,崔淩和長瀛倒并沒怎么變。 殿內的弟子捧著信函回話,聲音是緊繃繃的冷靜,時不時還漏出來一二哆嗦的顫音,連個頭也不敢抬。 崔淩微微闔著眼,也沒如何仔細聽。 還未過宋持城主的喪期,他一身素衣,纖塵不染的顏色,襯得人愈發單薄起來。 殿中的弟子終于說完了事,燈火恍惚,崔淩抬起眼,一雙漆黑的眸子仍帶著年少的澄澈,只是疏離寒涼了許多。 喻識沒有見過什么天潢貴胄,卻無端從崔淩眸中瞧出了居高臨下的殺伐之色。 秋夜悄然,殿中簾帳輕拂,清冷的月光落入,喻識自這殺伐之色間,又瞧出了無邊無際的寂寥。 第82章 青江其二 殿宇之中靜得一聲不聞,也不知長瀛與崔淩附耳說了什么,崔淩晾了那弟子許久,也未說話。 那弟子神色愈發顯露出緊張來,初秋的季節,額上竟也滲出冷汗來。 崔淩漫不經心地瞧他一眼,終于開口:“五師叔手下是沒有人了么?連個老實回話的人都舍不得派來?” 這略帶少年氣的清澈聲音響在殿內,卻無端有些迫人的意味。 那弟子膽小如鼠,撲通一下便跪下了,支吾半晌,也沒說出一句整話來。 崔淩眸色一沉,抬手收了他拿著的信函,不過看了一眼,便直接扔到了火上。 那弟子明顯哆嗦了一下,慌忙發顫地俯身下去,似乎是哭了:“少...少城主......我...我也只是奉師父之命行事,我不知道...我不知道信上內容是真是假......我真不知道......” 崔淩甚至沒有什么疾言令色,門下之人便畏懼至此。 喻識默默瞧著,心思有些復雜,也不知道宋持剛走的那幾日,青江城究竟發生了什么。 崔淩眉目間明顯閃過一絲疲倦,他微微垂下眼眸,撥了下燭火,火光輕輕一躍,映得他眸色深沉:“這封信,我權當沒看見。你抬頭?!?/br> 那弟子抖了一下,還是抬起頭來,果然冷汗眼淚鋪了滿臉。 崔淩只望著他:“你去給五師叔遞句話,便說是我的話,我已廢了他師父的修為,也同樣可以廢了他的修為,他若是在外救人還不安分,有的是別處可去,這些時日門下殺雞儆猴的戲份他若沒看過,我便請他回來看看?!?/br> 他語氣還是素日的平和,但言語間,是平素絕不會有的森然。 那弟子壓根不敢與他對視,這話如此大逆不道,他也不敢應。 崔淩又垂下眼眸:“若是話也傳不明白,倒真不配留在青江城了?!?/br> 他話音剛落,那弟子便急忙應聲道:“弟子記住了,弟子記住了!” 崔淩輕輕嗯了一聲:“復述一遍給我聽?!?/br> 那弟子十分艱澀地張開嘴,到底是硬著頭皮將這話說了一遭兒。 喻識在外瞧著這情景,又轉頭望向陶頌,陶頌察覺他的眼神,卻只低聲道:“我只心疼阿淩?!?/br> 陶頌頓了頓:“阿淩并不是這樣心性的人......” 喻識心下愈發歉疚:“是過于為難他了,也還沒經過多少事,便要端出架子鎮住這樣盤根錯節的門派?!?/br> 陶頌正要說話,方才那弟子已跌跌撞撞地跑出來,三人斂了氣息,他也并未察覺,只一副驚魂未定的樣子,立在檐下狠狠喘了口氣,又嗚嗚咽咽地走遠了。 喻識與陶頌對視一下,自殿門繞了進去。 殿內只余下兩個人,素白的簾帳迤邐一地,在秋夜的寒涼之意間微微搖動。 燭火搖晃,崔淩伏在案上,一身威儀盡數褪去,裹著厚重的喪服,還是一個剛失了依仗的孤弱少年。 殿內有一剎那的蒼涼之色,卻是長瀛趴在他身上,硬給他罩了件衣裳:“你冷不冷?” 崔淩搖搖頭,卻是推開了長瀛些許,輕聲道:“你先起來些,有人來了?!?/br> 他抬眼笑了笑,喻識便也不再躲了,抱著慕祁走了出來。 倒是長瀛眼前先一亮:“還當真是個天生的石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