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那你就沒有過一點喜歡我嗎?" 喻識讓這直截了當的話問得一懵,瞧著陶頌認真的神色,頭腦里霎時只剩了嗡嗡作響。 第64章 地牢其二 陶頌知道,眼前這個人還有更重要的事做,喻識對他瞞著真正的身份,他便配合地裝作不知道;喻識要報仇,要查真相,心里存著別的事,沒功夫思量兒女情長,他也不逼著。 他可以等。他已經等了一輩子了,沒有什么等不起的。 陶頌一直對自己這樣說,但今晚知道喻識的話,他突然不想等了。 崔淩來傳喻識的話,他竟然說別耽誤了自己。 陶頌一腔心潮不知是酸楚,還是惱怒。 他一向覺得喻識不喜歡他,但今日才發現,喻識不是不喜歡,而是不敢喜歡。 喻識竟然會覺得,在耽誤他。 喻識,若提耽誤二字,你都耽誤我這許多年了,現下說丟開手便要丟開,你又憑什么? 更深露重,連夜風里都灌著冰涼的潮意,陶頌想也沒想地便找過來了。 他想要一個答案,他想聽喻識親口說出來。 他只要喻識說一句喜歡。 哪怕只有一點也可以。 陶頌素來是個死心眼的人,他喜歡一個人,便不會放開手。若那人也喜歡他,他就是死了,到了黃泉路上飲下孟婆湯,下輩子也不能放下那個人。 這不是一個世家子弟該有的品性,但他和他的兄長們并不一樣。 他于幼時,曾見到品行端正的長兄親手一封絕筆信,命下人送給教坊司那個相交甚好的歌妓。 長兄已經到了議親的年紀,家中長輩教導,應該把該斷的人都斷了。 他看著長兄立在窗前,追著送信小廝的身影看了許久,末了只空空地望著庭院。 陶頌自幼心思敏銳,只覺得他長兄眼里有心如刀絞般的痛苦。 他怯怯開口:“兄長,還喜歡那位女子么?” 出乎意料地,長兄并未訓斥他,而是沉默良久,點了點頭。 他自覺又大膽了些:“那…那位姑娘,也喜歡兄長么?” 他瞧見長兄壓抑著眉宇間沉重的痛苦,嗯了一聲。 “那為什么……”陶頌不知道該如何說,末了只挑了個說法,“為什么還要分開呢?” 長兄十分溫和地摸了摸他的頭,沉默了許久,終究咽下一大堆他從長輩那里聽膩了的道理,最后只道:“她不合適,我也不能?!?/br> 陶頌那時年歲還不太大,只從這幾個字里聽出了層層疊疊的酸楚,他想安慰長兄一些,卻又有些不明白:“那兄長喜歡合適的人不就行了?” 他瞧見長兄笑了笑,語中卻輕輕嘆了一聲:“人生在世,哪能事事都那般圓滿?” 后來,長兄結親了,長嫂出身顯貴,溫柔賢淑,端雅大方,大紅帳幔掛滿了府邸,長兄帶著長嫂與諸位長輩請安,陶頌聽著眾人口中的吉祥話,卻不知怎么,特別難過。 他那時尚不完全明白情愛之事,只覺得,如果他也遇到一個兩心相悅之人,一定不會如長兄這樣。 他一定會不顧一切地和那個人在一起。 但他并沒有機會做出什么話本子中世家子弟與歌舞樂姬私奔之事,便舉家自京中遷回了老宅。 而后數年,前朝亡國,新君即位,他祖父德高望重,又被新朝召回京中復用。 回京途中,路經小蠻山,遇妖邪,全家慘死,只剩了他一個人。 陶頌原本不會與仙門道術有任何牽扯,他知道這世間有妖魔鬼怪,但從未想過,那會與他有任何干系。 陶氏這樣的家族,世代簪纓,是朝代更迭都難以動搖根基的世家望族。 他一出生,便被鋪好了一生的軌跡。 幼年學書,少時科考,而后步入仕途,他自幼學習修身齊家平天下的道理,會和他的祖父,父親,各位叔叔伯伯一樣,簪纓折桂,光耀門庭。 陶頌并不抗拒這樣的人生,他的祖父、父親、叔伯和每一位兄長都是如此。雖然,他也談不上喜歡。 他這樣的出身,這樣的門楣,原本便沒有過多的、能由著他心意的選擇。 但在那天夜里,這一切都化作了虛影。 陶頌趴在草堆里,茅草粗糙,扎得人渾身生疼,但他已經沒有什么知覺了。 他似乎想了許多,新君會如何,是不是朝中有人故意下手,族中又會生如何變動,五哥剛定了親那姑娘怎么辦,姑母還懷著身孕得知消息會不會動胎氣,京中祝家哥哥要送他的鸚鵡可能是不會見到了…… 他甚至想起了,多年前長兄寫信拒絕的那位歌妓,如今得知消息,會難過么? 他頭腦是空的,他不知道該想什么,卻又想了許多。 直到那個執劍之人收了劍,四下打量一遭,不乏哀傷地開口:“來得有些晚?!?/br> 他聽見了這句話,但他已沒有任何心力,根本不想動。 那人卻察覺了他,撥開茅草,抱出了他。 陶頌頭腦恍惚,月色清清冷冷,眼前之人比月色還要飄逸出塵。 陶頌瞧見他弄臟了那人的衣襟,方才妖邪遍地,那人也未沾染上任何塵泥血跡,此時衣襟上,卻沾上了他身上的泥土。 他不知道該做什么。他仿佛被抽干了所有的精神,只剩了一個空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