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書迷正在閱讀:貓系被迫攻略的反應是、湛少,你老婆有毒、全校大佬都想標記我、我當替身那些年[快穿]、穿成校草的綁定cp、反派要談戀愛了[穿書]、穿成落魄少爺后我發財了、隔壁門派的小狼狗惦記我[重生]、音修老祖他穿回來了、她的梨渦深深
兩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出了一絲驚訝。 萬俟崢腿傷后沉寂七年,但在這段時間中他并非什么都沒做,反而在私下里做了不少準備,這京中不知有多少他埋下的暗樁。 但是聽世子的意思,一旦世子妃發生危險,就算暴露世子暗地里的勢力,也要保證世子妃的安全。 他們頓時對容樂在萬俟崢心中的地位又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他們是難得一見的忠仆,面對萬俟崢的吩咐,不會去思考這件事的對錯,是否會對世子造成影響。只是一口答應下來,向萬俟崢保證完成,至于會發生什么后果,不在他們的考慮之內。 萬俟崢也是清楚這點,才敢放心把他們留下。 不過這份保險還不夠,他于是又特地去找了曲明軒和衛陽一趟,將容樂托付給他們。 曲明軒倒是一口答應下來,順便調笑了他幾句,他也只當沒聽見。 衛陽則是覺得他小題大做,“你作為父皇派下去的欽差,賑災事宜又用不著你事無巨細地去做,只消把當地的真實情況匯報上來,父皇自會再派人前去總理一干事務。只怕用不著一兩個月就能回來,這么短的時間能出什么事?《鴻羲大陸》都發售不到兩部?!?/br> 一聽就知道,這位公主同樣是《鴻羲大陸》的忠實讀者,而且目前在辛苦追連載中。 不過雖說抱怨了一番,但也只是說說而已,衛陽還是答應了萬俟崢。 端王世子從不求人,能讓他欠下人情的機會可不多。 衛陽笑道,“以往我一直以為你無懈可擊,如今可算被我抓到弱點了?!?/br> 萬俟崢道,“你怎知那是我的弱點,而非我的逆鱗?” 萬俟崢不像衛陽那么樂觀,若是可能,他當然也希望如衛陽口中所說,但很多事情并不會按照人的意愿去發生。 臨行的前一天晚上,兩人又在床上相互撫慰了一次。 可能是做這種事的次數多了,一開始容樂還覺得不太好意思,但后來也就習慣了,反而更能從中體會到樂趣。 每當看到萬俟崢在自己的動作下露出和平時冷漠神情完全不同的模樣時,他總會被誘惑得更為激動,然后被人按住一頓收拾。 事后再在心里把自己狂抽一頓,為什么自己的意志力這么不堅定!輕輕松松就被引誘。 但是偷偷看向萬俟崢的側臉,他又不得不安慰自己,不是我方太無能,而是敵軍太強大。 面對萬俟崢那張臉,能忍下來的人才是鳳毛麟角的存在。 因為這次任務十分緊急,圣上下旨后三天,萬俟崢就要啟程前往東州。 萬俟崢第一時間想著該如何保護容樂,容樂卻擔憂他的趕路行程。 他想著萬俟崢在路上可能會吃不好睡不好,于是跑到廚房去,耗費了一天的功夫,弄出了便攜調料包。 就是類似方便面里的牛油包,很多調味香料放在一起,加上牛油辣椒等物,路上沒什么好吃的,可以放到鍋中煮開,往里撒上一把面或者是把干糧泡在里面都能吃。 再則因萬俟崢口味清淡,喜歡食粥,所以自他來府里后,就在廚房中給萬俟崢腌了不少的小菜,如今正好也給帶過去。 又怕在路上想用到一些東西的時候沒處買,于是又讓人準備了一堆日用品,打包放到了馬車上。 所謂窮家富路,在外面的日子肯定沒有在家舒坦,也就只能提前多思多想,把該帶的都帶上,免得路上受苦。 這些事萬俟崢是不管的,這么短的時間只夠他去分析從東州傳來的一些情報,順便再給自己的下屬派發任務。 于是等到臨走的那天,他才發現,容樂給他準備的行李足足裝滿了四架馬車。 容樂看著他神色莫名地看過來,眨了眨眼睛,小心翼翼地問:“出差是不讓帶這么多東西嗎?用不用我再精簡精簡?” 萬俟崢心中嘆了口氣,抬起手本想揉揉他的頭,最后只是輕觸了一下他的耳垂,“無礙。乖乖在京中等我回來?!?/br> 他這次離開把大紅馬牽了出來,赤炎驥是稀少珍貴的汗血寶馬,可日奔千里,且性格極烈,馬蹄有力。 一旦又意外發生,它馱著萬俟崢幾天就能回京。 這次能跟主人出門,這匹活潑的馬十分高興,被馬仆牽在一旁時就想往萬俟崢的身邊湊,還時不時打個響鼻。 容樂第一次見到赤炎驥的時候就被這匹高頭駿馬迷住了,可是如今這馬距離這般近,他卻沒分一絲視線過去,只記掛著萬俟崢的安危。 看到萬俟崢翻身上馬,招手讓他回府,他也只固執地站在原地,見車隊浩浩蕩蕩地從王府門前走過,沒一會兒萬俟崢騎在馬上的背影就成了小小的黑點,他這才有些失魂落魄地回到了小院中。 第71章 萬俟崢不在, 容樂連看小說的興趣都沒有了。 明明手里拿著《鴻羲大陸》第六部 的底稿, 翻開以后卻想著萬俟崢如今走到哪里了,不知在路上過得好不好。 等著回過神,已經過去了小半個時辰, 手里的書一頁都沒看完。 他心道,發呆還真是個打發時間的好方法。 把底稿放到一旁, 他隨手翻出了讀者送回來的回函。有些人長篇大論, 洋洋灑灑寫了一大篇對文章的猜想和書中人物解讀,有些人言簡意賅, 只著重挑出來某一點評論。不過基本上所有人都會給自己起個別名,什么雨霖鈴、花中相、別夢寒……放眼看去, 容樂還以為夢回現代2008,大家都追捧古風文藝范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