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書迷正在閱讀:我是主神,我被盤了[快穿]、無良公主要出嫁、死亡回旋[無限]、反派的豪門金絲雀[重生]、被NPC強行綁定的日子、書穿女配很低調、反派養崽[穿書]、我靠懷崽拯救世界[穿書]、深度試婚、影帝他人設突變了
雖然在國內播放量平平,但收獲了一批忠實的“自來水”, 在豆瓣綜藝榜獲得了九分的高分。 甚至觀眾把節目里蕭凌他們說的話做成了一個金句合集。 【蕭凌說的太對啦,偶像就是要帶領著粉絲一起前進的人??!】 【你不發聲, 就會被發聲,所以哪怕是吃粉絲經濟這口飯的偶像也必須要學會發聲??!】 【嘻嘻, 幸好我家正主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會引導我們做人做事,還常常勸我們要好好學習, 別花太多時間在他身上,借地表白一下正主啦!】 也因為節目的“發聲”主題,一個叫做#明星應不應該發聲#的話題被送上了熱搜。 這些年,隨著網絡環境越來越差,很多明星已經不再為公眾話題發聲, 生怕被扣上帽子。 明哲保身開始成為一個明星的必修課程, 而粉絲經濟的興盛,也讓明星不僅不敢為公眾話題發聲, 甚至不敢為自己的事發聲。 更多的是出于滿足粉絲幻想的需要,明星要營造出一個歲月靜好的形象。 這也就是為什么, 這些年比起職業素養, “造人設”成了明星的基本功。 有需求才會有市場, 因為大量粉絲對于“塑料假人”一般完美偶像形象的需求,導致越來越多的明星不再有發聲的勇氣。 《好雨知時節》里蕭凌和陳國華等人毫不避諱地探討這個話題,一下子戳了不少人的肺管子。 這就好比在一片偽裝成風平浪靜的大海中,一個外來的漁夫非要撕裂這平靜的海面,讓大家看到海底早已波濤洶涌的真實景象。 發聲撕裂“皇帝的新衣”,節目組一下子遭到了粉圈的圍攻。 欺軟怕硬的本性又讓粉圈不敢去罵國家一級演員陳國華和官媒主持邵謙,于是紛紛開始圍攻了說了真話又沒什么背景的蕭凌。 顧忌到不能直接攻擊蕭凌說了真話,于是粉圈群嘲起《好雨知時節》平平無奇的播放量,嘲諷因此蕭凌“太衰”而拖累了節目組。 一個節目成功與否,從來不是因為一個嘉賓決定的,不過在群體攻擊之下,誰管你的想法呢。 誰知道一周后,這個在國內反響平平的綜藝居然在海外爆了。 《好雨知時節》的節目組把每一期都上傳到國際第一大視頻網站油管,目標受眾是海外華人,所以壓根就沒做字幕。卻沒想到一周后《好雨知時節》居然打敗一眾海外綜藝,成了油管綜藝榜第一!首播七千萬點擊! 而視頻的評論區里更是五花八門什么語言都有。 【哦我的天??!這是天堂嗎?為什么這里的土地里好像什么都能種出來?難道這是上帝的花園嗎?】 【請給我字幕——來自布加雷斯特的問候】 【那個男孩子,那個皮膚白的像雪一樣的男孩子——他們叫他xiaoling是嗎?xiaoling騎馬那幕好像一個白馬王子,他一定是來接我回到城堡里,對嗎?】 【不是,他是去隔壁村子喂豬?!?/br> 【我來翻譯,xiaoling第26分30秒在爐火旁邊說他是來自森林深處的王子,將為這個充滿罪惡與兇殺的世界帶來愛與和平?!?/br> 【噢!感謝您的翻譯,原來xiaoling真的是森林王子,他的美貌和高貴讓我相信他說的一切都是真的!】 【不客氣,我也看不懂中文,剛剛都是瞎扯的:)】 【非常美麗的文化展示,那些書法很動人,我希望自己能看懂lingling寫了什么,期待下一期?!?/br> 就這樣,《好雨知時節》里的田園風情與烏托邦一般自食其力的東方生活戳中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心。 在這個忙亂的時代,人人都想要遠離城市尋找一片精神家園,而《好雨知時節》無意間滿足了大眾的心理。 而蕭凌,也因為評論區的瞎扯翻譯,在海外粉絲里有了“prince”這個稱呼。 由于沒有字幕,油管評論區還自發組建了字幕組,試圖翻譯蕭凌說過的每一句話。 在《好雨知時節》節目中,蕭凌會騎馬,會射箭,會做飯,會書畫,他每展露一項才華,就讓海外粉絲們激動不已。 海外粉絲也知道了蕭凌的“太子”的稱呼,但在外語語境里只有“王子”,沒有“太子”的用法,因此海外粉絲們將兩者等同,感嘆著果然蕭凌的皇家氣質不論是哪里的粉絲都能一眼感覺到??! 蕭凌在家住了一個月,午飯時他端了一碗細面,進屋的時候薛聞疏正在拆繃帶。 蕭凌放下面碗:“你的手好了嗎?” 薛聞疏嘴角揚起一抹笑意:“有太子殿下陪著,傷當然好了,可惜好的太快了……” 蕭凌臉一黑:“既然好了,下一頓就自己解決?!?/br> 薛聞疏倒是很理直氣壯:“我當然樂意洗手做羹湯,但是我愿意做,殿下吃得下去嗎?” 所謂人不要臉,天下無敵,也許少傅他浪蕩子弟的個性從來也沒有變過。 蕭凌于是道:“相見不如懷念,以前老師不在的時候,吾心中還有幾分念想,如今見到老師了……” 薛聞疏:“怎樣?” 蕭凌冷笑:“才知吾以前真是對老師濾鏡太重了?!?/br> 薛聞疏哀怨道:“我傷心了?!?/br> “不覺得您還有心?!笔捔柽f過面碗,說起了正事,“小元前幾天給我打電話,說福利院有一股刺鼻的味道,我查了后知道是之前何院長突然給福利院裝修,裝修了一半就讓孩子們住進去,所以樓里的刺鼻的氣味散不掉。我想讓他們都先搬出來住,你有什么辦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