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頁
“偏生侯爺現在還不肯休息,那么待日后年歲增長,定會更加厲害,估計過兩年連提筆寫字都難了?!?/br> 皇上臉色驟變,聲音跟著一厲:“當日朕信你是宮中服侍多年的老太醫,又得母后重用賞識,所以只將保寧侯的傷交給你醫治?!?/br> “那脈案上也明明白白寫的是無礙!現在你卻跟朕說他的傷這般嚴重,你竟敢犯欺君之罪!” 老太醫慢吞吞顫巍巍的跪了,一張蒼老的面容上也瞧不出什么害怕的神色,只是道:“保寧侯執意不肯叫臣據實寫在脈案上,太后娘娘也吩咐下來,臣不敢不從?!?/br> 皇上的臉色陰沉如同欲雪的天。 而此時太后宮中,商嬋嬋正抱著太后的貓大菊花,給太后念一本閩地游記。 商太后倚在萬福閃緞靠褥上,微瞇著眼睛細聽。 直到商嬋嬋告一段落,太后才嘆道:“本宮十幾歲便入了皇宮,從此后這幾十年都是這四四方方的天。這些景,只好在書上聽聽罷了。倒是你這孩子,這山川日月,以后都好出去看看的?!?/br> 商嬋嬋點頭,見殿內靜悄悄無旁人,這才輕聲問道:“姑姑,皇上將韋老太醫召了去了?!?/br> 太后如常含笑:“瞧你這欲言又止的樣子,終究還是年輕,不夠穩重?!?/br> 商嬋嬋把手里的貓放在地上,然后也蹭到榻上去坐在太后身邊,豎起兩根細白的手指,悄聲道:“姑姑,今日咱們家要犯兩個欺君大罪,我再穩重也免不了擔心的啊?!?/br> 她所指的兩個欺君大罪,第一便是賈寶玉那塊通靈寶玉。 砸不碎的真玉早就讓一僧一道帶跑了,都不知道在天上還是在人間。 方才謝大將軍砸碎的那塊,不過是保寧侯府的匠人,照著圖紙做出來的。 商駿確實是下江南了,但只不過在江南優哉游哉轉了兩圈,公費旅游了一下又回來了。 而另外一樁欺君之罪,自然就是商鐸的病情。 當日先皇那一剪子,雖然給商侯爺扎的是鮮血淋漓,但其實并沒有傷筋動骨。 保寧侯這三個月神采奕奕的上朝,并不是皇上以為的逞強,而是真的活蹦亂跳。 只是商鐸早萌生急流勇退之意,便用這三個月,小小布了一個局,引皇上疑心。果然皇上今日召了韋老太醫去。 太后拍了拍她的手背,安慰道:“無妨的。難得你爹不是那等叫權勢迷了眼的人。不然過了今年,他便是想要霸著宰相之位不下來,哀家都要將他錘下來。好在他自己不糊涂,還知道裝病躲懶?!?/br> 世上最了解當今皇上性情的,也就是商太后姐弟倆了。 皇上為人心性狹隘刻薄,愛憎分明。喜歡一個人時,怎么看都是好的,然而一旦生了厭惡之心,對方怎么做就都是錯的。 只看他對從前的柳貴妃便可知了。 所以商鐸早就計劃著趕緊跑路。 然而人從來都是矛盾的個體,皇上雖然小心眼,卻也重感情,更最恨人背叛。 商鐸要是無故堅決辭官,皇上定然會覺得自己一片君心被辜負,連舅舅都跟自己生疏,不肯信任自己,也不肯為朝廷效力。 說不得傷心后更生出惱恨來。 從來越是親近的人反目,越是難堪,越是無法轉圜。 何況這個親人還是能決定自己一家子生死的帝皇,由不得商鐸不提前做好打算。 他深諳皇上心性,于是演了這樣一出。 叫皇上誤以為他忠心尤甚,不惜帶病堅守。 果然皇上這邊叫韋老太醫退下,那邊就火急火燎的再宣剛剛出宮的保寧侯入宮。 當商鐸再次踏入御書房時,便見在下頭還站著兩位御醫。 皇上直截了當道:“這兩位是宮中專擅跌打骨科的御醫,舅舅從前右手的舊傷,朕不甚放心,叫他們來給舅舅看一看?!?/br> 商鐸面色微變,笑道:“臣謝過皇上關懷,只是那傷過了這許久,早就無礙了?!?/br> 皇上打斷道:“難道保寧侯要抗旨嗎?” 商鐸這才微微抿唇,沉默半晌才道:“臣不敢?!?/br> 而此時,倚在太后身邊的商嬋嬋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姑姑,韋老太醫是您的親信,可太醫院數十位太醫,可都是杏林圣手。若是皇上關心爹爹,再請人為他看診,豈不是反而要露餡?” 畢竟,太后再有權勢,也不能縫上整個太醫院的嘴。 當然,現在發問的她還不知道,父親此時就在御前接受別的太醫的診治。 太后莞爾,笑道:“傻孩子。你細想想,這宮中的太醫,都擅長什么?” 商嬋嬋想了片刻,這才明白過來:宮中太醫,除了專門為皇上診脈的幾位德高望重的老大夫算是十項全能,其余的多半擅長婦兒或者養生之道。畢竟宮中絕大部分主子,還是女子孩童。 商太后便道:“宮中唯有兩位看跌打骨傷的太醫,還是從前先皇在世時,親自南征北戰時召進宮的?!?/br> “這些年他們兩人也都清閑得很。宮中皇子雖為了討好皇上也像模像樣地學騎射,但除了讓兒,旁的都只是個花架子?!?/br> “且他們素日習射都有師傅看著,太監們伺候著,連手都甚少劃破,何況真的跌傷?!?/br> 商嬋嬋點頭,禁不住一笑:“我明白了。只要他們兩個不亂說話就無妨。再者說,宮里的太醫,也沒有一個敢說人沒病的呢?!?/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