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
說起測試就讓人想起節目組那些難以完成的任務, 大家難免心慌, 可等到工作人員神秘兮兮把他們所有嘉賓分開后各自帶走后, 他們才發現,這次的測試并不困難,甚而可以說很輕松。 前面的人陸陸續續都跟著工作人員離開了, 費曼和臨走前的費昀對視了一眼,費昀的眼神仍舊如深淵般平靜無瀾,但費曼現在竟覺得自己從父親的眼里看到了讓他不要擔心的意味。 一位掛著工作牌的短發女孩過來把費曼領走,身后拍攝的鏡頭也跟了過去,在村落里走了一段路,費曼被帶到一個臨時搭建出的室內錄影棚。 面對他的是黑漆漆的長攝像頭。 鏡頭后的工作人員拿著一疊卡片,看來是早有準備,工作人員把最上面的那張卡片遞給了費曼:“測試開始之前,我們要請你將卡片上的內容以你最快的速度念出來,而且不能出現任何差錯?!?/br> 那是一段既長且繞口的繞口令,費曼一向很聽話,即使不明所以也按照規則念了出來。當看著費曼專注認真于繞口令,念完后還沒有從那一段晦澀復雜的口令中醒過神來時,工作人員在鏡頭后露出了狡猾的笑。 很好,等的就是這個時刻—— “測試正式開始,以下是三分鐘的快問快答時間?!?/br> 快問快答是種很常見的采訪方式,通過這種方式能使得采訪者在猝不及防的狀態下暴露出自己最真實的狀態,這正是節目組的目的所在。 ——“你覺得自己和父親之間彼此足夠了解嗎?” ——“……還好?!?/br> ——“平時在家的時間多嗎?” ——“很少?!?/br> ——“從小到大對你影響最深的人是誰?” ——“是……我爸爸?!?/br> 在問過這些問題后工作人員又問了費曼幾個諸如“你最喜歡的顏色”、“你最愛吃的食物”、“除了工作,休閑時間最愛做的事”、“小時候的夢想是什么”等等日?,嵥榈膯栴},這樣的問題很好回答,畢竟沒有誰能比自己更了解自己。 可緊接著,工作人員將問過費曼同樣的日常問題變成了“你知道自己爸爸最喜歡/愛……”,費曼冷不丁被問到爸爸費昀的喜好,反應速度登時慢了下來,他不由得慢慢地回憶起來父親的喜好。 當費曼給出他根據記憶得出的答案之后,節目組肯定地點了點頭,他們目前不能確定費曼所答是否與費教授的答案相符,不過看費曼的表現應該不會相差太多。 只是不知道費教授那邊是不是一樣的結果,費教授的科研成果眾所周知,但看起來真不是會關心這些瑣碎問題的家長。 在問完上述問題后,節目組再次拋出一個問題,沒想到又是與費曼個人有關的。 ——“你的生日是?” ——“6月18日?!?/br> 度過這個輕松的問題,節目組給出最后的兩顆重磅炸|彈。 ——“如果可以選擇,你還會選擇自己現在的爸爸嗎?” ——“如果你和你的爸爸沒有通過我們這次測試,你以為在測試后的交換家庭環節里為你爸爸選出的新的孩子,他/她會比你更適合做你爸爸的孩子嗎?” 對于其他作為孩子的嘉賓或許會遲疑的第一個問題,費曼幾乎是毫不遲疑和肯定地回答“會”,可對于第二個其他人都堅定不移答不可能的問題,費曼反而頓住了。 最后在工作人員催促的目光下,費曼呼出一口氣:“我想,我爸爸的孩子還是我……更好?!?/br> 另一邊,費昀也同樣在接受快問快答。 節目組準備的問題大體上差不多,只有細節上略有差別。比如多出來一個問題:“你最刻骨銘心的日子是哪一天?” 在前面,費曼的生日已經被問過了一次,費昀給出了如實的回答。這一次,費昀聽到問題后,卻像是愣住了。 從來都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的費昀,此時完美得如同面具的表情出現了一絲裂縫,在工作人員好奇的目光里,費昀斂了眸,似乎有些沉痛地回答:“7月19日?!?/br> 誒?這個答案和他們想象中不一樣啊。 節目組出這個問題就是想聽爸爸們回答孩子的生日,無論是解釋是和孩子他媽共同的紀念日還是對自己孩子出生那天作為父親的難以忘懷都是不錯的答案??蓻]想到費教授給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答案。 于是節目組接著試探性地問過“那請問您夫人的生日是哪一天?”、“費教授您的生日又是哪一天”,在發現費昀給出答案都沒有相符合的日期后,他們還忍不住想繼續八卦。 三分鐘已經到時,費昀站起來提醒他們:“我想測試已經結束了。順便問一下,你們測試所謂的科學性何在?” 想要八卦的節目組突然失去笑容:對不起費教授,是我們打擾了,告辭! 當幾對主嘉賓全部結束測試被帶回節目的原本錄制場地時,總導演拿著他們的結果走了過來,面上看似低沉地說:“非常遺憾,沒有任何一對家庭通過我們的測試?!?/br> 眾人:…… 剛才臨時被帶過去,對陰險狡詐的節目組這一手毫無準備的其他幾個嘉賓,不由心虛。問題并不算難,可只有最親近和了解彼此的人才能回答出這些再簡單不過的問題。而有時候,即便是家人也不一定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